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时间(1840年------1842年)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迁徙和进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其中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中,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丰富了科技、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城邦制为基础,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印度文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各种革命运动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政治制度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经济制度一般包括农耕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社会(统治阶级)、中层社会(小资产阶级)、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
这三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和矛盾。
3.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近现代历史上,各种国家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改革等。
4.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1课鸦⽚战争【知识要点】1.爆发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业品、掠夺原料。
2.导⽕线:1839年6⽉3⽇,林则徐虎门销烟。
3.时间:1840年6⽉-1842年4.过程:1840年6⽉,英舰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
1841年,英军占领⾹港岛、关天培在虎门奋起抵抗战死。
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标志: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解析]1.为什么中国会在鸦⽚战争中失败?①清政府腐败⽆能。
②清政府由于闭关⾃守,经济发展⽔平远远落后于西⽅国家。
③⼤英帝国武器装备先进,性能优良。
2.你知道鸦⽚对中国有哪些危害?①导致⽩银⼤量外流、国家财政收⼊减少②腐化统治集团、毒害⼈民⾝⼼健康③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军队战⽃⼒。
[重点考点]1.鸦⽚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业品,掠夺原料。
)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时间:1842年内容:①割⾹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④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下,鸦⽚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割⾹港岛给英国,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量赔款,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开放⼝岸、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侵略,结果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4.(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为了抗击英军,(关天培)在虎门率兵抵抗、最后战死。
6.第⼀次鸦⽚战争,由(虎门销烟)引起。
7.(林则徐)领导了禁烟⽃争,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是当之⽆愧的民族英雄。
第2课第⼆次鸦⽚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知识要点]⼀、第⼆次鸦⽚战争爆发原因:鸦⽚战争后,西⽅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时间(1840年------1842年)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课程简介《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是人教部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供全国各地初中八年级学生使用。
本册教材主要涵盖了古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点,以及与当今社会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其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农耕时代的兴起•农耕时代的兴起•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转变•农耕时代与氏族社会的出现•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的形成•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2. 第二单元: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奴隶制社会的产生条件•商代的社会形态与阶级关系•周朝的建立与封建体制的形成•郡县制度的建立与中央集权•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特点3.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封建社会的出现与特征•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思想的兴起•汉朝的建立与儒家思想的复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4. 第四单元:唐、宋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唐代的政治特点与军事制度•唐代的边疆政策与外交关系•唐代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唐代的科技成就与文化繁荣•宋代的政治变革与科举制度的推行•宋代的经济繁荣与市场经济的出现•宋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学习建议•配合教材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理解每个知识点的背景和内涵,注意细节和重点。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多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做好笔记,整理思路,方便复习和回顾。
•配合历史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加深对历史事件背景的了解。
•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进步。
四、总结通过学习《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点,从农耕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立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能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这对他们综合发展和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知识点新人教版【word版】.doc

第七、八单元知识点)时间:1945年(2)目的:(1)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概况:1945年10月 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4)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地点:重庆。
(3)内容: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的方针。
2.国民党发动内战(1)开始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转战陕北:毛泽东 、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时间:1947年。
(3)颁布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 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意义:(1)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上历史知识点表格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对抗战争名称时间侵略国;影响〔危害〕重要事、人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r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一系列条约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r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八国?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馆不准中国人居住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经历了三鸦片战争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材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清政府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火线林那么徐虎门销烟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二鸦片战争背景为了进一步翻开侵略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约150万平方千米领土,〔史侵占中国领土最多国家〕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四次向西方学习〔1919年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即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渐深入开展.历程学习方回相关大事阶级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时间口号或指导思想性质主要刊物其他阶段军事器物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央代表恭亲王奕奸19世纪60年代—19 世纪90年代师夷长技〔自强、求富〕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1.创办军事,业、2.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4.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等地方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第二阶段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1898变法图强资产阶级改进运动?中外纪闻?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京师大学堂、谭嗣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1911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报?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袁世凯第三阶段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1915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大解放运动?新青年? 鲁迅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评价事件名称评价洋务运动1.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近代技术人才.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影响〕戊戌变法1.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进运动.2.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虽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主要功绩〕辛亥革命1.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功绩:①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②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经济上:为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新文化运动1.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概况:由北京学生发起,6月初以后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广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标志[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参加者学生、工人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7〕标志中共一大召开〔上海〕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创办黄埔军校即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广州.