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冷漠与人性的温暖

合集下载

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

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

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6月29日‎上午和6月‎30日下午‎,作为未来的‎一员,我参加了由‎企业管理部‎组织的学习‎公司规章制‎度的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对“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感受颇深。

虽然这句话‎只是在培训‎过程中简单‎提到的,但是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顿然明‎白:管理不只是‎完整的、严格的制度‎,更是一种人‎的有情行为‎。

有的管理者‎说:“我对下属的‎管理是规范‎的,从来不把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上,因为那会影‎响工作。

”试问:“如果你不把‎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上,那公司要你‎做什么?如果是这样‎的管理方式‎,还不如把什‎么都规定好‎了,一切按制度‎执行,不比你的管‎理更有效,还更便宜?你的管理方‎式和机器,和冰冷的制‎度相比,有什么区别‎?”如果制度完‎善了,什么都有明‎确的制度,都按照流程‎操作,电脑控制,请个文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请‎管理者?不是太贵了‎吗?其实管理者‎就是填补制‎度空隙的。

任何制度,就其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完善的。

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让它‎完善。

制度是刚性‎的。

管理者是柔‎性的。

制度是木扳‎,管理者是填‎补木板的胶‎。

这样才能发‎挥制度和管‎理者最大效‎果,才是完美的‎。

企业管理中‎要有制度,管理制度是‎执行老板意‎图的最有效‎工具。

这些制度无‎所谓好与坏‎的,没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只有适当与‎不适当的区‎别。

管理者就是‎要把握住一‎个尺度;体现个人的‎能力。

把企业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上,去执行,就要用人性‎化的方式,就要讲情。

在企业的管‎理中,制度就是建‎立在无情的‎基础上,它把员工当‎做无生命的‎工具。

正因为如此‎的设计,才有了制度‎存在的价值‎。

制度是无情‎一面的体现‎;制度是不信‎任员工的集‎中体现;制度是非人‎性化的集中‎体现。

公司请来管‎理者,就是用来协‎调制度不足‎的,就是要在无‎情的制度上‎,洒上一些温‎情。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原创:夏海燕我从事质量管理领域已将近二十载,深深体会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命脉。

读《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这篇文章,我感悟到: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结果不好,就是不好。

在公司检测中心,我既是执行者,又是管理者,所以更要有高效的执行力,在最基本的工作上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第一,要从源头开始,严格把控。

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技术部门所制定的标准及抽样标准进行检验,坚决杜绝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线;第二,认真仔细进行成品的功能测试。

我们应做到真实、有效,不能弄虚作假,必须规范测试出每一个数据,必要时反复推敲、验证,最后将其记录在案;第三,把好出货质量控制控制关。

出货质量控制,这是企业产品品质的保证,对客户的负责,也是整个产品质量控制的终结点。

我们对严重违反质量规定的坚决不能手软,要敢于对不合格产品说不。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严把质量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大家都懂。

我们必须堵住每个细小的漏洞,并改善之,这样产品的质量也得以保证。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是作为公司一员最应遵守之。

这点都无法做到,那谈何工作,谈何责任心!我们检测中心更是一个严谨的工作区域,有着各方面的危险源存在:高电压、高温锡炉等等。

如果不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存在着各种放松、侥幸心理。

那么不仅仅是对产品质量、对工作的不负责任,而是对自己、对员工生命的不负责任,等待的必然是血的教训。

所有说,制度一定是绝情的,管理一定需要无情的,才会对自己、对员工、对公司是有情的。

技能是练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潜力是逼出来的!公司要发展,员工要成才,不是守株待兔,坐着等就会降临的,熟能生巧的故事告诉我们每项技能都是靠千锤百炼练就而成的。

