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纳米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综述
纳米材料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

312摘要:纳米材料凭借其突出的物理性能,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纳米材料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时,重点研究了在钻井工具材料、钻井液完井液、采油生产、采油堵水、破乳剂五个方面的应用,对现场实验施工有着不同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纳米材料;石油领域;应用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312-01纳米材料,指的是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颗粒状物质,这种物质的大小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
当我们生活中的普通材料被制成纳米材料时,大多数普通材料本身的很多性质都会发生改变,比如:会增加辐射、吸收、催化等新特性,同时,它本身的光、电、热、磁等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石油开发的研究人员注意到纳米技术会使得材料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于是,研究人员开始将纳米材料与石油的开发工作相结合起来,将纳米材料应用到石油开发当中。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纳米材料是如何被应用到石油领域的:一、纳米材料在钻井工具材料上的应用开发石油,首先就需要钻井。
可以说,钻井是开发石油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我国的石油技术一直未到世界前列,就是因为钻井技术相对落后。
钻井问题想要被解决,必须要研发使用新技术。
研究人员发现新兴的纳米技术可以应用到钻井当中。
于是,将纳米技术与钻井相结合,以此可来提升我国的钻井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涂料。
将这种涂料涂在钻具和井的表面,会大大的降低钻具与井之间的摩擦力。
还有,将这种涂料涂在钻具的各种小零件上,大大增加了小零件的耐磨性,减少小零件的损伤。
不论是减少摩擦力,还是增加耐磨性,都会增加钻具的使用寿命,这会极大的降低石油开发行业的成本,会给石油开发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纳米材料在钻井液完井液中的应用将纳米材料制成的钻井液和完井液使用到钻井工作当中,在钻井过程中可以起到稳定井壁、储层保护的作用。
而且,添加钻井液和完井液还能够提升钻速,提高石油开发的效率。
纳米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力 降低能力 , 以及 在宏 观 和微观 水平 下 的流变 性 和驱
油机理。
Ma n d a l 等[ 2 6 利 用 合 成 的矿 物 油 和 非 离 子 乙 氧 基
表 面 活性 剂 , 系 统研 究 了 O / W 纳米乳 液 提高 采 收率 的 效果。 该 体 系呈 现假 塑性 流变行 为 , 分散 于水相 中的油 滴 粒度 分 布特 征呈对 数 正态分 布 ;而油 滴 粒度 分 布特
油 气井 出水 问 级水 溶液 分 散体 系在 不 同环境 下 的驱 油效 果 。浸 渗
试验表 明. 在室温条件下 , 相 比单 独 的 2 %K C 1 溶液 。
含有 1 0 %N P D的 2 % K C 1 溶液在 1 2 0 h后 可 多 获 得 3 . 4倍 的原 油产 量 : 石 灰 岩和砂 岩 的岩 心 流动试 验 结果
纳米 乳 液 ( 也 称细 乳液 或超 细乳 液 ) 指 分散 液 滴粒 径5 0 ~ 5 0 0 n m 的乳 液体 系 . 兴起 于 2 O世纪 7 0年 代 。 由
于纳 米乳 液 的超低 界 面张力 ,以及 随之产 生 的超 强增 溶 和乳化 作用 等独 特性 质 ,使其 成功 应用 于 开采低 渗
产 效果 明显 。另 一个 成功 的案 例是 对 因结垢 和 沥青 质
沉 积 堵塞 的注 水 井 处理 .措 施前 这 口井 在 1 0 . 3 4 MP a
注 入压力 下 的注水 量 为 1 9 0 . 7 0 m 3 / d ,由于注 水压 力太
高 而不 能满 足 配注 量 : 而采 用 酸化 复合 N P D技术 处理 后, 相 同 日注 水量 需要 的注水压 力下 降到 2 . 4 1 MP a , 3 0 d后 注水 量增 加 到配 注量 , 注水 压 力保 持 在 2 . 7 6 MP a 。
纳米流体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汉语译文)

译自SPE-163335纳米流体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摘要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石油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为改善和提高原油采收率(IOR /三次采油)项目开展各种各样的纳米粒子实验,这种IOR /EOR三次采油在实验室规模范围内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代表。
选为这个研究的亲水硅纳米颗粒平均粒径是7纳米。
纳米流体的合成使用合成储层盐水驱替。
在这篇论文中,实验性研究已经完成利用纳米流体注入到几个亲水贝雷砂岩岩心栓评估原油采收率。
与纳米流体有关的注射方案进行了三个: 1)在二次采油恢复过程中的纳米流体驱替, 2)三次采油过程中盐水驱替 (盐水驱替之后纳米流体驱替的剩余油饱和度), 3) 三次采油过程中的纳米流体驱替。
合成油和盐水/纳米流体之间的界面张力(IFT)已经通过旋转滴法测量。
它指出,当盐水驱中引入纳米颗粒时,IFT下降。
与盐水驱二次采油比较,纳米流体驱替在贝雷岩芯达到高出8%的原油采收率(初始油藏/ OOIP%)。
纳米流体也降低2-13%的范围内的孔体积(PV)在核心规模的残余油饱和度。
在注入方案2,从盐水中驱替的额外的石油采收率不到1%OOIP。
三次采油,纳米流体驱替恢复额外的石油地质储量近2%。
在我们的研究中IFT的减少可能成为恢复机制的一部分,我们的实验的基本结果表明,纳米流体驱替有更多潜在提高采收率的二次开采,三次采油技术。
简介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必须面对用常规技术来探索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挑战。
世界各地的大多数油田已达到总生产率接近衰退期的阶段。
因此,当前的主要挑战是如何通过经济的提取更多石油是油气井废井延期。
