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遗产

合集下载

蒲公英的遗产阅读理解

蒲公英的遗产阅读理解

《蒲公英的遗产》是一首小诗,内容为:秋,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戴上一把远飞的伞。

这首诗传达了蒲公英母亲的宽阔胸襟和远见卓识,以及对孩子的爱和祝福。

在这首诗中,蒲公英母亲没有给孩子留下物质遗产,而是给了他们每人一把远飞的伞。

这把伞象征着自由、勇敢和探索精神,代表着母亲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

她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这首诗也提醒我们,真正的遗产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

母亲的爱和教育,以及她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是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对孩子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蒲公英》教案(8篇)

《蒲公英》教案(8篇)

《蒲公英》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蒲公英》教案【较新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时篇一一、复习检查⒈抽读词语卡片。

⒈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⒈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⒈读后指名回答。

⒈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⒈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⒈细读第3自然段。

⒈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⒈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⒈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

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理解“百万富翁”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②出示投影片。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

③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

⒈细读第4自然段。

⒈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⒈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理解竞相开放装点⒈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⒈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⒈齐读全文。

⒈复述课文。

⒈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四、教学生字词。

⒈教学生字字形⒈指导书写⒈练习描红五、作业⒈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一阵阵黑黝黝金灿灿⒈用“可爱”“亲切”造句。

《蒲公英》教案篇二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精品资源]高考要敢写记叙文,写好记叙文(整理精校版)

[精品资源]高考要敢写记叙文,写好记叙文(整理精校版)

高考要敢写记叙文,写好记叙文作文辅导0212 2148: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我们发现考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在不断下降。

而其中的“作文文体趋同化(单一化)”更显得严重,具体表现在文体选择上,形成了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

究其原因:一是老师平时指导训练以议论文为主,且形成一定程式,好操作,有规律可循,所谓的保险作文大概就是指议论文;二是不少考生因行文中不合体式的“硬伤”或者表达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写出的记叙文得不到理想的分数,所以考生在考场作文时不愿写或者不敢写记叙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何扭转这种作文文体趋同化(单一化)的局面,今后我们的作文训练又应该怎么抓?笔者想对此作一简要探讨,希望能使广大学生确立这样的信念:敢写记叙文,写好记叙文。

一、强化文体的基本要求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

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的思想、抒发某种感情的文章。

而我们的学生记叙文写作档次不高,主要原因是:1.有故事无主题或立意肤浅,不能给人以思想的震撼;2.选材陈旧或没有悬念感,不能给营造阅读期待;3.缺少细节描写,或主次不分,或悖于事理和常识。

为加深学生对考场记叙文写作要求的认识,自觉提升记叙文的档次,就要让学生掌握文体的基本要求。

因此平时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可以通过以下五个训练来达到强化文体特征的目的:1.突出中心的训练2.流畅叙述的训练3.生动描绘的训练4.适当详略的训练5.巧妙点题的训练。

相信经过这几个专题训练,学生对于写记叙文会有一定的信心,敢写记叙文了。

二、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其中的“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主要是针对记叙性文章而言。

记叙文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写人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力戒程式化;景物描写要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或创造氛围,或衬托渲染,或寓意象征,或意境深远,皆以佳景真情取胜。

高考范文

高考范文

读罢《蒲公英的遗产》一诗,感慨良深……首先,蒲公英是贫穷的。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它不能用它的一生带给子女金山银矿般的巨大财富。

但是,它却能给子女们一把远飞的伞。

在我认为,这把“伞”就是蒲公英给它的子女最好、最宝贵的遗产。

因为,那把能够远飞的“伞”实际上代表着子女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完整的四肢,是自己命运的掌舵者,它们可以不再束缚放飞的翅膀,尽情地到蓝天上遨游。

然而,今天人们口中所谓的遗产又是什么呢——是金钱、权利,还是地位呢?我不懂。

在世人的口中,如果能给子女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可以飞扬跋扈的权利,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地位,那样,才算得上是一份遗产。

可我不这样想,我以为:人生的一切,都应该由自己来创造,由自己来供给。

当然,在父母有能力的条件下,而我们还是一个雏鹰的时候,他们有责任,也有必要慢慢地默默地给我们扎一个可以放飞的结实翅膀。

然而,当我们长大以后,他们就一定要收起那给我们遮风蔽雨的臂膀,让我们离开他们温暖的怀抱,去感受生命的真谛,去体验人世的沧桑。

如果哪个父母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给子女留下的遗产就是世间最好的遗产。

至少,我这样认为。

诚然,能够留给子女一个小金库、一个权利、一个地位,毕竟还是好的。

但是很多子女,在拥有了这一切之后,便失去了拼搏的志向、斗争的勇气,甚至堕落到极恶的程度还不知悬崖勒马,直至葬送一生。

也因此,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不可否认,对于很多人来讲,拥有金钱、权利和地位还是不错的。