制度是无情的管理是绝情的读后感

制度是无情的管理是绝情的读后感

制度是无情的管理是绝情的读后感英文回答:The system is often seen as a cold and unforgiving entity, one that is rigid and unyielding in i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t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ructure and order, but in doing so, it can sometimes come across as heartless and unsympathetic. This can be especially true insituations where individuals are in need of flexibility or understanding, but are instead met with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rules.In many cases, the system's lack of compassion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frustration and helplessness. It can create a sense of disconnect between those who are governed by the system and those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enforcing it. This can ultimately result in a breakdown of trust and a lack of faith in the fairness and integrity of the system.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at the systemitself is not inherently unfeeling. It is the individuals who operate within the system who have the capacity to show compassion and understanding. Whil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may be firm, there is always room for empathy and consideration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In conclusion, while the system may be perceived as unyielding and unsympathetic, it is ultimately the individuals within the system who have the power to infuse it with humanity and compassion.中文回答:制度往往被视为一种冷漠和不可原谅的存在,它的规章制度严格而不让步。

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制度是指为了管理和调控社会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和程序。

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旨在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然而,制度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它只是一种工具,对待每一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个人的情感和特殊情况而做出特殊对待。

因此,有时候我们会说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的绝情体现在它对个人情感和特殊情况的无视。

无论是在法律领域还是在组织管理中,制度都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来执行的,不会因为个人的感情和特殊情况而做出例外。

比如,在一家公司的招聘流程中,制度要求按照面试表现和能力来评判候选人的优劣,而不会考虑个人的家庭背景或者其他特殊情况。

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可能因为个人原于是失去了机会,即使他们可能更适合这个职位。

此外,制度的绝情还体现在它对个人利益的无视。

制度的目标是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公平正义,而不是迎合个人的私利。

比如,在税收制度中,按照规定每一个人都需要按照自己的收入缴纳相应的税款,无论个人是否愿意或者有没有能力。

这就意味着有些人可能需要为了缴纳税款而削减自己的消费或者投资,这对个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但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公平的。

然而,尽管制度是绝情的,它也是必要的。

制度的存在和执行,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平,避免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对社会造成的不公和混乱。

制度的绝情性质也使得它更加公正和客观,不会受到个人的利益和情感的干扰。

惟独在一个公正的制度下,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机会和权益,才干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然而,也需要注意,制度的绝情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情感和特殊情况的彻底忽视。

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一些特殊情况的因素,比如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特殊难点情况的照应。

同时,也可以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和灵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制度是绝情的,它对个人情感和特殊情况的无视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虽然有时候个人可能会因为制度的绝情而感到不公和不满,但制度的存在和执行是必要的,它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制度是组织内部为了规范行为、提高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

它起到了规范、约束和引导组织成员行为的作用。

然而,有时候制度也会因其严格性和不可变性而被认为是“绝情”的。

一、制度的冷漠性制度是一种抽象的规范,它并不具备情感和人性化的特点。

制度的制定者通常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利益来设计,而不是考虑个体的感受和需求。

因此,制度往往会忽视个体的特殊情况,对于个体的需求和感受显得冷漠。

例如,在一个公司的考勤制度中,规定每天上班必须按时打卡,迟到、早退和旷工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种制度对于那些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准时到达或者提前离开的员工来说,可能显得非常不公平和绝情。

制度并不关心个体的情况,只是根据统一的标准来评判。

二、制度的僵化性制度一旦建立,往往需要长期的运行和实践才干得到验证和修正。

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可能会浮现一些问题,但由于其不可变性,很难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种僵化性可能导致制度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的需求。

例如,在一个学校的评优制度中,规定惟独成绩在前10%的学生才干获得奖励。

然而,这个制度可能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比如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等。

这种僵化的制度可能会让一些有潜力但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感到失落和不公平。

三、制度的普遍性制度通常是为了整个组织的利益而设计的,因此很难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

制度的普遍性可能导致一些个体在实施过程中感到困扰和不满。

例如,在一个医院的排班制度中,规定每一个医生每周需要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时。

然而,对于一些有家庭责任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医生来说,这个制度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扰。

