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间设计规则
公共 卫生间 设计标准

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一、使用人数公共卫生间使用人数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用户需求。
一般来说,公共卫生间应满足以下要求:1. 高峰期使用人数:公共卫生间的高峰期一般为早上和午饭后,此时使用人数较多,因此公共卫生间应满足高峰期使用人数的要求。
2. 不同场合使用人数:公共卫生间的使用人数应根据不同场合和活动类型进行调整。
例如,商业场所的公共卫生间使用人数较多,而文化娱乐场所的使用人数则相对较少。
3. 使用时间:公共卫生间的使用时间一般较长,因此应考虑增加卫生间的面积和设施,以便用户能够舒适地使用。
二、空间布局公共卫生间的空间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1. 洁具数量与位置:公共卫生间的洁具数量和位置应根据使用人数和使用需求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每个洁具的尺寸和间距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以便用户能够舒适地使用。
2. 通风与采光:公共卫生间的通风和采光非常重要,因此应考虑安装排气扇和窗户,以便保持空气流通和采光良好。
3. 隔断与私密性:公共卫生间的隔断和私密性应得到充分考虑,以便用户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
4. 无障碍设施:公共卫生间应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以便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地使用。
三、设施与配件公共卫生间的设施与配件应包括以下方面:1. 洗手盆、龙头和镜子: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龙头和镜子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
此外,洗手盆和龙头的质量和材料也应符合要求。
2. 便器与小便器:公共卫生间的便器和小便器应采用易于清洁、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款式。
此外,应考虑安装扶手等辅助设备,以便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地使用。
3. 卫生纸架与废纸篓:公共卫生间的卫生纸架与废纸篓应采用易于清洁、牢固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款式。
此外,应考虑设置多个废纸篓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
4. 洗手液与烘干机:公共卫生间可考虑设置洗手液和烘干机等设备,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
这些设备的款式和质量应符合要求。
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卫生间的设计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来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标准:
1. 建筑物数量:根据使用人数和建筑物类型,确定需要设置多少个公共卫生间,并确保足够的容量。
2. 卫生间位置:卫生间应该位于易于找到和接近的位置,可以通过指示牌进行标识。
3. 平面布局:卫生间的平面布局应该合理,包括男女分开,残疾人专用厕所等设施。
4. 尺寸要求:卫生间的尺寸应符合相关规范,以提供充足的空间供用户使用,并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
5. 洗手间设施:卫生间内应提供洗手池、肥皂、纸巾或手干机等洗手间设施,以保证卫生条件。
6. 通风设备:卫生间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以确保
空气流通和排除异味。
7. 安全措施:卫生间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滑地板、紧急报警装置等。
8. 卫生室设施:一些公共建筑可能需要设置卫生室,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卫生条件,特别是医院、学校等场所。
请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和细节上的要求。
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法规和规范进行详细研究和参考。
公共厕所设计及尺寸规范(5篇材料)

公共厕所设计及尺寸规范(5篇材料)第一篇:公共厕所设计及尺寸规范公共厕所设计及尺寸规范。
纠结卫生间布置的进= =!(复制粘贴版)来源:林浩ღLiam的日志 3.3 设计规定3.3.1 公共厕所的平面设计应将大便间、小便间和盥洗室分室设置,各室应具有独立功能。
小便间不得露天设置。
厕所的进门处应设置男、女通道,屏蔽墙或物。
每个大便器应有一个独立的单元空间,划分单元空间的隔断板及门与地面距离应大于100mm,小于150mm。
隔断板及门距离地坪的高度:一类二类公厕大于1.8m、三类公厕大于1.5m。
独立小便器站位应有高度0.8m的隔断板。
3.3.2 公共厕所的大便器应以蹲便器为主,并应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一定比例的坐便器。
大、小便的冲洗宜采用自动感应或脚踏开关冲便装置。
厕所的洗手龙头、洗手液宜采用非接触式的器具,并应配置烘干机或用一次性纸巾。
大门应能双向开启。
3.3.3 公共厕所服务范围内应有明显的指示牌。
所需要的各项基本设施必须齐备。
厕所平面布置宜将管道、通风等附属设施集中在单独的夹道中。
厕所设计应采用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器具。
3.3.4 公共厕所内部空间布置应合理,应加大采光系数或增加人工照明。
大便器应根据人体活动时所占的空间尺寸合理布置。
通过调整冲水和下水管道的安装位置和方式,确保前后空间的设置符合本标准第3.4节的规定。
一类公共厕所冬季应配置暖气、夏季应配置空调。
3.3.5 公共厕所应采用先进、可靠、使用方便的节水卫生设备。
公共厕所卫生器具的节水功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规定。
