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护理技术无菌操作 ppt课件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第一章:无菌技术操作概述1.1 学习目标理解无菌技术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2 教学内容无菌技术操作的定义和意义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技术操作的步骤和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技术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基本原则和步骤演示法:演示无菌技术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概念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第二章:无菌操作准备2.1 学习目标掌握无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无菌操作所需的器材和设备2.2 教学内容无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无菌操作所需的器材和设备无菌操作环境的设置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所需的器材设备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无菌操作环境的设置和器材准备2.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操作前准备工作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无菌操作所需器材和设备的掌握情况第三章:无菌操作步骤3.1 学习目标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学会正确使用无菌器材和设备3.2 教学内容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无菌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使用无菌器材设备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练习3.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操作基本步骤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对无菌器材和设备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四章:无菌操作实践4.1 学习目标学会进行无菌操作实践掌握无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2 教学内容无菌操作实践的步骤和技巧无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实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无菌操作实践讨论法:学生交流无菌操作中的经验和问题4.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无菌操作实践的效果考核学生对无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第五章:无菌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无菌技术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掌握临床中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5.2 教学内容无菌技术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场景临床中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临床中无菌技术操作的实践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技术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中无菌技术操作的实践案例5.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在临床中应用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临床中无菌技术操作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第六章:无菌操作中的洗手与手消毒6.1 学习目标理解洗手与手消毒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与手消毒方法6.2 教学内容洗手与手消毒的必要性洗手与手消毒的方法和步骤常用手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洗手与手消毒的重要性和方法步骤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正确的洗手与手消毒方法6.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洗手与手消毒重要性的认识评估学生对正确洗手与手消毒方法的掌握第七章:无菌操作中的无菌包和无菌容器使用7.1 学习目标掌握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保存条件7.2 教学内容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保存条件和注意事项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条件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正确使用7.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包和无菌容器使用方法的掌握评估学生对无菌包和无菌容器保存条件的了解第八章:无菌操作中的无菌器械使用8.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无菌器械掌握无菌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8.2 教学内容无菌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步骤无菌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步骤以及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无菌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清洁、消毒和灭菌操作8.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器械使用方法和步骤的掌握评估学生对无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的掌握第九章:无菌操作中的无菌溶液配置9.1 学习目标掌握无菌溶液的配置方法了解无菌溶液配置的注意事项9.2 教学内容无菌溶液的配置方法和步骤无菌溶液配置的注意事项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菌溶液的配置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无菌溶液的正确配置9.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溶液配置方法和步骤的掌握评估学生对无菌溶液配置注意事项的了解第十章:无菌操作中的临床应用案例分析10.1 学习目标学会分析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掌握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0.2 教学内容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0.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讨论法:学生交流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和问题10.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的掌握评估学生对无菌操作在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的掌握第十一章:无菌操作中的个人防护11.1 学习目标理解个人防护在无菌操作中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11.2 教学内容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的正确穿戴和脱除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以及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个人防护的正确穿戴和脱除11.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个人防护重要性的理解评估学生对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和使用的掌握第十二章:无菌操作中的消毒和灭菌12.1 学习目标掌握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消毒和灭菌剂12.2 教学内容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消毒和灭菌剂的选择和使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消毒和灭菌的操作12.