最新的全球产业创新趋势小型化和纳米材料,纳米粒子是纳米技术的一部分,大小通常小于100纳米,其规模远远小于岩石孔喉在微米大小,一个纳米粒子流体悬浮液,所谓的纳米流体,由纳米尺度颗粒分散在液体合成,例如水,油或乙二醇。
通过不断增加明确主题的出版物, 纳米流体IOR /EOR三次采油在过去的十年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潜力,它促使我们去执行揭示了纳米流体在多孔介质恢复机制和性能的研究。
探讨如何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394—创新观察前言:油气田采收率就是在开采油气的过程中,所采出的油气量和地质储量之间的比值。
油气田的开采包括前期、中期、后期,而提高油气田开发采收率需要在开采的中后期进行。
近年来,对油气田开采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如何提高油气田的开发采收率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提高采收率的技术1.1CO2捕集、封存技术碳捕集与封存这一技术简称CCS,即收集并储存CO2,使其无法排放到空气里。
CO2的封存技术包括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
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需要用到地质封存技术,即将处于液态和气态混合状态中的CO2注入油田。
CCUS 是在CCS 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概念,指CO2的捕集、利用和封存。
对CO2的利用,包括使用CO2进行驱油,提高采收率。
2020年10月10日,西北大学、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长庆油田分公司联合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和CCUS 会议”,肯定了CO2驱油的巨大潜力。
1.2纳米颗粒技术纳米颗粒的表面积较大,尺寸较小,表面的电荷密度较高,在低浓度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纳米颗粒通过增加聚合物的粘附程度、减少外表面的活性剂的吸附量、减少剪切降解等方法,使提高采收率的传统方法中的问题不复存在。
2020年,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开展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试验,其中就有纳米水驱油试验[1]。
1.3新型吞吐技术新型吞吐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使纳米颗粒深入毛细裂缝和微小的孔隙之中,注入进去的氮气或二氧化碳通过与分散颗粒共同发生作用,进入到原油和岩石的界面,进而分离出更多剩余的油。
该技术是一种单井措施技术,其特点是低成本、低风险、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高井之间不连贯或者连通性较低的低效井的采收率。
2、纳米材料提高原油采收率2.1金属氧化物A12O3纳米流体在盐水之中可以有效减少油和油水之间的黏度,所以,将其分布在盐水中或者分布在蒸馏水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但A12O3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很低,需要加入PVP 形成稳定的A12O3纳米乳状液。
纳米科技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探究

纳米科技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探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寻找更有效的石油开采方法成为石油业务的重要课题。
纳米科技作为一项前沿技术,为石油开采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纳米科技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其优势及潜在的影响。
纳米科技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增强油田勘探、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和改善提取技术等方面。
首先,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勘探工具。
纳米颗粒的特点包括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易于分散等。
这些特性使得纳米颗粒在勘探中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地质信息,从而帮助确定石油储藏的类型、规模和分布等。
同时,纳米颗粒还可以通过与特定化合物的反应来提供关键的油藏性质信息,如流动性和渗透性。
其次,纳米科技在油藏开发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纳米颗粒可以在油藏中形成稳定的胶体颗粒悬浮液,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这种纳米胶体悬浮液可以用于调节油藏中的相对渗透率,减少油藏对水的吸附,更有效地提取石油。
此外,纳米粒子还可以在油藏中形成可逆的改性剂,用于改善岩石孔隙结构,增加孔隙连通性,提高油藏的渗透性。
这些应用使得纳米科技成为了提高油藏开发效率的关键技术。
最后,纳米科技还在油井提取工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纳米粒子可以用作油井封堵剂,用于控制油井中的液体流动,防止油井堵塞。
此外,纳米粒子还可以用作流动控制剂,调节油井产能,提高石油采收率。
这些应用改善了传统石油开采技术的局限性,有效地解决了油井产能衰减和堵塞等问题,提高了石油采收率。
纳米科技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纳米粒子的尺寸和比表面积可调性使得其在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条件。
其次,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稳定性,可以在油藏中长时间保持活性,提高石油提取效率。
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通过表面改性来调控其在油藏中的行为,从而实现更精确的石油开采。
然而,纳米科技在石油开采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首先,纳米颗粒的长期环境影响和生物毒性有待深入研究。
纳米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试
5 2 0 4 0 6年 1 月 2
采
技
术
Vo . 7 No 4 12 .
