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经济学家们的著作: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 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萨缪尔逊《经济学》 加上“政治”并不意味研究的对象是政治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 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 在某个社会中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
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 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性质和发展 方向的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叫基本的 经济规律。
色诺芬《经济论》 指 家庭管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
隶主经济问题。
(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 逐渐形成的。
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 是1
7
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
田: 《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 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
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 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 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或 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 动的产品可以和多量的简单劳动 的产品相交换。
(三)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
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contents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资本流通过程•分配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目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其阶级本质和局限性。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的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过程和趋势。
0302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阶级分析方法从阶级关系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既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客观描述,又强调对经济现象的价值判断。
商品与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这种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对商品所赋予的神秘性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掩盖了商品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价值。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货币的产生与职能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也逐渐出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章ppt课件

.
95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 础上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 费诸关系的总和。
.
96
三、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 研究生产关系
.
97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 矛盾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矛盾
上层建筑
.
98
(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
9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资本论》序言
.
92
生产关系的内容
“三方面说”
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93
生产关系的内容
“四环节说”
强调生产关系是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四 个环节的统一
.
94
社会生产总过程
生产
交换
分配
起点
生产 关系
中介环节
交换和 分配关系
所有制
消费
基 础
终点 社会 消费 生产 关系 关系
.
18
资本主义 早期
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重商主义 学派
古典政治 经济学
.
19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
20
亚当·斯密
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 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
21
大卫·李嘉图
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 和赋税原理》 (1817年)
.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 提出了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由劳动 创造的观点
➢ 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 理论
.
23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 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 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 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 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 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 会效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 得到的效果为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3) 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随社会生产
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11
(4)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但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商品。
(5)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12
3. 商品的交换价值
(1)概念: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 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 比例。 例:10公斤米=3米布
24
(二)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 ––– 生产不同使用价 值的具有各种特殊的具体形态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
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 价值的源泉。
25
26
2. 抽象劳动 ––– 撇开各种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
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7
3. 劳动的二重性 ––– 任何一种
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 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 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因
素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
1
第二章
商品生产和 商品流通
2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 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 私有制
4
原始社会 没有剩余产品 没有商品
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增加 私有制出现 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 商品经济出现
5
二、商品
6
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ppt.ppt

一、 商品 二、 货币 三、价值规律
使用价值
1、 二因素
价 值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价 值
一、商品
2、 劳动二重性
抽象劳动
(w)
3、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串点成面· 握全局]
铸币
纸币
2、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 货币流通规律:
10元——布 ——鱼 ——肉 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内 流通中所需 = 货币流通速度 要的货币量
30元 =10元 3
三、价值规律 1、内容
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用来购买劳 动力的资本, 叫做可变资本。
20
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只发生价值转移
能使价值增殖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 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 分新价值。
21
资本
依生据资产本资在料剩余价值生产劳中动的作力用不同
不变资本
原有价值 转移,价值
量 没有k 变化
可变资本
2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 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
※劳动者一无所有,为了生活,只能把自 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
“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 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
3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 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
使原有价值 增殖,,产 生 剩余价值
22
例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力价值 40元
8小时
生产资料 布4米 100元 120元 辅料2套 20元
160元
进入生产过程
工 人 劳
具体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8小时,创造新价值80
价值 200元
动 商品价值20元0元 =120C +40V +40M 23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劳动产品全为奴隶主占有。
奴隶社会 青铜器广泛使用
10
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不完全占有农民或农奴; 农民以地租形式遭受剥削。
封建社会 铁器广泛应用
11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人; 追求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学的出现 3、政治经济学概念的诞生
经济的含义
➢节约、精打细算; ➢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生产、交换、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创立的主观条件
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始终如一的把经济学作 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人类经济 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学说,创立 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 理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相 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新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分析了当今时代(主19题75的—新198变2)
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 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 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马原政治经济学PPT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是 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个性),是 一个历史范畴。
每张美元上都标有:
“This note is legal tender for all debts, public and private”
(这张纸币在法律上 可以偿还公共与私
人
信用货币阶段
信用货币如银行券、信用卡、存款货币、电子 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的信用证券。
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 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 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等式
1只
=10把
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
被动 等价形式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等式
10把
1件
1只
=
50kg
1克
∶
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羊的 价值在一系列商品上表现出来。
一般价值形式
等式 10把
1件 50kg
= 1只
1克
∶
羊成为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比较 , 价值 形式发生质变??
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 ‘原始的’,因为它 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 应的生产方式的前
史。”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 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 历史过程。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2
导论
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 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
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 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 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
3
本章教学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学习政治经济学目的
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7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 关系
生产——起点; 消费——终点; 分配、交换——中间环节。 生产起主导作用,决定分配、交
换、消费的对象;性质;水平。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起到
反作用。
18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 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19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 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 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
9
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诞生,完成于19世 纪初。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 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主要贡献: 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
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们把资本主义
问。
1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 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同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 系列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经 济思想。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
20
第二,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 系上层建筑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有反作用。
因此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揭 露和批判,阐明了制度变更的必然 性,另一方面也结合对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 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最深刻 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因此,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论,也是 运行论。
14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力基本要素 (1) 劳动者: 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
4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经济”的含义 在古代典籍中“经济”一
词,指“经邦济世”、“经 国济民” 。 现代语言中 对 “经济”一词有多种理解:
5
近代和现代“经济”一词,大致有如 下几种含义:
节约、精打细算
个人生活的用度 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 或总体的简称
6
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 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 《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 词,意指家庭管理。亚里士多德《政治 学》中的“经济”也是研究家务,即奴隶 主经济问题。
动者。 (2)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
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3)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 是人们用来
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15
16
3.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 互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 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 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
25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
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 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 其发展运动的本质。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 己的方法论基础。
7
(二)经济学:研究经济的学 问。
色诺芬《经济论》 指 家庭管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
隶主经济问题。
8
(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 逐渐形成的。
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 是1
7
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
田: 《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21
总结
人的劳动
生产力
劳动对象
生
生产资料
产
劳动资料
方
式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
2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 务—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 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23
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 在某个社会中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
制度看作永恒的制度。
10
到了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 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
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 代表人物;
11
经济学家们的著作: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 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萨缪尔逊《经济学》 加上“政治”并不意味研究的对象是政治
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 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性质和发展 方向的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叫基本的 经济规律。
24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 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第七章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