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基本能力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试题提供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试题提供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试题提供答案解析单选题(共20题)1. 小琛在解题过程中习惯于在众多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做出正确答案,其认知方式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辐合型D.发散型【答案】 C2.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答案】 B3.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答案】 D4. 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

这属于()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游戏活动D.主题活动【答案】 D5.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答案】 B6. 某人在读一首诗时,10遍刚好就能成诵。

但他在能成诵之后再读5遍,这种刚好成诵后的附加学习,称为()。

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过度学习D.组块化编码【答案】 C7.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 A8. 以下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A.免费性B.基础性C.世俗性D.普及性【答案】 C9.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答案】 A10. “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 A11. 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个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教师资格证之基本能力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之基本能力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之基本能力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可以直接推出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其他三项均不能推出。

第2题:在Word中,下面哪个视图方式是默认的视图方式?()A.普通视图B.页面视图C.大纲视图D.Web版式视图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默认的视图方式为页面视图。

第3题: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

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归纳C.调查D.综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第4题:某次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有如下情况:王东比董强分数低,吴平比岳丽分数低,赵梅比吴平分数高,王东和赵梅得分一样。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

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A.王东比吴平分数低B.岳丽比董强分数高C.岳丽比赵梅分数高D.董强比吴平分数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每人得分可知:董强>王东=赵梅>吴平,岳丽>吴平。

即只有D项可以推出。

第5题:下列选项中,与“三角形一几何图形”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矩形—椭圆形B.菱形—六边形C.圆形—三角形D.梯形—四边形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题干中的三角形属于几何图形中的一种,它们属于从属关系,选项中只有D项梯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属于从属关系。

第6题:文化是活的生命。

持久的生命力有赖于其影响力,而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构成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由此可以推出( )A.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就会有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B.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C.文化没有影响力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D.只有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由题干可知,“影响力”是“持久的生命力”的必要条件,“社会大众的喜爱”是“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推理出“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持久的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答案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选择题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习题选择题答案教育学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B【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初生婴儿吸奶是本能反射。

3.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这是教育有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

4.D【解析】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A【解析】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其中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

6.D【解析】利用孔子学院可以传播中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播功能。

7.C【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8.C【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9.A【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1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五帝时期已有名为“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类:“序”和“校”。

11.B【解析】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首先排除A项。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属于古代社会的教育,都存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情况,因为奴隶社会早于封建社会,故选择8项。

12.B【解析】隋唐时期的选拔制度是科举制。

它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官吏选拔制度,在我国封建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3.A【解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练习题:基本能力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练习题:基本能力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练习题:基本能力各位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面试试题吧!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练习题:基本能力”,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练习题:基本能力单项选择题1.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

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字被人用得太滥。

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B.误用联想意义C.用字太俗滥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参考答案】D。

“流弊”指相沿下来的弊端。

题目问“流弊”的具体所指,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

文段说的是联想起于习惯,而习惯喜欢走熟路,而熟路走的人多,越走越平滑俗滥,从而导致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由此可知,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即选项D。

A项“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比较空泛,没有点明“流弊”。

B项在文中的位置是在“流弊”之前,是“流弊”产生的原因,不是所指内容。

C项,由“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可知,“用字太俗滥”是举的例子。

2.有人说:“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最能驳斥上述判断的选项是( )A.可能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B.没有见到过非胎生的哺乳动物C.非胎生的动物不大可能是哺乳动物D.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参考答案】D。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但是鸭嘴兽是哺乳动物,却不是胎生的,举出了特例,驳斥了题干中的论断,D项正确。

其余均不正确。

3.小潘并非既懂德语又懂法语。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列断定必定为真的是( )A.小潘懂德语但不懂法语B.小潘懂法语但不懂德语C.小潘既不懂德语又不懂法语D.如果小潘懂德语,小潘一定不懂法语【参考答案】D。

正确答案D项,并非……既……又,说明否定的是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换句话说,这两个条件中只有一个条件是成立的,如此题就应该是,如果小董懂德语,那他就不懂法语;如果小董懂法语,那他就不懂德语。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含答案讲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含答案讲解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A.功能因素B.定势C.原型启发D.负迁移【答案】 C2.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

这说明教育具有()A.继承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长期性【答案】 A3.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D4. 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C.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D.等同于成人教育【答案】 D5.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答案】 A6. 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答案】 B7. 制订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生兴趣B.课时分配C.学年编制D.课程设置【答案】 D8. 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答案】 D9.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 B10. 电视新闻经常播放表彰各种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现场报道,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60题)1、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标准【答案】 C2、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寺—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A.位置记忆法B.缩简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法【答案】 C3、班主任李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

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

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A.个人修养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 D4、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答案】 D5、德育的永恒主题是()A.政治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D.生存教育【答案】 B6、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出来,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 C7、吉尔福特认为智力三个维度中,()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

