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通知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
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在医疗机构、食品格业、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手卫生管理规范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正确洗手的步骤
1.1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湿润双手
1.2 磨擦双手掌
1.3 磨擦双手背
二、消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2 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2.3 避免消毒剂残留
三、正确佩戴手套的方法
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材质
3.2 确保手套的尺寸合适
3.3 定期更换手套
四、避免手部皮肤损伤的措施
4.1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洗手液
4.2 避免频繁使用酒精类消毒剂
4.3 使用护手霜保护皮肤
五、培训和监督
5.1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
5.2 建立监督机制
5.3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结论:
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惟独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才干有效减少病原体在人际传播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翼本文介绍的手卫生管理规范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手卫生制度

手卫生制度手卫生制度为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医院制定了严格的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必须在特定情况下洗手或消毒双手,如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等。
医护人员洗手时应注意清洗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等,同时不得佩戴饰物。
使用肥皂洗手时,必须保证肥皂干燥,不可直接浸泡在肥皂盒中。
在无可见污染物时,医护人员可以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医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必须进行手消毒,如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传染病病人污染物后等。
医护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洗手。
消毒隔离制度为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医院制定了消毒隔离制度。
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
医院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如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注射、换药等操作要一人一针一管一使用,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要达到100%。
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7天。
消毒用碘酊及酒精要注明浓度并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消毒次,无菌溶液要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
医院要保证消毒隔离制度的严格执行,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和要求1.各科室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医疗废物应当按照不同类型分别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不得混淆。
3.医疗废物应当在产生后及时收集,不得长时间堆放。
4.医疗废物的收集应当密闭、耐腐蚀、防渗漏、易清洗、易消毒,并标有“医疗废物”字样。
5.医疗废物的运输应当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车辆应当密闭、防渗漏、易清洗、易消毒,并标有“医疗废物”字样。
6.医疗废物的贮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贮存场所应当密闭、防渗漏、易清洗、易消毒,并标有“医疗废物”字样。
7.医疗废物的处理应当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不得随意倾倒或乱扔。
手卫生培训记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通知各科室医务人员:为了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能熟练掌握卫生洗手方法,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应用,增强对感染控制的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拟定于2014年3月25日14时(星期二)进行手卫生培训。
一、培训内容:《手卫生规范》二、培训地点:会议室三、主讲人:冯媛四、要求:1.值班人员外,全体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2.参加培训人员提前十分钟到会议室签到。
3.做好学习笔记手卫生培训记录培训名称:手卫生培训培训目的: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培训日期:2014年3月25日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培训主讲人:冯媛培训内容摘要:一、手卫生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硝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3、手卫生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5、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6、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7、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8、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二、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三、手卫生设施。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洗手、消毒、手套使用、手部皮肤护理和定期培训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洗手1.1 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洗手:彻底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应该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1.2 洗手时机:在进食前、接触食物前、处理伤口前、接触病人前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都需要洗手。
1.3 洗手方法:应该注意洗手的方法,包括涂抹肥皂、揉搓手掌、揉搓指缝、揉搓指尖、清洗手腕等步骤。
二、消毒2.1 消毒液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消毒液对于有效杀灭细菌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消毒液。
2.2 消毒时间:消毒时间也是关键,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时间进行消毒,确保细菌被有效杀灭。
2.3 消毒频率: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制定合适的消毒频率,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手套使用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根据不同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确保手套的质量和适用性。
3.2 正确佩戴手套:佩戴手套前应该洗净双手,避免手套内外交叉感染,佩戴后应该注意手套的保持干燥。
3.3 定期更换手套:手套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手套破损或变脏应及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四、手部皮肤护理4.1 保持双手清洁干燥:手部皮肤应该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皮肤过于干燥或潮湿。
4.2 使用护手霜:经常洗手或接触化学品的人群应该使用护手霜,保护手部皮肤。
4.3 定期修剪指甲:指甲是细菌滋生的地方,应该定期修剪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五、定期培训5.1 培训内容: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手套的佩戴和更换、手部皮肤护理等内容。
5.2 培训频率: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流动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频率,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
5.3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手卫生管理规范的执行力。
手卫生考核通知范文

