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土力学习题有答案

浙大土力学习题有答案
浙大土力学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土力学的英语是:

(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

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

(A)Rock and Soil Mechanics

(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

(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

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

(A)1890 (B)1925 (C)1960

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

(A)变形与渗流(B)变形和稳定(C)渗流与稳定

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

(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

(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

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A)18mm (B)2mm (C)10mm

5、压实能量越小,则

(A)最优含水量越大(B)土越容易压实(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

(A)液性系数(B)塑性系数(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

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1.58,则该土应定名为:

(A)淤泥(B)粉质粘土(C)淤泥质粘土

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

(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

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

(A)土的渗透性越大(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C)土质越软

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

(A)土的粘性越差(B)土的渗透性越好(C)土的变形越大

15、土粒比重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1、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5m/d、 0.001m/d、 0.02m/d,则土层等效水平渗透系数为多少?

(A)0.426m/d (B)0.174m/d (C)0.028m/d

2、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40%,土粒比重为2.75,则该土发生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

(A)1.02 (B)0.83(C)1.20

3、管涌形成的条件中,除具有一定的水力条件外,还与土粒几何条件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

(B)不均匀系数小于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大于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

(C)与不均匀系数没有关系

4、在防治渗透变形措施中,哪些措施是在控制水力坡降?

(A)溢出部位铺设反滤层

(B)上游做垂直防渗帷幕或设水平铺盖

(C)下游挖减压沟

5、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0.4m/d、0.05m/d、 0.003m/d,则土层等效竖向渗透系数为多少?

(A)0.367m/d (B)0.063m/d (C)0.008m/d

6、变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

(A)粘性土(B)砂土(C)任何土

7、计算成层地基中等效渗透系数时,水平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___的土层,而垂直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渗透系数_____的土层;

(A)大小(B)大大(C)小大(D)小小

8、下列哪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

(A)粗砂(B)粉土(C)粉砂

9、下列土体中渗透系数最小的是:

(A)砂(B)粘土(C)粉土

10、常水头试验常用来测定哪种土的渗透系数?

(A)粘性土(B)砂土(C)任何土

第四章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1、地下水位下降将引起:

(A)自重应力减小(B)地面沉降(C)超静孔压减小

2、已知宽为3m,长为6m和另一宽为6m,长为12m的矩形基础,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应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之间有何关系?

(A)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B)大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两基础角点下下z深度处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3、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有何影响?

(A)不变(B)减小(C)增加

4、条形均布荷载中心线下,附加应力随深度减小,其衰减速度与基础宽度有何关系?

(A)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慢

(B)基础宽度越大,衰减越快

(C)与基础宽度无关

5、双层地基中上层土与下层土的变形模量之比越小,则下层土中的附加应力:

(A)越小(B)不变(C)越大

6、某方形基础中心点下1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70kPa,则该基础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A)95.2kPa (B)80.4kPa (C)56.3kPa

7、在荷载作用范围外,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是:

(A)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B)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减小

(C)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增大

8、对于天然地基,若土体竖向变形模量大于水平向变形模量,则与均质地基相比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A)产生应力集中

(B)产生应力扩散

(C)没有变化

9、对于均布条形荷载p作用下的附加应力为0.1p的等值线深度大约为基础宽度的几倍?

(A)6;(B)3.5;(C)2;(D)1.5

10、在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基础的什么部位?

(A)基础中心(B)基础边缘(C)不确定

第五章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1、土体压缩性e—p曲线是在何种条件下试验得到的?

(A)无侧限条件(B)部分侧限条件(C)完全侧限

2、从现场载荷试验p—s曲线上求得的土的模量为:

(A)变形模量(B)弹性模量(C)压缩模量

3、在室内压缩试验中,土样的应力状态与实际中哪一种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状态相一致:

(A)条形均布荷载(B)矩形均布荷载(C)无限均布荷载

4、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指数为0.5,则回弹指数可能为:

(A)1.0 (B)0.01 (C)0.1

5、某地基土,已测得压缩模量6MPa,则变形模量可能为:

(A)7MPa (B)6MPa (C)5MPa

6、双面排水,在土层厚度相同、性质相同的两个粘土层顶面,分别瞬时施加无限均布荷载p1=100kPa,p2=200kPa,试问经过相同时间t,两种情况的固结度有何不同?

(A)p1=200kPa的固结度大

(B)p2=400kPa的固结度大

(C)两种情况的固结度相同

7、某地基粘土层的厚度均为4m,情况1是双面排水,情况2是单面排水,当地面瞬时施加一无限均布荷载,达到同一固结度时,所对应的时间有何关系?

