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火防爆

合集下载

防火防爆电气设施要求(三篇)

防火防爆电气设施要求(三篇)

防火防爆电气设施要求2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维修,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及有关规程与规范的规定。

3无法得到规定的防火防爆等级设备而采用代用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4变电所和配电所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场所及贴邻其建造,但供上述场所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采用防火墙隔开时,则可一面贴邻建造。

已设在爆炸危险场所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室,也应用防火墙隔开。

5架空电线严禁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6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不宜采用电缆沟配线;若需设电缆沟,则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或酸、碱等物质漏入电缆沟的措施,进入变、配电室的电缆沟入口处,应予填实密封。

7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应设检修电源。

8精苯车间应使用铜质导线和电缆。

所有导线和电缆,五年内至少做一次绝缘试验,大修时,必须全部更新。

9初馏分库房内禁止安装任何电气设备和导线,库房外布线也应穿管安装。

防火防爆电气设施要求(二)是指在电气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下面将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火电气设施要求1. 设计要求:(1)电气设施应按照电气火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和防火结构。

(2)设备室、电缆沟槽等电气设施应设置防火墙,分隔不同的区域。

(3)设备室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4)设备室应设置防火控制室,配备自动灭火系统和消防设备。

2. 安装要求:(1)电气设施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2)电气设施的敷设应符合相应的保护要求,避免在易燃物上进行过多的敷设。

(3)电缆、线路等电气设施不得在防火墙上穿越,应采取其他合适的措施。

3. 使用要求:(1)电气设施的使用过程中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2)电气设施周边的防火间距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避免积尘、杂物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一、概述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电气防火和防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档将介绍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基本概念、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二、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基本概念1.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形成:电气火灾和爆炸通常是由电气设备过热、电火花或电弧引起的。

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电流和电压异常,导致过热或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2.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必要性:电气火灾和爆炸容易造成大规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采取有效的防火和防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三、电气防火和防爆的危险因素1.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故障是导致电气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电线短路、设备过热、电弧等都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不正确的操作:不正确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和爆炸。

例如,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电气设备,导致过载或短路。

3.恶劣的环境:某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也可能增加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例如,高温、潮湿、粉尘等环境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热或受损。

四、电气防火和防爆的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

2.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防止设备过热或出现电火花。

3.保持安全距离:对于具有潜在危险的电气设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人员和可燃物与设备的接触。

4.使用阻燃材料:在电缆、电线等易燃部位使用阻燃材料,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5.合理布线:合理规划电线和电缆的布局,避免线路混乱和交叉,减少电弧和电火花产生的可能性。

6.培训操作人员:对操作电气设备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导致火灾或爆炸。

7.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关键区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火源,防止火灾扩大。

8.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要求及技术措施
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开关、插销、熔断器、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焊 设备和电动机等均应根据需要,适当避开易燃物或易燃建筑构件。
(二)环境 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保持良好通风,使现场易燃易爆气体、粉尘和纤维浓度降低到无法引起火灾和爆炸。加强 密封,减少和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的泄露。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储存容器、管道接 头和阀门应严格密封,并经常巡视检测。
回路内应装设断路器、熔断器之类的过电流防护电器来防范电气过载引起的灾害。防护电 器的设置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护电器的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不应小于回路的计算负载电流; (2)防护电器的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不应大于回路的允许持续载流量; (3)保证防护电器有效动作的电流不应大于回路载流量的 1.45 倍。
2.预防电气线路过负荷的措施 根据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严禁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不准乱拉电线 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严禁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用电设备;应根 据线路负荷的变化及时更换适宜容量的导线;可根据生产程序和需要,采取排列先后控制 使用的方法,把用电时间调开,以使线路不超过负荷。
其触头接触情况,各部件有无松动、损坏及锈蚀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经常保 持清洁,避免尘垢积聚致使绝缘水平降低,发生相间闪络事故。应经常注意环境条件的变 化,若不符合继电器使用条件时,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三)电气线路防火措施的检查 1.预防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
必须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和技术管理规程,坚决禁止非电工人员安装、修理;要根 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导线,正确选择配电方式;安装线路时,电线之间、 电线与建筑构件或树木之问要保持一定距离;在距地面 2m 高以内的电线,应用钢管或硬 质塑料保护,以防绝缘遭受损坏;在线路上应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 生短路时能及时、可靠地切断电源。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是指在电气设备和系统中,采取一系列防火防爆措施,以减少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化工、石油、天然气、煤矿等高风险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和爆炸是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火花,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气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在选择和设计电气设备时,应考虑其使用环境和条件,确保设备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合理布置电气线路,以减少电气设备的联系面积,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其次是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同时,还需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避免设备因故障引发火灾和爆炸。

