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读后感
醒世恒言读后感

醒世恒言读后感《醒世恒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生道理和处世哲理的故事。
这些故事虽然是在古代写成的,但是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和道理却是永恒的,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的意义。
在阅读《醒世恒言》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让我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我认识到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其中有一则故事是关于“隐忍”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个人在受到侮辱和伤害时选择忍耐和宽容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隐忍并不是软弱和无能,而是一种智慧和胸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而学会隐忍和忍耐,不仅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还能够化解矛盾,获得更好的结果。
另外一则故事是关于“诚信”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商人因为守信用而得到了他人的信任和支持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还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基础,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阅读《醒世恒言》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的启发和指导。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快速的时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而《醒世恒言》中的故事所传达的智慧和哲理,正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的宝贵财富。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学会应对挑战,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醒世恒言》是一部富有智慧和哲理的书籍,它所包含的故事不仅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还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道理和处世哲理,也更加明白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有智慧和胸怀的人。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启发和指导,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醒世恒言读后感

醒世恒言读后感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醒世恒言》的小说集,其中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由《西山》、《进益西山》、《伪类女士伪类surname》等三篇故事组成,每篇故事都以生动细腻的描写、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道德思考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和才情。
《西山》是我在阅读《醒世恒言》中最喜欢的一篇故事。
这个故事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悲惨的社会现象——贪污腐败。
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个胆小懦弱的幕僚官员,在目睹了上司的贪污行为后感到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他既想揭发上司的罪行,又担心自己的安危。
最终,他选择了沉默,但内心的痛苦却无法抹去。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我们不能选择沉默,而应该勇于担当,发起抵抗。
另一篇故事《进益西山》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故事中,一个朴素的村民错过了一个机会,成为了一个失落的悲剧人物。
他饱受贫穷和艰难的生活,然而,当新的机会来临时,他没有抓住,继续陷入了绝望。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机会是向有准备的人倾斜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心态,才能抓住机遇,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后一篇故事《伪类女士伪类surname》则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故事中,一个男子为了自己的私欲,伪装成女性嫁给一个有钱人,并最终骗得了巨额财富。
这个故事让我深思:虚伪和贪婪会带来短暂的幸福,但它们迟早会被现实揭穿,最终付出代价。
只有诚实和道德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通过阅读《醒世恒言》,我不仅欣赏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还受到了许多故事中的道德启示和人生哲理的启发。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集,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通过揭示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弊病,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总的来说,《醒世恒言》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集。
每篇故事都独特而感人,引发读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思。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不仅得到了娱乐,还获得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
2019年醒世恒言范文

2019年醒世恒言范文篇一:醒世恒言《醒世恒言》读后感读过此书,方知人生百态,不禁感慨。
《醒世恒言》第十五卷讲述了一位英俊才子因贪恋美色而致死的故事。
主人翁赫大倾因贪恋尼姑庵中美人美色,以致被美色陷杀,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皮薄血肉骨包身,强作娇妍诳惑人。
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是一坑尘。
文中赫大倾好淫好乐,不听正劝,最终落得个地下忽添贪色鬼,人间不见假尼姑。
可见,淫欲不可贪,正言当相勉。
《醒世恒言》第十六卷以一段错综复杂的因缘,向我们阐释了“得便宜处笑嘻嘻,不遂心时暗自悲。
谁识天公颠倒用,得便宜处失便宜。
”的深刻道理。
文中强得利蛮横不讲理,专爱占小便宜。
因看见别人拾肚兜,便抢来说是自己的,见到肚兜里白花花的银两更是无理的不行,硬是以酒饭碎银哄了众人,落得肚兜,但最终却发现肚兜中银两是假的,犹不能不为自己贪小便宜懊悔。
这大概就叫做贪得小便宜吃大亏。
所以说,一个人的所得要和他的付出相当,不要总想去贪便宜。
那些贪官污吏,不也是贪得一时小便宜,而将自己推向断头台的吗?正是:得便宜处失便宜。
二则故事讲述的是少年张荩与曼妙女子寿儿的故事。
张荩也是爱美之人,喜好风月,偶遇寿儿,二人情投意合。
张荩托陆婆打点,不料一段好姻缘被他人利用,使得寿儿玉身不保,父母尽失,张荩亦退却红尘,出家贫僧。
这个故事实际上也是在向我们强调“得便宜处失便宜”的道理。
倘若当日陆五汉没有私藏绣鞋,攀上楼与寿儿面前装张荩,其结果也不至引来牢狱之祸。
倘若张荩当时不那么贪恋风月,也不使一段好姻缘反成了孽缘。
爱红尘的反被红尘戏弄。
正如时人云:赌近盗兮奸近杀,古人说话不曾差。
奸赌两般得不染,太平无事做人家。
《醒世恒言》第十七卷张孝基陈留认舅,文章讲述了一位富家子弟贪玩而使家道败落,身世飘零,在其妹夫张孝基的帮助下,最终弃恶从良,走上正路的故事。
士子攻书农种田,工商勤苦挣家园。
世人切莫闲游荡,游荡从来误少年。
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
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跑?郎不郎时秀不秀,长衣一领遮前后。
醒世恒言读后感