(A)t1=4t2 (B)t1=2t2 (C)t1=t2 (D)t2=4t1

8、土的渗透性越好,则:

(A)变形稳定越快(B)强度越小(C)有效应力增长越慢

9、土的压缩性越大,则:

(A)固结越快(B)固结越慢(C)与固结无关

10、地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产生的原因一般为?

(A)地下水;(B)土自重与外加荷载;(C)地下水与外加荷载;(D)外加荷载

11、某土样经压缩试验测得其在100kPa和200kPa压力作用下压缩24小时后的孔隙比分别为0.89和0.85,则该土样的:(A)压缩指数为0.25 (B)压缩模量为4.625MPa (C)压缩系数为0.4MPa-1

12、在固结过程中,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按如下规律变化:

(A)有效应力减小,孔隙水压力减小

(B)有效应力不变,孔隙水压力增大

(C)有效应力增大,孔隙水压力减小

第六章地基沉降计算

1、在疏浚河道形成的新冲填土上建造建筑物,其沉降产生的原因:)

(A)原地基的自重应力

(B)冲填土自重

(C)冲填土自重及建筑物荷载

(D)建筑物荷载

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

(A)主要压缩层厚度

(B)主要持力层厚度

(C)20倍地基宽度

3、工后沉降一般是指:

(A)全部的次固结沉降

(B)工程完工后使用期内地基所发生的沉降

(C)大部分的次固结沉降

4、关于地基沉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始沉降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B)土体固结沉降也有短时间完成的

(C)将地基沉降分为三部分是从时间角度考虑的

5、浙江沿海饱和软粘土地基一般情况下次固结沉降约占总沉降的:

(A)40% (B)10% (C)15%

6、在半无限体表面,瞬时施加一局部荷载,这时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应力是: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孔隙压力

7、初始沉降产生的原因:

(A)土体体积不变,形状发生改变

(B)土体体积发生变化

(C)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8、在常规的沉降计算方法中,地基中的应力状态是根据什么理论计算得到的?

(A)线弹性理论(B)弹塑性理论(C)塑性理论

9、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时,沉降计算应采用哪种压缩曲线?

(A)e—p曲线(B)e—logp曲线(C)上述两种均可

10、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采用的是哪种附加应力系数?

(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B)附加应力系数(C)上述两种均可

第七章土的抗剪强度

1、饱和软粘土在不同竖向荷载p1>p2>p3作用下在直剪仪中进行快剪,所得的强度有何不同?

(A)p越大,竖向荷载越大,所以强度越大

(B)三者强度相同

(C) p越大,孔隙水压力越大,所以强度越低

2.十字板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测得的抗剪强度?

(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B)应力路径试验(C)固结排水试验

3、直剪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上下剪切盒之间,三轴试验土样的破坏面在什么位置上?

(A)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

(B)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φ/2

(C)与试样顶面夹角为45+φ/2

4、有一个砂样,在三轴试验时,在围压100kPa应力下,增加轴向应力使砂样破坏,已知砂样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破坏时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为多少?

(A)200kPa (B)180kPa (C)150kPa

5、下列那个试验测试的不是土的天然抗剪强度:

(A)十字板剪切试验

(B)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C)直接剪切试验

(D)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6、现场原位测试土的抗剪强度的试验有:

(A)十字板剪切试验

(B)无侧限抗压试验

(C)直接剪切试验

(D)三轴压缩试验

7、在做三轴试验时,加荷速率越快,则测得的:

(A)抗剪强度越大

(B)抗剪强度越小

(C)对抗剪强度没影响

8、对于蠕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蠕变可能导致土体在没有达到抗剪强度的条件下破坏

(B)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粘聚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

(C)随着土体蠕变,土体的内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某个限值

9、固结不排水试验剪切阶段的总应力路径轨迹为:

(A)曲线(B)直线(C)不确定

10、考虑土体的各向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小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

(B)正常固结粘土的水平向土样的强度常常大于竖直向土样的强度

(C)不确定

第八章土压力与支档结构

1、挡土墙后填土发生朗肯被动破坏,滑动面的方向如何确定?

(A)与水平面夹角45+φ/2

(B)与水平面夹角45-φ/2

(C)与水平面夹角45

2、库仑土压力理论通常适用于哪种土类?

