植物病理植物病原线虫和原生动物
植物病理学: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

(二)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1、线虫基本是一类水生动物: 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和 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 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 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 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 组织内。
2、温度 • 最适合为20-30℃。 15-30℃之间均能发育,
长约0.3~m。肉眼不易看见。
• 多数为雌雄同形, 即雌虫与雄虫皆 为线状
• 少数为雌雄异型:如根结线虫,雄虫为线状, 而雌成虫为梨形。
• 由前向后可分为头、颈、 腹、尾四段。
• 头部位于虫体前端,包括 唇、口腔、口针和侧器等器 官。
• 福州缤纷园艺场红掌
肖竹芋
绿帝王
袖珍椰子
地表用水泥覆盖硬化,福州缤纷20亩大棚实行硬化措施
四、根腐线虫属(Pratylenchus)
• 迁移型内寄生线虫,在植 物根、块根、块茎、果针 和荚果等地下部器官的皮 层组织内迁移迁移取食, 引起寄主细胞组织大面积 坏死
五、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六)、排泄系统 • 垫刃目和滑刃目线虫
的排泄系统,由单个 排泄细胞(或腺肾管) 经一根排泄管伸至中 腹面,开口于排泄孔 (excretory pore)。
(七)、生殖系统
• 植物线虫通常都具有发达的生殖系统。 • 雌虫的生殖系统由生殖管、阴道和阴门组成。
生殖管有不同类型,可分为单生殖管和双生殖 管。
• 寄主范围广,200多种,一旦传入,很难扑灭。 • 为害性大,对香蕉和胡椒的为害是毁灭性 • 在其分布地区,一般能造成香蕉减产40-80%。
在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该线虫为害胡椒,造 成90%死亡,20年内毁掉2200万株。 • 柑橘小种:侵染柑橘,但不侵染香蕉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件第八章 植物病原线虫、原生动物上

小麦粒线虫病
甜菜胞囊线虫病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与解剖
虫体形态和大小 虫体构造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
虫体形态和大小
大多数线虫体形不分节,为细长的、两端稍尖形如线 状,故名线虫。少数线虫雌虫在幼虫期是线性,但成虫 期为梨形、柠檬形(雌雄异形)。
植物线虫的大小0.015~0.035mm × 0.3~1mm 。小麦 粒线虫的雌虫可达4~5mm。
线虫的活动 活动性不大,15cm耕作层较多,根际最多。 线虫靠自身的缓慢运动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超过1m,
其传播主要靠携带、水流。 寄主组织是植物线虫的适宜生态环境。 天敌:原生动物、肉食性线虫、真菌、螨类等。
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 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
寄生类型
植物寄生线虫一般都是专性寄生。松材线虫 可在真菌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繁育。
虫体一般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少数种类成熟后体壁 呈褐色或棕色。
虫体的构造
线虫不分节,从头至尾大致可分为: 头部或唇区:包括唇、口孔、口腔,植物 线虫具口针(stylet)。 颈:口针基部球到肠管的前端。 腹:后食道球到肛门。 尾:肛门以下部分。
虫体的构造
线虫的虫体结构简单,分体壁和体腔。
一、 概 述
为害植物的线虫称植物寄生线虫(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简称植物线虫。
1743,needham发现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 1859,发表报道了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 1907,Cobb N A建立了第一个植物线虫研究机构。 目前报道的植物线虫有260多个属、5700余种。
少数营腐生生活,但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 很好生长和发育。
六植物寄生线虫及原生动物

三、生殖系统 the reproductive systems
雌虫生殖系统由 卵巢、输卵管、 受精囊子宫、 阴道和阴门组 成。 雄虫生殖系统由 睾丸、精囊、 交合刺、引带 和交合伞要组 成。
第二节 生态学和病理学
一、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Life Cycles Eggs hatch into juveniles. Juveniles grow in size, and each juvenile stage is terminated by a molt(蜕皮). All nematodes have four juvenile stages, with the first molt usually occurring in the egg.