醒世恒言读后感醒世恒言是明朝的一部小说。
读者读了之后,有哪些读书心得呢?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醒世恒言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醒世恒言读后感篇一是的,不要笑。
是这样醒世恒言一本书,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荷尔蒙无处发泄的孤独夜晚,是那些充满欢笑和泪水的古代故事打动了我青春年少的心。
卖油郎独占花魁,让我知道一个男人应当怎样去爱。
一文钱小隙成奇冤,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这是多么曲折动人的故事;郝大卿遗恨鸳鸯绦,火烧红莲寺,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那些香艳的片断,引起了少年多少绮丽的遐思;是的,很多篇名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百看不厌。
醒世恒言读后感篇二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这个写得就有些轻浮可笑了。
不过若编成民间戏文,估计一定会博来满堂的喝彩。
君不见东北二人转,不见得有多阳春白雪,却偏就可了咱下里巴人的意,必竟世间俗人多图得轻松愉快,就好。
陈多寿生死夫妻。
我知道,如今的人已多不屑于陈多寿与朱多福之间,九岁订亲即生死相守的婚恋观,但我仍被这份挚诚与守信感动,这不可珍贵吗?如今的人还有什么可以坚守?即使你可以笑这份迂腐,笑罢,你又有什么可拿得出手的信念?如今的我们有太多的不确定,有太多的犹疑,太多的失望,我们为什么时常只是诅咒与自嘲,而不是究其原由,从自己做起,寻一份可以坚持的原则,画一份可以圆梦的美好。
由陈多寿事,想到《AA制生活》中廖晨和大伟的诀别,想到《夫妻那些事》中林君和唐鹏的坎坷,我们人生中都有太多不确定的坎儿,或能迈得过,或不能,无论生死,态度一定要明确,为着那一份挚爱,即使九死不能一生,也要为着。
诗叹:相爱相怜相徇死,千金难买两同心。
我仰视那份至真的节义,至纯的爱情。
小水湾天狐诒书。
所以说,君子不夺人所爱。
即使对方只是一对狐精,它爱的东西,它珍惜的东西,既不是王臣自己的,又不是他能参得透的,却非要拼了来耍,莫不招人狠?不,招狐狠?你既招小人惦记上了,就难以活得顺畅。
有时候人不是真想跟什么较劲,是被面子逼的。
醒世恒言读后感

醒世恒言读后感
《醒世恒言》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生动的语言吸引了无数读者。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首先,书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
比如书中的《卖油翁》故事,通过一个卖油翁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要轻易放弃。
这些故事都给人以启示,让人在生活中更加明智地去做决策。
其次,书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聪明的,有愚蠢的,有勇敢的,有懦弱的,有贪婪的,有仁慈的……这些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的缩影,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引发深刻的思考。
最重要的是,书中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哲理。
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用心灵的火花点燃的智慧之光,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故事本身,更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真理。
比如书中的《柳毅传书》故事,通过柳毅为了传递书信不顾一切的精神,告
诉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轻易放弃。
这些道德和哲理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通过阅读《醒世恒言》,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以启示,更能够引导人在现实生活中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和道理,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感谢《醒世恒言》给我带来的启发和感悟,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地去实践这些智慧和道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成功。
读醒世恒言有感