(A)粘性土(B)砂性土(C)各类土

3、设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充分发挥时所需的挡土墙水平位移分别为△1和△2,则:)

(A)△1>△2 (B) △1=△2 (C)△1<△2

4、关于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C)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5、对于无粘性土,在填土面水平、墙背竖直、墙背光滑的条件下,对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计算的结果比较,则:(A)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B)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C)库仑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6、由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出的主动土压力,其作用方向:

(A)必垂直墙背

(B)不一定垂直墙背

(C)一般应为水平的

7、刚性挡土墙墙背铅垂光滑,墙后土体之内摩擦角为φ,挡土墙后移使墙后土体产生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破裂面,土楔的重量为G,则按库仑土压力理论,作用在墙上的被动土压力为:

(A)Gtan(θ+φ)

(B)G /tan(θ+φ)

(C)Gtan(θ-φ)

8、在下列公式的建立过程中,未涉及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的是:

(A)朗肯被动土压力

(B)库仑主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9、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土静止土压力系数最大?

(A)粘性土(B)砂性土(C)粉土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档土结构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相同的位移时,下列哪种土最可能先达到主动土压力?

(A)密砂(B)松砂(C)软粘土

第九章地基承载力

1、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

(A)地基中形成连续滑动面时的承载力

(B)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区时的承载力

(C)地基的变形达到上部结构极限状态时的承载力

2、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时根据下列何种假设推导得到的?

(A)根据建筑物的变形要求推导得到的

(B)根据地基中滑动面的形状推导得到的

(C)根据塑性区发展的大小得到的

3、地基荷载达到某一数值后,基础的一侧到另一侧形成连续滑动面,基础四周地面隆起,基础倾斜,甚至倒塌,这种破坏模式

称为:

(A)整体剪切破坏

(B)刺入破坏

(C)局部剪切破坏

4、通常,加大浅基础埋深,会使得:

(A)承载力降低,沉降减小

(B)承载力提高,沉降增大

(C)承载力提高,沉降减小

(D)承载力降低,沉降增大

5、设地基为理想弹塑性体,基础为浅埋条形基础,地基的临塑荷载与下列哪项无关?

(A)基础的埋深

(B)基础的宽度

(C)地基土的内摩擦角

(D)地基土的粘聚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基破坏时,土中都将出现延伸至地表的滑面

(B)荷载—沉降曲线上由直线转为曲线时所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

(C)以临塑荷载作为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是偏于保守的

第十章土坡稳定性分析

1、堤坝填筑过程中,若施工速度很快,且土体和地基的渗透系数很小,则在分析堤坝竣工时的稳定性时,应采用下述哪种分析方法:

(A)总应力分析法

(B)有效应力分析法

(C)总应力分析法或有效应力分析法皆可

2、分析土坡稳定性时,对挖方土坡最小安全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挖方结束时,安全系数最小

(B)最小安全系数出现在挖方过程中某个时间

(C)稳定安全系数存在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直至土坡形成后很长时间才趋于常数

3、等厚度无限长砂性土坡下为基岩,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7度,砂性土的内摩擦角为30度,则土体的安全系数为:(A)1.0

(B)1.2

(C)1.4

4、无粘性土坡,内摩擦角为φ,坡角为β,其稳定安全系数为:

(A)tanφ/tanβ

(B)sinφ/sinβ

(C)tanβ/tanφ

浙大土力学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土力学的英语是: (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 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 (A)Rock and Soil Mechanics (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 (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 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 (A)1890 (B)1925 (C)1960 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 (A)变形与渗流(B)变形和稳定(C)渗流与稳定 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 (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 (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 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A)18mm (B)2mm (C)10mm 5、压实能量越小,则 (A)最优含水量越大(B)土越容易压实(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 (A)液性系数(B)塑性系数(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 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则该土应定名为: (A)淤泥(B)粉质粘土(C)淤泥质粘土 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 (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 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 (A)土的渗透性越大(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C)土质越软 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

1992-2016年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7版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浙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浙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浙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浙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全套资料包含: 一、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历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0年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真题(回忆版) 第一题 给出了三个微分方程要求系统的结构图 常规题型解法:根据三个微分方程画出三部分的图最后再拼成一个。以前没有考过类似的题。 第二题 给出了结构图利用方框图化简法求传递函数 常规题型推导要细心 第三题 给出了一个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y(t)=10-12.5exp(-1.5t)sint(wt+57.1')(大概是这个形式,具体数字记得不太清楚) 求超调量峰值时间调整时间 没有考过类似的题型解法:求导令导数等于零解出峰值时间和y(t)最大值 剩下的就好求了 (实际上超调量峰值时间的公式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 第四题 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图有参数求稳态误差小于0.01时参数满足的条件 常规题型利用劳斯判据的题 但要注意:个人觉得先要求出系统稳定时参数要满足的条件再求满足稳态误差的条件最后再把两个条件结合起来 因为在系统稳定的条件下求稳态误差才有意义 第五题 根轨迹的题 常规题型比较典型的两个极点一个零点的题 第六题 给出了一个开环传递函数分母有参数t1 t2 绘制三种情况下的奶奎斯特图t1>t2 t1=t2 t1

