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方法1.引言地面变形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任务,它对于地质勘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静态定位技术逐渐成为地面变形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2.快速静态定位技术的原理快速静态定位技术是通过接收空间信号进行定位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空间观测站接收到的来自卫星的信号,利用距离观测原理和精确的信号处理算法,计算出地面上观测点的位置。

通过多站观测和精确的时间同步,可以实现对地面变形的监测。

3.采集观测数据为了实现地面变形的监测,首先需要采集观测数据。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监测点附近建立观测站,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接收到的信号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观测站的坐标、接收信号的强度以及信号的到达时间等。

4.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采集到观测数据后,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频同步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利用精确的信号处理算法,计算出观测点的位置,并与之前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得到地面的变形信息。

通过对多个观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面变形信息。

5.监测结果的展示与分析通过快速静态定位技术进行地面变形监测后,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展示和分析。

通常使用地图、图表等形式来展示地面的变形信息,并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工程设计等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地面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6.技术应用案例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面变形监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利用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结构的变化,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在桥梁和高速公路建设中,该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地面沉降和变形,防止工程结构的损坏;在地震灾害监测中,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可以帮助快速获取灾害范围内地面的变形情况,为灾害预警和救援提供重要依据。

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策略

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策略

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策略摘要:伴随我国技术水平发展越来越快,在变形监测方面存在更好的要求,同时变形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类新型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

由于它有着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同时能够测定三维坐标等优势,其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

和常规测量方法相对比,GPS静态测量技术不但能够对建筑物变形监测精确要求进行满足,还有利于对工程进行自动化监测。

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建筑物变形监测当中,GPS静态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GPS静态测量技术;变形监测;应用引言在对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基条件、处理方法以及上部结构荷载等多类因素的影响,可能让地基和四周地层出现形变。

建筑物因为外部荷载和内部应力共同作用也可能出现形变。

这类形变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将会给建筑物的使用带来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建筑物开裂或者让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倾斜[1]。

所以,为了更好的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深入对变形因素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物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分析在密集城市建造地下车库、地铁以及高层建筑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比较复杂的施工现场来垂直开挖深基坑。

这样就需要支护深基坑边坡土体。

因为施工过程当中存在比较多的影响因素,进而在开挖深基坑的时候,边坡土体可以出现比较大的变形,进而出现边坡坍塌或者支护结构失稳等状况。

所以,在开挖和施工深基坑的时候,也需要对四周地质条件和支护结构实行变形监测[2]。

利用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可以得出有关变形数据,进而能够对基坑和四周环境变形状况进行分析和观测,全方位了解基坑工程安全性,进而保证工程顺利的施工。

当建筑物变形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全方位对可能造成变形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及时采用最优防护手段,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3]。

2 GPS静态测量技术的特点2.1测站间无需要通视通过GPS来定位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不对测站之间通视状况进行要求。

浅析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于工程监测中的运用

浅析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于工程监测中的运用

浅析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于工程监测中的运用作者:陈伟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0期陈伟(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摘要:对于大部分工程而言,在其施工过程之中,垂直位移是相当重要的监测项目。

由于异常垂直位移往往是工程事故的前兆,所以,对于某些重要建筑设施的垂直沉降测量须具有高精度、实时性的特性。

自动化监测系统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必然将引入工程监测工作中,成为工程监测的有效手段。

本文介绍了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测量原理,通过工程监测中应用实例,充分体现了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优越性,并且总结了其在工程中的运用经验。

关键词: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实时性系统中图分类号:TU1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057-01当前对于工程监测项目,人工采集数据的传统方法被普遍运用,但是其不仅监测范围小、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无法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因此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作为一种精密的水准测量方法,具有精度高、自动化性能好等特点,完全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漏洞,同时可以更好地运用于人工无法长时间作业的某些特殊环境,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监测,使得在工程进展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1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测量原理静力水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一系列的传感器容器使用通液管连接,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保证所有容器中的液体可以自由流动,利用连通液的原理,多支通过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的储液罐的液面总是在同一水平面,即保持相同的高度,但是各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并不相同,这也就反映了各个容器所在的各个参考点的高度的不同。

当容器液位发生变化时即被传感器感应,通过测量不通储液罐的液面高度,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相对差异沉降。

在多点系统中,所有传感器的垂直位移均是相对于其中任意一点(基准点或参照点)的变化,该点的垂直位移应是相对稳定的或者是可用其它人工观测手段来确定,并在整个观测过程中对基准点高程进行修正,以便能精确计算静力水准系统各测点的沉降变化。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应用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分析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应用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分析

地铁隧道内静力水准观测的精度分析付和宽(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438 )摘要:在轨道交通保护区内的重大、危险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了解地铁结构变形情况。

