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带使用约束技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42页PPT
约束带的使用PPT课件

木、刺痛、冰冷时,应立刻放松约束带,必要时行局部
按摩。
8.约束带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使用时
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
束。 2021/3/7
CHENLI
7
约束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处理
1 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 2 皮肤擦伤
3 关节脱位或骨折 4 肢体血液回流障碍
5 压疮 6 疼痛
2021/3/7
CHENLI
82021/3/7CH NhomakorabeaNLI9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CHENLI
11
2021/3/7
CHENLI
12
2021/3/7
CHENLI
13
2021/3/7
CHENLI
14
课后思考
• 1.约束带的松紧程度以什么为宜?
• 答:能放进1~2指为宜
约束带的使用
2021/3/7
CHENLI
1
课程内容
约束带的定义 约束带使用目的 约束带使用方法及流程 使用注意事项
约束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处理
2021/3/7
CHENLI
2
约束带定义
是一种用于躁动患者,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的 保护性装置。
2021/3/7
CHENLI
3
约束带使用目的
签知情同意书
3.告知事项:约束目的、部位、时间、并发症、配合事项
4.实施: 5.观察:
观察约束效果 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血液循环情 观察患者的呼吸和面色
6.记录:
约束原因、方法和部位, 起止、松解和间隔时间 患者全身和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约束带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约束带的使用管理及流程教学课件PPT

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 的数目,约束部位,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 等,并做好交接班.
准备
实施
观察 记录
床边交接 班
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瞳孔、活动能力:约束部位皮肤情况: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对使用约束带的认知和 接受程度并进行解释
病人准备:将患者肢体摆放于功能位置
约束带的使用 管理及流程
学习目标
约束带的定义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约束带
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 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 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 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 人或自伤.
分类
膝部约束带: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固w C定on膝ten部t d,es限ign制, 1病0 y人ear下s e肢xpe活rie动nce 病人两膝上衬棉垫→膝部约束带横放 于两膝上→宽带下两头带各固定一侧 膝关节→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
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 保证治疗护理得以 顺利实施.
分类
• 1.宽绷带约束 先用棉垫包裹后用双套结系 床旁
• 2.肩部约束带 • 3.膝部约束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病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 争取取得病人的配合.
2、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 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注意事项
1、 在应用的约束过程中,应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 注意事项。
约束带使用PPT参考课件

1
学习目标
约束带的定义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方法 约束带的分类及使用的问题
注意事项
2
约束带
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 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 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
3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 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 人或自伤. 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下移动,导致约束失效(自行拔管),约束活结置于患者 手掌附近,患者自行将活结拽开。
⑥患者肢体处于不良位置:手卡在床档与气垫之间,
导致患者紧张不安,过度外展易致肌肉疲劳,神经损伤( 功能位)。
⑦约束部位衬垫不当:患者烦躁时,衬垫移位,常导
致皮肤擦伤
18
19
20
应用胸带的患者,可适当抬高床头,防止误吸 侧卧位患者,在关节处,9膝部 踝部),背部垫软枕
将肩部约束带袖筒套在病人两肩上→腋 下衬棉垫→两头带系于床头(必要时枕 头横立于床头)。
10
11
12
分类
膝部约束带: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固nte定nt d膝es部ign,,10限ye制ars病ex人per下ien肢ce 活动 病人两膝上衬棉垫→膝部约束带横放 于两膝上→宽带下两头带各固定一侧 膝关节→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
21
22
23
注意事项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
质及专业素质使护士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 的技术操作敏锐的感知及观察能力,广博的人文 知识,通过经验总结,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医患 纠纷的防范意识。
约束带的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ppt课件