孙中山〕北伐战争 1.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2.结果:北洋军阀统治根本上被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1927.4蒋介石〕事件名称时间大事南昌起义1921.8.1〔建军节〕意义: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1927.9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1928.4朱德毛泽东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1934.10 —1936.10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遵义会议:1 935.1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党史转折点〕九一八事笠1931.9.18沈阳〔日本〕-----中国开始局部抗战西安事艾〔双十一事艾〕1936.12.12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结果:和平解决意义:十年内战根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五、八年抗战〔1937----1945〕卢沟桥事笠1937.7.7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抗〔七七事艾〕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八路军、新四军〕战略防御平型关大捷〔A次大捷〕;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重大胜利〕战略相持[白团大战,1940.8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大规模战役战略反攻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8.15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 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胜利意义是中国近百年来反对外国仅略的―次完全胜利.第三单元六.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争取和平.1945.8毛泽东、蒋介石全面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阶段战略防御粉碎J国民党的进攻战略进攻1947.6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根本被消灭渡江战役1949.4.21人民解放军白力雄师,横渡长江南京解放1949.4.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近代民族工业起步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自强〕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2.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后期〔求富〕1.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2.筹建海军实业救国代表人物清末状兀实业家张骞,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社会习俗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公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京张铁路詹天佑亲自设计修筑,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条铁路.。
八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初中历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初步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很多历史知识点。
本文旨在对八年级初中历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一自商周时期以来,分裂的中国国土长期处于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状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2.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六国管辖区划分为三十六个郡,以郡守为最高行政长官,设立县、乡等下级行政机构。
同时还采取了苛政,对民众实行残酷的统治,导致秦朝很快就被推翻。
3. 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6年,刘邦消灭了秦朝的遗族,建立了汉朝,结束了分裂混乱的秦代。
汉朝初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相较于秦朝,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
4. 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设立三公九卿,设置宫廷、内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多个管理机构,完成政府与一般人民的联系互动。
同时,汉朝取消了秦朝的苛政,采取比较温和的方法统治人民。
二、唐宋元明清时期1. 唐朝的经济发展唐朝盛行商业,物资贸易活跃。
唐太宗时期设立了开元通宝,推行市场经济,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2. 宋朝的文化繁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特别是北宋时期,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经典著作。
此外,宋朝还大规模慈善救济瘟疫的灾民,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历史学家。
3. 元朝的政治形式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设立了行省、路、州、县等地方机构。
全国分为十五个路,派遣官员巡行人事和财政管理。
4. 明清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在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大量的社会政治变革,例如中央集权加强,经济模式变化,文化教育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大量的变化。
三、近代史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入侵中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沦为半殖民地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时间(1840年------1842年)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7.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四课洋务运动1、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4、内容:(①发展军事工业②开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创建新式学堂)。
5、局限性:(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6、作用(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2)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7、“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8、洋务运动的结果(破产,失败)9、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哪些启示?(地主阶级救不了中国。
)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丰岛海战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辽东战役徐邦道孤军迎敌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5.《马关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6.《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7、美国在1899年向英、俄、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第六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的背景,人物,影响①.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③.影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人物及报刊(1)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风靡海外。
(2)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3、百日维新的时间,开始事件;结果,影响: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103天。
开始事件: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废除变法诏令。
变法失败了。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戊戌变法的过程:公车上书(序幕)———宣传变法(准备)———百日维新(高潮)———戊戌政变(失败)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1.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2.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使馆区、老龙头车站等地区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4.义和团运动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5、《辛丑条约》的内容:(1)赔偿白银四点五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6.《辛丑条约》的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八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有几件事①.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②.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络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作众政府”。
③.策划广州起义:2.同盟会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3.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4.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5同盟会的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同盟会的指导思想: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是想第九课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创建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元年,改用公历。
2.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
5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了中华民国(3)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为什么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二次革命: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但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2. 1915年末,袁世凯复辟帝制,建立中华帝国。
1916年3月,在人民声讨声中被迫取消帝制。
3.护国战争: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结束。
4.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系军阀。
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是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纷争的动乱之中。
5. 孙中山号召下发动的反袁斗争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第十二课.新文化运动1.兴起:1915年,陈独秀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诌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内容: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4.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第十三课.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
3.发展:6月初,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主力。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十四课.中国共产党诞生1.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