第十一章 植物寄生线虫
PLANT PATHOGENIC NEMATODES 线虫(nematode) 是动物界中的一大类群 (Nematodes belong to the kingdom Animalia.), 通常生活于海洋、淡水 和土壤中,种类在15000 种左右。危害植物的线 虫称为植物寄主线虫或 植物病原线虫。
2.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 不同,一期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 在45-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
3 .线虫在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生活 或存活在土壤中;有些线虫只是很短 促的时间从植物上取食,而大部分时 间生活在土壤中,即使一些固定寄主 在植物体内的线虫,它们的卵、侵入 前的幼虫和成虫都有一个时期存活于 土壤中,因此,土壤是线虫最重要的 生态环境。 虽然线虫缺乏呼吸系统,但单位体 重的耗氧量比人还高,因此,土壤长 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影响灌溉水的传播最重要。
寄生于植物地下部组织:存活于田间病株 和得病的块根、块茎、鳞茎、球茎等无性 繁殖材料上,也能存活于病株残体或土壤 中。 寄生于植物地上部:主要存活场所是病 株残体、二年生或多年生的田间病株或种 瘿、叶瘿等病变组织和种子。 线虫存活期的长短与体内贮藏的物质以 及环境有关,多数线虫的存活期可以达到 一年以上,鳞球茎茎线虫和小麦粒线虫存 活期长达20~30年之久。
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 线虫主要生活在耕作层土壤中,从土表以下 5cm到 15cm土层中线虫较多,在植物根周围 土壤中更多。由于植物线虫必需根部寄生、 繁衍后代;根部的分泌物对线虫有一定的吸 引力,或者能刺激线虫卵孵化。
❖ 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性不大,在土壤中的蠕 动没有方向性。在寄主的整个生长季节内, 线虫在土壤中移动的范围很少超过30~100cm。
G.中纤维层
H.内纤维层
I.基底膜
体腔----体腔液
食道
肌肉
背面
侧区
腹面
生殖腺
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口 体部 峡部 食
道 食道腺
肠
直 肠
肛门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 输卵管 受精囊
子宫 阴道
阴门
后阴 子宫囊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睾丸) 精囊 输精管 泄殖腔
附属交配器官
线虫虫体结构
神经系统----由数百个神 经细胞组成,神经环 是最显著的的结构。 侧神经、亚腹神经、 亚背神经、侧器神经
❖ 线虫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物,线虫病害是农业 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
FAO保守估计,因为线虫为害,粮食 和纤维作物损失约为12%;
蔬菜、花生、烟草和某些果树,损失 超过20%;
美国著名线虫学家J N Sasser认为,全美每年 因线虫病害造成的农产品损失为58亿美元,全世界 超过1000亿美元;
在我国,仅大豆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年损失大 1 亿美元;各种蔬菜损失达到30亿美元;水稻因潜 根线虫危害,造成7%~15%的产量损失,这类线虫 广泛分布在我国水稻产区,但迄今在国内尚未引起 注意;
排泄系统----垫刃目线虫, 1条纵行管道,连接下 皮层1个单细胞
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

❖ 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取食过程中,穿刺吸食 对植物造成创伤和营养的掠夺。 ❖ 但更大的破坏是分泌的唾液含有多种酶和其他物质, (蛋白质、原果胶酶、酰安酸、吲哚乙酸)对寄主细胞组织 的刺激、分解破坏作用。
2. 植物病原线虫的致病性
❖ 主要为害特点:
植物线虫比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更有主动侵袭植物的能力 和自行转移为害的特点。
❖ 从卵→幼虫→成虫→卵的发育循环为一个世代 条件适宜完成一代只用3-4周,故在一个生长季
节可以发生多代。但小麦粒线虫只发生一代。 ❖ 线虫一般以卵度过不良环境,
也有以幼虫越冬的,小麦粒线虫以二龄幼虫在虫瘿 内越冬,番茄根结线虫以J2在土壤中越冬。
4.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 湿度:线虫需要在湿润的环境条件生长繁殖,在干 燥的空气中很快死亡。在阳光直射下幼虫2分钟死亡,卵 30分钟死亡。 ❖ 温度:生长发育适温20~30℃,致死温度,热水 40~50℃,10分钟。