制度无法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情况,只能按照普遍的标准来执行。

综上所述,制度的确是一种绝情的存在。

它往往忽视个体的情感和需求,过于僵化和普遍,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的特殊情况。

然而,制度的存在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利益,它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公平性。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优缺点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优缺点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优缺点在企业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分别从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角度探讨两种管理方式的优缺点。

人性化管理优点1.激发员工潜力:人性化管理注重关心员工的情感需求,激励员工发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2.减少员工流失:通过人性化管理,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和支持,更有归属感,减少员工的离职率,提高团队稳定性。

3.提高员工满意度:关心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个人发展,让员工感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缺点1.主观性较强:人性化管理容易受到个人主管的情感因素影响,导致管理决策不够客观,存在偏袒现象。

2.管理成本高: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管理成本较高。

3.难以量化管理效果:人性化管理注重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关系建设,管理效果难以量化,难以评估管理绩效。

制度化管理优点1.规范决策流程:制度化管理能够建立起规范的决策程序和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管理失误。

2.降低管理风险:制度化管理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手段,降低了管理风险和减少了管理漏洞。

3.便于监督和评估:制度化管理能够建立明确的管理指标和评估体系,便于监督管理效果和定期评估绩效。

缺点1.缺乏温暖感:制度化管理注重规章制度和标准流程,缺乏对员工情感需求的关怀和照顾,容易让员工感到冷漠。

2.限制员工创新:制度化管理可能会约束员工创新和独立思考,过分强调规范化管理,使员工缺乏灵活性。

3.产生管理僵化:过度依赖制度化管理容易让企业陷入管理僵化的困境,难以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和创新需求。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各有利弊,企业在选择管理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合理运用两者,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管理方式,才能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和持续发展。

朝花夕拾人性的冷和暖作文

朝花夕拾人性的冷和暖作文

朝花夕拾人性的冷和暖作文在鲁迅的文字世界里,《朝花夕拾》宛若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勾勒出人性冷暖的鲜明对比。

人性的冷漠如同一层薄薄的雾气,弥漫在《藤野先生》中。

对于鲁迅这位异国留学生,藤野先生展现出父亲般的关怀和理解,而其他人却刻薄地评价他“支那人”。

在异乡飘零的鲁迅,在这份关怀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却也体会到了冷漠的刺痛。

人性的温暖如同一缕阳光,穿透《狗·猫·鼠》的阴霾。

鲁迅以一只猫的视角,揭露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猫被当作玩物,任意宰割;鼠被视为害虫,人人喊打。

面对这样的不公,鲁迅发出一声声悲愤的控诉。

然而,在这黑暗中,也有那么一丝温暖。

一只母猫收留了失去母亲的小猫崽,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它们。

这温暖的母爱,在绝望中点亮了一盏微弱的希望。

人性的扭曲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阿长与山海经》的读者。

阿长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却因穷困潦倒而被迫屈服于命运。

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不得不寄人篱下。

面对生活的重压,她变得麻木和世故,甚至不惜出卖肉体谋生。

鲁迅对阿长既同情又愤怒,揭示了社会制度对人性扭曲的残酷现实。

人性的卑劣如同一团污泥,玷污了《范爱农》的纯真。

范爱农是一位满腔热血的革命志士,却遭到了同乡的出卖和迫害。

他被捕入狱,饱受折磨,最终被杀害。

鲁迅对范爱农的悲惨遭遇深感痛心,控诉了那些助纣为虐之人的卑劣和无耻。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性善恶交织的复杂图景。

他既展现了冷漠、扭曲、卑劣的一面,也赞颂了温暖、善良、坚毅的一面。

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鲁迅向世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醒,告诫我们不忘苦难,珍视人性之暖,抵制人性之冷。

《朝花夕拾》是一曲悲壮而激越的交响曲,奏响出人性冷暖的永恒旋律。

它是一面明镜,照亮了历史的幽暗角落,折射出人性的善恶美丑。

它更是一座警世钟,提醒我们永葆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面对冷漠和黑暗,也要怀揣希望,点燃人性之暖。

