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小说阅读》:雪花的心跳
【人教版】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

散文阅读训练(二) 归纳概括李仕才[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谁说春色不忧伤迟子建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
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
虽说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不同和季节差异,四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长。
而我们那儿,最长的季节是冬天。
它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人们在呼号的风中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
你走在户外,男人的髭须和女人的刘海,都被它染白了。
所以北国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话世界的人,他们中谁没扮过白须神翁和白毛仙姑呢?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
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
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
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
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
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
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红瓦的现出热烈的红色,青瓦的现出深沉的钢青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
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
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婚日的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
这时窗缝的封条撕下来了,门上用于抵御寒风的棉毡也取下来了,人们换下棉衣棉裤,家禽们又可以寻觅园田肥美的虫子,作为它们的小点心了!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一)(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20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一)一、(2020·绍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裴鸽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
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
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
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ft谷的密林晨雾。
水被倒进碗里,是ft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
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
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
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
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
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
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
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
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
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雨,又是雨。
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
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
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八)含答案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八)【山东青岛】(五)现代文阅读(18分)大城小树连亭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
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②霓虹闪耀、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若是没有树作为衬托,也只是没有生气的热闹而已。
堆满楼车、的大城是死的,而树的加入,激活了城市。
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
在树的一静一动中,大城获得了庄重和灵动。
而这庄重与灵动的布景里,常常少不了鸟的身影。
在大自然中,鸟是眼随树生活的,人们把树搬到大城,就把鸟引到了大城。
唧唧啾啾的鸟声,给大城增添一抹轻灵的亮色。
③与大城相比,树很单薄,没有楼高,树间的鸟鸣也容易被汽车的噪声淹没。
在大城,似乎人与树各有各的存在,各有各的活法,互不相干。
但不管是否在意,大城越来越离不开树了。
④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树变换了风的走向,比如树接住了窗前的一缕目光,比如树读懂了匆匆行人的疲累,一切就有了不同。
树不经意间的每一次摇动,每一次呼吸,对大城来说都是恩惠:休息时,人们用树的那抹绿色放松疲劳的眼睛;在车站候车时,人们需要行道树遮阳挡雨;大城有了树,仿佛装了无数净化器,人们在一呼一吸中感受光合作用的律动……⑤走在人头攒动的繁华大街上,人有时会与一棵棵树对望。
人们看着树,树也同样注视人,它们温和、宽容的目光,消融了人的紧张疲惫。
有时经过一棵树,听到鸟鸣周匝,耳朵会突然醒来,头会不自觉地抬起来,对鸟投以欣喜的目光,对树发出由衷的赞叹,混沌的兴致一下子活过来,突然哼出一些遥远的曲调,仿佛自己又变回那个新鲜的血肉丰满的人。
⑥前阵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城添新居,费尽心力地将老家的一棵月桂搬进新家的花圃,我去看了这棵月桂,它已经有胳膊那么粗了。
朋友说,这棵树是断不能割舍的,倘若不能将它带来,宁可回老家也不进城。
我想起作家苏童也曾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树而耿耿于怀。
有一天他突然在城里拥有了两棵树。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归纳内容要点。
2.概括中心思想。
3.找出行文线索。
二、方法总结(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
1.标题目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
2.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
3.XXX合并法:把每段的XXX串联、合并。
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
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二)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阐发,来探求文章的中央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三)找出行文线索的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苦衷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十)含答案

2020全国中考散文、小说阅读(十)【四川遂宁】(二)阅读《眷恋那棵老柿树》,完成16~20题。
(15分)眷恋那棵老柿树赵宏欣①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
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
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②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③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④我一听,忙说:“行。
”⑤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⑥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⑦“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⑧他点点头,说:“三年了。
”言语中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
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
窗外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
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⑨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兴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⑩我点点头。
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⑾“那就是我的家乡。
”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
”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⑿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⒀“很近了,很近了。
”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
”他兴致勃勃。
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
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
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峦。
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
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
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专题十五 记叙性文本阅读:小说——真题演练0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

