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练习题(含答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练习题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斗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2.中共中央所在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A.南京B.重庆C.瑞金D.延安3.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
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
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
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的是()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消灭地主阶级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没收地主土地D.平均分配土地5.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展示了彭德怀元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下列战役属于他指挥的是()A.卢沟桥抗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6.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为他写下了著名的诗句“谁敢横马立刀”。
“他”指的是()A.李宗仁B.朱德C.彭德怀D.林彪7.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对一场战役作了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上述材料中描述的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其目标是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8.下列历史事件中,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平型关大捷②中国军队激战台儿庄③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④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
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2.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下列信息,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3.“铁路翻了身,炮楼上了天,老窝端了锅”最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战况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淞沪会战4.“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A.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B.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D.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5.如右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民兵所采取的何种游击战术( )A.地雷战B.地道战C.麻雀战D.夜袭战6.在一张旧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中,描述一次战事时说:“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这张报纸报道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贺胜桥战役7.小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次大捷”三个关键词,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8.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
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块。
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A. 淞沪会战B. 枣宜会战C. 第三次长沙会战D. 平型关大捷2.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
忠勇之气,益寒敌胆。
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A. 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B. 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 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D.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忍不住惊叹,一篇80多年前的文章现在依然很火。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战轮”的错误观点,伟人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国人,只要坚持下去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这篇文章指的是()A. 《资政新篇》B. 《革命军》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 《论持久战》4.“兄弟阋(争吵)于墙,外御其侮。
”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共两党毅然抛弃嫌隙,联手抗日。
下列事件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联手抗日”之后的是()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平型关大捷5.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
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体现了我党()A.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B. 高瞻远瞩,争取和平的精神C.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D. 不畏牺牲、不折不挠的精神6.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这样做是为了()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C.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D. 消灭地主阶级,建立统一战线7.如表反映的战役是()A. 百团大战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淞沪会战8.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A. 红军长征胜利B. 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 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D.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人教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检测

人教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检测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彭德怀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
他的贡献不包括A.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重大胜利B.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C.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2.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杭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次战役是A.台儿庄大捷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3.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1943年7月,南通数万军民在日伪封锁线上发动发动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百团大战形势的是8.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了。
”这次战役指的是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9.1940年9月5日,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战是第一件兴奋人心的大事……今日《大公报》、新蜀社论称赞华北八路军战绩,蒋有电嘉奖,何亦允发子弹。
”材料中所说的“大战”A.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坚定了国共合作的决心C.振奋了国人的抗战信心 D.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10.抗战开始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起敌后抗日根据地。
其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在A.豫皖苏边区 B.晋察冀边区 C.陕甘宁边区 D.冀鲁豫边区二、综合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基础同步练习试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一一五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
”材料描述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卢沟桥事变D.百团大战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A.武汉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大捷3.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A.延安B.重庆C.会宁D.井冈山4.阳泉市期末测试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粉碎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以下属于为粉碎日军的进攻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经济改革②政权建设③发展生产④开展工人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太原市期末测试题“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①平型关大捷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④平津战役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6.怀仁县期末测试题“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
战斗夜以继日,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
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材料描述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7.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
“百团大战”( )A.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B.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C.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在台儿庄战役中,日军报纸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他们凭借着散兵壕,全部顽强抵抗至最后。
该敌在狭窄的散兵坑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是敌人,观其壮烈之态,亦为之感叹。
战斗中曾使翻译劝其投降,但无一应者。
”(1)请你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三次战役中作战的中国军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1 课敌后战场的抗战1.下表是刘老师在讲授历史课时的板书,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刘老师讲授的内容是( )时间1937 年9 月作战双方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与日军战况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A.华北事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大捷D.百团大战2.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没收地主土地C.地主不分田D.富农分坏田3.百团大战的作战时间和主要指挥者是( )A.1939 年张自忠B.1940 年叶挺C.1940 年彭德怀D.1941 年项英4.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会战5.要想了解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大规模出击日军的英雄事迹,最适宜去参观的纪念馆是( )6.读下图:请回答:(1)图1 与卢沟桥事变有关,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2)在图1 事件后,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请结合图2 的事件进行说明。