大便器宜采用每次用水量为6L的冲水系统。
采用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污水,循环用水冲便的公共厕所,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的要求。
3.3.6 公共厕所应合理布置通风方式,每个厕位不应小于40m3/h 换气率,每个小便位不应小于20m3/h的换气率,并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公共卫生间设计规则

公共卫生间设计规则
公共卫生间是指用于公共场所或大型建筑内供一般访客使用的洗手间。
由于公共卫生间的使用频率高、人流量大,设计规则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对
于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公共卫生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公共卫生间设
计规则的建议。
1.合理的布局规划:
2.独立性和私密性:
3.卫生和清洁:
卫生间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用户的良好卫生体验。
清洁人员应
定期检查并补充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并使用清洁剂对马桶、洗手池
等设备进行清洁。
此外,公共卫生间应配备垃圾箱,避免用户将纸巾等卫
生用品随意丢弃。
4.合理的通风和散味:
5.设备的易用性:
6.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
7.提供足够的卫生设施:
8.合理的安全措施:
总之,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规则应聚焦于用户体验和公共卫生水平提升。
通过合理的布局、清洁设施的完善、易用性的提升以及对特殊群体需求的
关注,能够有效提升公共卫生间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
用体验。
同时,定期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维护,能够确保公共卫生间的卫生环境良好,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

{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公共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场所,其设计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卫生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以提高公共卫生间的卫生和安全性。
I. 设计规范(一)设计应选用防滑、耐磨、防水、易清洁的材料,如瓷砖、不锈钢、玻璃等。
同时,材料的使用应符合环保要求,不要使用有害物质。
(二)卫生间内应该设置足够的采光和通风设施,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室内的明亮。
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三)设有手推门,应运用自动感应器,避免接触污染者的手柄。
(四)每个间隔不得太小,最好采用隔板分隔。
(五)卫生间内的门应推拉开,不应推推,以避免手接触污染。
(六)隔代使用的手盆、蹲腔、水龙头、把手等易污染的设施应有下列保障:1.洁白无瑕,手感平滑,不刺激皮肤;2.表面光滑平整,无凹凸及裂纹,不留污渍;3.设置装置牢固可靠,安装位置合适,并配有说明书。
(七)卫生间应有消毒设施,如可供公众使用的洁具消毒液、洗手液等,并设专用垃圾桶。
(八)对于残障人士,公共卫生间应设置便携式手推轮椅、优质的支撑设施以及易于进出的门等。
(一)公共卫生间应始终保持清洁卫生,设专人负责管理和清理。
定期消毒,保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二)要设置醒目的标志和宣传栏,发布管理卫生的规则。
(三)加强对公共卫生间的检查和监管,防止恶意损坏和破坏。
(四)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同时提醒公众要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总之,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和管理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应该遵循科学规范化的原则。
管理单位应定期对公共卫生间进行清理和消毒,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素质,切实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公共厕所设计规范

公共厕所设计规范公共厕所是人们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园等需要如厕时使用的设施,因此其设计规范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公共厕所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首先,公共厕所的位置应该易于找到且交通便利。
应该在公共场所的繁华区域或者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可以通过标识、指示牌等方式明显标识出来。
公共厕所的位置还应与其他设施和服务有所配合,比如商场的厕所应该靠近餐厅、购物区域等。
公共厕所的面积应适当,足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同时使用。
根据人流量的多少确定面积,一般要保证每100人有一间马桶。
区分男女厕所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例,但应保证女厕所数量大于男厕所。
此外,公共厕所的通道宽度应设计合理,能够容纳轮椅和婴儿车等特殊需求。
公共厕所的内部设计要简洁、实用。
设施应当齐全,并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比如应有足够数量的马桶、蹲位和洗手池,同时应配备卫生纸、肥皂、干手器等设施。