静力水准测量是地铁隧道结构自动化垂直位移测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对静力水准在地铁隧道内观测精度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对布设在地铁隧道内部的静力水准仪进行遥控测量,对采集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地铁隧道内静力水准的观测精度以及地铁列车运营导致容器内液面震动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为类似自动化观测精度分析、观测数据取舍以及变形观测数据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静力水准、观测精度、中误差、地铁隧道1引言轨道交通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上海市运营的轨道交通总长达到了420公里,一旦轨道交通出现问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沿线附近的开发、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如何减少周边施工对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海申通地铁公司也成立了专门的监护部门,负责轨道交通结构的监测、保护。

一般,在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施工,都会有专门的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地铁结构的监测。

申通地铁公司也对轨道交通结构的监测提出了极高要求。

轨道交通测量人工时间窗口极短,一般每周两天,每天三个小时。

监护人员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才能进入地铁施工。

在一些特殊的、危险的情况下,需要实时了解地铁结构状态,这时大多采用自动化监测。

静力水准测量是地铁结构自动化垂直位移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在地铁运营时间段,列车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在隧道内运行,对位于地铁隧道内部的静力水准仪的测量精度会产生较大影响。

地铁列车在隧道内以一定速度通过静力水准监测点时,对监测点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a)仪器内部空气压强的变化由于列车运行使得隧道内部空气流动,导致静力水准容器内空气压强有降低的趋势,最终使得液面产生上升的趋势。

b)列车震动影响列车车厢位于监测点附近时,使得监测点下沉,导致静力水准容器内液面上升;列车远离监测点后,监测点上抬,导致导致静力水准容器内液面下降。

浅谈静力水准仪及自动化变形监测

浅谈静力水准仪及自动化变形监测

浅谈静力水准仪及自动化变形监测力水准仪(连通液位沉降计)是测量两点间或多点间相对高程变化的高精密液位测量仪器,通常由液缸、浮筒、精密液位计、保护罩、支撑架等部件组成。

静力水准仪一般安装在被测物体等高的测墩上或被测物体墙壁等高线上,通常采用一体化模块化自动测量单元采集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与计算机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化观测。

目前广泛应用于运营铁路沉降监测、地铁隧道沉降监测、基坑、大坝、桥梁与房屋的沉降监测等领域。

原理静力水准仪利用连通液的原理,多个静力水准仪用通液管联接,液面总是在同一水平面,通过测量不同储液罐的液面高度与静力水准仪的基准点进行对比,得出各个静力水准仪的相对差异沉降量。

基准点的垂直位移是相对恒定的或者是可用其它方式准确确定,以便能精确计算出静力水准仪系统各测点的沉降变化量。

静力水准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通常可达亚毫米级)、自动化监测、性能稳定,实时传输等优点。

自动化监测应用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通常包含多个静力水准仪、安装支架、液体联通管、数据采集系统、通讯系统、后台管理软件等组成,软件可根据观测两生成相应的变化曲线,并根据工程设计值进行报警。

房屋基础沉降监测:如CCTV新大楼基础沉降采用振弦式静力水准仪进行观测,做此类观测时,仪器安装位置应充分考虑建筑物不同部位结构承重的差异性,并做好联通管等设备的保护。

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静力水准测量是地铁隧道结构自动化垂直位移测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和在房屋监测中应用不同,由于列车运营时对静力水准仪仪器本身及基准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地铁夜间停运阶段静力水准的测量的精度明显高于运营期的精度。

监测点数量应能全面反映监测区域变化情况,基准点应布设在影响区域外稳定位置。

桥梁、高架等监测:采集首期基准数据的过程中最好是能暂时封锁车辆流通,这样监测得到的基准数据会更加有参考价值。

并做好数据采集系统、电源等设施发生故障的应急措施。

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方法在建筑工程中,测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常用于评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修正问题。

本文将介绍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局限性。

一、测量原理建筑变形测量是建筑静力学和测量技术相结合的结果。

变形测量的目的是评估结构的变形程度,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结构安全。

静力水准测量是测量变形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建筑结构的浮动位移和变形,可以确定结构在外力影响下的稳定性。

二、测量应用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评估结构的变形程度,判定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提供修复和维护建议。

2.检验建筑物的竣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合格度。

3.进行建筑改造、加固等工程前的地基稳定性评估,以确保改造后建筑物的稳定性。

三、测量方法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主要包括悬臂梁法和网格法两种方法。

1.悬臂梁法悬臂梁法是一种基于值差原理的测量方法,用于测定建筑变形的位置和大小。

该方法是通过在建筑物上支撑一根悬挂式梁,然后测量梁的变形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程度。

悬臂梁法适用于测量数值较小的建筑结构,但对于数值较大的结构可能会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

2.网格法网格法是一种基于张力原理的测量方法,用于测定建筑物在各个部位的变形程度。

该方法是通过在建筑物上搭建网格结构,并安装张力传感器来测量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变形程度。