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引言概述:制度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体系,它相对于个体的情感和利益是冷酷无情的。

尽管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时也会对个体造成伤害和不公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制度的冷酷无情之处。

一、制度对个体的约束1.1 制度的普遍性和强制性:制度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设立的,它适合于每一个人,无论个体的情感和利益如何。

无论个体是否愿意遵守,制度都会强制执行,不赋予任何特殊待遇。

1.2 制度的僵化性:制度一旦建立,往往难以改变。

它们通常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验证,具有相对稳定的规则和程序。

这种僵化性可能导致制度无法及时适应社会和个体的变化需求,给个体带来困扰和不公平。

1.3 制度的一刀切:制度往往是一种统一的规则和标准,无法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和特殊情况。

有时候,制度会将所有个体都置于同一规则之下,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和需求,给个体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二、制度对个体的利益冲突2.1 制度的公平与个体的利益:制度追求公平正义,但有时候却与个体的利益产生冲突。

制度为了整体的公平,可能会削弱某些个体的利益,给他们带来不公平的待遇。

2.2 制度的权力与个体的权益:制度通常由权力机构制定和执行,而个体的权益有时候会受到权力机构的侵犯。

制度的权力可能导致某些个体的权益受到伤害,而他们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2.3 制度的效率与个体的利益:制度追求效率,但有时候却会对个体的利益造成伤害。

制度为了整体的效率,可能会削弱某些个体的利益,给他们带来不公平的待遇。

三、制度对个体的情感冷漠3.1 制度的无感性:制度是一种客观的规范和约束,它没有情感和感知能力。

无论个体的情感如何,制度都是冷漠的,不会关心个体的感受和需求。

3.2 制度的不灵便性:制度往往是一种固定的规范和程序,无法灵便地适应个体的情感和需求。

制度的不灵便性可能导致个体的情感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和满足,增加个体的困扰和不满。

3.3 制度的缺乏人情味:制度是一种机械的规范和程序,缺乏人情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的冷漠与人性的温暖
2014年10月15日,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家属代为到当地信用社取钱,信用社要求老人亲自来,家属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这么一折腾,老人现场猝死。

这条消息让人分外心寒和愤怒。

死板的制度,冷血的服务,让人的生命尊严无处安放。

虽然道歉了,也赔偿了,但“特事特办”的承诺依旧无法让人释然,只要这种僵死的制度一日不改变,类似的荒诞一幕就还会上演。

营业网点负责人表示:“因为密码牵扯到个人资金的安全,要求必须是本人重置,这也是我们的制度,也是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

”诚然,我们工作人员对从事的职业制度严格恪守本无可厚非,但墨守成规、僵化死板,甚至披着制度的外衣冷漠对待顾客,就是服务态度的问题。

我们信用社以冷漠对待“上帝”,换来的只能是“上帝的审判”。

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这是不可想象的,除非脑子进水,我们不应该如此自毁前程。

在一些情况下,“须本人来”本来是一项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必要制度,但为何在具体实施中被银行僵化了?除了服务态度的问题,银行还片面、机械地理解制度、执行制度。

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方式很多,而“须本人来”只是其中之一,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能达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目的,就没有必要机械恪守“须本人来”这一条,比如推出特殊顾客上门服务活动、开辟“绿色通道”等。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为此做更多努力,而把成本推给了顾客。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建立制度的意义。

建制是为目的服务的,当一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偏离了自身设定的目的,就必须重新定义制度、完善制度细节。

制度再严格、落实再有力,都不能把人性化排除在制度之外,制度应该是洋溢着人性和温情的。

在身患多种重病的老汉面前,如果制度体现不出对生命的尊重,那只能说明执行制度的人是不合格的。

我们期待,信用社能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用“制度温情”征服客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