考点十五记叙性文本阅读:小说——真题演练01一、(2022·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____①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
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
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②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
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这声音是绝望的,似乎不是对着某一个确定的人,而是对所有在场的人发出的一种求援的呼唤。
③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曲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喃喃地念叨着。
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
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
这是一个盲人!④我顿时感到一种愤愤不平了。
当然,我首先气这个汽车站——竟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些完全应该解决的问题。
但我更气这个候车室里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肯为这不幸的老人帮忙的!我想我应当帮助这个老人。
⑤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⑥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
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
但如果我要是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⑦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⑧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
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
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
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卖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雪花的心跳阅读答案

雪花的心跳阅读答案篇一:习题大柳塔二小教学案主备教师:刘爱梅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大柳塔二小教学案主备教师:刘爱梅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大柳塔二小教学案主备教师:刘爱梅授课教师:授课班级:篇二: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4广东省金山中学20xx-20xx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命题人:吴瑛刘晓丹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鬈(quán)曲遒(qiú)劲暌(kuí)违纤纤(xiān).....B.青荇(xíng)絮聒(guō)鞭笞(chī)觌(dú)面....C.愀(chǒu)然江渚(zǔ)譬(pǐ)如劳什(sh?)子....D.箱箧(jiá)蹇(jiǎn)滞涟漪(yí)金钏(chuā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辜负作崇溯造自欺其人B.提纲融洽脉搏拭目以待C.精悍奥秘隔漠茫然失错D.通碟汲取隐弊百舸争流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和妇女儿童发展的突出问题。
②那英勇悲壮的一幕,今天仍让人。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 迷信,都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妨害振动以及/或B.妨害震撼及其/或C.妨碍震撼及其/和D.妨碍振动以及/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防范措施。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和增加了石油储备。
D.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句是()北朝的碑刻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地上有碑铭、摩崖、造像记、刻经;地下则埋有众多墓志。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小说阅读(二)