材质应选择容易清洁、防滑的材料,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此外,公共厕所在设计时应避免死角和潮湿的地方,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公共厕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用品,比如卫生纸、肥皂、垃圾桶等。
同时,应配备卫生员定时打扫厕所,保持其整洁和卫生。
公共厕所还应标注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以提醒使用人员保持卫生和文明使用。
公共厕所还应考虑残疾人士的使用需求。
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比如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配备轮椅坡道、扶手等辅助设备。
最后,公共厕所的安全性问题也要考虑到。
应采取措施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比如安装防滑设施、合理设置照明等。
厕所门的设计也要兼顾安全和隐私的需要,应选用防撬锁,并保证门前的过道宽度够宽以确保迅速逃生。
综上所述,公共厕所的设计规范应该是:位置易找到、交通便利;面积适当、设施齐全;内部设计简洁实用、易清洁;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用品和卫生员;考虑残疾人士使用需求;保证安全性。
这些规范的遵循可以提高公共厕所的舒适度,维护公共卫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 J 476-2005)1 总则1.0.1 为使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厕所的设计。
1.0.3 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
1.0.4 城市公共厕所应逐步建立以固定式公共厕所为主,活动式公共厕所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城市公共厕所布置格局;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为现代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主要方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贮备一定数量的活动厕所满足大型活动对辅助设施的需要。
1.0.5 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2 术语2.0.1 公共厕所(公厕)WC,public toilets,lavatory,restroom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厕所。
2.0.2 独立式公共厕所in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
2.0.3 附属式公共厕所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
2.0.4 无障碍专用厕所toilets for disable people供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的厕所。
2.0.5 活动式公共厕所(活动厕所)mobile public toilets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
2.0.6固定式公共厕所fix up public toilets不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
2.0.7 单体厕所monocase public toilets只包含一套卫生器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2.0.8 组装厕所movable combination public toilets由多个单体厕所组合在一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2.0.9 拖动厕所drag-movable public toilets由其他车辆拉动至使用场所的活动式公共厕所。
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

公共卫生间设计规范
公共卫生间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卫生设施,在设计上应符合以下规范:
1. 设计目标: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目标是提供舒适、安全、卫生、便利的使用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残疾人和老年人。
2. 卫生防护:公共卫生间应有专门的清洁用品和垃圾桶,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
3. 空间规划:公共卫生间的空间规划应合理,设有足够的通道宽度,方便人员进出。
洗手盆、马桶和蹲便应分开设置,避免交叉传染。
4. 洗手设施:公共卫生间应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包括洗手盆、防溅装置、皂液和干手器。
洗手盆应设在便于操作的高度,供残疾人使用的还应有辅助设施。
5. 化妆区:公共卫生间可设置化妆区,提供镜子、化妆台和座椅等设施,方便公众化妆和整理。
6. 座位:公共卫生间中的马桶和蹲便应有足够的座位数目,且座位宽度和高度应适合不同人群使用,尤其是残疾人和老年人。
7. 紧急出口:公共卫生间应设有紧急出口,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安全区域。
8. 照明:公共卫生间应设置明亮的照明设备,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防止跌倒和事故发生。
9. 通风:公共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10. 标识:公共卫生间应有明显的标识标示,指示使用者方向
和使用规则,并根据需要提供多国语言标识。
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规范能够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性化和功能化要求,与时俱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的空间.