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法,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哪种战法( )A.地道战B.地雷战C.夜袭战D.麻雀战右图是坐落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碑。
据此回答2~3 题。
2.纪念碑东西两侧的4 个烽火台与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钢铁长城”是(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新四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3.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1.彭德怀()①领导了平江起义②指挥了台儿庄战役③指挥了百团大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指挥百团大战的是()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3.彭德怀担任过的职务是()A.红军总司令、百团大战总指挥B.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C.八路军总司令、百团大战总指挥D.百团大战总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4.图中的人物正在指挥的是什么战役()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卢沟桥战役5.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A.徐州会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6.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辽沈战役;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7. 下列历史事件与彭德怀有关的是()A.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B.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战争C.淮海战役平型关战役D.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8.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黄海大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9. 下列属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战役有()①辽沈战役②台儿庄大战③平型关大捷④百团大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下列战役中属于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百团大战材料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①毛泽东这首诗的赠与对象就是图中的人,他是谁?②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他在哪次战役中指挥的情景?③这次战役发生在什么背景下?④这次战役的规模如何?主要目标是什么?材料一: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华北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实行“三光政策”。
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压缩八路军的作战空间,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2017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

第二十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一、平型关大捷1.日军企图: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2.日军行动: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开进。
3.我军策略:八路军利用平型关险要地形,隐蔽设伏。
4.结果: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歼灭。
5.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军事方面(1)策略:八路军、挺近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概况:晋察冀、晋绥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战略: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
(4)战术:根据各地不同地形,采取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2.政治、经济方面(1)目的:巩固,争取抗战胜利。
(2)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结果: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意义:敌后战场与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1.目的:粉碎日军的“”和封锁,振奋士气。
2.概况:1940年,指挥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面对日军发动进攻。
3.目标:破袭日军的,摧毁日伪据点。
4.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在一张旧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中,描述一次战事时说:“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这张报纸报道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贺胜桥战役2.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神话的破灭是在________之后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3.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
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块。
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它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一举歼灭板垣师团辎重队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主要论述了()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2.“一方面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求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此项土地政策出现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朝鲜战争时期
3.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
”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使日军锐气挫折。
”题干中称赞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4.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湘西会战
D.百团大战
5.《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八路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的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6.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7.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
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
”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路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
”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9.下列对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B.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
C.抗日战争开始后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D.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0.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第一次长沙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1.《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南地区
12.如下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民兵所采取的何种游击战术()
A.地雷战
B.地道战
C.麻雀战
D.夜袭战
13.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4.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
“他”是()
A.李宗仁
B.朱德
C.彭德怀
D.林彪
15.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法,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哪种战法()
A.地道战
B.地雷战
C.夜袭战
D.麻雀战
二、综合题
16.材料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1938年底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
材料三“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二,请你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战役?你知道这一战役名称的由来吗?
(2)材料三中毛泽东赞颂的“彭大将军”是材料二战役的指挥者,他是谁?他在八路军中担任哪一要职?
17.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请根据以下史料,完成探究任务。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1)台儿庄战役战果如何?结合材料一说出这一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战法创新篇】
(3)请说出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
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
(4)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历史启示篇】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怎样的感想?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又有何启示?
18.2019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纪念日。
为此,学校举办了一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主题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为此纪念活动拟写一幅标语。
(2)请你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两次重要战役。
答案
1——15 ABBDD BCBDA BBCCB
16.(1)百团大战;八路军在此战役中先后出动了100多个团,所以称为“百团大战”。
(2)彭德怀;八路军的副总指挥。
17.(1)大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百团大战。
意义: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地道战、地雷战。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雷战、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定。
(4)众志成城。
(5)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
(合理即可)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应团结一切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8.(1)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或牢记历史,明确责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