网格法适用于复杂结构或需要测量多个变形点的建筑物。

四、测量局限性建筑变形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虽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仪器精度和可靠性问题。

建筑变形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环境干扰和噪声干扰问题。

建筑变形测量通常在震动和环境噪声比较大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排除干扰造成的误差。

3.测量周期和成本问题。

建筑变形测量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监测,而且测量成本也比较高,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静力水准测量法在房建工程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静力水准测量法在房建工程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静力水准测量法在房建工程沉降观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建筑项目逐步增多,此类项目具备基坑规模大、主体结构复杂的特点,给建筑项目施工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

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及其预测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首先需要对工程概况做到全面明确,然后以此为依据,结合相应的观测与计算方法来进行沉降观测方案的合理制定,并做好观测点的布设以及质量精度评价工作,最后再对具体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确保建筑物沉降观测、预测的效果,为相应的处理措施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静力水准测量法;房建工程;沉降观测;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建筑在城市中越发普遍。

然而,随着楼层的不断增加、荷载逐渐增大,建筑物的沉降量逐渐加大。

为了建筑物建设与运营的安全,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沉降量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处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建筑物发生沉降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地基基础处理不合理、建筑场地选址不当、规划不合理、基础方案失误等。

1变形监测的特点1.1周期性重复观测变形观测的主要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以求得其在观测周期内的变化量。

周期性是指观测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重复性是指观测的条件、方法和要求等基本相同。

在观测时,每一期观测应等精度进行,测量人员、仪器、作业条件都应相对固定。

比如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求在规定的日期,按照设计的路线和精度进行观测,水准网形原则上不准改变,测量仪器一般也不能更换,对于某些测量要求较高的情况,连测站位置也应基本不变。

1.2多学科综合分析变形监测的分析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比如地质学、工程力学、岩土知识、土木工程等,还会涉及计算机软件编程、图形图像处理知识。

2静力水准测量法在房建工程沉降观测中的应用2.1测量原理静力水准仪系统是测量高差及其变化的精密仪器,所有测点的垂直位移均是相对其中一点变化,该点的垂直位移是相对恒定的,以便能精确计算出静力水准仪系统各测点的沉降变化。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应用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分析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应用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分析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应用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分析概述静力水准法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而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则是一种新型的测量仪器,相较于传统的水准仪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测量速度、更小的体积和更便捷的操作。

本文旨在探讨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监测精度。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原理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基于重力场的垂直方向。

该仪器内置一对平行电容器,分别向上和向下测量,借助重力场的指向使电容变化,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与传统的水准仪相比,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具有以下优势:•精度更高: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2毫米/千米,而传统水准仪的精度只能达到10毫米/千米左右。

•测量速度更快:只需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次测量,测量速度更快。

•体积更小:电容式静力水准仪体积小、重量轻,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

•操作更便捷:只需要一个人进行操作即可完成测量。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地铁隧道建设和运营中,往往需要对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在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在地铁隧道建设中,需要测量隧道的垂直方向变形,以确保隧道的安全。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精度的测量,满足监测需求。

同时,由于电容式静力水准仪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并提高监测效率。

在地铁运营期间,需要进行隧道变形监测,以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的隐患。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可以快速完成监测任务,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隧道的安全情况。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精度分析在地铁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对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高精度监测。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作为一种新型测量仪器,其精度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是评价其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地铁隧道的变形量较小,需要的测量精度在毫米级别。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2毫米/千米,即在一公里内的测量误差为2毫米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系统具有精度高、 自动化性能好 、 时测量功能等特点 。 实
位移变化情况。从 图 4中可以看 出, 地下通道结构受 到施 工影响 十分明显 , 盾构机每推进 1 , 环 地下通道结构出现 1 个上升和下降
周 期 。显示 了静 力 水 准 自动 化监 测 系统 的实 时 监 控 优 越 性 , 免 避

行修正 , 系统采集频率为 1 k l i。 /omn t
1 2 监 测成果分 析 .
图 3为监测点沉降监测断面位移 曲线 。由图 3可以看出 , 盾 构 推 进 到 38环 ( 离 监 测 断 面 1 5 距 7环 ) , 测 断 面 没 有 明 显 沉 时 监 降; 盾构推进到 37环 ( 6 距离监测断面 1 , 15 时 , 2环 约 .D) 盾构上 z 方监测点 J , 2J 3开始隆起 ;7 环 ( 3 1 距离 监测断 面 4环 , 0 6 ) 约 .D
目 1.0 20
80 .0
图 1 外 滩 通 道盾 构 隧 道 与南京东路人行地道相对位置关系
警4o . o
0o .o