读醒世恒言有感近日,认真读完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著的《醒世恒言》,深深感受到其言辞精准、意义深刻,不仅可以用来警醒自己,更能引领我们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不停前行。
作为一本格言集,《醒世恒言》在座右铭的间接作用下传递着读者深层的道德教导。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白居易将许多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融入到篇章之中,并以自己的视角通过文字向我们传递。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贪狼危城”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贪狼在一座城寨中久久不能离去,为了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境地,勇士们不惜以自己为生命代价,智斗那只贪狼,终将它击败。
这个故事既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遵守治安规则,也告诉我们因循坐失牢笼并不是避免悲惨结局的有效方法,而是助长困境的土壤。
除此之外,《醒世恒言》还强调了平凡之人的可贵之处。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学习,我意识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并不在于他的权势和地位,而在于他的诚实和善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和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
无论是一份小小的爱心捐赠,还是一个对朋友的真诚陪伴,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有可能会成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方式。
通过读完《醒世恒言》,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多种多样,但我们面对的问题却大同小异,并且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因此,我们的价值观必须是兼收并蓄,不片面追求权利和荣誉。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那些故事中的勇士一样直面人生,不畏困境,勇往直前。
在平凡的生活中秉持正义和善良,让自己成为一个并非伟大但无愧于自己尊重和崇敬的人。
在时代变幻的大潮中,让读书提高自我素养和人文内涵的尊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为我们的文明发展做出表率和贡献。
醒世恒言的读后感

醒世恒言的读后感《醒世恒言》是中国古代明代作家冯梦龙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计四卷。
这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展现出了作者对于人性百态的深入观察和揭示。
阅读完《醒世恒言》,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被《醒世恒言》中的故事所打动。
这部作品以不同的故事情节描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公、不义和压迫现象。
通过揭示人性的丑陋面和社会的不完美,冯梦龙让读者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中,像《史进状元》这样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以一个寒门出身的男子通过刻苦努力,终成状元的经历展示了人的勤奋和努力的力量。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我被《醒世恒言》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所震撼。
冯梦龙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们或忠诚善良,或狡猾奸诈,或贪婪自私,或仗义执言。
而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讽刺。
比如《夏胜奸臣》中的夏胜,他利用权谋和阴谋来迷惑皇帝,获得权力和地位,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冯梦龙告诉我们,不义的行为虽然能够暂时成功,但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此外,我还被《醒世恒言》中的警示和启示所触动。
这部作品中的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种道德教训或人生智慧。
它们以浅显易懂的故事情节,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和人们应该追求的美德。
比如《尕友邻》中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个贪婪的邻居和一个善良的村民之间的冲突,告诉我们贪婪和善良的差异,提醒我们要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
这些警示和启示贯穿于整个《醒世恒言》,使我不禁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处世之道。
总的来说,《醒世恒言》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钻研的作品。
通过这部作品,我对人性、社会现实和道德伦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给予读者对于人生的启示和警示。
阅读《醒世恒言》,我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动、人物形象所震撼,对作者的思辨和创作才情深感佩服。
醒世恒言的读后感