再次是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

为了增加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常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例如,安装防火防爆开关、断路器和熔断器等设备,可以在电气故障发生时及时切断电路,防止火灾和爆炸的蔓延。

此外,还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隔离和封闭,以防止其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最后是电气设备的监控和报警系统。

为了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故障和异常,可以安装监控和报警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等,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总之,电气防火防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维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防火防爆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三篇)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三篇)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1、危险物质分类爆炸性危险物质分三类:I类-矿井甲烷(CH4);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汽;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2、Ⅱ类、Ⅲ类的进一步分类Ⅱ类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引燃电流比分为ⅡA、ⅡB、ⅡC 类,ⅡC类最危险;ⅢA:可燃性飞絮;ⅢB:非导电粉尘;ⅢC:导电飞尘。

3、Ⅱ、Ⅲ类的分组:按引燃温度(自燃点)分为6组,T1、T2、T3、T4、T5、T6。

(二)、危险环境1、爆炸性气体环境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分区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如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上述的区域,如油罐顶上的呼吸阀附近;2区:指正常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是短时间偶然出现上述的区域,如油罐3m外。

2)释放源的等级:连续级、一级、二级、多级释放源,前三种同上述分区。

3)通风类型划分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

通风的效果:良好、一般、差。

通风的等级:高级、中级、低级。

2、爆炸性粉尘环境20区:正常工作时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21区:正常工作时可能出现;22区:正常工作时短时间偶尔出现;3、火灾危险环境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3区:具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二、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1、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分类对应于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I、ⅡA、ⅡB、ⅡC、ⅢA、ⅢB、ⅢC。

设备的保护等级,对应上述:Ma、Mb;Ga、Gb、Gc;Da、Db、Dc;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形式及符号分别是: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浇封型(m)、无火花型(nA)、火花保护(nC)、限制呼吸型(nR)、限能型(nL)、油浸型(o)、正压型(p)、充砂型(q);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应包括:制造商的名称或注册商标、制造商规定的型号标识等;2、防爆电气线路1区、2区绝缘导线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和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1区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三篇)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三篇)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是指在电气设施和设备中避免、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非常重要,因为电气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生产、工作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

首先,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需要合理设计。

在电气设施和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防火和防爆的要求。

比如,选择防火等级高的材料作为装置的构件和外包层,采用防爆设计的电气设备和元件,合理布置电气线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情况发生。

其次,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电气设施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特别是对于防火和防爆的关键设备和元件,应该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此外,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需要设置相应的防火和防爆设施。

比如,安装火灾报警器、自动灭火系统和防爆电缆桥架等设施,提前发现和控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同时,在电气设施和设备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和防爆区域,限制可燃物料进入,并采取静电消除措施,避免静电引起的爆炸事故。

另外,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

培训工作人员对于电气设施和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维护,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清楚防火和防爆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事故。

最后,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防火和防爆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果。

总之,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是保障电气设施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合理设计、定期检查和维护、设置相应设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才能有效地防止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二)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

4-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4-2 电气防火与防爆措施
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电气设备接线端子的连接,应接触 良好,在易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部位,可涂上变色漆 或安放示温片,便于监督。
二、工业厂房的防爆
工业厂房的防爆,首先要确定生产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类别,然后按照所属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确定建筑物的耐火 等级,层数,面积和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物,安全疏散设施 ,防爆泄压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等。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 类别

火灾危险性特征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1. 闪点<28℃的液体; 2. 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
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
3、保证电器设备的防火间距及通风
⑴保持防火间距:为防止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各 种电器用具或设备的设置都应避开易燃易爆物品。对电 气开关及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离开可燃物 存放地点的距离不应少于3米。
⑵对设备实施密封:在有爆炸危险场所装设电气设备时, 应采取密封措施,将产生电弧,电火花的电气设备与易 燃易爆物质隔离开来而达到防爆目的。此外在发生局部 燃烧爆炸时,密封还可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排除各种电气火源
⑴对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装置, 不应设置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
⑵爆炸和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应根据危险场所等级合理 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
⑶电力设备和线路在布置上应使其免受机械损伤,并应有防 尘,防腐,防潮和防日晒雨雷的措施。
⑷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 靠接地或接零,以便碰壳接地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防止短路电流产生高温高热引发爆炸与火灾。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简述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保障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可以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1. 安装防爆标志:在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安装防爆标志,以便在发生爆炸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使用防爆电器:防爆电器具有防雷击、防水、防尘等性能,可以保护电气设备不受损坏。