手卫生考核通知范文英文回答:Hand Hygiene Surveillance Notice.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notice is to inform all healthcare workers of the importance of hand hygiene and the upcoming hand hygiene surveillance.Background.Hand hygie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in healthcare setting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commends five moments for hand hygiene:1. Before touching a patient.2. Before clean/aseptic procedures.3. After exposure to body fluids.4. After touching a patient.5. After touching patient surroundings.Surveillance.Hand hygiene surveillance will be conducted on [date] by [name of observer]. The observer will use the WHO Hand Hygiene Observation Tool to observe a sample of healthcare workers and record their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 recommendations.Expected Outcomes.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hand hygiene surveillance are to:Assess the current level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Provide feedback to healthcare workers on their hand hygiene practices.Responsibilities.All healthcare workers are responsible for performing hand hygiene according to the WHO recommendations. The observer is responsible for conducting the hand hygiene surveillance in a fair and impartial manner.Confidentiality.The results of the hand hygiene surveillance will be confidential. Only aggregate data will be reported.Consequences.Non-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 recommendations may result in disciplinary action.Contact Information.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and hygiene or the upcoming surveillance, please contact [name of contact person] at [email address or phone number].中文回答:手卫生考核通知。
手卫生管理制度(洁芙柔)

题目:手卫生管理制度编号:IC-01-008页码:6-1附件:颁布者:首次颁发日期:2017-2-28修改日期:上次回顾日期:下次回顾日期:批准人:邱家达1目的1.1洗手、卫生手消毒:清除手污染的微生物,减少其传播,是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1.2外科洗手: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而达到近无菌状态的要求;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至病人手术部位。
2标准2.1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2.2手卫生设施2.2.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2.2.1.1医疗区域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包括流动水、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池、洗手液、擦手纸或烘干机、加盖垃圾桶(内有黑色胶袋)。
2.2.1.2洗手液(建议选择刺激性小、有较好的护肤性能)应避免污染,盛放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一次。
当洗手液有霉斑、变色、浑浊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消毒方法: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粉剂6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
2.2.1.3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注:速干手消毒剂要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含醇类手消毒剂,开启的有效期为30天。
2.2.1.4病房(病房内、走廊、治疗车、护理车)、诊室、门诊导诊台、药剂科、重点科室入口处(手术室、产房、人流室、母婴同室-新生儿治疗室等)、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公共区域(门诊大厅、电梯厅)及无洗手池需要洗手的地方须配备充足的快速手消毒剂,定位放置,每天检查是否用完(科室由护士/质控员检查;药剂科由药师检查;公共区域由保洁员检查),随时补充。
2.2.1.5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2.2.1.6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不便洗手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
2.2.2外科手消毒设施2.2.2.1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手卫生管理规范

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指保持双手清洁、无菌的一系列操作,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管理规范是指在医疗、食品加工、公共场所等领域中,对手卫生操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手卫生前的准备1.1 清洁工具准备:准备洗手液、肥皂、清洁毛巾等清洁工具,确保它们干净、无菌。
1.2 装备检查:检查洗手池、消毒器具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正常使用。
1.3 个人卫生:保持指甲短、整洁,不带饰物,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
二、手卫生操作规范2.1 湿润双手:将双手用温水湿润,确保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2.2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缝等部位,持续搓揉20秒以上。
2.3 彻底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清水将肥皂或洗手液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
三、手卫生后的操作3.1 用纸巾擦干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或洁净毛巾轻轻擦干双手,避免细菌再次滋生。
3.2 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肘部关闭水龙头,避免手部再次接触污染物。
3.3 保持手部干燥:手部干燥后,避免触摸其他物品,保持双手干净。
四、手卫生时机的选择4.1 接触污染物后:如接触垃圾、污水、动物等,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4.2 接触食品前:在食品加工、餐饮等环节,接触食品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4.3 接触病人前后:在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场所,接触病人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五、手卫生管理的监督与培训5.1 监督检查: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 培训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5.3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结论:手卫生管理规范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准备工作、操作规范、后续处理、时机选择以及监督与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
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
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
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