WE L TE TI L S NG AND ROD P UCT ON TE HN 3 GY l C (LO I
纳米 技 术提 高石 油 采收 率研 究 进展
的粘度 改变 油水 流 度 比 , 随着 成 膜作 用 由近及 远 的
推进 , 在水 的 冲刷 下 原 油不 断 地 被剥 离 油 藏岩 石 孔
隙表 面 , 使采 收 率得 以提 高 。 在 实 际注入 过 程 中采用 了降压 增注剂 纳米 聚硅
作者简 介: 缪云( 9 1)男 , 18 ,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提高采收率研究 。地址 :60 0 ) ( 1 50 四川成都市。
西西伯 利 亚 、 明 、 德 米 尔 基 、 拉 斯 诺 达 尔 秋 乌 克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月 2
缪 云 、 李华斌 : 纳米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5 5
材料 ( 音译 名 : 雷西 尔 ) 泡 。纳 米 聚 硅 材 料 是 一 种 以 SO 为 主要成 分 、 i。 具有 极强 憎 水 亲油 能 力 的颗 粒状
形成 降低 了原 油 与 岩 心 孔道 表 面间 的粘 附 力 ,MD 膜驱 剂不 能 明显 降低 油 和 水 之 间 的界 面 张力 , 随着
家骢研 究 小组 , 装 了功能 性 聚 电解 质 与 双 阳离子 组 交替 膜 。在 离子 化表 面引入能 诱导 产生 相反 离子 的 微粒 , 如酶 、 半导体 微粒 等 , 形成 复合 的有 序膜 , 由此 发展 了一种 固体化 酶 的新技术 与复合 超微 粒 的薄膜
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文 V 王小波
摘要纳米技术是 !" 世纪 #" 年代诞生并发展起来 的 一 项 尖 端技术!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国内外不少行业和企业都期望能 凭借它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本文主要对纳米技术在油 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优势和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行 了阐述!以供参考"
离流入井筒" 单个粒子所产生的分离压力非常小!但是数百万乃 至数十亿p;5" =<(!使 原油很容易从岩石表面分离!其与界面张力#毛管力#润湿反转等 表面力机理不同"
纳米传感器 油藏纳米传感器6 即纳米传感器: !通过注入水进入油藏!在 地下(旅行)期间!分析油藏的压力#温度和流体类型!将信息存储 在存储器中!由生 产 井 随 原 油 产 出 并 回 收 +&4," 纳 米 传 感 器 的 平 均尺寸为 %" '1!% 滴溶液中含有 G """ 亿个 +9H)*9" 纳米传感器可用于辅助圈定油藏范围# 绘制裂缝和断层图 形#识别和确定高渗透率通道!帮助寻找油田中被遗漏的油气#优 化井位#设计和生成更真实的地质模型" 纳米传感器是一种全新 的了解井间基质#裂缝和流体性质以及油气生产变化的技术" 可 以通过直接与油藏接触完成! 对剩余油发现和开采具有重要作 用" 7IJ 正在开发地下自发纳米传感器6 或叫微电子智能砂传感 器: !它可标记时间和位置!具有在严苛的地下环境获取信息的能 力" 现有的数据获取装置是毫米级的封装系统!适合描述温度#压 力#电阻率以及烃浓度" 它可应用于流动保障#井筒完整性分析# 水力压裂以及油藏描述" 纳米防腐耐磨 在石油钻采工程领域!地面和井下工具都面临着磨损#腐蚀# 高 温 高 压 #高 含 ;!B 和 JK! 等 复 杂 环 境 !不 仅 造 成 工 具 损 坏 #腐 蚀#成本增加和产量降低等问题!还增加了作业风险和环境污染 等负面影响" 例如常见的关键易损零部件有钻头#膨胀锥#柱塞# 转子#光杆等!而高性能纳米涂层有望解决上述难题" 新型高硬度 耐磨纳米涂层不同于传统单相纳米晶等耐磨涂层技术!它主要是 利用两相陶瓷在微结构方面进行周期性调制!形成共格外延生长 的纳米多层膜结构以获得高硬度及耐磨性能'或利用两种纳米晶 陶瓷材料进行复合!形成纳米超硬复合膜结构以获得高硬度及耐 磨性能!以满足石油钻头表面对超高耐磨耐热氧化性能的需求" 总结 在低油价的环境下!采用纳米技术加热稠油油藏!提高稠油 油藏采收率降本增效是否可行值得探索" 气驱提高采收率在国内 已应用了很多年!不利的流度比和重力分离效果制约了气驱提高 采收率大范围应用!应结合纳米技术6 如煤粉灰纳米微粒: 增强气 驱的适应性" 随着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预计未来会陆续涌现颠覆性新技 术" 纳米催化剂原位改质难动用原油技术有望实现有机质的原地 转化和开采!将高能耗#高污染的(地上炼油厂)模式发展到优质 清洁的(地下原位炼油厂)模式" 参考文献 L%M刘 合 !金 旭 !丁 彬 纳 米 技 术 在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领 域 的 应 用 +N, 石油勘探与开发!!"%G6 G: 2 %"%3%"!% L!M 詹迎青!万 昕 艺 !