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综合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作者:罗秀英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3年第12期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都是由小肠黏膜感染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腹泻疾病,具有急性、接触性和肠道传染性的特点。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泻、呕吐以及脱水,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导致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健康发展。

因为两种腹泻疾病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的症状,很容易混淆。

本文主要对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为养殖户鉴别两种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都是猪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并且两种疾病还会出现混合感染。

猪群中有一头猪发病,会在短时间内扩散给整地猪群,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能染病,尤其对仔猪的危害较大,死亡率高。

即使耐过之后,康复病猪也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饲料的转化率下降,增加饲养的成本,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下降。

1 流行病学1.1 病原体1)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病毒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该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呈多种形态,具有囊膜,病毒粒子为椭圆形。

病毒在冷冻条件下状态稳定,不耐热。

温度在-20 ℃以下,病毒存活一年半左右,温度超过65 ℃,持续加热10 min能够达到灭活的效果。

该类病毒对紫外线光照射比较敏感,选择0.05%甲醛,在37 ℃的环境处理20 min之后能够将病毒灭杀。

通常情况下,患病猪的排泄物、多个器官以及体液中都含有病毒,其中肠系膜淋巴结和空肠含毒量最高,为此,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肠胃系统环境破坏严重,入侵消化免疫系统,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2)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该病毒也呈多种形态,近似球形,有囊膜,并且在上面有花瓣状的凸起。

在自然条件下,病毒耐热性和抵抗性相对较差。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CATALOGUE 目录•疾病概述•疾病病因与预防•疾病诊断与治疗•疾病防控建议•结论与展望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

主要症状包括呕吐、严重腹泻、脱水等。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形式传播,对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

猪流行性腹泻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呕吐、水样腹泻等。

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对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但以1周龄内的仔猪最易受感染,死亡率高。

定义与症状相同点不同点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异同点传播途径危害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因病毒传播冬季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低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季节因素饲养管理03气候变化流行性腹泻的病因01病毒传播0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措施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定期消毒猪舍、工具等,防止病毒传播。

疫苗接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提高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干燥、卫生,减少应激因素。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确保饲料营养全面。

预防措施诊断方法1治疗方法2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提高猪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对于脱水的猪,及时补充体液;对于伴有发热的猪,使用退烧药物等。

对症治疗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疫苗接种防止人员和物资流动猪群健康监测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疫苗接种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选择与质量保证免疫效果监测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措施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以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强化饲料管理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新鲜、无污染,避免饲料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

定期消毒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

对两种疾病的总结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规模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规模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查 . 别 病 因 . 学 对 待 , 过 综 合 性 区 科 通
防 控措 施 .我 县 猪 的流 行 性 腹 泻 病 得 到 了有 效 地 控制 .适 时 出 台指 导 处 置
意 见 .对 较 大 的规 模 场 派 驻 技 术 指 导
出腹 痛 、 冷症 状 , 温 正 常 。 有 的 发 怕 体 病 猪伴 有 咳嗽 、 喘气 症 状 表 现 。 3 剖 检 变 化
灭 活 苗 注 射 3mL 用 高 免 血 清 和 康 复 . 猪 的抗 凝血 给新 生仔 猪皮 下注 射5 ~ 1 L. 一 定 的 预 防 和 治 疗 作 用 免 0m 有 疫 过 的 猪 发 病 率 会 极 大 的 降 低 . 同 但
时 也 要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 以增 强 抵 抗
猪 场兽 医
.9. 6
以 见 到 病 猪 喷 射 出 的 黑 色 稀 粥 样 粪
免 疫 母 猪 紧急 接 种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与 猪 流行 性 腹泻 二联 苗:3 ( )加 强 饲 养
静 注 或 腹 腔 注 射 的方 法 补 液 ; ) 时 ( 及 7
补 液 . 正 酸 中 毒 由于 采取 了实 地 调 纠
触 性 消 化 道 传 染病 以 呕 吐 、 样 腹泻 水 和脱 水 为 特 征 该 病 多发 生 于冬 春寒
文章 编 号 : 0 —4 42 1)9 0 6— 2 1 80 1( 2 — 0 9 0 0 0 0
中 含有 未 消 化 的 凝 乳 片 . 臭 味 . 速 腥 迅
42 对冬 春 季 产 仔 的母 猪 . 分 娩 前 . 在 3 .用 猪 流行 性 腹 泻 传 染 性 胃肠 炎 0d
3 病 理 变 化
Hale Waihona Puke 43 病 毒 性 腹 泻 发 病 急 、 播快 。 要 . 传 主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鉴别诊断与防治作者:黄云梅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3期黄云梅(云南省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山 679100)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同属于病毒性传染性疾病,2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在疾病诊断中,很多兽医由于缺乏2种疾病的正确认知,经常做出错误的诊断,使疾病的防控效果不佳,给疫病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该文分析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并就该种疾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鉴别诊断;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3.0670 引言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胃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是呕吐,剧烈腹泻,严重脱水,造成的死亡率极高。