常规题型第一问根据公式 第二问先确定期望的极点这里有个问题,我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没有确定调整时间用什么公式 有的地方用的是3-4间的数比上阻尼比和频率的乘积有的书上个的是一个很大的公式 所以要是调整公式没有用对求得的期望的极点自然有问题答案也就自然有问题了 第三题求调整时间也是这样这是今年试题中的不确定的地方 第三问不可观,且极点都不再要求的极点上所以不存在这样的观测器 十一题 利用利亚普诺夫的题 常规题型比较简单5分 今年的题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有些以往没有考过的内容 建议:认真看化工版的习题集注意每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就如第三题一样,每个同学都对超调量什么的公式很熟悉 但今年却不这么考直接给了时间响应去求,所以同学们要更注重课本浙大考的东西本来就不多的

现代控制理论习题解答..

《现代控制理论》第1章习题解答 1.1 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的区别何在? 答: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x Ax Bu y Cx Du =+=+ 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的区别在于:对于线性定常系统,上述状态空间模型中的系数矩阵A ,B ,C 和D 中的各分量均为常数,而对线性时变系统,其系数矩阵A ,B ,C 和 D 中有时变的元素。线性定常系统在物理上代表结构和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的一类系统, 而线性时变系统的参数则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2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模型与经典控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有什么区别? 答: 传递函数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的主要区别如下: 1.3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有哪几种标准形式?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标准形式有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和对角线标准型。对于n 阶传递函数 121210 1110 ()n n n n n n n b s b s b s b G s d s a s a s a ------++++=+++++, 分别有 ⑴ 能控标准型: []012 101 210100000100000101n n n x x u a a a a y b b b b x du ---????? ???????????? ???=+?? ???????? ? ?????----???? ? =+??

⑵ 能观标准型: []0011221100010 00 100010 1n n n b a b a x a x u b a b y x du ---?-?? ????? ??-????? ?????=-+???? ? ????? ??????-???? ?=+?? ⑶ 对角线标准型: []1212 001001001n n p p x x u p y c c c x du ????? ??????? ???=+?????? ????? ??????=+? 式中的12,, ,n p p p 和12,,,n c c c 可由下式给出, 12121012 1 11012 ()n n n n n n n n n b s b s b s b c c c G s d d s a s a s a s p s p s p ------++++=+=+++ +++++--- 能控标准型的特点:状态矩阵的最后一行由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系数确定,其余部分具有特定结构,输出矩阵依赖于分子多项式系数,输入矩阵中的元素除了最后一个元素是1外,其余全为0。 能观标准型的特点:能控标准型的对偶形式。 对角线标准型的特点:状态矩阵是对角型矩阵。 1.4 对于同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选择是否惟一? 答:对于同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选择不是惟一的,状态变量的不同选择导致不同的状态空间模型。 1.5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在什么情况下,其状态空间实现中的直接转移项D 不等 于零,其参数如何确定? 答: 当传递函数)(s G 的分母与分子的阶次相同时,其状态空间实现中的直接转移项D 不等于零。 转移项D 的确定:化简下述分母与分子阶次相同的传递函数 1110 111)(a s a s a s b s b s b s b s G n n n n n n n ++++++++=---- 可得: d a s a s a s c s c s c s G n n n n n ++++++++=----0 11 10 111)( 由此得到的d 就是状态空间实现中的直接转移项D 。 1.6 在例1. 2.2处理一般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如图1.12的串联分解,试 问:若将图1.12中的两个环节前后调换,则对结果有何影响?

浙江大学 高等土力学讲义1

第一章 土的结构与分类 谢新宇 韩同春 1.1 土的形成 1.土由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 土的工程性质与土的形成环境, 过程, 成分, 结构, 构造密切相关. 风化作用?? ???坏作用植被,树木根系等的破生物作用--微生物,还原作用,碳化作用等,离子交换作用,氧化化学风化--水解作用 等等破坏作用,热胀冷缩,加载卸载物理风化--风吹雨打 土??? ? ???????? ??腐殖土泥炭土冰成沉积土 水成沉积土风成沉积土沉积土残积土 (1)残积土――岩石经风化残留在原处的土。 残积土 特点:未经搬运,未被摩圆和分选,没层理,大孔隙,非均质。 (2)(风成)沉积土――经风力搬运堆积而成的土。例如 ①黄土?? ?蚀搬运重新沉积的黄土次生黄土--经水流侵 不层理的黄土原生黄土--未经扰动 黄土按年代分有老黄土、新黄土,按湿陷性分有湿陷性黄土、非湿陷性黄土 ②砂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在地面上移动,由于风的分选作用极不均匀。 (3)水成沉积土――经水流搬运后沉积的土。 水成沉积土????????? ? ?海相沉积土 三角洲沉积土湖相沉积土冲积土洪积土坡积土 ①坡积土――岩石风化物经雨水雪水冲刷、侵蚀、携带、沉积在平缓的山坡上形成的沉(堆)积物。