王 雅 洁 !等 纳 米 粒 子 在 油 田 驱 油 中 的 研 究进展+N, 现代化工!!"%G6 #: 2 &43" L&M B7OIA =!;KBBIPEP B!Q7=7EP 7!+* (. 7RR.D,(*D)' )SE(' )*+,-').)/0 S)@ I'-(',+8 KD. +,)C+@0 +J,7 +CD+T$R@),++8D'/9 )S *-+ F+S+,* ('8 FDSSU9D)' ?)@U1!!"%G A@('9A+,- <UH. L3M 王彦玲!王坤!金家锋 纳米材料在压裂液体系中的应用进 展+N, 精细石油化工! !"%G! &&6 G: 2 G& G4 L5M 彭宝亮!罗健辉!王平美 纳米材料在油田堵水调剖中的应 用进展+N, 油田化学! !"%G! &&6 &: 2 55! 55G 作者单位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鄯善采油厂注水工艺室
提高采收率用纳米驱油剂标准

提高采收率用纳米驱油剂标准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纳米驱油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驱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中。
本文将从纳米驱油剂的定义和分类、作用机理、选择标准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纳米驱油剂的定义和分类纳米驱油剂是一种由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溶液或分散体,其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根据纳米颗粒的材料和性质,纳米驱油剂可以分为无机纳米颗粒驱油剂和有机纳米颗粒驱油剂。
无机纳米颗粒驱油剂主要包括纳米氧化铁、纳米金属氧化物等,有机纳米颗粒驱油剂主要包括纳米聚合物、纳米胶体等。
二、纳米驱油剂的作用机理纳米驱油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作用机理提高采收率:1. 增加原油相对渗透率:纳米颗粒可以填充油藏孔隙中的微小裂缝和毛细管,阻止水分子进入油相,从而减少油相的相对渗透率,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2. 改善油水界面性质:纳米颗粒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进油相在孔隙中的分散和排水,提高油相的迁移能力。
3. 降低油相黏度:纳米颗粒表面的活性基团可以与原油中的高粘度组分发生反应,改变其分子结构,降低油相的黏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4. 溶解油相中的油饼:纳米驱油剂的表面活性基团可以与油相中的油饼结合,形成稳定的乳液,促进油饼的分散和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三、纳米驱油剂的选择标准1. 纳米颗粒尺寸:纳米驱油剂颗粒尺寸应符合油藏孔隙的尺寸分布,一般选择尺寸较小的纳米颗粒,以便能够进入孔隙中填充裂缝和毛细管。
2. 纳米颗粒形态:纳米驱油剂颗粒形态应均匀且稳定,以便能够在油藏中长时间分散并发挥作用。
3. 纳米颗粒材料:纳米颗粒应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与原油发生作用,并能够长时间存在于油藏中。
4. 纳米驱油剂浓度和添加方式:纳米驱油剂浓度应适当,太低则无法发挥作用,太高则容易堵塞孔隙;添加方式应科学合理,使纳米驱油剂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油藏中。
四、纳米驱油剂的应用前景纳米驱油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驱油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胜 的特性之一是 由于表 面积大 ,特别是在 高温下产生 巨大 的扩散驱 动力 。以前 的研究 表明 ,纳米粒 子可以通
过将储层 润湿性转 移到更多的水分润湿和降低界面 张力 来提高原油采收率 ,但 这一领域仍然在探索 中。本文将
纳米颗粒分 为j类 :金 属氧化物 、有机和无机颗粒 。
关 键 词 :纳米技术 ;应 用 ;提高采收率
子 改 进所 有 常规 EOR方法 应用 的可能性 。Engeset… 在 研 究 中观察 到 ,这 些微 小 的颗 粒可 以渗 入孔 隙空 间 ,传统 的采 油 技术 根本 无 法做 到这 一点 ,因此 导 致 更 高 的采 收率 。他 还解 释说 ,可 以调 整纳 米颗 粒 来改变储层性质 ,例如润湿性 ,改善流动性 比例或 控制形成细粒迁移。此后 ,大量研究 已经投人到这 一 领域 。但是 ,还有很多是要探索和学习的。本文 尝试 总结迄 今 为止 在 EOR 应 用 纳米 颗 粒领 域 已经 完成 的研究的重要成果。接下来是总结迄今为止纳 米 颗 粒在 EOR领域 的潜在 应用 进行 的研 究 结果 。