❖ pH值在4.7,线虫几乎不繁殖。
4.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 线虫与土壤的关系
土壤是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土壤的温度、湿度和 通气性及pH值。
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养分消耗快,存活期短。 土壤板结、淹水、通气条件不良,线虫生长发育受阻。 故线虫是怕干、怕淹。 pH值的影响。
4.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一些线虫还能诱导、传带病原真菌、细菌、病毒,造成复合病 害。
小麦粒线虫传播小麦蜜穗病。 剑线虫传播病毒病:烟草环斑病毒、烟草脆裂病毒。 根结线虫、草地线虫侵害棉花后,可加重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 和为害。 根结线虫的为害导致烟草、花生等发生青枯病。
五、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1.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
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问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2.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
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
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
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
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
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问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2.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
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
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
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
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
5第五章 线虫和原生动物-1

5cm到 15cm土层, 尤其是植物根际土壤中更多。 线虫在土壤中的蠕动没有方向性。线虫在土 壤中移动的范围很少超过30~100cm。
线虫的传播途径:以被动传播为主,包括 人及风、农具的
携带等;昆虫(松墨天牛、棕榈象甲)
D
线虫的存活 存活方式与取食部位和寄生方式有关: 1.地下部的内寄生和半内寄生型线虫可在 多年生田间病株和患病的无性繁殖材料、 病残体或土壤中。其中迁移型的可以多种 虫态存活;定居型的则只以卵存活。 2.地上部繁荣休眠场所是病残体、田间病 株或种瘿叶瘿等。 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因种类和环境不同而 异:寒冷干燥下休眠或滞育方式;
雄虫和雌虫形态明显不同 都是定居型的内寄生 雌虫最后只将头部留在植物组织内,虫体的大 部分露出根外, 卵大部分存在于虫体内(胞 囊)。雄虫成熟后就脱离寄主,寻找雌虫交配, 或者不交配即在土壤中死去
大豆胞囊线虫的2龄幼虫从大豆幼根的表皮直 接侵入到皮层组织内寄生。
土壤----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水分)是影响线虫的 重要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 内的养分消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反之则存活 时间就较长。
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影响它的存活。
许多线虫可以休眠的状态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 如土壤中未孵化的卵,特别是卵囊和胞囊中的 卵存活期更长。
线虫分布在从土表以下
据 FAO保守估计,因为线虫为害,粮食和纤 维作物损失约为12%; 蔬菜、花生、烟草和某些果树,损失超过 20%;近年来国内蔬菜根结线虫危害严重.
