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案例分析
《中国远洋案例分析》课件

• 中国远洋公司简介 • 中国远洋公司战略分析 • 中国远洋公司运营管理 • 中国远洋公司业绩评价 • 中国远洋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01
中国远洋公司简介
公司背景
成立于1961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航运企业之一。
总部位于北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
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家综合性航运企业,涵盖了航运、物流、港口等多个领域 。
文化融合
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远洋公司注重文化融合,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以实现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
03
中国远洋公司运营管理
运输网络和物流体系
运输网络
中国远洋公司建立了广泛的运输网络,覆盖全球各大海域和港口,确保了货物运 输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物流体系
公司拥有先进的物流体系,通过整合海运、陆运、仓储等资源,实现了全程物流 服务的一化。
04
中国远洋公司业绩评价
财务指标评价
盈利能力
中国远洋的盈利能力主要通过净 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 衡量,这些指标反映了公司的盈
利能力和投资回报水平。
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 率等,用于评估中国远洋在债务到 期时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 债务。
运营效率
运营效率指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 账款周转率等,能够反映中国远洋 的管理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公司业务范围
集装箱班轮运输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集装 箱班轮运输服务,包括 远洋、近洋和内贸航线
。
散货运输
提供铁矿石、煤炭、粮 食等散货的运输服务。
物流服务
提供仓储、配送、报关 、报检等一站式物流服
务。
港口业务
参与国内外港口投资和 运营,提供港口装卸、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百事公司案例分析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是集团从事科研业务的重要平台,是我国最大 的交通运输及航运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Page 15
社会化产业集群是集团支持产业集群,包括地产资源开发、
酒店管理、海事院校、医院等社会化服务业务。当前,集团 正着力将其打造成新产业的孵化器,专业人才培育地。
集团正着力开展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以 更好地推动各业务升级和转型。
Page 16
企业文化:
中远集团的象征图形: 象征图形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英文缩写COSCO 组成的抽象船形图案。该标志是中远集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 广泛使用的视觉形象,在造型表现上突出反映了中远集团的 行业特点和经营理念:基本色为蓝色,象征着中远集团与大 海的不解之缘;全幅图案构思精巧,立意深刻,象征着中远 集团这艘巨轮乘风破浪、锐意进取、走向世界的企业精神。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中国远洋远期运费协议FFA

2,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主要包括存放于银行、金融机构及中远财 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通 过银行、金融机构及船舶代理及经纪公司的衍生金融 工具;应收及其他应收款项。
3,流动性风险 大额订单资金链的维持,需要稳定的现金支持和合 理的现金比率。中国远洋采用的现金管理政策是定期 监控现时及预期流动资金头寸,确保有充足资金以应 付短期及长期需求。
和长江支线。中服务网点,为客户提
供优质的“门到门”服务。
(2)通过中远散货运输有 限公司等经营干散货航运业务 。
截止2013 年12 月31 日,中 散集团自有及控制船舶共319 艘,约2,805万载重吨。其中 ,自有船203 艘,约1,779 万 载重吨。航线覆盖全球100 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 。
②交易如何进行?
两家公司对未来运费市场走势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方认为运费会涨,而另一方认为会跌。
双方就某一特定航线(或某船型的平均期租金)约定 一个价格,并确定在未来一定期间后进行结算的日期。
中国远洋案例分析

在被任命为中远集团总裁后,魏家福先请来一批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花8个月时间专门为中远集团制定了一 份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随后,这个规划被他又浓缩成了两 句话: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 变;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 与其他国内航运巨头相比 ,中远除拥有最大的船队,也拥有更多港口码头和物流设施 。"过去航运就是钩对钩,货物如何来到和离开码头不是航运 承运人的事,但中远可以派人到货主家里去,帮你办报关手 续,帮你解决汽车、火车运输,送到港口,实现门到门的服 务,这才叫全球物流。
拥有中远欧洲公司美洲公司澳洲公司等几十个在海外实现了本地化经营的全资与合资公司?是一家集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为一体的综合航运公司是一家集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为一体的综合航运公司?中国远洋目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海外资产和收入已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正在形成完整的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亿元人民币海外资产和收入已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正在形成完整的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公司的业务架构中国远洋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及集装箱租赁服务
对於不少“走出去”的国企并没有获得理想中的回报,他建议,
必须能够有效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依託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要学会“入乡随俗”,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惯、法律法
规,国企到海外投资,要学习当地的文化,使用当地语言和当地思维
解释中国的主张;要投资实业,帮助解决就业;要学会换位思考,更
几年间,中国远洋的股价一路下跌,从高位时的每 股68.4元(2007年)跌落至每股3.44元(截止2013年5 月13日)。
最新中远并购案例分析