坡积土 特点:搬运距离短、土质不均匀、厚度变化大、压缩性高。 ②洪积土――山洪急流冲刷地表土层,形成泥石流,在山谷冲沟出口或山前倾斜平原上形成的堆积物。 洪积土 特点:有不规则交错的层理构造(如夹层、透镜体等),土质不均匀。 ③冲积土――河流水力作用将坡积土和洪积土侵蚀、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变小的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 冲积土 特点:沿河流可形成上游冲积土、下游冲积土,范围越来越大,颗粒越来越小、越来越圆。 ④湖相沉积土――在湖泊沉积的土 特点:在岸边沉积较粗大碎屑的物质,湖底的中部多沉积细小颗粒的物质。 ⑤三角洲沉积土――河流流入海洋时,流速急剧减少,悬浮物质在河口形成的沉积土。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浙大控制系面试题(带答案)

历年集锦 建模的方法 (1)机理建模(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 原理:根据过程的工艺机理,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由此获得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应用:首要条件是生产过程的机理必须已经为人们充分掌握,并且可以比较确切的加以数学描述。 (2)测试建模 原理:对过程的输入(包括控制变量与扰动变量)施加一定形式的激励信号,同时记录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由此获得对象的动态模型。 应用:一般只用于建立输入输出模型,它把研究的工业过程视为一个黑匣子 建模的步骤## (1)明确模型的目的和要求 (2)对系统进行一般语言描述 (3)弄清系统中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 系(4)确定模型的结构 (5)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6)实验研究 (7)必要修改 动态建模和静态建模有什么差别? 动态数学模型是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的数学描述 静态数学模型则是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不随时间变化情况下的数学关系 前者用于工业设计和最优化等;后者则用于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用于工艺设计和操作条件的分析和确定 稳态是怎样的? 稳态:此时系统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扰动,同时设定值保持不变,因而被控变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 动态:此时系统受到外来扰动的影响或者在改变了设定值后,原来的稳态遭到破坏,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输入输出量都相应发生变化,尤其是被控变量也将偏离稳态而随时间变化。 智能控制的常用模型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 (模糊控制举例:查表法——模糊控制表是最简单的模糊控制器之一) 说说你对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认识? 它通过赋予计算机以人类智慧的某些特点,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 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__东南大学__浙江大学__湖南大解读

1 土力学第二章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 /84.17 .2154 .3249.72cm g V m =-= =ρ % 3954 .3228.6128.6149.72=--= = S W m m ω 3

/32.17 .2154 .3228.61cm g V m S d =-= = ρ 2 069 .149 .1021.11== = 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解:(1V V m W V s sat ρρ

?+= W S m m m += S W m m =ω 设1 =S m ρ ω += ∴1V W S S S V m d ρ= W S W S S S d d m V ρρ?= ?=

∴1 ((( (( (3 W S S W S S W W sat cm /87g .1171 .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 11=+?+-?= ++-= +++???? ? ? -= +-++= +??? ????-++=

∴ρωρω ρωρω ρρωρρ ω ρρρωρW S d 有 3 (2 (3 ' /87.0187.1cm g V 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 sat W V W V W S S W S S =-=-=+- =-+-= -=

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七.八章答案

1、 磁场的高斯定理??=?0S d B 说明了下面的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必然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b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不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c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终止在闭合曲面内; d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完全处于闭合曲面内。 A 、ad ; B 、ac ; C 、cd ; D 、ab 。 [ ] 1. A 解释:磁感线闭合的特性。 2 洛仑兹力可以 A 、改变带电粒子的速率; B 、改变带电粒子的动量; C 、对带电粒子作功; D 、增加带电粒子的动能。 [ ] B 解释:洛仑兹力的特点,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3 如图所示,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 的半径为R 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 位置,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则在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A 、0; B 、R I 2/0μ; C 、R I 2/20μ; D 、R I /0μ。 [ ] C 解释:两个圆电流中心磁感强度的合成,注意方向。 4 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 (R=2r ),两螺线管的匝数密度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R B 和r B 应满足: A 、r R B B 2=; B 、r R B B =; C 、r R B B =2; D 、r R B B 4=。 [ ] B 解释:参考长直螺线管内部磁感强度公式nI B 0μ=,场强与半径无关。