但只有正确对待那些所谓“万恶之源”才不会让它们成为谋杀自己的凶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自己极大的帮助,以更好地展示自己。

我想,这才是世人所愿意见到的。

今日,仅以此呼吁人们对遗产有个正确的看法。

这,就是我的“遗产论”。

给孩子一把远飞的伞武海有一首题为《蒲公英的遗产》的小诗这样写道“秋/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戴上一把远飞的伞。

”读罢小诗,我对蒲公英母亲的宽阔胸襟和远见卓识很是佩服。

蒲公英作文之蒲公英老了子女问作文

蒲公英作文之蒲公英老了子女问作文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作文【篇一:蒲公英虽小(150字)作文】精选作文:蒲公英虽小(150字)作文蒲公英虽小,但它也有梦想。

蒲公英的梦想是什么?蒲公英的梦想是整天无忧无虑的嬉戏;蒲公英的梦想是在大海里尽情地游泳;蒲公英的梦想是在蓝天下自由的成长;蒲公英的梦想是在金字塔里探索奥秘;蒲公英的梦想是随心所欲的环游世界;蒲公英虽小,但它也有远大的理想!!六年级:蒲公英的约定篇一:蒲公英-作文蒲公英今天上午,爸爸送我去学英语,车窗外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我觉得这时的杭州应该是春天,但是却给了我一种夏天已经来临的味道。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春花期在4~5月,秋花期为8~9月。

每朵花儿开放的时间大约为7~10天,群体连续开放的时间在25天左右。

我喜欢蒲公英是因为我觉得它是大自然送给孩子们最亲近、最自然的礼物。

蒲公英点点洒金,朵朵连绵,如幻如梦,随风飘远,它带着白色冠毛的瘦果悄悄地吹向天空。

蒲公英如降落伞一般飞着、落着,在蓝天的映衬下,就像一个个轻盈优雅的舞者??我突然想到,如果蒲公英能像人类的爱该多好呀,随风播撒,有风的地方,就会有它,那么,贫穷、战争、杀戮、掠夺就会不再存在,世间将到处充满着爱的气息,人人都感受着爱的温暖。

“添添,到了,可以下车了,注意安全。

”爸爸的话,一下把我拉回到了现实中。

是呀,蒲公英就像是人间播撒爱的信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生存的地球,一定会充满爱的。

篇二:关于蒲公英的作文600字关于蒲公英的作文600字关于蒲公英的作文600字在我童年的美好记忆里,蒲公英的身影总是出现,我奔跑在春天的草地上,那飞舞的小伞兵总能带给我无数的遐想和梦幻般的快乐!前些天,看到小区里的草坪上有几簇蒲公英联成一片,几朵金灿灿的的小花留住了我的视线,黄花周围还长了好些个白绒球!它们在绿色的草地映衬下,像一个个曼妙的天使。

一阵狂喜,我跑向蒲公英,采下一个白绒球,细细地观察:空心的茎连着半圆形的花托,花托上有序的长满了尖尖的小种子,每一个小种子顶上都有一根细细长长的天线,天线放射状排列,构成完美的球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想象和联想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想象和联想

《发挥想象和联想》教学设计武安十中:王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想象和联想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延伸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想象和联想对于写作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训练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所以本节课重难点是激活并训练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延伸教学手段: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著名学者南怀瑾说,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造成的:一个苹果是牛顿发现了,引来了现代文明社会,造就了科学;一个苹果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产生了人类,这是艺术想象。

没有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创造新形象,没有一首真正的诗歌不是想象的产物,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在练习中学会“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轻舞飞扬”。

二、什么是想象1、过渡我们先来做一个小练习。

投影仪展现一条波浪线“~~~~”由这条波浪线,你能想到什么?教师引导:绳子、大海的波涛、妈妈的皱纹、蜿蜒的小路、屋檐上将化未化的雪痕、音乐的旋律……刚才大家发挥了想象,想到了很多形似的具体物象,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可不可以想象出一些抽象的内容?人生的起落、命运的起起伏伏、不平静的心情、曲折前进的人生道路……2、归纳: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事物。

3、那什么是想象呢?这就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问:这句话中含有几要素呢?明确:一是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二是必须创造出新形象。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4、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想象?*1角色转换,故事创新。

欣赏:《假如我是市长》*2大胆虚构,超越时空。

欣赏:flash动画顾城《蒲公英做了一个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蒲公英的遗产材料作文