2020年中考专项复习小说阅读(二)(十八) 雪夜的老人(2019年重庆B卷)叶骑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
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
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
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
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
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
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
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
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
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
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
在这孤独的夜晚,有他无声的陪伴?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小说阅读》:雪花的心跳
阅读小说,完成16~19题。
雪花的心跳
杨琳芳
①雪花是一种精灵、一种凄美。
喜欢雪花飞扬的姿态,喜欢雪花清纯的模样,总之,方医生认为一年四季,雪是世间最美丽的景致。
②当方医生在晨幕四罩中打开房门,想融进雪儿飞舞的欢乐之中去感受雪花的心跳时,不远处雪光映照下有一个黑影一闪不见了。
方医生的神经一紧,低头发现自家的门口台阶上放着一个长长的软软的包裹,方医生马上意识到这里边包的是一个孩子,他急忙把包裹抱到房屋温暖的火炉旁,掀开褥子一角,一个大约三个月大的可爱女婴还在甜甜地睡着。
医生本能的责任,促使他快速对小女孩做了一个身体检查,五官端正,心肺跳动正常。
此时,小女孩睁开紫葡萄一样的双眼,绽开一脸玫瑰般的笑靥。
③可当方医生扯下套在小女孩脚上的毛袜时,突然发现女孩的脚有残疾,他无奈地苦笑着想,谁让自己被人称作针灸大师呢?方医生喜欢雪,从此就给小女孩起名叫雪儿,把拣到雪儿这一天的日子定为她的生日。
④三年过去,雪儿在方医生的精心治疗下,脚已基本正常。
活泼可爱的雪儿在房间里奔来跑去,不时给方医生一家和病人带来阵阵的笑声。
但让方医生感到困惑的是,三年来,他总是感到有个黑影幽灵一般在他周围徘徊,这个黑影到底是谁呢?他究竟要做什么?
⑤又是一个雪天,方医生一家正给雪儿过生日,一对中年夫妇提着一大兜礼品来到方医生家。
中年男人说:“方医生,去年冬天我来城里办事,突然犯了胃病,是你一针扎下去,治好了我的病,还没要我一分钱,你瞧,一直到今天,我才来向您表示感谢。
”方医生搜寻了所有的记忆,最后还是记不起来,只好很含糊地应答:“那没什么,那没什么。
”中年男人说:“是啊!您看好了那么多的病人,记不住他们的情况了,可病人一辈子不会忘记您啊!”末了,和中年男人一块来的女人抱起雪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眼里噙着泪水说:“你
们的女儿可真漂亮呀!”雪儿用手擦拭
..着她的泪说:“阿姨,你哭了?”女人放下雪儿,把脸扭了过去。
⑥中年夫妇走后,心生窦疑的方医生忙打开礼包,只见里面有三套不同季节的女孩服装和一些零食,下面还压着一封信。
他急忙展信细看,只见信中这样写道:
⑦尊敬的方医生,我是三王庄的一个养蜂人,几年来,在你眼前晃动的那个黑影就是我。
三年前女儿出生,我和妻子就发现了她的脚有残疾,要治好女儿的病需要花很多的钱。
知道你是方圆百里的针灸名医,治好了不少有脚疾的人,于是我们心一横,就做出了这样不道德的事,想再要个健康的男孩传宗接代。
之后,我们如愿以偿,可儿子不久前又因病夭折了,我们的生活灰暗到了极点。
我无数次跑到您家门口远远望着聪明、乖巧、跑来跑去的雪儿,还无数次整晚守候在你家的窗前,聆听雪儿的笑声。
有几次,我甚至萌生了趁你们不注意偷走她的念头,但每当听到你们全家人的欢声笑语,看到雪儿幸福
健康地成长,良心就会受到谴责。
我很惭愧,后悔自己无情地丢弃了义务和责任,从此永远失去了女儿……方医生,我已和妻子订好了南下的火车票,准备到南方放蜂发展去,等到雪儿上大学的时候,为她准备一笔丰厚的学费,也好弥补我们一生的过失,弥补对您和雪儿的亏欠,这是我们夫妻唯一的心愿了!王心悔。
⑧未看完信,方医生早已泪盈眼眶。
雪儿像为亲生母亲擦试泪水一样为方医生擦去眼角淌下的泪,稚气地问:“爸爸,你为什么也哭啊?纸上写的什么,给我念念好吗?”
⑨方医生抱起雪儿缓缓站起来,凝望着窗外翩翩起舞的雪花,像往日感受雪花的心跳一样,感受着雪儿的心跳,他亲了亲雪儿红苹果般的脸说:“等到你考上大学的时候,一定会念给你听的。
(选自《精选小小说》,有删改)16.请从方医生的角度,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2分)【A】——困惑黑影——【B】——感受心跳
17.仔细品味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女人”此刻的心理活动。
(3分)
18.联系全文,说说你对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4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方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两处写雪儿擦拭大人的泪水,前者表现雪儿的乖巧,后者表现方医生的担忧。
B.那封信的作用主要有:解释雪儿被抛弃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升华小说主旨。
C.小说题目形象深刻,雪花高洁,故事曲折,揭示出激荡人心的复杂的人性人情之美。
D.方医生不仅医治了雪儿的身体残疾,更医治了雪儿父母的思想残疾。
【答案】
16.(2分)“领养弃婴”(“收养雪儿”),“了解真相”(“得知原委”)17.(3分)通过“放下”“把脸扭过去”等动作,写出了女人掩饰内心的痛苦和愧疚,不想让雪儿知道真相的心理。
18.(4分)雪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文章以“雪花”开篇,又以“雪花”收束,全文贯穿“雪花”。
雪花的美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之美,见证了方医生高尚的情操和养蜂人的愧疚、亲情和自我救赎,医治了雪儿父母的思想残疾。
19.(3分)方医生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被人称作针灸大师,医好了雪儿的残疾。
他还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他收养并医好了雪儿,理解和体谅了养蜂人的“救赎”行为,并被养蜂人的行为所感动。
20.(2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