1 1 静 力水准监测 系统的布 设 .
为 了监 控 盾 构 推进 对 地 下 通 道 结 构 的影 响 , 外 滩 通 道 盾 构 为
40 .0
测 点 号
施工姿态控制和同步注浆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 我司对南京路 地下 人行通道 的垂直位移 实施 了实时监控 。南京 东路地下 人行 通道
结构 主体由两个主箱体组成 , 主箱体与两端 出入 口结构形成 3 个施
工缝 , 测点 设 置 于 施 工 缝 两 侧 , 计 6个 测 点 , 点 编 号 为 J 监 共 测 o~ J, 体 测点 布 置见 图 2 0点 为基 准 点 , 高 程 采 用 光 学 水 准进 5具 。J 其
静 力水 准 自动化 监测 系统在 变 形观测 中 的应 用
戴 加 东 王 勇
摘 要 :r 了静 力水准系统工作原理 , O绍 结合 工程 变形观测 , 阐述 了静 力水准 自动化监 测系统的优越性 , 以及静 力水准在
工程 中运用的经验 , 并分析 了温度等 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 响, 而得 出了一些有 益的结论。 从
收稿 日期 :0 1D - 5 2 1 - 3o
作者简介 : 戴加 东(9 0 , , 18 一) 男 工程师 , 上海岩 土工程勘 察设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上海
王 勇 (9 2 , , 17 .) 男 工程 师 , 上海 市隧道 工程轨 道 交通设 计研 究院 , 海 上
道 。外滩 通道盾构顶部距 离南京 东路地下人 行地道 底部最 近仅 为 24m( 0 1D, . 约 .7 D为盾构直径 ) 两者位 置关系见 图 1 , 。隧道 埋深 89m( 06 D) 盾构穿越 土层为第③ 层灰色淤泥质 粉质 . 约 .2 ,
Hale Waihona Puke 粘土和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 流塑性高 , 变形控制难度极 大。在
盾构推进过程 中, 须保证南京东路地下人行地道正常使用。
注 : 0 J 下 通道 结构 沉 降监 测 。J一5地
图 2 盾构 推 进 对 南京 东路 地下通道影响垂直位移监测布点图
1 .0 6o 3 8环 5 3 4环 6 3 7环 6 3 1 7 环 3 3环 7 3 6环 7 3 0环 B 3 1 8 环
图 3 地下通道结构垂直位移断面历 时曲线
口 6.o 推 进 0
5.o o
70 . o
按 40 . o
30 .0 瑚0 一 . 0

舅』 上
. 二 L :
二 … — — fI 二 — f…
… … …… …
★ 1 0 J 1 t J 2 ◆ J 3 =; ・ J 4 =二 一 二 J 5
1 工程实例
上海外滩通道工程隧道长 1 9 盾构直径 1 .7m, 8m, 0 42 为国内 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式盾构 , 衬砌外径 1.5m, 39 内径 1 .5m。盾 了普 通 水 准 观测 最 大 变 形 的漏 检 。 27
构从天潼路工作井 出发 , 沿大名路下穿苏州河后 , 中山东一 路 , 沿 向福州路工作井推进 , 在第 30环 ~35环 , 穿南京东路地下通 7 7 下

第3 卷 第 1 7 8期 1 8 ・ 2 0 1 1年 6 月 9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 I TECTURE
Vo13 . 7 NO. 8 1
J n 2 1 u. 01

测 量

文 章 编 号 :0 9 6 2 2 1 )8 0 9 — 2 10 — 85(0 1 — 18 0 1
关键词 : 力水准 , 静 自动化 , 温度 , 压 液 体 传
中图 分类 号 :U 9 . T 16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垂直位移是大部分工程 安全 监控 的重要项 目。目前 , 常规监 时 , ,3 垂 直 位 移 达 到 7 3 和 6 9 m;7 J J点 2 .4mm . 3m 36环 时 ,2 J J ,3 测技术 和人工采集数据的方法在工程变形 观测中被普遍地采用 , 点 垂 直 位移 达 到 最 大 值 , 别 为 1. 6 rT 和 1. 6 m 约 为 分 1 9 fl l l 1 5 m, 主要原 因之一是 劳动力价格便 宜。常规监测 技术和人 工采集 数 08 % , .D o之后开始逐步 回落,8 环时垂直位移分别 回落至 26 31 .7哪 据的方法 , 不仅监测 范 围小 、 工作量 大 、 率低和投 入高 , 效 且有 限 和 2 6 l。图 4为 2 0 .9mn 09年 6月 1 t 0:0~1 :0间盾构 由 7E0 0 20 的测点难 以反映 目标 系统 的整体情况 , 在漏检 的弊端 。静力水 3 5环推 进 到 35环 过 程 中 , 京 东 路 地 下 通 道 结 构 监 测 点 垂 直 存 6 7 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