美国著名线虫学家J N Sasser认为,全美每年 因线虫病害造成的农产品损失为58亿美元,全世界 超过1000亿美元; 在我国,仅大豆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年损失大 1 亿美元;各种蔬菜损失达到30亿美元;水稻因潜 根线虫危害,造成7%~15%的产量损失,这类线虫 广泛分布在我国水稻产区,但迄今在国内尚未引起 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16年,章祖纯发表了关于北京附近的小麦粒线虫 和菜线虫的报道,
• 1940年朱凤美研制的小麦粒线虫虫瘿汰选机,虫瘦 粒汰除率达99%以上。
• 到1990年全世界已报道发现植物寄生线虫207个属, 共4832个种。
• 根据1994年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危害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植物线虫都有一段时期生活或存活在土 壤中,所以,土壤的环境条件对线虫的 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 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的活动性强, 体内的养分消耗快,存活的时间较短; 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存活时期就较长。 不良的土壤通气条件可缩短它的存活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线虫虫体可分为体壁和体腔两部分。体 壁从外至内由角质膜、下皮层和肌肉层 所组成,具有保持体形、保护体腔、调 节呼吸、收缩运动的作用。
• 历 史 上 甜 菜 胞 囊 线 虫 ( Heterndera schachtii ) 、 马 铃 薯 金 线 虫 ( G. rostochensis ) , 温 暖 地 区 的 根 结 线 虫 (Meloidogyne spp.)等都引起严重的植
物线虫病害。 • 在我国温暖地区的根结线虫、东北和黄淮地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植物线虫
• 线虫(nematode),又称蠕虫,是 一种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在数量和种类 上仅次于昆虫,居动物界第二位。
• 线虫分布很广,多数腐生于水和土壤中, 少数寄生于人、动物和植物。
• 植物线虫可以引起许多重要的病害,如 大豆胞囊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甘 薯茎线虫病和水稻干尖线虫病等。此外, 有些线虫还能传播真菌、细菌和病毒, 促进它们对植物的危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植物寄生线 虫口腔内有 一根骨化了 的口针 (stylet), 它能穿刺植 物组织,向 内分泌消化 酶,先消解 寄主细胞中 的物质,再 吸吮入食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线虫的食管类型是线虫分类 鉴定的重要依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矛 型 食 管 dorylaimoid oesophagus ),口针强大, 食管分两部分, 食管的前部较 细而薄,渐向 后加宽加厚, 呈瓶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线虫的生殖系 统非常发达, 性的分化十分 明显。
• 雌虫有一个或 两个卵巢,连 接输卵管、受 精囊、子宫。 阴道和阴门是 分开的。
• 体壁内是体腔,腔内充满用以湿润各种 器官的体液。这种液体如同原始血液一 样,供给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 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 统和排泄系统,其中消化系统和生殖系 统比较发达。消化系统是一直通管道, 起自口腔,经食管、肠、直肠而终于肛 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tor)、粟 线虫和水稻子尖线虫(均为Aphelenchoides bessesi)都一直造成生产上的严重损失 • 近 年 来 松 村 线 虫 (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已传入我国并在江苏、安徽等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植物线虫学的研究历史
• 1743 年 Needham 发 现 小 麦 粒 线 虫 ( Anguina tritici)
• 1859年发表了甜菜根线虫(甜菜胞囊线虫)的第一篇 报道,推动了植物线虫学的发展
• 1907年Cobb在美国农业部内建立第一个线虫学研究 机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雄虫有一个或 两个精巢,连 接输精管和泄 殖孔(生殖孔 和肛门的共同 开口)。
• 泄殖孔内有一 对交合刺 ( spicule ) , 有的还有引带 (gubernacu lu ) 和 交 合 伞 (bursa)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食管主要有三种类型
• 垫刃型食管Aphelenchoid esophagus)
• 整个食管可分为四部分,靠 近口孔是细狭的前体部,往 后是膨大的中食管球,之后 是狭部,其后是膨大的食管 腺。背食管腺开口位于口针 基球附近,而腹食管腺则开 口于中食管球腔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滑 刃 型 食 管 antielenchoid oesophagus ) , 整个食管构造与 垫刃型食管相似, 但其背、腹食管 腺均开口于中食 管球腔内;
个体发育和生态
• 线虫的一生经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幼虫一般有四个龄期。
• 第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所以从卵 内孵化出来的幼虫已经是第二龄。
• 许多植物线虫的二龄幼虫对不良环境具 有较强的抗性,因而常是越冬和侵入寄 主的虫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线虫一般3~4个 星期一代,一个生长季节可发生几代。 但有的线虫一代短则几天,长则一年。
蔓延,引起一些松树树种的毁灭性危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植物线虫的一般性状
• 形态和结构 • 植物线虫一般呈两端尖细的线形,长
0.3~12 mm,宽为0.01~0.05 mm。 • 雌、雄成虫多数同形,少数异形,即雄 虫为蠕虫形,雌虫为梨形或柠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