3. 选择适当的工作场所:在选择电气设备的工作场所时,应注意避开可能发生爆炸的场所,例如加油站、液化气站等。

4. 安装防护罩:电气设备的防护罩可以防止火焰和爆炸对电气设备的冲击,保护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5. 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在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中,应严格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避免电气设备过热或过载。

6.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在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中,应确保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和损坏。

7. 加强安全教育:在电气设备的使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意识,避免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保障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实施。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安全事项,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防爆电气设备选用的一般要求
• (1) 在进行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设计时,应尽量把电气设备, 特别是正常运行时发生火花的设备,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 非爆炸性环境中。火灾危险环境中的表面温度较高的设备, 应远离可燃物。 • (2) 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防爆电 气设备使用量。火灾危险环境下不宜使用电热器具,非用 不可时应用非燃烧材料进行隔离。 • (3) 防爆电气设备应有防爆合格证。 • (4) 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 (5) 可在建筑上采取措施,把爆炸性环境限制在一定范围 内,如采用隔墙法等。
第六章 电气防火防爆
火灾和爆炸事故一般是严重的人身
伤亡和设备损坏。电气火灾和爆炸 在火灾和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 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电器,熔断 器,插座,电动机等可引起火灾. 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多油断路器
等可引起爆炸。
第一节 电气引燃源
• 从电气防火角度看,造成电气火灾的重要 原因有: • 1.电气设备原因:包括电气设备质量不高, 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如过载、短路、 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 • 2.雷击; • 3.静电.
一、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 3.漏电——当(1)线路使用时间过长,绝缘老化失效。 (2)线路受潮湿、高温、多尘、腐蚀性等恶劣环境影响 绝缘降低。(3)线路经常过电流运行,绝缘受热作用损 坏。(4)接头绝缘恢复处理不当,绝缘失效。(5)线路 绝缘受机械性损伤等情况时,线路容易发生非正常漏电。 漏电流将主要集中在线路故障处,并通过接地点流入大 地,流回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线路非正常漏电一旦形成, 因漏电流相对较小,线路过流保护电器无法检测动作, 往往在下列情形造成火灾: • (1)绝缘降低但电阻大的故障处搭接接地导体、潮湿 建筑物等,与地构成回路,漏电流大,局部发热造成绝 缘物起燃。 • (2)绝缘破损的故障处与接地体“时接时断”故障处 产生电弧或电火花引燃绝缘层或近处燃爆物。 • (3)故障处接触木材等不良导电体,由于微小电流的 反复电化作用,形成导电通路( 如木材由不定形碳转化 为定形碳) ,电流增大发热引起火灾。
一、危险物质
• 1. 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危险物质的闪 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 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 间隙等。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都是根据 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最小引燃能量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使 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所需最小电火花的能量。如 果引燃源的能量低于这个临界值,一般不会着 火。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易燃液体能释放出足够 的蒸气并在液面上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点火时能发生闪燃 ( 一闪即灭 )的最低温度。
一、危险物质
• 1. 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危险物质的闪 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 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 间隙等。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都是根据 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三、静电
• 静电在一定条件下,会对金属物或地放电, 产生有足够能量的强烈火花。此火花能使 飞花麻絮、粉尘、可燃蒸气及易燃液体燃 烧起火,甚至引起爆炸。 • 随着石油化工、塑料、 橡胶、化纤、造纸、印 刷、金属磨粉等工业的 发展,静电火灾愈来愈 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节 危险物质
• 本节知识点: • 1. 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 • 2. 危险物质分组和分级举例
一、危险物质
• 1. 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危险物质的闪 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 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 间隙等。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都是根据 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是衡量爆炸性物品 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 两个经间隙长为25mm连通的容器,一个容器内 燃爆时不致引起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 间隙。
2、电气设备防爆的类型及标志
• 根据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特点,为防止 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而采取措施的不同,分为八种型式: 一种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 • (1) 隔爆型(标志d) 设备,其外壳能承受内部 • (2) 增安型(标志e)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 • (3) 本质安全型(标志 ia 、ib) 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 • (4) 正压型(标志p) 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 • (5) 充油型(标志o) 播。 • (6) 充砂型(标志q) • (7) 无火花型(标志 n) • (8) 特殊型(标志s)
