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第6讲电气防火与防爆

合集下载

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防火与防爆

第十一章电气防火与防爆第一节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特别危险场所除了有触电危险性外,由于电器上的发热、火花和事故,还是有产生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环境。

如乙快站、煤气站、电石库、浸染室、木工房、某些化工厂产生续粉、铝粉的生产车间等。

一、按GBJ58-8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划分共三类八级。

第一类有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场所1.Q-1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2.Q-2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3.Q-3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在不正常情况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的场所。

第二类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1.G-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2.G-2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第三类有火灾危险场所1.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燃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其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2.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致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3.H-3级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存在,并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二、根据88年八部委联合颁发《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中规定: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状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五个区域等级。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1) 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短时、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2) 1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3) 2级区域: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然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1):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电工安全培训课件:第六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电工安全培训课件:第六章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二、高压隔离开关 主要用来隔离
高压电源,以保证 其它电气设备的安 全检修。由于隔离 开关没有专门的灭 弧装置,所以不能 带负荷操作。
10KV户内隔离 开关是三级开关、 10KV户外用隔离开 关是单极开关。
V型隔离开关 35千伏V型隔离开关
二柱型隔离开关
三柱型隔离开关
剪刀型隔离开关
室内型隔离开关
(2)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①设避雷线; ②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③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 ④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 ⑤装设避雷器和保护间隙。
(3)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①装设避雷针; ②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③低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二、防静电安全要求 1.静电的危害 (1)爆炸或火灾 (2)电击 (3)妨碍生产 2.防静电安全要求 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有: (1)接地法: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 接地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不宜用来消除绝 缘体上的静电。 (2)泄漏法:采取增湿措施和采用抗静电添加剂,促使静 电电荷从绝缘体上自行消散。 (3)静电中和法:静电中和法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措施。 静电中和法可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4)工艺控制法
第二节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一、高压熔断器 交流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
短路保护的保护器件。也可以 用于电压互感器的短路保护。
1.RN型户内高压管式熔断器 RN型号标志 R—熔断器 N—户内型 RN1型适于3—35KV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作短路过负荷
保护用。RN2型适于3—35KV的电压互感器作短路保护用。 RN2型高压管式熔断器的断流能力很强,能在短路电流
第七章 高压电气设备安全
第一节 高压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第三节 主要高压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化学实验室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

化学实验室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

化学实验室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化学实验室在学术研究、教学授课及工业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实验室与研究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使用化学实验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安全规定以确保安全。

特别是在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方面,必须非常重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实验室用电用水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以便在使用实验室时能够避免危害和事故的发生。

用电安全规定1.使用场所:实验室内有专门的用电插座,不得在桌面或使用外部插头。

实验室内设有预留位,只有特定的研究员才有使用权。

2.电源连接:使用的电源应配合电源线规格。

不得随便更换,否则会导致电线不能正常使用。

每种电源都应有标记或标牌明确使用范围。

3.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电气安全规程》《电气设备使用安全规定》等标准,对于以电气方式工作的设备,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经电气工程师确认安全。

4.电气维护:设备应定期维护,避免出现线路松动、接线不牢、电线或插头被非正常拉扯等情况。

5.雨天、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电器不得为免电器失效及被人误触。

6.在使用绝缘手套或靴子时,不应在表面绝缘器材中穿刺、刻蚀、修补或贴片。

每次使用时应检查手套的外观,确认是否有损坏并进行更换。

7.小型电器设备尽可能摆放在洁净、整齐的处所,防止研究员的误触。

用水安全规定1.分类使用水:化学实验室内应配备工业用水和纯水供应。

每个区域的用水管道都应单独设置水阀,否则会影响水质的安全性能。

2.纯水的制备:纯水是实验室生产中最重要的用途之一。

纯水的制备,应专人负责,定期检测是否达标。

3.用水器具的清洁:使用用水器具的前后,应将器具内的水清除干净。

不同的用水器具也要分开使用,以防交叉污染。

4.每个实验室都应有统一的污水排放点,对较易产生污水的实验,应设备废水收集罐,并设有防爆措施。

5.实验室内应定期更换水管和阀门以确保水源的安全。

防火防爆规定1.实验室内应使用阻燃材料,以防止火灾发生。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三篇)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三篇)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制造和使用易燃物品时有何安全要求?制造和使用易燃物品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制造、使用易燃物品的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应为防爆的。

