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 路和基本经验教案.pptx

合集下载

哈工大毛概课件第三章2

哈工大毛概课件第三章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 峻形势——“白色恐怖”。 “六大”统计: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 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人数达31万多。 蒋介石背叛革命,陈独秀不但不主张反击,反 而力主解散工人武装纠察队,收缴劳动童子团 棍棒;结果,非但未能制止蒋介石背叛,还助 长了在武汉的汪精卫与蒋合流,即宁汉合流。
4
中国共产党人执行“城市中心论” 中国共产党人执行“城市中心论”的三起三落
第一次是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以瞿秋白 为首的党中央号召举行全国范围的武装暴动, 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第二次是1930年6月间,以李立三为代表,又 一次大规模推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总暴动方针。 第三次是从1931年至1934年。在由王明主持的 六届四中全会上,把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说 成不是左倾,而是右倾,认为直接革命形势不 是已经过去而是继续存在。
46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工农共 和国
人民共 和国
民主共 和国
瓦窑堡会议后, 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三次 改变阶段革命的目标
47
逼蒋抗日(1936、 ---1937、 逼蒋抗日(1936、5---1937、2) 1937 1936年5月, 年 月 中共中央发出《 中共中央发出《停 战议和一致抗日通 电》,放弃了反蒋 抗日的口号, 抗日的口号,采取 逼蒋抗日的方针。 逼蒋抗日的方针。
54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确处理统一战线问题关 系到党的事业成败
55
4.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 及其他爱国分子、 及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 华侨在内的极其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课件

冯玉祥
无 原,属李直氏系更,把其桂后軍倒归戈入相国向民。革盤命据軍中。国西北
部即陝西,最后响应国民革命军。
毛9 泽 东 思 想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 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 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 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 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 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 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 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 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与 中国共产党》 )
根本问题是
就是要放手发动
发展 工人、农民、城
进步
市小资产阶级和 人民武装力量
统一战线的
领导权
坚持无产阶 级的世界观 和中国共产 党的宗旨
政治 独立自主
统一战线 联合斗争
最根本的经
争取 争取中等资产阶
级,争取开明绅
中间 士,争取地方实
力派
验是正确处
坚持中国共 组织
产党对人民 军队、根据 地和群众运 动的绝对领
的领导劳权动阶级联盟
劳 4动、者对顽与固被势剥力削进行者斗与争剥的组“成有理非、基有本利的、有尽节可”原能则扩
非 劳 动 者 削 者 之 间 的 联 部分 不 可 缺 少 大
之间的联 盟


毛12 泽 本经验
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
坚持中国共 思想
产党的纲领、 路线、方针 和政策
理好与资产 阶级的关系
孤立 孤立大地主大资
顽固
产阶级,其代表 就是蒋介石国民
党集团

毛13 泽 东 思 想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请欣赏视频
皖南事变
毛14 泽 东 思 想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x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pptx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就 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 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 其成果。同样,没有武装斗争, 也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 革命根据地。因此,进行土地 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 开武装斗争。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 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农村根据地是支持革命斗争的 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是夺取全国 胜利的出发点。有了巩固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 依托,土地革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 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 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 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 就不能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 群众基础,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 所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 不开土地革命。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 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 保证。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内容
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所谓“工农武 装割据”,是指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 为主要形式,以农 村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阵地的三者密切 结合的思想。
如何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设三者的关系?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的基 本国情决定的!”
主要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 当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⒉建立新中国。 3.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1、统一战线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①阶级状况决定: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
社会
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
决定的。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可能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 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 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同盟及其关系:
内容 劳动者之 间的联盟 性质 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 础上的劳动阶级联盟 地位 主体 关系 基本的 主要的 处理 放手发展和 加强
劳动者与 非劳动者 之间的联 盟
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 间的联盟
组成部分
非基本的,不 可缺少的
尽可能扩大
(4)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1927年-193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7年-1945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年-1949年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9年-今天 爱国统一战线阶段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依据: 由近代中国国情决定的; 由中国革命的动力决定的; 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中国的革命形势继续发展;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内容:
三者结合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018版 毛概  第二章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压迫,在一定 时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或保 持中立。(中间集团)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相互关系
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 劳动者的联盟
工人阶级同非劳 动人民主要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关 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础 系 第二个联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完全保障。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内无民主制 度而受封建 主义压迫
(1)必要性
是由中国的具 体国情决定的。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革命 的主力军和无产阶 级可靠的同盟军;
外无民族独 立而受帝国 主义压迫
第一,中国革 命必须以长期 的武装斗争为 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 命必须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 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 下的北 洋 军 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国 民 党 新 军 阀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人民革命 愿望强烈,国民革 命的政治影响及良
好的群众基础(客 观条件)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
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城市为中心 的思维模式却注定了起义的失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28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这条新道路就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设计(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设计(教案)
二、课题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具体表现内容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宽广道路,为党的事业奠定坚实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的话语表达做到了理论的通俗化,在表达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毛泽东思想所体现的独特的理论风格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重要的启迪。 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宗旨、目标等方面完全一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3.存在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属于高校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但本次所教授对象学生大部分为理科生,学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兴趣不高,理论素养较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大一新生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程以及历史地位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本章内容上,学生具有良好的认知基础。
2.情感因素:在情感观导向上,学生能够认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能够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在本节课内容上,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认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小组成员:
• 何建华 收集材料 • 母光雄 制作PPt • 李畅 演讲 • 张国辉 姜雪丰 回答问题