5 B 6 D

7 B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υ垂直射入均匀磁场B 中,则粒子运动轨道所包围范围的磁通量与磁场磁感应强度B 大小的关系曲线是 [ ] (A ) (B ) (C ) (D ) 解释:由半径公式qB m R υ = 求出磁通量表达式,反比关系。 8 如图所示,有一无限长通电流的扁平铜片,宽度为a ,厚度不计,电流I 在铜片上均匀分布, 在铜片外与铜片共面,离铜片右边缘为b 处的P 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 小为: A 、 () b a I +πμ20 ; B 、; ) 2 1 (20b a I +πμ C 、b b a a I +ln 20πμ; D 、a b a b I +ln 20πμ。 [ ] C 解释:铜片上取线电流,由无限长线电流磁感强度公式) (20x b a a Idx dB -+= πμ积分求出p 点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自动控制基本方式得就是( B )。 A.开环控制 B.随动控制 C.复合控制 D.闭环控制 2、自动控制系统得( A )就是系统工作得必要条件。 A.稳定性 B.动态特性 C.稳态特性 D.瞬态特性 3、在( D )得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开环控制系统。 A、系统得扰动量影响不大 B、系统得扰动量大且无法预计 C、闭环系统不稳定 D、系统得扰动量可以 预计并能进行补偿 4、系统得其传递函数( B )。 A、与输入信号有关 B、只取决于系统结构与元件得参数 C、闭环系统不稳定 D、系统得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 5、建立在传递函数概念基础上得就是( C )。 A、经典理论 B、控制理论 C、经典控制理论 D、现代控制理论 6、构成振荡环节得必要条件就是当( C )时。 A、ζ=1 B、ζ=0 C、0<ζ<1 D、0≤ζ≤1 7、当( B )时,输出C(t)等幅自由振荡,称为无阻尼振荡。 A、ζ=1 B、ζ=0 C、0<ζ<1 D、0≤ζ≤1 8、若二阶系统得阶跃响应曲线无超调达到稳态值,则两个极点位于位于( D )。 A、虚轴正半轴 B、实正半轴 C、虚轴负半轴 D、实轴负半轴 9、线性系统稳定得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得所有根都具有( B )。 A、实部为正 B、实部为负 C、虚部为正 D、虚部为负 10、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系统得开环增益( B )。 A、越大系统得动态特性越好 B、越大系统得稳态特性越好 C、越大系统得阻尼越小 D、越小系统得稳态特性越好 11、根轨迹就是指开环系统某个参数由0变化到∞,( D )在s平面上移动得轨迹。 A、开环零点 B、开环极点 C、闭环零点 D、闭环极点 12、闭环极点若为实数,则位于[s]平面实轴;若为复数,则共轭出现。所以根轨迹( A )。 A、对称于实轴 B、对称于虚轴 C、位于左半[s]平面 D、位于右半[s]平面 13、系统得开环传递函数,则全根轨迹得分支数就是( C )。 A.1 B.2 C.3 D.4 14、已知控制系统得闭环传递函数就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 A )。 A. G(s)H(s)得极点 B. G(s)H(s)得零点 C. 1+ G(s)H(s)得极点 D. 1+ G(s)H(s)得零点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答案

P8. 1.B A 重力在速度方向上的分力,大小在变,a τ 不为恒量 B 正确 2 2 sin sin N n N N v F mg ma m R v F m mg R v F θθθ-===+↑↑↑ C 合外力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错 D 错 2.C 说的是“经摩擦力”,应和重力构成平衡力。 3A 212 s at t = === 4C 杆Mg f Ma += 猴,0mg f ma -== 得M m a Mg += 5A 合外力为0 6C

() (sin )*(sin )(sin )0ma Fcos mg Fsin F cos mg cos a da F cos d tg θμθθμθμθμθμθθθ μθ =--=+-+=-==取最大值,则取最大值 7B 8B 2 sin cos v N m R N mg v Rgtg θθθ ?=???=?= 9

10 一质量为5kg 的物体(视为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63()r i t j SI =-r r r ,则物体所受合外力f r 的大小为_____;其方向为______. 解 因为()22 5630d r f m j j dt ==?-=-r r r ,所以物体所受合力f r 的大小为30N ,其方向沿y 轴负向。 11 0000000000022002cos cos sin sin cos (1cos )v t x t x dv F a t dt m F dv t dt m dx F v t dt m F dx t dt m F F x x t m m F x t x m ωωωωωωωωωωω= ==?===?-=-+=-+????