蒲公英的遗产材料作文

蒲公英的遗产材料作文
蒲公英妈妈生了好多宝宝,这些宝宝们就住在一个个毛茸茸的小伞里。

有一天,蒲公英妈妈对宝宝们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该自己去闯荡
世界啦!”宝宝们都很兴奋,一个个跃跃欲试。

老大说:“妈妈,我要去最高的山,看看那里的风景!”老二说:“妈妈,我要去最蓝的海,和鱼儿一起玩耍!”老三说:“妈妈,我要去最广阔的草原,和骏马一起奔跑!”……
蒲公英妈妈微笑着看着孩子们,然后轻轻地说:“孩子们,妈妈能给你们
的遗产,就是这把小伞,它会带着你们飞向远方。

但是记住,无论飞到哪里,
都要勇敢、坚强,努力生长。


宝宝们纷纷点头,一阵风吹来,它们就乘着小伞出发了。

有的宝宝飞到了花园里,在那里生根发芽,和花朵们成为了好朋友;有的
宝宝飞到了田野里,为大地增添了一抹绿色;还有的宝宝飞到了石头缝里,虽
然环境艰苦,但它依然努力生长。

而那些胆小的宝宝,不敢离开妈妈的身边,最后只能在妈妈身边慢慢枯萎。

蒲公英妈妈看着孩子们各自的命运,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欣慰。

这就是蒲公英的遗产,一把小小的伞,却承载着大大的梦想和勇气。

咱们人类不也一样嘛,父母给我们的可能不是万贯家财,但他们给予的爱和鼓励,就是我们闯荡世界最宝贵的“小伞”,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留给孩子一份珍贵的遗产

留给孩子一份珍贵的遗产

留给孩子一份珍贵的遗产秋来了,蒲公英老了,她把自己唯一的“遗产”——远飞的伞,留给了孩子们。

读完《蒲公英的遗产》这首诗,我陷入了沉思。

蒲公英老的时候,留给孩子们一把远飞的伞,让它们带着这把伞飞向大地的四面八方,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今的父母们,你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将来给孩子留份什么样的“遗产”?是金钱物质,还是凭借你权力的“保护伞”?我想金钱物质总有一天会用完,权力的“保护伞”也总有一天会失去,若干年后,你的孩子失去这些“保护伞”又将怎么生活?亲爱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冲出你的“保护伞”吧,让你的孩子像小蒲公英一样带着那把伞独自去远航,让他们在改革的洪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在自身的位置上像蒲公英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别让他们再为自身的价值无处体现而忧虑、发愁。

我之所以规劝“好心”的父母,不是我不需要父母的爱。

恰好相反,我非常需要父母的爱,但父母的爱总要爱的适度,越过限度,就成了溺爱,就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成材。

这方面我有深切的体会。

我的父母对我关怀备至,我吃的是他们特意为我准备的佳肴,穿的是他们给买的时尚服装,骑的是新买的自行车,桌子还放着许多零食、饮料,让我样样满意。

他们只盼我能考上大学。

可我总有一种失落感,总觉得比起其他同学少了些什么。

班级大扫除,其他同学擦窗、扫地,干的挺欢,我老师躲躲闪闪,不想动手干活;家里洗碗、洗衣服我也很少动手。

由此我感到过去父母对我爱的太深了,他们包揽了我出学习外的一切,以至使我失去了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我缺少的正是老蒲公英给小蒲公英戴的那把自强自立的小伞,这“遗产”是一份多么可贵的精神财富!当然也有些家长不是这样做的,像邓小平等老辈革命家就十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能力。

解放后,邓小平同志的夫人由于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家务,这本可以交给保姆管理,但他们却把全家的吃、穿等生活琐事的担子交给当时年龄尚小的灯楠。

邓楠每天按照家庭收支情况和吃饭人口去买菜,久而久之,不但培养了她独立办事的能力,也培养了她理财的经济头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秦淮区来凤新村50号502室
秋天,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
“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
在每一个孩子头上,
戴上一把远飞的伞。

假如把这首小诗送给所有的父母与子女,或许不算是一件小小的礼物吧!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蒲公英这种明智而伟大的精神。

环顾四周,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做父母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而不惜熬干自己的心血,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一举成功。

特别是现在几代人同守一棵独苗的家庭,对自己的“小皇帝”、“小公主”更是宠爱得“苦不堪言”,每日里“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而他们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无虑、舒适而平静的生活,经不起风,更经不起浪,一点风吹草动就搬动父母。

而且几乎习惯性的与电视机、游戏机、电脑为伴,已经慢慢的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豪华安逸的房间里。

每日里像井底之蛙一样,只能看到头顶一方蔚蓝的天,根本看不到,也不知道大自然里还有风、雨、雪、雷、电,又宛如水乡江南的一棵娇嫩的杨柳,只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土地上,而从不敢与风沙为伴,以海浪为兄。