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受到该种病毒的侵染,但是成年猪感染病毒后,表现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随着猪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对哺乳阶段的仔猪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5日龄内的哺乳仔猪致死率高达100%。

每年冬春季节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的高发期,疾病传播流行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哺乳阶段的仔猪、断奶仔猪、保育猪均可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发病症状,成年猪感染病毒后较少发病,发病率通常为15%~19%。

该病毒对哺乳阶段的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平均能达到50%左右。

养殖场内一旦有1头猪发病,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同圈舍的猪全部发病,经过2~3周后,病情才逐渐趋于温和。

但是治愈的猪,体内也可能存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排毒时间多达2月左右(潜伏期)。

猪流行性腹泻可以感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的猪,母猪的发病率通常15%~90%,1~4日龄的仔猪感染病毒后,死亡率高达100%。

患病猪和健康猪都能长时间向外排出病毒,进而导致病情反复传播反复流行。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一、概述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为冠状病毒。

其它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亦可引起猪的传染性腹泻)。

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敏感,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在一定浓度下都能杀灭该病毒。

猪舍的环境温度可影响猪体内病毒的繁殖,在8~12℃的环境中比30~35℃的环境中产生的毒价高,这可能是本病在寒冷季节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病毒不耐热,在4℃以上不稳定,56℃加热45分钟,65℃加热10分钟即死亡。

相反在4℃以下的低温,病毒可长时间的保持其感染性。

放在阴暗处历时7 天仍保持其感染力。

肠道内的病毒在-20℃可保存6个月,在-18℃保存 18个月仅下降一个对数滴度。

病毒在PH4~8稳定,PH2.5时则被灭活。

对光敏感,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即被灭活。

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灭活。

三、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病多发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即11月至翌年4月之间。

有时夏季也可发生该病。

该病目前仅感染猪,未发现感染牛、羊等其它动物。

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 100%,成年母猪为15%~19%。

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病死率可达50 %以上,但以两周龄内哺乳仔猪易感染、死亡率最高。

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症状相似,但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程度较轻、传播速度稍慢。

一般是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邻圈的猪在1周内相继发病,4~5周内传遍整个猪场,死亡率不高,有一定的自限性,经1个月左右流行恢复痊愈。

该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猪和康复后带毒猪。

该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个器官、体液和排泄物(如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的气体等),但以病猪的小肠粘膜、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含毒量最高。