二、规范要求篇
1、卫生间的布置
(1)、 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 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A、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²; B、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m²; C、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²; D、单设便器的为1.10m²。 (2)、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 、餐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 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注:卫生间也 不能布置在工人房的上层,但可布置在储藏间的上层) (3)、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4)、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5)、卫生间可布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且必须采取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 护措施。 (6)、大户型主卫生间宜洗、浴分间设,洁具设施要与户型档次相匹配;应设管道井。
起立的一种设施。 低位小便器tow-level urinal:方便乘轮椅的男性残疾人使用的小1)、建筑物的厕所、盥洗室、浴室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医药、医 疗、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水、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层;公共卫生间内产生噪声的设备 (如水箱、水管等),不宜安装在与办公、宿舍、病房等相邻的墙上,否则应有隔噪声措施. 配强、弱电的用房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2)、公用厕所男女厕位应适当增加女厕的蹲(坐)位数和建筑面积,男蹲(坐、站)位与女蹲 (坐)位比例以1:1~2:3为宜,商业区以2:3为宜。 (3)、公用男女厕所宜分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无前室的卫生间外门不宜同办公、居住等 房门相对。 (4)、公用厕所宜设置独立的清洁间,内设拖布池、拖布挂钩及清洁用具存放的柜架。 (或男女厕所均设拖布池,现也有用水桶代替拖布池的做法。) (5)、男女厕所宜相邻或靠近布置,便于寻找和上下管道集中布置,但应避免视线干扰。 (6)、室内宜有自然采光和直接自然通风。无通风窗口的卫生间应有机械通风换气措施。 (与住宅厨房设计不一样)
表一
设施类别
洗手盆 男厕所
无障碍厕位
安全抓杆
设计要求
1. 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应设安全抓杆; 2. 洗手盆前应有1.10 m×0.80 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
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0.60~0.70 m、高1.20 m的安全抓杆; 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 m.
1. 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 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应不应小于1.80m×1.40m; 3.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应不应小于2.00m×1.00m; 4. 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如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
Ⅱ.住宅卫生间设计
一、概述篇 二、规范要求篇 三、布置篇 四、案例篇 五、风水篇
规范要求点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一、概述篇
住宅一般都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卫生间是家庭生活 卫生和个人生活卫生的专用空间,当代人们对卫生问及其卫生设施的要 求越来越高,卫生间设计成为住宅设计的重点,且设计也朝着日趋精、 善、美的方向发展。
总结:(需要掌握内容)
方 案 阶段
施工图阶段
① 公共厕位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
贮存、医药、医疗、变配电的上层;配强、弱电的用 房不应设在卫浴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②男女蹲位的比例1:1~2:3,商业区以2:3为宜; ③ 外开门厕所到对面墙尺寸:
1.20+1.30=2.50m; 内开门厕所到对面墙尺寸:1.40+1.10=2.50 m 外开门厕所到对面小便器墙边距离:
新建公共厕所无障碍厕位示例
附图四
新建专用无障碍厕所 附图五
注释: 1、无障碍专用卫生间面积≥4㎡。 2、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 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厕所宜采用推拉门,采用平开门时门扇应向外 开启)。 3、门扇在一只后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 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并应以斜 面过度。 4、无障碍专用卫生间距地面高0.40~0.50m 处应设置求助呼叫按钮。 5、坐便器两侧设高0.70m水平抓杆(固定式 或旋转式)和高1.40m垂直抓杆,距洗手盆边缘 0.05m处设抓杆,抓杆要安装牢固。 6、卫生间设置1.20m高的挂衣钩。
卫生间设计细则
目录:
Ⅰ.公共卫生间设计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卫生间及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一.概述篇 二.布置篇 三.案例篇
Ⅱ.住宅卫生间设计
一.概述篇 二.规范要求篇 三.布置篇(设计点) 四.案例篇 五.风水篇
Ⅰ.公共卫生间设计
一、概述篇 二、布置篇(公共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三、案例篇
规范要求点
内开门厕所到对面墙尺寸:1.40+1.10=2.50 m 外开门厕所到对面小便器墙边距离: 1.20+1.30+0.40=2.90 m 5、双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内开门时:1.4×2+1.1=3.9 m,当外开 门时:1.2×2+1.3=3.7 m
(4)、无障碍厕所设计
A、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一、概述篇
公共卫生间涉及的面比较广阔,本章节主要讲述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卫生 间及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C、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表三
设施类别
无障碍 淋浴间
无障碍 盆浴间
呼叫按钮 安全抓杆
设计要求
1.淋浴间不应小于0.35㎡(门扇向外开启); 2.淋浴间应设高0.45m的洗浴坐椅; 3.浴间短边净宽不应小于1.50m; 4.淋浴间应设高0.70m的水平抓杆和高1.40m的垂直抓杆.