一、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 4. 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导线连接处: • (1) 电气接头表面污损,接触电阻增加。 • (2) 电气接头长期运行,产生导电不良的氧化膜, 未及时清除。 • (3) 电气接头因振动或由于热的作用,使联接处发 生松动。 • (4) 铜铝连接处,因有约1.69V电位差的存在,潮 湿时会发生电解作用,使 铝腐蚀,造成接触不良。接 触不良,会形成局部过热, 形成潜在引燃源。
一、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 2. 短路、电弧和火花 ——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 (1) 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环境不符,致使其绝缘 体在高温、潮湿、酸碱环境条件下受到破坏。 • (2) 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超过使用寿命,绝缘老化发脆。 • (3) 使用维护不当,长期带病运行,扩大了故障范围。 • (4) 过电压使绝缘击穿。 • (5) 错误操作或把电源投向故障线路。 • 短路时,在短路点或导线连接松弛 处,产生电弧或火花。电弧温度可达 6000 ℃以上,不但可引燃绝缘材料, 还可引燃附近的可燃材料、蒸气和粉 尘。
T>450 甲烷
T2
300<T≤450
T3
200<T≤300
T4
135<T≤ 200
T5
100<T ≤1 35
T6
85<T≤1 00
MESG
MICG
I
1.14
1
ⅡA
0.9~1.1 4
0.8~1.0
乙烷、丙烷、丙酮、 戊烷、己烷、 氯苯、苯乙烯、 丁烷、乙醇、丙 庚烷、葵 氯乙烯、甲苯、 烯丁酯、乙 乙醚、 烷、辛烷、 苯胺、甲醇、 酸丁酯、乙 乙 汽油、硫 醛 一氧化碳、乙 酸戊酯、乙 化氢、环 酸酐 酸乙酯、乙酸、 己烷 丙烯睛
二甲醚、民用煤气、 环丙烷 水煤气氢、焦炉煤 气 环氧乙烷、环 氧丙烷、 丁二烯、 乙烯 异戊二 烯 二硫化 碳
亚硝酸 乙 酯
ⅡB
0.5~0.90.45~0 8ⅡC≤0.5
≤0.45
乙炔
硝酸乙 醋
爆炸性粉尘的分级、分组表
引燃温度(℃)及组别
级别和种类 T1-1 T>270 非导电性可 木棉纤维、烟草纤维、纸纤维、亚硫酸盐 燃纤维 纤维、人造毛短纤维、亚麻 IIIA 非导电性爆 小麦、玉米、砂糖、橡胶、染料、苯盼树 炸性粉 脂、聚乙烯 尘 导电性爆炸 镜、铝、铝青铜、悻、铁、焦炭、炭黑 性粉尘 IIIB 火炸药粉尘 黑火药、TNT T1-2 200<T≤270 木质纤维 T1-3 140<T≤200
一、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
• 1. 过载——过载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功率和电 流超过了其额定值。造成过载的原因有: • (1) 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使电气设备的额定 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 • (2) 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造成超载。 • (3) 检修、维护不及时,使设备或导线长期处于带 病运行状态。 • 过载使导体中的电能转变成 热能,当导体和绝缘物局部过 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引 起火灾。
可可、米糖
铝(含油)、铁、煤
硝化棉、吸 收药、 黑索金、 特屈儿、 泰安
二、危险环境
• 爆炸危险区域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 域和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二类,爆炸危 险区域又分成五个区。 • 火灾危险区域只有一类三个区。
爆炸危险区域
0区 爆炸性气体 1区 环境危险 区域 2区 1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 境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的环境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 物的环境,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 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 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二、雷电
• 雷云电位可达1万~10万kV,雷电流可达50KA, 若以0.00001s的时间放电,其放电能量约为107J, 这个能量约为使人致死或易燃易爆物质点火能量 的100万倍。 • 雷电危害形式的共同 特点就是放电时总要伴 随机械力、高温和强烈 火花的产生。会使建筑 物破坏,输电线或电气 设备损坏,油罐爆炸、 堆场着火。
2、电气设备防爆的类型及标志
燃点是物质在空气中点火时发生燃烧,移去火 源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对于闪点不超过 45 ℃的易燃液体,燃点仅比闪点高 1~5 ℃,一 般只考虑闪点,不考虑燃点。对于闪点比较高 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闪点与燃点相差较大, 应用时有必要加以考虑。
一、危险物质
• 1. 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危险物质的闪 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 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 间隙等。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都是根据 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一、危险物质
• 1. 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危险物质的闪 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 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 间隙等。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都是根据 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 气体、蒸气、薄雾等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 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爆炸危险物质: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薄雾、 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欲空气混 合,点燃后燃烧能在整个范围内传 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能 形成上述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称为 爆炸危险物质。
一、危险物质
• 1. 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危险物质的闪 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 燃电流比、最小引燃能量、最大试验安全 间隙等。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都是根据 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