2014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解析

《2014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浙江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编号:84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10分)图1为转动物体,J 表示转动惯量,f 表示摩擦系数。若输入为转矩,()M t , 输出为角位移()t θ,求传递函数 () ()()s G s M s θ= 。 图1 转动物体 2、(10分)求图2所示系统输出()y s 的表达式 图2 3、(20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K G s s Ts s = ++,其中0K >、 1 0T T >。试求: (1)闭环系统稳定,K 和T 应满足的条件;在K-T 直角坐标中画出该系统稳定的区域。 (2)若闭环系统处于临界稳定,且振动频率1/rad s ω=,求K 和T 的值。 (3)若系统的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分析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 4、(20分)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1)画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2)若已知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为 11s =-,试确定闭环传递函数。 图4 5、(10分)系统动态方框图及开环对数频率特性见图5,求 1K 、2K 、1T 、2T 的值。 图5 6、(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如图6所示,图示曲线的开环放大倍数K=500,右半s 平面内的开环极点P=0,试求: (1)图示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2)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图6 7、(10分)是非题(若你认为正确,则在题号后打√,否则打×,每题1分) (1)经过状态反馈后的系统,其能控能观性均不发生改变。 ( ) (2)若一个可观的n 维动态系统其输出矩阵的秩为m ,则可设计m 维的降维观测器。( ) (3)由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转化为状态方程,其形式唯一。 ( )

浙江大学普通物理1996年试卷及解答

普通物理(B)1996年1月23日 一、一、填空题 1.(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 ·s ,基本电荷e =1.60×10-19C ) 硫化镉(CdS )晶体的禁带宽度为2.42eV ,要使这种晶体产生本征光电导,则入射到晶体上的光的波长不能大于__________________。 2. 粒子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下图为粒子处于某一能态上的波函数Ψ(x )的曲线。粒子出现几率最大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已知势阱宽度为a ,应用测不准关系估计势阱中质量为m 的粒子的零点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以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然后在光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照射光的频率,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满足题意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单色平面偏振光,垂直投射到一块用石英(正晶体)制成的四分之一波片(对投射光的频率)上,如图所示。如果入射光的振动面与光轴成30°角,则对着光看从波片射出的光是___________________光,并画出o-光和e-光的振动方向。 6. X 射线射到晶体上,对于间距为d 的平行点阵平面,能产生衍射主极大的最大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图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N 条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 变为L/2,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数目为__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 O X Ψ a a/3 2a/3 I I U I O I U O A B C D L

浙江大学2018级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8级自动化(电气学院)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扎实的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过程控制、电气控制、运动控制、离散控制、传感与检测、机器人、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工业信息化等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毕业要求 在通识大类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智能系统、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机器人、信息化技术等控制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在工业控制、系统工程、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接受基本的训练,树立较为全面的系统观念,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集成与运行、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备在过程控制、电气控制、运动控制、传感与检测、机器人、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工业信息化等自动化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智能系统、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机器人、信息化技术等控制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等。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运用自动化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自动化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自动化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创新意识,保持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 电机与拖动 控制理论(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现代控制理论 信号分析与处理 电力电子技术 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建模与控制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8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土力学答案(第二版__东南大学__浙江大学__湖南大学__苏州科技学院合编)

第二章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 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 .2154 .3249.72cm g V m =-==ρ %3954 .3228.6128 .6149.72=--== S W m m ω 3/32.17 .2154 .3228.61cm g V m S d =-== ρ 069.149 .1021.11=== 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 ,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 V m W V s sat ρρ?+= W S m m m += S W m m = ω 设1=S m ρ ω +=∴1V W S S S V m d ρ= W S W S S S d d m V ρρ?=?=∴1 ()()()()()()3 W S S W S S W W sat cm /87g .1171 .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 ?-=+-++=+???? ???-++= ∴ρωρω ρωρωρρωρρ ω ρρρωρW S d 有 (2)()3 '/87.0187.1cm g V 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 sat W V W V W S S W S S =-=-=+-=-+-=-=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 3 ' 3/7.8107.18/7.181087.1cm 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 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