1.盆浴间不应小于0.45㎡(门扇向外开启); 2.盆浴一端设深度不应小于0.40m的洗浴坐台,浴盆一侧设洗面盆 ; 3.在浴盆内侧应设高0.60m和0.90m的水平抓杆,水平抓杆长度应大 于或等于0.80m; 4.浴间短边净宽不应小于2.00m.
附图三
小结:
1、洗脸盆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 m,双侧并列洗脸盆外 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 m;
2、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单侧并列洗脸 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
3、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 4 、外开门厕所到对面墙尺寸:1.20+1.30=2.50m;
1.20+1.30+0.40=2.90 m ④双侧为布置时 内开门最小尺寸:1.40×2+1.10=3.90 m 外开门最小尺寸:1.20×2+1.30=3.70 m ⑤ 无障碍厕位:新建厕为净面积≥1.80 m ×1.40 m
改建厕为净面积≥2.00 m ×1.00 m ⑥ 专用厕所无障碍设计净面积≥2.00 m ×2.00 m
0.90×1.20 0.90×1.40 1.10×1.40 1.40×1.80(改建用1.00×2.00) 1.00×1.20 1.00×(1.00+0.60) 盆浴(门扇向外开启)2.00×2.25 淋浴(门扇向外开启)1.50×2.35
(2)、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② 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③ 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1.25m; ④ 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⑤ 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盆浴间 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m; ⑥ 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有隔板的小便器的中 心距离不应小于0.80m ;
1、名词定义
无障碍厕位barrier-free toilet cubical:公共厕所内设置的、乘轮椅残疾人可进 入和使用的带坐便器及安全抓杆的隔间厕位。
无障碍厕所barrier-free lavatory:供残疾人、老年人及妇幼使用的无障碍实施齐全 的小型厕所。
无障碍盆浴间barrier-free bath room: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使用的盆浴间。 无障碍淋浴barrier-free shower room: 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使用的淋浴间。 安全抓杆grab bar: 在无障碍厕位、厕所、淋浴内,协助行动不方便者安全平移和
(7)、楼地面 防水、排水、防滑、易清洁、防渗漏,墙面和顶棚应防潮。
2、各卫生隔间、设备间距的基本尺寸
(1)、厕所和浴室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
类别
外开门的厕所隔间 内开门的厕所隔间 医院患者专用厕所隔间 无障碍厕所隔间 外开门淋浴隔间 内设更衣凳的淋浴隔间 无障碍专用浴室隔间
平面尺寸(宽度m×深度m)
⑦ 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 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 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
⑧ 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外沿的净距:当采用内 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 m。
附图一
(3)、常用几种布局最小开间尺寸: 附图二
拉手; 5. 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
1.40 m的垂直抓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