LOGO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基本内容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二,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 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 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 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 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党的领导及其 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 因和条件。后者是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红 军 长 征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一,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 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 度的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 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义会可以利用, 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没有 合法斗争的条件,只能以武装的革命 放抗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1928年10月5日 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的一部 分,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 这篇文章成 为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于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形成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农村包围城 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军事理论著作成为毛 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第二,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 决定的 • 中国反帝国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 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毛概ppt

毛概ppt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经济上: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等11国赔款45000万两 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00万两)
荣德生
荣宗敬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1)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的根本标志。 (2)中国革命必须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3)中国无产阶级能够领导中国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得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由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的、锋
芒指向封建地主阶级、旨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的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锋芒指 向资产阶级、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国民革命时期: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及其决议(广州)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毛泽东在 1937 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 的总结报告的手稿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应邀由上海抵 达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初步形成了 以乡村为中 心、先在农 村建立和发 展红色政权, 待条件成熟 再夺取全国 政权的思想。
工作重心放在 城市,主要开 展工人运动
工作重心开始 转向农村
《战争和战略问 题》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的任务, 基本地不是经过 长期合法斗争以 进入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 后取乡村,而是 走相反的道路。”
大 法

3、党的建设
优选
18
“三大法宝”的由来
1939年7月7日纪念抗战两周年时,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 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给师生们做报告。毛泽东饶有趣味地 引用了《封神演义》里的一段故事,勉励同学们奔赴抗日前线。 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送给了他杏黄旗、四不 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送你们三样 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革命根据地
优选
13
工农武装割据
所谓“工农武 装割据”,是指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 为主要形式,以农 村革命根据地为战 略阵地的三者密切 结合的思想。
优选
14
如何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设三者的关系?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优选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优选
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的红色 政权为什么能 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 争》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为 理论形成奠定 了基础。
会场顿时热闹起来,笑声一片。这就是“三大法宝”的最初 由来。
同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地阐述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
建设问题。
优选
19
1、统一战线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A.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 大的社会
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右图为井冈山茨坪。
优选
9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成熟阶段——1936年以后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 争和战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 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 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 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左图为1938年,毛主席在中国共产
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期间作报告。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是毛泽东
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 保证。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就
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即
使进行了土地革命也不能巩固
其成果。同样,没有武装斗争,
也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
革命根据地。因此,进行土地
革命和建设革命根据地都离不
开武装斗争。
优选
16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 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
的第六届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
优部选 分。
10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这是由中国的基 本国情决定的!”
优选
11
主要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 当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第二,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 之经历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优选
20
B.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敌人异常强大
革命势力异常弱小
A、三座大山 B、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都 拥有绝对的优势
决 定
从1941年-1949年,美国在 物资、货款和装 备等方面给国民 党政府的援助总 数达60亿美圆
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
1928年10月 1928年11月
提出了 “工农武装 割据”的思想,初步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 律
优选
8
1930年1月,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文标志以乡村为中心、先在乡村建立和发展红色 政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的初步形成。
左图为井冈山斗争雕塑。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 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 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和政策的正确,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优选
12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内容
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命的基本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 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 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 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 就不能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 群众基础,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 所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 不开土地革命。
优选
15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
南昌起义指挥部一江西大旅社
优选
5
(2)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 始向农村转移
湘 赣 边 界 秋 收 起 义
优选
6
1927年10月27日 工农革命军到达
井冈山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1928—1935)
优选
7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奠基阶段——井冈山时期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确立了 革命道路
3.长征到达陕北 后
2.大革命失败
1.党成立初期
优选
3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 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优选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flv
1927年7月27 日,中共前敌委 员会在这里召开 会议,周恩来传 达了党中央临时 政治局关于在南 昌组织武装起义 的决定。
农村根据地是支持革命斗争的
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是夺取全国 胜利的出发点。有了巩固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 依托,土地革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为了使武装斗争和土地 革命获得胜利并得到巩固和发展, 就必须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优选
1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