浙江大学物理光学试题

浙江大学 – 学年 学期 《 应用光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信息学院 ,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 计算器、尺入场 考试时间: 年______月______日,所需时间:120分钟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 专业:____________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当一远视眼通过带分划板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应使 a. 物镜远离分划板 b. 物镜靠近分划板 c. 目镜远离分划板 d. 目镜靠近分划板 2. 负透镜对 a. 实物只能成实像 b. 实物只能成虚像 c. 虚物只能成实像 d. 虚物只能成虚像 3. 像面的光照度正比于 a. 光源亮度、22sin β与U b.光源亮度与U 2sin c. 光源亮度与2β d. 22sin β与U 4. 200度的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的焦距为 a. 200mm b. 500mm c. -500mm d. –200mm 5. 以下几种初级像差中,当视场很小时就要考虑的是 a. 畸变 b. 彗差 c. 像散 d. 场曲 6. 在以下的哪个平面,轴外物点的像是垂直于子午面的短线? a. 高斯像面 b. 弧矢像面 c. 子午像面 d. 以上都不是 7. 拍摄人像艺术照,为突出主要人物,应选用 a. 焦距大,F 数与对准距离小 b. 对准距离与F 数大,焦距小 c. 对准距离与焦距大,F 数小 d. 对准距离小、焦距与F 数大 8. 在球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位置色差、倍率色差中,对轴上点成像产生圆形弥散斑的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现代控制理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最打印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 1-1 试求图1-27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图1-27系统方块结构图 解: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下: 图1-30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模拟结构图 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 u K K x K K x K K x X K x K x x x x J K x J x J K x J K x x J K x x x p p p p n p b 161116613153 46 1 5141313322211 +-- =+-==++--== =??? ?? ? 阿 令y s =)(θ,则1x y = 所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输出方程表达式为

[]????? ? ??? ? ??????????=??????? ???????????????+?????? ?????????????????????????? ????????????? ?-----=????????????????????????????? ?654321165432111111112654321000001000000 0000000100 10000000000010x x x x x x y u K K x x x x x x K K K K K K J K J J K J K J K x x x x x x p p p p n p b 1-2有电路如图1-28所示。以电压)(t u 为输入量,求以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阻2R 上的电压作为输出量的输出方程。 L1L2 U 图1-28 电路图 解:由图,令32211,,x u x i x i c ===,输出量22x R y = 有电路原理可知:? ? ? +==+=++3 213 222231111x C x x x x R x L u x x L x R 既得 2 221332 2222131111111111x R y x C x C x x L x L R x u L x L x L R x =+- =+-=+-- =? ? ? 写成矢量矩阵形式为: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B(下) 练习册 答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B(下) 练习册答案

下册练习题与复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七 静电场 1、j d q i d q E O 2 0204343πε-πε= 2、R 2πελ ,方向在与直径垂直的方向上 3、k .E 150=Φ 4、① 2 05 5r kR E ε= ;② 0 3 5ε= kr E 5、 i E 0 1εσ-=, 2=E , i E 0 3εσ= 6、(1)0 =O U ,R qq U D 006πε- =;(2)R qq W OD 006πε= (3) R qq W D 006πε= ∞;(4)移动一周,电场力作 功为0 7、2 40 ln Q U πε λ = 8、0 0422ελ +πελ= ln V O 9、(1)V V 9001 =;(2) V V 4502 = 10、(1)C q 101 107.6-?=,C q 92 103.1-?-=, (2)m .r 10= 11、V .V ab 949= 12、k bz j ay i ax k E j E i E E z y x 222---=++= 13、 () C N j i E 6666+=习题八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79 1、(1)l q V V O 04πε= =球 (2)q l R q -=' (负号表示感应电荷与点电荷q 的符号相反) 2、 S q q B A 241+=σ=σ, S q q B A 232-=σ-=σ, S q q E B A 02ε+-=左, S q q E B A 02ε-=中, S q q E B A 02ε+=右 3、(1)C .Q 8 1001-?-=内, C .Q 8 1001-?=外;(2)V V B 360=;(3)V V P 510=;(4)V V P 360= 4、2 6 10042m C .-?=σ 5、2 377m .S = 6、6283 =ε r 7、F .C 12 10331-?=,C .Q 13 10 131-?= 8、2 50 1054m C .D -?=σ=,C N .E 6 10 542?= 9、① 2 04r q E r επε= ,② r q V r επε=0 4 10、C .Q 71005-?=上 ,C .Q 61051-?=下 复习题四 静电学 一、选择题 1、[ A ]; 2、[ D ]; 3、[ A ]; 4、[ A ]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及答案教学提纲

浙江大学土力学题库 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土力学的英语是: (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 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 (A)Rock and Soil Mechanics (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 (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 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 (A)1890 (B)1925 (C)1960 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 (A)变形与渗流(B)变形和稳定(C)渗流与稳定 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 (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 (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 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A)18mm (B)2mm (C)10mm 5、压实能量越小,则 (A)最优含水量越大(B)土越容易压实(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 (A)液性系数(B)塑性系数(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 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1.58,则该土应定名为: (A)淤泥(B)粉质粘土(C)淤泥质粘土 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 (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 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 (A)土的渗透性越大(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C)土质越软 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