在发病早期,呼吸系统组织和肾的含毒量也相当高。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咬螨 防治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与 猪 流 行 性 腹 泻 的 鉴 别 诊 断 及 综 合 防 治
杨 作 丰 ’,董 娜 ,马 建 山 ’ (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沈 阳 110164; 2.辽宁省沈 阳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辽宁 沈阳 110031)
中图分 类号 ¥856.4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672—9692(201 1)o6—0029-03
黄色 黏稠乳块或未 消化的食物 ,继而发生频 繁水 正常 。
样 腹泻 。粪便 常含 有未 消化 的凝乳 块 ,呈黄 色 、 5 病理 剖检 变化
淡绿色或 灰 白色 。病猪精神 萎靡 ,迅速脱 水 ,极 5.1 TGE 主要病变在 胃和 小肠 。胃内充 满血凝
度 消瘦 ,体 重下降 ,被毛逆 立、粗乱无光 ,常于 块 , 胃底 黏膜 充 血 ,有 的有 出血 点 ;小 肠壁 变
4 临床症状
水 ,粪便 呈水样 ,黄 色或灰 黄色 ,内有气泡 。1
4.1 TGE临床表现 哺乳仔猪往 往突然 发病 ,首 周 龄 以 内的哺乳 仔猪 常于腹 泻后 2~4 d内死 亡 ;
先 出现 呕吐症状 ,多发生于哺 乳之后 ,呕 吐物 为 断奶猪 、育肥猪 症状轻 ,发病 4—7 d后逐渐恢 复
似 ,难 以区分 ,经常 出现 误诊现象 ,延误 了治疗 2.2 PED 外有 囊膜 ,囊膜 上有花瓣 状突起 ,呈
时机【1]。因此 ,对 猪传 染性 胃肠 炎 与猪 流行性 腹 多形态 ,近似球形 ,病毒只 能在肠上 皮组织培养
泻 进 行鉴 别 诊 断就 显 得尤 为 重 要 。本 文从 病 原 物 内生长 。病 毒破坏 小肠绒毛 ,减 小营养吸收面
染病 ,对新生仔猪具有 高度致死率 (通常 100%)。 病毒 也不发病 ,却能 从 口服病毒后动物 的粪便 中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鉴别与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鉴别与防治

(3)、腹腔补液疗法:
5%葡萄糖200ml,5%碳酸氢钠30ml,四环素10万IU,维生素C10ml。1次/d,连用2d或0.9%氯 化钠注射液200ml、5%葡萄糖注射液75ml、5%碳酸氢钠25ml,黄芪注射液(香丹注射液)10ml、 1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g(头孢噻呋5g)、氯化钾3ml(呕吐、重度腹泻症状加减)、地塞米松注射液 3ml。
4、治疗方法:
(1)、口服补液盐疗法: 1.5 g 氯化钾、3.5 g 食盐、2.5 g小苏打、20 g 葡萄糖应用1 000 mL水混合搅拌均匀。具体的方 法是:1 d 给发病仔猪提供 2 到3 次补液盐。补液剂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标准是50 ~ 80 mL 对 于轻微腹泻仔猪,80 ~100 mL 对于一般、严重类腹泻情况。 (2)、干扰素治疗: 用鸡新城疫I系苗(500羽份装)1瓶,加注射用水50毫升混匀,每头每次5毫升,肌肉注射或交巢穴注 射,每天1次,连用2天。作为干扰素诱导剂,现配现用。
研究发现同源性高的毒株不一定能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产生交叉保护, 所以通过毒株的同源性对 比进行选苗意义不大。 应用肠道猪传染性胃肠炎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反应检验S-INDEL Iowa106 和原始美国PEDV-PC21A株是否诱导了任何不同的肠道抗体反应。结果显示这两种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株在肠道中诱导了主要的IgA-ASC反应,提示IgA-ASC在PEDV肠道免疫中起主要作用,而非 IgG和IgM-ASCs。
研究表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均能诱导明显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但灭活苗主 要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且通常不足以引起局部粘膜免疫反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活疫苗可引起良 好的黏膜免疫应答,但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强毒株或小肠粘膜免疫机能不足时,猪传染性胃肠 炎病毒在小肠内增殖,易在猪群内传播,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提示“返饲”存在极大风险。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疾病的发生情况、传 播途径和流行特点,有助 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类似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
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表现为腹 泻、呕吐等症状,但病原不同, 流行情况和传播方式也有所不同