电气装置、电热设备、电线、保险装置等都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这类建筑物一般不得少于2个出入口,门窗要向外开。

2.车间、实验室内存放易燃物品的量不得超过一昼夜的用量,不得放在过道上,也不得靠近热源及受日光暴晒。

3.制造和使用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时,禁止使用明火蒸馏或加热,应使用水浴或蒸汽浴。

使用油浴时,不得用玻璃器皿作浴锅;操作中应经常测量油的温度,不得让油温接近闪点。

4.各种易燃、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不得有跑、冒、滴、漏的现象,检查漏气时使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试验。

气体钢瓶不得放在热源附近,或在日光下暴晒,使用氧气时禁止与油脂接触。

5.强氧化剂能分解放出氧,加热、摩擦、捣碎这类物质时,不得与可燃物质接触、混合。

经易燃液体浸渍过的物品,不得放在烘箱内烘烤。

6.易燃物品的残渣(如钠、白磷、二硫化碳等)不准倒入垃圾箱内和污水池、下水道内,应放置在密闭的容器内或妥善处理。

粘有油脂的抹布、棉丝、纸张,应放在有盖的金属容器内,不得乱扔乱放,防止自燃。

7.生产或实验结束后,要将工作场所收拾干净,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的阀门,清查危险物品并封存好,清洗用过的容器,断绝电源,关好门窗,经详细检查确保安全时,方可离去。

8.制造、使用易燃物品的车间、化验室,应为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物,一般不得少于2个出入口,门窗向外开。

在建筑物内外适宜的地方放置灭火工具,如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和沙箱。

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原则是什么?1.爆炸性物品:必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不能同起爆药品、器材混储混运。

搬运过程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禁摔、滚、翻、撞和摩擦。

避免存放在高温场所。

2.氧化剂:除惰性不燃气体外,不得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混运。

避免摩擦、日晒、雨淋、漏撒。

3.压缩气体和液态气体,不能混储混运,即使都是瓶装的气体或物质也不能混储混运。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标准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标准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型:职业学习平台课程学分:3总学时:50(-)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防火防爆技术》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讲授火灾爆炸事故机理、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危险物品防火防爆、电气防火防爆和典型危险场所防火防爆等内容。

旨在使学生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和经常被使用的防火防爆设施、器材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辨识火灾爆炸事故隐患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能力。

2.与前后续课程关系《防火防爆技术》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学习时间安排为50学时。

其前修课程包括《机械安全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后续课程有《建筑消防技术》、《化工安全技术》和《安全人机工程》等,本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考虑生产经营单位、建设施工单位防火防爆安全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围绕防火防爆设施器材检查和管理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把初级注册安全工师考试课程《安全生产技术》中的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用课程符合“双证书”要求。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以授课教师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以考核结果为主。

(二)职业活动或职业行动领域1职业活动调研依据,与课程产生的逻辑关系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工矿商贸等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和安全服务中介的安全评价岗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调查与处理、安全评价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安全服务中介服务岗位开展工作,都需要防火防爆安全工程的相关知识做支撑,本课程为后续职业核心课程学习及学生今后实际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工矿商贸等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或建设过程中有关防火防爆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火灾爆炸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电器安全培训讲义课件PPT121页

电器安全培训讲义课件PPT121页
⑵ 树干式:由一条高压配电干线引出若干支线, 向用电负荷送电。
⑶ 环式:实质上是两端供电的树干式接线。
⒉ 企业低压配电 企业低压配电同样有放射式、树干式、环式三种
接线方式。
第6页,共121页。
§1.2 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工程主要研究和管理的对象。
一、电气事故概要 电气事故:电能的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电气
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 射频伤害是由电磁场能量造成的,主要有: ⑴ 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
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 能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眼睛受伤害;睾丸发生 功能失常;皮肤表面的灼伤或深度灼伤等。 ⑵ 高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作用,可能产生感应放 电,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放电电压较高时,会 给人以明显的电击。
电力负荷:经济部门和居民生活用电负荷。
第3页,共121页。
国家标准:
高压装置:>1kv 低压装置:≤1kv 对地高压:>250v 对地低压:≤250v 高压:中压(1∽10kv)、高压(10∽330kv)、超高压
(330∽1000kv)、特高压(1000kv以上)。
优选高压:10kv,35kv,110kv和220kv。 常用工频低压:380v和220v,井下及其他场合常采用127v和
量电容,但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体内阻抗基本 上可以视为纯电阻。 不同电流途径的体内阻抗值不同:
⒊ 人体总阻抗
第16页,共121页。
§2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基本原则:使危险的带电部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
§2.1 绝缘 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 一、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质
⑴ 爆炸和火灾事故的点火源;
⑵ 引发二次事故;