Abstract:Nanotechno1ogy has attracted a great attention in enhancing oil recovery(EOR)due to the cost—e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 f riendly m anner.The size of nanoparticles for EOR usually is in the range of 1 ̄100 nm,which may slightly differ from variou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tandards. Nano·particles exhibit signif icantly diferent properties compared to the same fine or bulk molecules because of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atom s at their surface as a result of ultra—sm all size.In particular,one of the m ost useful and fascinating properties of these particles is to create a massive difusion driving force due to the large surface area,especially at high temperature.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anoparticles can enhance oil recovery by shifting reservoir wettability towards more water-wet and reducing interfacial tension,yet this area is still open for discussion.In this paper,nanoparticles were classif 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m etal oxide,organic and inorganic par ticles. Key words: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1 绪 论
纳 米技 术 的广泛 研究 于 1980年代 开 始 ,从此 , 它 一 直是科 学 发现 的现 代奇 迹 。纳米 尺度 是 量子 和 体 积效 应之 间 的界 限 。 因此 ,经 典物 理学 和量子 定 律 只能 在一 定程 度 上解 释这 些纳 米颗 粒 的行 为 。然 而 ,这 种行 为 的原 因 和纳米 颗粒 特 征 的大部 分 细节 仍 然 是一个 谜 。在 纳米 尺度 上 ,颗 粒与 其较 大规 模 的对应 物完 全不 同。科 学家将 这 些奇 怪行 为 的原 因 与 这些 粒 子的较 大表 面 积处 的量 子效 应或 较 高 的原 子 密度 相关 联 。纳 米颗 粒 的这些 独特 性 质 已经扩 大 了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一直 密切参与这一变革 ,并且仍在探索这项技术的好处。 只是 最近 才发 现 了这一 技术 在石 油 和天 然气 行业 的 高 潜 力 。主要 目标 领域 之一 是研 究 通过 注入 纳 米粒
中图分 类号 :TEl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671—0460(2018)08—1753—04
Review on A pplication of Nan0techn0l0gy in Enhancing Oil Recovery
LIKai-xin,ZHA0 Fa4un,LIXing-yu,WANGLi,ZHANG Yu,LIUPeng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Heilongjiang Daqing 163318,China)
第 47卷第 8期 2018年 8月
当 代 化 工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V0].47. No.8 August, 201 8
应用纳米技 术提 高原 油采收率综 述
李 凯欣 ,赵 法军 ,李星雨 ,王力 ,张煜 ,刘鹏
(东北 石油 大学 ,黑龙 江 大 庆 163318)
摘 要 :纳米技术 南于成本效益 和环保的方式 ,在提高石油采 收率 (EOR)方 面引起 了极 大的关 注。用于
EOR的纳米颗粒 的尺寸通常 在 1~100 n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范围内 ,这可能 与各种 国际组织略有不 同。与相 同的细小 体积分子
相 比 ,纳米颗粒表现 显着不 同的性质 ,由于超小 尺寸 ,其 表面的原子浓度高得多 。这些颗粒最有用 和最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