A.产品B.内容C.操作D.单元【答案】 C8、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

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阶段。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答案】 D9、《爱弥儿》是()的教育代表作品。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 B10、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B.1902C.1903D.1912【答案】 A11、课程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和态度目标D.思想和价值目标【答案】 A12、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8题)1、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成长中的()。

A.关注任务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教学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答案】B2、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分化D.同化【答案】D3、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答案】D4、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B5、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一论断表明()。

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答案】B6、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

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归纳式【答案】C7、在地理课上,地理老师用地球仪做教具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答案】B8、“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的()。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答案】D9、苏联教育家()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其和谐教育思想。

A.凯洛夫B.苏霍姆林斯基C.赞科夫D.布鲁纳【答案】B10、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属于()。

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根源特质D.共同特质【答案】B11、人类四种基本的情绪是()A.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B.快乐、痛苦、恐惧和悲哀C.快乐、痛苦、恐惧和愤怒D.快乐、痛苦、愤怒和悲哀【答案】A12、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库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库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学生小李在公共场合讲话的时候,总是脸红、发抖、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

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社交恐惧【答案】 D2. 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问题解决策略【答案】 B3. 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

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情绪宣泄B.精神升华C.行为补偿D.认知改变【答案】 C4. 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

A.行为主义B.格式塔C.认知主义D.建构主义【答案】 A5. 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

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具有()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答案】 A6. (2020年真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让孩子()。

A.玩完游戏后做作业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答案】 D7.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

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A.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答案】 C8. 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A.强迫型人格B.偏执型人格C.冲动型人格D.回避型人格【答案】 B9. 我国于()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1984B.1986C.1988D.1990【答案】 B10. 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答案】 A11.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采取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的方法,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之基本能力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可以直接推出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其他三项均不能推出。

第2题:
在Word中,下面哪个视图方式是默认的视图方式?()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Web版式视图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默认的视图方式为页面视图。

第3题:
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

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第4题:
某次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有如下情况:王东比董强分数低,吴平比岳丽分数低,赵梅比吴平分数高,王东和赵梅得分一样。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

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王东比吴平分数低
B.岳丽比董强分数高
C.岳丽比赵梅分数高
D.董强比吴平分数高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每人得分可知:董强>王东=赵梅>吴平,岳丽>吴平。

即只有D项可以推出。

第5题:
下列选项中,与“三角形一几何图形”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矩形—椭圆形
B.菱形—六边形
C.圆形—三角形
D.梯形—四边形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题干中的三角形属于几何图形中的一种,它们属于从属关系,选项中只有D项梯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种,属于从属关系。

第6题:
文化是活的生命。

持久的生命力有赖于其影响力,而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构成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由此可以推出( )
A.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就会有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B.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C.文化没有影响力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D.只有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由题干可知,“影响力”是“持久的生命力”的必要条件,“社会大众的喜爱”是“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推理出“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持久的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第7题:
关于Word的文本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ord中提供了横排和竖排两种类型的文本框
B.在文本框中不可以插入图片
C.在文本框中不可以使用项目符号
D.通过改变文本框的文字方向不可以实现横排和竖排的转换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文本框中可插入图片,可使用项目符号,通过改变文本框的文字方向可以实现横排和竖排的转换。

第8题:
有一份选择题试卷共6个小题,其得分标准是:一道小题答对得8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2分,某位同学得了20分,则他( )
A.至多答对一道题
B.至少有三个小题没答
C.至少答对三个小题
D.答错两个小题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此题只需要清楚一个例子,就是要得20分可以是答对两道题,答错两道,不答两道这么一种可能情况。

然后,应用此例子逐个排除。

首先A项说至多答对一道题,可见可以排除掉;B项至少三道没有答,意思是有三道或者三道以上没答,可以排除;C项至少答对三道,也可以排除;随后得出D项是正确答案。

第9题:
在Word中进行3次复制操作和4次剪切操作后,在剪切板上( )
A.只有剪切的内容
B.最后一次复制和最后一次剪切的内容
C.最后一次剪切的内容
D.这7次操作的内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在Word中,剪切和复制的内容都将保存到剪贴板上,因此这7次操作的内容将被保存到剪贴板上。

用户可通过剪贴板窗口查看这7次操作的内容。

但是,在进行粘贴时,粘贴的是最后一次操作放入剪贴板的内容。

第10题:
一次羽毛球邀请赛,共有五名运动员:王益、李进、舒砚、赵宇、陈亮,分别来自海南、江西、浙江、福建、天津。

据了解:
(1)王益仅与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
(2)福建运动员仅与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
(3)李进没有和江西运动员比赛过;
(4)江西运动员和舒砚比赛过;
(5)江西、浙江、天津的三名运动员相互之间都比赛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