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消毒和灭菌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评估学生对消毒和灭菌剂选择和使用的了解第十三章:无菌操作中的废物处理13.1 学习目标理解无菌操作中废物处理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废物处理方法13.2 教学内容废物处理的重要性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废物处理中的注意事项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废物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分类和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演示废物的正确处理13.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废物处理重要性的理解评估学生对废物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第十四章:无菌操作中的质量控制14.1 学习目标掌握无菌操作中的质量控制原则学会进行无菌操作的质量评估14.2 教学内容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无菌操作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流程质量控制中的注意事项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无菌操作质量评估的练习14.4 教学评估考核学生对质量控制原则的掌握评估学生对无菌操作质量评估标准和流程的了解第十五章:无菌操作的综合练习与考核15.1 学习目标综合运用所学无菌技术操作知识提升无菌操作的临床应用能力15.2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无菌技术操作分析与解决无菌操作中的问题考核评价无菌技术操作的掌握程度15.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练习问题解决法:学生讨论和解决无菌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考核法:教师对学生的无菌技术操作进行考核评价15.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掌握情况考核学生解决无菌操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评价学生的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技巧,无菌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无菌操作实践,无菌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无菌操作中的洗手与手消毒,无菌包和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无菌溶液配置,无菌操作中的个人防护,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废物处理的重要性,无菌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无菌操作的综合练习与考核。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能够正确使用无菌器械和无菌区域。
4. 能够识别和预防无菌操作中的错误和污染。
二、教学内容1.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无菌技术的定义强调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2. 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步骤准备工作:个人卫生、环境清洁、器械准备操作步骤:手套穿戴、无菌区域建立、无菌物品处理、无菌操作技巧3. 无菌器械的使用介绍常见无菌器械:无菌手套、无菌盘、无菌棉签等讲解无菌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无菌区域的建立和管理解释无菌区域的定义和标志讲述无菌区域的设置和管理方法5. 无菌操作中的错误和污染预防分析无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污染情况提供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基本步骤、无菌器械使用和无菌区域建立等内容。
2. 演示法:示范无菌技术操作步骤,让学生观摩和模仿。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无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错误预防。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无菌技术概念和基本步骤的理解。
2. 操作演示: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对无菌技术操作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提供无菌技术操作的图文并茂的讲解。
2. 无菌器械模型:用于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
3. 教学视频:播放无菌技术操作的示范视频。
4. 评估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医院感染案例,引发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重要性的思考。
2. 讲解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无菌技术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3. 演示无菌技术操作步骤:教师现场演示无菌技术操作,包括手套穿戴、无菌区域建立、无菌物品处理等。
4. 学生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医院常用消毒灭菌法ppt课件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环境和诊疗用品的消毒。
17
4、中效消毒剂 常用的中效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乙醇、含醇的洗必泰碘(安尔碘)
a、碘伏 是目前最接近理想条件的皮肤消毒剂
优点: 碘伏具有杀菌效果好,无毒无不良气味 ,不剌激皮肤、不损伤粘膜,对人员和环境无 污染,可直接用于粘膜和伤口消毒。
保室内无积灰。对于一些无菌要求较高的手术环
境,可采用与其他消毒器相结合的消毒方法。 6
2、臭氧电离辐射空气消毒
作用机理
采用无声放电法使氧分子聚合成高纯度的臭氧, 根据其分解后产生新生态氧的氧化能力,对环境 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方法。
臭氧对空气和水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原 虫的杀灭效果好;对物表的污染微生物有杀灭作 用,但作用慢,对芽孢的杀灭作用较差。
10
医院诊疗物品的消毒、灭菌
11
一、常用的灭菌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化学灭菌剂灭菌法。 灭菌要求:必须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洁度达标,并符
合灭菌程序正确、参数指标合ຫໍສະໝຸດ 等具体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
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ﻌ利用抽真空效应,先排尽灭菌器内的冷空气,后
输入蒸汽的方法, 使得灭菌器内的温度、压力在4 分钟内迅速达到均匀一致。
况下不考虑细菌芽孢 (中效)。
• 目的
• 预防外科切口和注射穿刺部位微生物侵入及切 口感染。
• 预防和控制皮肤携带病原微生物传播流行。
• 根据消毒方法及消毒剂的选择分类
• Ⅰ类 指手术切口、注射、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及新生儿脐带部位消毒。
• Ⅱ类 外科手消毒
Ⅲ类 粘膜消毒
Ⅳ类 卫生消毒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能够正确使用无菌器械和无菌区域。
4. 了解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无菌技术的定义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2. 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准备无菌区域洗手和戴口罩打开无菌包使用无菌器械处理无菌物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
2. 演示:展示正确的无菌操作技巧,包括洗手、打开无菌包和使用无菌器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疑问。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无菌操作的实践,评估其掌握程度。