醒世恒言的读后感醒世恒言是我在学习文学常识时所接触到的一本名著,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所涉及的主题内容广泛丰富,引人深思。
我在阅读完醒世恒言后,深受其启发,对于人性、社会道德、生活智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醒世恒言是明代袁姚宏所编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生活中的故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这些故事不仅情节吸引人,而且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描绘,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不同行为,揭示出了人性的善恶、社会的黑暗与光明。
读完醒世恒言后,我深受震撼的一点是,人性的复杂性。
这本书中的主角们并非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反而是那些虚伪、贪婪、残忍的角色更为突出。
例如《朝中有贼》中的陈斌,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以欺诈的手段骗取他人的财物,最终遭到了报应。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人性弱点,提醒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贪图一时的私利。
此外,醒世恒言也提醒我们要警惕社会的黑暗面。
在《铁船金牌》中,主人公陈绍儿用自己的机智才智顺利洗脱了陷害,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这个故事充满了正能量,告诫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学会分辨是非曲直,用智慧来规避危险和阴谋。
此外,醒世恒言中的故事很多都带有深刻的生活智慧。
其中《楚王召赴宴》这个故事给了我非常大的启示。
故事中的楚王看到自己病重,要召集臣子前来宴请,但他并没有真正召见,只是通过下令召见的方式观察臣子们的品行和对自己的感情。
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道理,即要善于观察、理解并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醒世恒言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很多珍贵的文化内涵。
这些故事通过描绘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生活场景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古代社会。
在《内外和亲》这个故事中,揭示了人民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政治家对国家大事的思考与抉择。
这样的故事让我深入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局势和人们的心态,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
总之,醒世恒言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思考了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醒世恒言读后感
第一次读醒世恒言是在初中时,如今再看书中的故事,再回忆起曾经读此书时的感觉,倍感时光如梭,光阴流逝之快。
当时读书,只为书中故事有趣,并不曾想从书中得到什么大道理与启发,而今细细品味书中故事,顿觉书中人生道理之多,寓意之深刻。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一)义利合一的从商之道
作者冯梦龙写此书的社会背景是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业、商业逐步繁荣,城市也发展起来,进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市民阶层,在这个新兴的阶层中,一种新生的市民意识正兴意盎然地与封建传统观念分庭抗衡着。
加上哲学上反对传统封建道德、肯定人欲的王学左派对文学的渗透,人们的思想与以往相比也有所改变,比如在以往的传统观念中,“士农工商,
商居其末,而在《醒世恒言》以及其他二言中,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书中对商业、商人的重视和肯定,扭转了以往文学作品的轻商偏向。
这部作品不仅把商场作为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而且对于商人进行精心刻划,表现他们的善良心地、美好品质。
《醒世恒言》的商场、商人都是作为肯定对象出现的,从故事中所表达的思想可以看出作者主要不是表现经商之道,而是集中展示商人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耀。
作品中出现的商人,无论是小商小贩,还是巨商大贾,不但行为美好,而且都有圆满的结局。
《施润泽滩阙遇友》叙述了施复发家致富的过程,一个从事手工纺织的家庭,不到十年,就由一张机织的小户扩展到拥有三四十张织机的大户,尽管小说宣传为善得报的思想,不难看出,当时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
同样情况还可以在《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看到。
书中描写的商人不仅重视利,更重视义,他们大部分以义利合一为自己的经商准则,他们在追求经商赚钱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着想,而且他们很多人都老实本分,靠自己的辛苦劳动发家致富,不投机倒把,牟取暴利,同时助人为乐,例如第十卷中,《刘小官雌雄兄弟》中的刘德夫妇就堪称是书中最高尚的商人之一,刘德平日好善,赢得了全镇的人欣羡。
《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小商人施复拾金不昧,心地善良。
《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卖油郎秦重,做生意甚是忠厚,因而顾客单单做成他的买卖。
《徐老仆义愤成家》
中的阿寄长途贩运货物,历经艰辛,终于发财。
正如作品中有诗赞道: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书中对商人的肯定,以及对美好行为的赞扬,我想不仅是当时商业发展的反应,对后世的商业发展以及引导商人以正确的行为经商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义利合一的经商准则在这部书中可谓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义利合一”的思想既承认谋利的正当性,但同时又强调要用伦理道德来规范谋利,
实际上就是要用伦理道德来论证经商的合理性,为经商确立起神圣的价值基础。
实际上,“义利合一”也是符合儒家基本精神的,因为孔子、孟子都承认利的正当性,但同时都要求用义来规范利。
即使董仲舒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但也不反对为他人为社会谋利。
就是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也是只反对私利而并不反对公利。
他们认为聚财不能“货悖而入”,“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些思想与早期儒家“义利合一”的根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二)进步的婚姻恋爱观点
不得不肯定的是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进步的婚恋观点,敢于大胆突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表达自己的新思想,在众多的爱情描写中,充分表现了要尊重女性的意识,以及男女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中,能够有如此不同的呐喊声,实属不易。
如《卖油郎独占花魁》说明以男女双方互相尊重爱慕为基础的自由婚姻终于战胜只论金钱地位的买卖婚姻,这篇小说几百年来也就流传不衰。
此外,如乔太守面对既成事实,把三家纠缠得不可开交的官司,实事求是地判下;吴江县令从男女双方意愿出发,特别是女方一家意愿,判钱青与秋芳为夫妇,打了肇事煽诱的尤辰三十板,训斥了借人骗婚的颜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确实是大快人心的事。
作者通过讲述一则则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辛辣地讽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大胆地挑战“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代之而起的不再是看重门第、金钱,甚至于才学,而是注重人品的择偶标准;无情地揭露封建势力和宗法制度对美好爱情的阻挠和破坏。
在封建礼教、宗法制度的摧残下,一对对原本可成佳偶美眷的男女,演绎了一曲曲悲歌。
在批判传统婚姻制度、抨击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上,歌颂了真爱的伟大,表达了自主、自愿、平等、互爱的进步婚恋观。
纵观全书,离奇的故事,凄婉的爱情,祸福无常的人生,无不深深吸引着几百年来读者,并给世人以警醒,因果轮回纵然是迷信,但做人处事还需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