安全用电课程标准完整版

安全用电课程标准完整版

《安全用电》课程标准莎车县职业技术学校维修电工专业2015年10月8日一、课程性质《安全用电》是电类专业的技术核心课程,是与生产、生活高度结合的专业理论课,是从技术理论课、基础理论课走向专业课学习和工程应用研究的基础和纽带。

《安全用电》是保证现代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确保安全生产的两个重要方面,为培养高质量供用电专业学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人体触电及防护措施,具备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的知识。

2、掌握雷电及防雷知识;3、熟悉用电设备的安全与使用4、掌握输配电线路及高压变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5、掌握电气防火和防爆的措施6、了解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二)职业基本素质教学目标1、有能吃苦耐劳,有安全为天的责任心;2、工作踏实、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服从组织领导。

3、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能及时捕捉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了解该领域发展动态和方向;4、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能力(三)职业关键能力教学目标1、具备防止人身触电的安保措施制定工作能力;2、具备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工作能力3、具有电工基本技能应用能力4、具备消防工作能力5、具备基本保护电路设计能力6、具备防止雷电事故发生的保护措施制定工作能力7、具备安全用电检察工作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计划学时总计24学时(理论教学24学时,三个班的课加起来总共72小时),各教学单元教学方案及学时分配表见表1。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与要求安全用电课程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从业岗位调研,与企业能工巧匠、技术主管一起,根据工作领域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对从事安全工作的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出安全员工种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岗位任务为培养导向,以安全员职业资格标准为培养目标。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2、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 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划为10区和11区。 •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 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 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 纤维的区域。
3、分级:按危险程度
• Ⅱ类爆炸性气体(分三级):ⅡA ; ⅡB ; ⅡC • Ⅲ类爆炸性粉尘章电气防火防爆
4、分组:(按引燃温度即自燃点)
• Ⅱ类爆炸性气体(分6组): T1、T2、T3、T4、T5、T6
• Ⅲ类爆炸性粉尘(分3组): T11 、 T12 、 T13 温度分组的实际意义:设备的安装场所有哪种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二、危险物质的类别、级别和组别 1、分类(按爆炸性物质种类分类) 爆炸性物质分三类
• Ⅰ类:矿井甲烷(CH4) •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 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2、主要参数
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是根据其性能参数来划分的。
•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 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023/5/7
第七章电气防火防爆
第四节 防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
一 、防爆电气设备 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使用的电气设备,结构
上应能防止由于在使用中产生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而成为安装地点爆炸性混合物的引燃源。 因此,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使用的电气设备是 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② 当气体、蒸气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在较低处敷设或用电缆沟敷 设。
③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钢管或电缆,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 处的孔洞时,应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 3.自燃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热升温、不需明火就 能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其特性常以自 燃温度(摄氏度℃)表示。自燃温度愈低, 形成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也就愈大。
整理课件
❖ 4. 闪燃
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 仅发生闪烁现象称为闪燃。把发生闪燃但不引起 液体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也以℃表示。闪 点是鉴别可燃液体形成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主要 数据。闪点愈低,形成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就愈 大。
整理课件
❖ 2. 补偿电容器的防火防爆措施
补偿电容器起火与爆炸的原因大都是由于 电容器极间或对外壳绝缘被击穿而造成。产 生上述故障多数是因为电容器质量不好(如真 空度不高、不清洁、对地绝缘不良)或其运行 温度过高等。由于电容器大都集中安装在一 起,一只电容器爆炸很可能引起其余电容器 群爆,燃烧的漏油还会危及其它电气设备的 安全。
整理课件
❖ 1. 火灾
凡是使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都属于氧 化反应,伴随有热和光同时发生的强烈氧化反 应便称为燃烧。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最普 遍的燃烧现象,凡超出有效范围形成危害的燃 烧即称为火灾。