2. 学生填写无菌技术操作的自我评估表。
3. 教师收集学生的讨论问题和答案,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无菌技术操作的演示视频或图片。
2. 无菌器械和无菌包。
3. 无菌操作的实践区域。
4. 学生自我评估表。
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周:学习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
第三周:观看无菌技术操作的演示视频或图片。
第四周: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第五周:学生分组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疑问。
六、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无菌技术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看视频演示:播放无菌技术操作的视频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无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3. 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实践,互相监督和指导,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评估学生对无菌技术的掌握程度。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ppt课件

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预防: ① 操作动作要轻柔。 ② 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 ③ 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 处理: ① 报告医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② 保护受损黏膜。 ③ 做好会阴护理。
17
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局部硬块、局部感染 预防: ① 加强无菌操作。 ② 粉剂的药物要充分溶解。 ③ 更换注射部位。 处理: ① 一旦发生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 外敷患处。 ② 必要时用微波照射。 ③ 发生局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处理: ① 拔针后给予冷热敷。一般冷敷用于非缩血 管药物所致的外渗。热敷适用于血管收缩药 物所致外渗。 ② 常用的湿敷药物有50%硫酸镁、中药金 黄散加醋等局部外敷。 2)肺水肿
28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预防: ① 必须计算每段时间内患者的输液滴数,避 免忽快忽慢。 ② 经常巡视有无不适,并严密观察患者输液 情况。 处理: ① 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减到最低。 ② 使患者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 量。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 症预防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 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1
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窒息: 预防: ① 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 球,每次只用1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 病人口腔内。 ② 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 ③ 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
2
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② 发生断针时,使患者保持安静,用手固定 断针处皮肤,用止血钳拔出断针。 3)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 ① 注射时选位正确。 ② 关注病人的主诉。 处理: ① 一旦发生应行微波照射理疗等处理。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无菌技术操作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3. 能够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4. 能够识别和预防无菌操作中的错误。
二、教学内容1.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无菌技术的定义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2. 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介绍无菌操作的准备工作演示和解释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指导如何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2. 演示法演示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和理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理解程度提问学生关于无菌技术的问题2.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无菌技术操作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提供无菌技术的相关信息和图片2. 无菌操作模型使用无菌操作模型进行演示和指导3. 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提供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供学生实践操作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引入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无菌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无菌操作的场景,增强对无菌技术的理解。
七、教学要点1. 无菌操作的准备工作:讲解如何准备无菌操作环境,包括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2. 无菌操作的正确步骤:详细讲解无菌操作的步骤,包括手卫生、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物品等。
3. 无菌区域的识别和管理:讲解如何识别和管理无菌区域,包括标记和维护无菌区域的注意事项。
八、教学活动1.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无菌操作的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2. 问题解答:学生提出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3. 反馈和总结:学生和教师进行反馈和总结,讨论无菌操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推荐课件)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PPT学习幻灯片

.
5
适应证
妇科或产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者 会阴部手术术后病人 产后会阴有伤口者 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急性外阴炎病人
.
6
物品准备
橡胶单、中单各1块或一次性垫巾1块,一次性手 套1副
会阴擦洗盘1个(弯盘2个,镊子或卵圆钳2把,浸 有擦洗液的棉球若干,无菌干纱布2块)
一手持冲洗器,打开开关,用灌洗液冲洗外阴部, 然后分开小阴唇,将灌洗头沿阴道纵侧壁插入阴道 达后穹隆部
.
20
操作方法
边冲洗边将灌洗头围绕子宫颈移动,也可用窥器暴 露宫颈后灌洗;当灌洗液剩100ml左右时,关上开 关,拔出灌洗头和阴道窥器,再次冲洗外阴部
撤去用物,协助整理衣裤
.
21
护理要点
.
35
操作方法
宫颈棉球上药:窥器充分暴露,用长镊子夹持有尾 宫颈棉球蘸药液后塞压至子宫颈处,将窥器退出, 然后取出镊子,将棉球线尾固定于阴阜侧上方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一、会阴擦洗/冲洗 二、阴道灌洗/冲洗 三、会阴湿热敷 四、阴道或宫颈上药 五、坐浴
.
2
重点
适应证 物品准备 操作方法 护理要点
难点
操作方法 护理要点
.
3
第一节 会阴擦洗/冲洗
目的
保持病人会阴及肛门部清洁,促进病人的舒适 和会阴伤口的愈合
防止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逆行感染
3~5分钟更换热敷垫1次,热敷时间约15~30分 钟
移去热敷垫,观察,拭净皮肤,整理床单位
.