那些“小皇帝”、“小公主”们从不敢伸手接触外面的世界,然而在他们脑子里的定义是“接触外面的世界就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凶多吉少。

这一切,怪谁呢?
可曾记得,我们父辈创业的艰难;可曾记得,我们立志继承与发革命传统的勇气与信心?难道我们真的要把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抛之脑后吗?须知,于
一切腐败思想抗争,没有顽强的毅力与坚忍不拔的精神,谈何容易?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总是不肯把自己的子女放在风浪里让他们学会奋斗与拼搏,而总是千方百计的用自己的身躯去抵挡一切的考验,到后来使自己日渐苍老而又翻然悔悟。

而且没有给子女留下可以让他们来竞争的经验与武器。

为什么身为子女的我们,总是拿不出丝毫的勇气从小磨练自己,不慕虚荣与富贵,戴上一把远飞的伞,去看一看天空的蔚蓝,宇宙的博大,去品尝一下雨露的甘甜与拼搏后的乐趣呢?要知道,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父母终有一天会老去,
死去,到那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又该怎么办呢?会埋怨父母的娇惯,还是怨恨自己没有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体魄和一颗放眼未来的心呢?
蒲公英老了,但他为自己的子女们留下了最有价值的遗产。

没有金钱,没有利益。

有的只是一把翱翔天空的伞,让他的子女们海角天涯四处扎根,哪怕是干燥的大地与坚硬的岩石,哪怕是暴大的雨雪与汹涌的海浪。

身为父母,是应该“保护”我们,但这个“保护”却是放手,让我们在风雨中中磨练,在雨雪中成长。

经历过这些之后,蓦然回首,我们必然会感激当初父母们的“狠心”与“残忍”。

蒲公英的精神不管是为人父母者,或是为人子女者,都应该具备的
一颗种子,一阵微风,就能营造一片蒲公英的灿烂.只要有一阵风,蒲公英就
会放开种子,随之而去,不管它们的后代会到什么地方,不会为后代设计要走的路,给它们翅膀,让它们飞翔.
给孩子一把远飞的小伞,平凡的蒲公英妈妈竟作出这么伟大的举动!因为她
知道,儿女终究要远走。

而任何遗产,在将来的狂风暴雨中,都没有一把小伞的作用大。

这样的母亲是伟大而有远见的,之所以说她伟大,是因为世上有太多的母亲都糊涂了,她们选错了遗产。

有这么一个大学生,在开学第一天住进宿舍时,发现没带报纸——因为她妈妈曾告诉她铺床时一定要先垫上报纸再放被褥。

她不知怎么办,结果傻傻地坐了一晚上。

不管这位母亲是否健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给了女儿良好的教育,却没有教会她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什么不学学蒲公英?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明确表态,不赞成给子孙留钱财。

这不由得使我联想起今日痴心父母们的所作所为来。

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愿。

然而,成“龙”也好,成“虫”也罢,这中间都有一个由量到质的转化过程。

如何抓好这个过程,使之有利于孩子成长,却未必是每个父母都能清醒悟彻的。

中国人传统的习俗,是做长辈的总要为子女留下点什么——或钱物、或品德、或技能。

这里面就有一个侧重的问题。

无疑,这种“遗传”理当德才重于钱财、“软
件”先于“硬件”。

可现实中家长们却常常恰恰相反,即过分重视子女的“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养成。

只要孩子伸手,就是摘星剜肉也不皱眉头。

那种为儿女舍得一身剐的精神令人感叹。

不知这究竟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化?有的家长终日“咸菜窝头穿肠过,唯有儿女心中留”,含辛茹苦地攒下几个血汗钱,只为子女将来能有“安乐窝”。

还有的殚精竭虑,挖门觅窗,一心要为孩子寻找轻松自在,养尊处优的“金饭碗”。

至于“小皇帝”或“小公主”们的思想、品德、文化等做人的基本素质如何却很少顾及。

殊不知,这种畸形溺爱的结果,只能使子女养成贪图享乐、不思创业的恶习。

个别缺才少德的分子还可能滑入犯罪的泥潭,成为社会的蛀虫。

如此看来,林则徐虽然是封建王朝的重臣,但他的育子观较之今日的一些先生太太们实在先进得多。

当然,比起历史贤达来,革命前辈更懂得“遗财不如遗才”、“留钱莫若贸贤”的道理,并且身传言教。

朱老总一生俭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是叮嘱他们要自食其力,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

革命老人徐特立也曾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先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这种遗革命之德之才重于单纯遗钱遗物的做法,难道不值得如今的父母们深思吗?
崇尚俭朴,不慕奢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应该留给后世弘扬光大。

一阵风,一颗种子,一片蒲公英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