(三)约束带松脱 3.预防 1)掌握约束带捆绑松紧度,以能伸进 1~2 手指为原则并定期 检查 约束带松紧度。 2)加强巡视观察,及时调整保护垫位置,避免保护垫滑出。 3)根据床栏结构考虑约束带的固定方法,避免给患者多方向活 动 留有空间。 4)在松解约束带期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设专人守护。 5)实施松解护理时,应采用逐个护理的方 式进行,即松解约束带 应逐个松解, 护理后及时还原约束, 再行下一个 约束部位的松解护理。 。 4.处理流程 出现约束带松脱→查找原因→重新约 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做好解释、 宣教→加强巡视。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3.预防 1)保持肢体及关节处于功能位。 2)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3) 每 2 个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 同时行肢体按摩; 做被动 ROM (关 节活动范围)练习,维持关节的活动 性。 4)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约束肢体过度伸张和牵拉。
(四)四肢麻木、关节僵硬、骨折、神经损伤 4.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臂丛神经损 伤等相应症状→立 即松解约束带→立即报告医生、 护 士长→查看评估伤情→查看原因→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肢体麻木和关节教育者给予按摩和做被动 ROM 练习; 骨折者请骨科医生协助处理;神经损伤者给予理疗、功 能锻炼、针灸、按摩、推拿、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安 抚患者家属→ 观察病情并记 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 现骨折、 神经损伤等严重并 发症应科室讨论分析→按不 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Thanks!
(一)血液循环障碍 1.原因 : 1)约束带约束过紧,影响静脉回流。 2)约束时间较长,未定时松懈,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约束带过紧,使得约束部位压强增大。 4)约束方法错误,患者躁动后越束越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2,.临床表现 约束部位皮肤苍白,紫绀,肿胀,麻木,刺痛,冰冷等,水泡 严重者 出现水泡或组织坏死。
第十四章 患者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十四章患者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第十四章患者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约束技术是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顺利进行,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的需要,使用各种约束用具将患者身体的某个或几个部位固定制动的方法。
约束法适用于没有自控能力、相应的理解力、不合作的患儿,某些意识障碍者,有跌倒坠床高风险者,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患者,严重行为紊乱,兴奋躁动,自伤杀人伤人的精神病患者。
根据约束部位的不同分为手约束法,肢体约束法,肩部约束法,全身约束法。
临床上常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或治疗的需要而将某些特殊患者予以约束制动,可能只需约束某一个部位,也可能同时约束两个或以上部位。
手约束法是为了避免抓伤皮肤,防止引流管被拔出,使用五指不分开的手套将患者双手固定的方法,主要用于自控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够的患儿。
肢体约束法是使用约束带或特制的约束用具将患者四肢固定,以保证患者及其他周围的人员和物体的安全,保证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的方法,主要用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兴奋躁动有伤人行为或企图的精神病患者,经反复劝说也不能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精神病患者。
肩部约束法一般与四肢约束法同时使用,主要用于约束四肢后仍然躁动厉害,不合作而影响治疗及护理的患者。
全身约束法主要用于患儿的约束。
约束技术可能用于的并发症包括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皮肤擦伤,血运障碍,关节脱位或骨折,牵拉性臂丛神经受损,压疮,疼痛等。
一、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一)临床表现1、患者极不配合,吵闹反抗,挣扎抗拒约束。
2、家属表示不理解责备工作人员,甚至自行松解约束。
二)预防措施1、约束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知情同意及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取得家属的配合。
2、严格执行约束的相关制度,严禁采用约束法惩罚患者;对不合作及有精神病患者要现予以警示,无效者再予以约束;实施约束时要态度和蔼。
三)处理措施1、评估患者及家属心态与合作程度,及时予以解释,尽量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约束带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新)

科 内 案 例(二)
l
案例介绍:
患者,男,脑出血,手已约束,有吸毒和贩毒史, 护士忙于隔壁床治疗,患者因躁动将脑室引流管拔出, 导致引流管与外界相通约十多分钟,造成颅内感染, 病人病情加重转入ICU,病人家属不满,拒付医疗费 用。
事件原因分析:
(1)患者躁动,虽采取约束措施,但护士未按时巡视检查,未 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患者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 施是否恰当。 (2)护士忙于其他病人时,未及时排查该患者安全隐患。 (3)护士及医生应急能力差,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4)护士、医生评估患者不全面,未重视患者的吸毒史。 (5)科室缺乏相关知识培训。
限制患者行为主要是指对
有严重精神症状、抑郁症
麻醉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躁动 有伤人、自伤及自杀可能的患者
使用镇静类药物,
需加强监护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通过使用约束带等方式保 护患者,防止意外发生。
限制患者行为的措施一定严格掌握指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约束带使用
1.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 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临时医嘱,医嘱注明 限制患者行为持续时间,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若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医生必须对限制 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护士遵 医嘱在采取约束患者行为前,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要向患者 或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约束患者的方法、开始时间 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约束患者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 约束患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并征得患者家 属的口头同意。
(七)疼痛
(一)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恐惧
【临床表现】 1.患者极不配合,吵闹反抗,挣扎抗拒约束。 2.家属表示不理解,责备工作人员,甚至自行松解约束。
约束带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新)剖析34页PPT

15、机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约束带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 处理(新)剖析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长期使用对皮肤的影响
长期使用约束器具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压疮等并发症。
患者自身疾病的影响
骨质疏松
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可能会增加 骨折的风险。
神经系统疾病
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可能会加重病情, 导致肌肉萎缩、瘫痪等并发症。
建立档案
为操作人员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其培训、考核、操作经验等信息, 以便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了解和管理。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认知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患者对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的认识和 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操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如何在操作期间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如 何正确使用约束器材、如何缓解不适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 能力。
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预防神经系统损伤
评估神经系统状况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进行评 估,包括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等情况,以确 保选择合适的约束方式和体位。
选择合适的约束体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约束体位,如 平卧位、侧卧位等,以减少神经系统的负担和损伤风险 。
告知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告知患者 及其家属,并获得其同意。
操作规范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遵循操作 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观察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后,应对患者进 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 出现的问题。
02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
预防约束部位皮肤破损
评估约束部位皮肤状况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包括是否有皮肤破损、炎症、过敏等情况 ,以确保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