29
护理要点
会阴湿热敷应该在行会阴擦洗后进行 湿热敷的温度一般为41℃~48℃,面积应是病损范
护理操作----无菌技术(附精美图片),协和医院课件 47页PPT文档

七步洗手法--4
两 手 互 握 互 搓 指 背
七步洗手法--5
拇 指 在 掌 中 转 动 搓 擦
七步洗手法--6
指 心 在 掌 心 中 摩 擦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无菌容器的使用
铺无菌盘 取用无菌溶液 戴无菌手套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小时 5已倒出的溶液不得再倒回瓶内。
戴、脱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 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 手。
2戴手套发现破洞,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翻转脱下。
膀胱冲洗
1.湿式清扫 2.严格探视制度 3.合理安排工作 4.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在治疗准备室进行
1.干燥 2.固定 3.定期检查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戴工作帽法
戴口罩法
七步洗手法--1
掌 心 对 掌 心 搓 擦
七步洗手法--2
掌手 心指 对交 手错 背 搓 擦
七步洗手法--3
(五)污染: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 生物相接触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
•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无菌包外标明无菌物品的名称及消毒日期
非无菌物品不得接触、跨越无菌物品、 区域 无菌操作应使用无菌物品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 叉感染
(一)环境清洁:
种类 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卵圆钳、 三叉钳和长、短镊子四种
目的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物 品的无菌状态。
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
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浸泡在内 盛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 容器深度与钳长度比例适合 消毒液面浸没轴节以上 2~3cm或镊子长度的1/2 每个容器只能放置 一把无菌持物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5
无菌技术教学内容
一、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干
菌
罐
技
术
18
3.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先将容器盖打开,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 合,不可以触及溶液面以上容器内壁或容器口缘。
闭合垂直取、 放
无
菌
技 (2)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
术
19
(3)使用完毕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钳端打开, 以便充分接触消毒液。
无
菌
技
术
20
(4)避免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如远处夹物 连容器一起搬移。
1.持物钳(镊)的类别
镊子
尖端细小, 使用时灵巧
方便
无 菌 用以夹取棉球、针头、缝针、注射器等小物品
技
术
16
2.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
方法一: 消毒液浸泡法
1、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浸泡在内盛消毒液的 大口有盖容器内
2、容器深度与钳长度比例适合
3、消毒液面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
以上 2~3cm或镊子长度的1/2
无 菌 技 无菌 术罐
无菌 贮槽
23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1.打开无菌容器
无
菌
技 术
无菌容器一经开盖后.持无菌容器法
手托底部,手指不能触 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无
菌
技
术
25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3.注意事项
①保持无菌容器盖的内面无菌,避免灰尘落入 无菌容器内。
技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术
(6)已开启的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 30
(四)无菌包使用法
无菌包布是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包布。其内可存放器 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4、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 , 2-3cm
无 以免相互碰撞
菌 5、容器及无菌持物钳应保持无菌,每周消毒、灭 技 菌一次,同时更换消毒液。手术室、门诊换药室、
术 注射室等每日消毒、灭菌。
17
2.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
方法二:干燥保存法
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干罐
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
无 治疗前开包,4~8h更换一次
无
菌
技
术
13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持物钳(镊)的类别
三叉钳
三叉,呈弧 形向内弯曲
无
菌
用以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
技
术
14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持物钳(镊)的类别
卵圆钳
卵圆 形环
无
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菌
技
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
术
碗及弯盘等。
15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2、工作人员: ①仪表:修剪指甲,洗手,戴帽子、口罩;
9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二)无菌物品的保管:
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 显标志。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 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失 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3、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保存情况。无菌包未污 染保存期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10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三)操作中保持无菌:
1、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
区,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0cm), 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面向无菌区。
3、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
不可跨越无菌区域,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4、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
菌
技
术
29
(三)取用无菌溶液法
注意事项:
(1)取无菌溶液前,认真核对瓶签上的药名、 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溶液质量,确信 质量可靠后,方可使用。
(2)手不得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
(3)取所需溶液前要冲洗瓶口。
(4)倒溶液时,不得浸湿瓶签,液体不得溅出。
无
菌 (5)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
常用护理技术无菌操作
1
学习
无 菌 技 术 目标 NO:2-1
1、解释: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2、阐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3、正确判断有菌、无菌区域。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5、明确认识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6
一、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无菌技术 ——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保持无
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 目的: 1、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 2、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
即:保持原有的无菌状态
一、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
●无菌区:
指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 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过灭菌处理后
②用无菌持物钳取物时,钳及物品未触及容器边缘
③用毕盖严容器盖,避免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在 空气中暴露过久
无
菌
技
术
26
(三)取用无菌溶液法
取密封瓶内无菌溶液 取烧瓶内无菌溶液
27
(三)取无菌溶液法 取密封瓶内无菌溶液:
擦净、核对、检查
消毒、开瓶 冲洗瓶口
无
菌
技
术
手握标签倒液
28
取烧瓶内无菌溶液:
无
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相对无菌区: 是指无菌区域与有菌区域的交界处。 ●无菌物品: 指经过灭菌处理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8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清洁、干燥、宽敞,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 止扫地及更换床单,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空气中 的尘埃。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
6、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可再用,
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11
三、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操作方法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取用无菌溶液法
★无菌包的使用法
★铺无菌盘
★戴无菌手套
12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是用来夹取和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 1.持物钳(镊)的类别
无
菌 (5)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换药或
技
消毒皮肤。
术
21
无菌持物钳使用“六个不可”
◆钳端不可倒举向上
◆不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液面以上容器内壁
◆不到远处夹取物品
◆不能夹取非无菌物品
◆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
无 ◆不能夹取油纱布
菌
技
术
22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经灭菌处理,用来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 称无菌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