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具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 (又称氧化剂),同时存在火源。助燃物质多数 是空气中的氧,某些情况下氯和硫的蒸气等也 可助燃。火源则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 源,如火源、电火花、电弧和灼热的物体等。
整理课件
❖ 3.高压开关的防火防爆
❖ 4.电缆 火灾的防范
电缆绝缘包层
❖ 5.低压配电屏和开关的 火灾防范
安装环境、安装位置、开关容量、导线 的连接、积尘
❖ 6. 防止电动机引起火灾的措施
造成电动机过热或起火的原因主要有:线圈的 匝间、相间短路或接地,线圈受潮,绝缘损伤,两 相运行,电刷火花,接触电阻过大;轴承过热,周 围有可燃物质,以及维修保养不力等。
整理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6. 3 电气防火与防爆的一般措施
防止电气火灾与爆炸,必须采取严密的综合 措施。它包括组织措施(如严格执行规程、规章制 度及有关政策法令等)和众多相配套的技术措施两
大方面。
技术措施有:
1.
1.排除可燃易爆物质
2.
2.排除各种电气火源
3.
3.改善环境条件
4.
4.保证电气设备的防火间距及通风
5.
除设备本身缺陷及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原因 外,运行中电流产生过多的热量及电火花或 电弧是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直接原因。其主要 原因有:
⑴电气设备选型和安装不当 ⑵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⑶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整理课件
3. 设备故障或过负荷等引发火灾
(1)电气设备短路 (2)电气设备过负荷 (3)电气设备绝缘损伤或老化 (4)电气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 (5)电火花与电弧
电气火灾和爆炸就是因电气原因而发生的 燃烧与爆炸事故。其基本因素有两个:
⑴存在易燃易爆环境
⑵电气设备会产生火花和高温
生产和生活场所中若存在可燃易爆物质, 当空气中的含量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且场 所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或事故状态产生 高温、火花或电弧,就会引发电气火灾或爆 炸事故。
整理课件
❖ 2.造成电气火灾与爆炸的主要原因
(1)保持防火间距
6.
(2)对设备实施密封
整理课件
(3)采用耐火设施 (4)保持通风良好 5. 正确选用和安排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选用
①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型 ②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型 ③危险场所线路导线的选择 ④合理选用保护装置 (2)设备安装 (3)危险场所实施接地
整理课件
6. 防止设备故障及过负荷
整理课件
❖ 5.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粉尘或纤维一类物质接 触火源时即能着火燃烧。当这类物质与空气 混合、且浓度达到一定比例范围时,便会形 成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 该浓度比例范围就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分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浓度 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只可能着火 燃烧而不会形成爆炸。这是因为浓度高于爆 炸上限时,空气便相对地减少,供氧不足, 就不会形成爆炸。
第6讲 电气防火与防爆
整理课件
6.1 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的划分
❖ 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在所有火灾与爆炸事故中 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资料统计约占14%∽20%),引 起火灾的电气原因是仅次于一般明火的第二位原因。 线路、开关、保险、插座、灯具、电动机、电炉等 的事故均可能引起火灾,尤其是当线路、电气设备 或用电器具与可燃物接触或接近时,火灾危险性更 大。在高压设备中,变压器和开关有较大的火灾危 险性,且还有爆炸危险性。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除 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外,还会造成较大范围 或较长时间的停电,给国家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整理课件
❖ 6.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
⑴火灾危险场所 ⑵爆炸危险场所 ⑶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 爆炸危险场所在区域范围内,应安装相 应的防爆型电气设备;在该区域范围之外, 可安装非防爆型电气设备,但不能以该范围 作为能否使用明火的依据。
整理课件
6.2 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
❖ 1.引发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基本因素
整理课件
❖ 2. 爆炸
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且在瞬 间释放大量能量,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使周 围空气猛烈震荡而造成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 爆炸。
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是具有可燃易爆物质 或爆炸性混合物,同时存在火源。爆炸分为 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物理性爆炸 过程中不生产新的物质,如蒸汽锅炉由于超 压力而引起的爆炸。化学性爆炸过程中伴随 着物质间的转化。
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产生过 大的工作火花及出现事故火花与危险温度 。
(1)防止电气设备发生短路的措施 (2)防止电气设备过负荷的措施 (3)防止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措 (4)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
整理课件
6.4 常用电气设备防火防爆措施
❖ 1. 电力变压器的防火防爆措施
电力变压器起火的原因多数是内部发生严 重故障,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的。这 些故障主要有铁芯的穿心螺栓绝缘损坏;高 压或低压绕组层间短路;引出线混线或碰壳 等。严重过负荷也会使变压器温升大大增高, 并能引起局部闪络,导致火灾。此外,雷击、 外部短路及外界火源也能引发变压器起火。
整理课件
❖ 7.照明灯具引起火灾的防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