猪轮状病毒感染
同样引起猪腹泻,但通常发生于秋 季,且病死率较低。
猪沙门氏菌病
以败血症、流产和死亡为主要症状 ,但也可能引起腹泻,需通过实验 室检测进行鉴别。
预防措施
保持猪舍卫生
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原 体的滋生。
饲料和水源管理
保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严格检疫
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不携 带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隔离措施
一旦发现病猪,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疾病扩 散。
控制策略
01
及时诊断
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目前,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
研究进展
在病原学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功能和变异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为病毒的起源
、传播和变异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输标02入题
在流行病学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途径、流 行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 该病的预测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酸中毒
由于腹泻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 调,出现酸中毒症状。
组织损伤
部分病猪出现组织损伤,如心 肌炎、肾盂肾炎等。
诊断
临床诊断
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 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猪的粪便、血液等样品进行实 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抗原检测、 抗体检测等,以确诊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综合应对措施
1、直接治疗方法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都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使用抗生素无效,需要使用抗病毒药。

招远地区一养猪户曾经遇到乳猪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均无效,最后使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很快见效。

可以判断该猪场的乳猪腹泻不是由细菌造成的,而是由病毒造成的。

利巴韦林(病毒唑)对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有效。

用量:每吨饲料拌入100-200克利巴韦林。

注意:利巴韦林不要超量使用,一定要拌匀再饲喂,和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时要根据有经验的兽医师的指导。

莱芜地区一养猪户出现过大量饲喂金霉素和利巴韦林后猪出现死亡的案例,怀疑和药物中毒有关。

后备、怀孕母猪不用治疗,可以自己康复。

肥育猪经过几天发病后可以自己康复。

2、辅助治疗
腹泻造成猪脱水,需要给猪口服补液盐饮水。

3、其他治疗方法
0.1%高锰酸钾溶液,每公斤体重4毫升喂服
白头翁散水煎服用,每日2次,连用3日,辅以口服补液盐。

4、免疫预防
以上治疗方法都是应急措施,要想从根本上控制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危害,主要还要靠预防。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主要危害在于造成乳猪的高死亡率。

大猪不会引起死亡,可以靠自身抵抗力耐过,几天后自动康复。

如果母猪泌乳期发病,会造成产奶量下降,并会使乳猪被传染而大批死亡。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饲喂自家组织苗,使母猪产生抗体,避免母猪在哺乳期发病。

而且抗体可以通过初乳对下一窝乳猪产生保护作用,避免乳猪发病死亡。

制备、使用自家苗的具体方法:
确认乳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取还没有死的乳猪的小肠,去掉小肠内容物(不用洗净,可以带部分内容物),磨碎,按体积比加上10倍量的牛奶,混合均匀,给产前3-4周的怀孕母猪每头饲喂10毫升。

同时要给母猪饲喂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建议饲喂的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或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母猪饲喂按以上方法制备的自家组织苗以后,会发生腹泻,但一两天后即可恢复。

这样的母猪产生抗体,通过初乳可以保护乳猪。

一般头胎母猪容易发病,所以要重点预防头胎怀孕母猪。

给母猪喂自家组织苗时,要确保母猪吃到10毫升疫苗。

可以把疫苗拌入少量饲料中,看着母猪吃下去。

喂过自家苗的母猪,进产房以前要进行全身喷洒消毒,可以使用5%漂白粉溶液。

并用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擦洗乳房和后躯。

5、卫生措施
空栏时,猪舍清洗后用2-3%的火碱消毒。

保育舍全进全出,每批猪之间彻底清洗消毒。

猪场发病时,饲养员从一个猪舍到另一个猪舍要换工作服和靴子,用洗洁净洗手,靴子踩在消毒盆内消毒,避免疾病从一个猪舍传到另一个猪舍。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减少对其他猪的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