中远并购案例分析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一、并购方-中远背景介绍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航运业是集团的核心业务。
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1700万载重吨,在世界主要的航运企业名列第三。
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上名列第四,1996年中远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320万TEV。
中远的规模及占国内运输市场的规模较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中远在拓展航运业务的同时,将其业务向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的方向发展。
在港口和仓储方面,中远在国内上海、宁波、蛇口盐田港码头拥有大量投资,目前正在参与江苏太仓港的开发;在香港,通过控股的中远太平洋(联交所上市公司)和香港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经营8号集装箱码头;在日本神户码头拥有投资,并准备参与美国长江流港的建设。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发展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虽然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海运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但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中远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自1995年国际主要海运公司将其干线班轮直接停靠上海、盐田等中国港口后体现得更加明显,并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营效益的滑坡。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新发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渡,并着重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在中远登陆战略步署中,在上海建立桥头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建成航运中心,对我国航运界会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会使集装箱的运输量迅速增长,而且还会带动与此相关的仓储的大力发展。
对此,国内外航运企业都反响强烈。
作为航界巨子的中远早就有进军上海的计划,在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凸出以及竞争对手纷纷抢滩的情况下,自然不甘落后。
同时,中远在长江中下游的仓储业务的发展也要求中远在上海有一个地区指挥总部。
案例材料

“中国远洋”案例讨论一、中国远洋简介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于2000年3月3日注册成立,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编号:1919),2007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601919)。
中国远洋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
中国远洋目前拥有:(1)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100%权益;(2)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中散集团)100%权益。
中散集团于2011年12月21日正式挂牌试运营,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运营。
中散集团作为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和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的母公司,与其下属的雅达公司全面整合了这三家公司的干散货航运经营业务。
中散集团分别在北京和香港设立经营平台,上述两个平台各船队负责中散集团所有自有船和控制船的经营业务,实现统一经营决策、统一市场操作、统一客户管理、统一市场信息;(3)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约43%权益。
中国远洋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及集装箱租赁服务。
其中远洋运输业务占86%以上,因受到航运周期的影响,公司的发展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财务状况中国远洋2007年6月26日在A股上市,其主要业务集中于集装箱航运业务、干散货航运业务、物流业务和码头业务四个板块。
2007年,风头正劲的中国远洋创造了190.85亿元的利润。
2008年,国际航运市场依旧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就在这一年,中国远洋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8.30亿元。
2009年,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远洋迎来上市以后的首亏,其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5.41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中国远洋称,在全球性经济下滑的冲击及贸易需求萎缩影响下,集装箱航运业务各航线运载量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虽有回升,但全年同比仍减少9.6%;集装箱平均运价同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下跌,截止年底,依然在低位徘徊。
船舶贸易-中远案例

悲情2008回顾宋军案,不难发现案发时间正是中国远洋的高租金合约签订集中期。
在中国远洋旷日持久的亏损中,散货船的高租金是重要原因。
2007年和2008年是航运业的巅峰时期,散货船的日租金甚至达到了8万美元,而中国远洋正是在这个时期,签订了大量长期租约。
当然,2008年中国远洋的财务报表是非常靓丽的,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亿元,实现净利润108亿元。
其中,集装箱运输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营业成本为365亿元,而干散货运输为公司挣了很多钱,营业收入大幅上升至716亿元,营业成本为484亿元。
正是干散货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令中国远洋的管理层失去了对市场的审慎判断。
2007年至2008年间,是航运业的黄金时期,2007年10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一度突破11000点,2008年6月,好望角型船舶曾超过20万美元日租金的极端高点,高峰时期日租金也多在7万-8万美元上下。
在此期间,中国远洋签下200多条干散货船的中长期租入合同。
其中,中远与Arlen Maritime和Classic Maritime所签好望角型货轮五年期租赁合同,日租金分别是8.7万美元和8万美元,和邦吉签的两年期合同日租金也在3.7万-6.7万美元间。
根据公司历年年报,2007年中国远洋的干散货业务共有船只419艘,其中自有船202艘,租入船217艘;2008年整个船队扩充到了443艘,其中自有船210艘,租入船233艘。
2008年,中国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的船舶租赁费当期支出335亿元,较2007年增加121亿元,增长56.3%.基于对航运业牛市持续的判断,中国远洋此举并不难理解。
但公司的判断却错了。
2008年之后,BDI指数一泻千里,甚至跌到了600多点的历史低谷,2011年,最大型的好望角型货轮的日租金跌至1万美金。
散货船租金的大幅跳水,给中国远洋带来了巨额损失。
根据公司年报,2008年末,公司计提亏损合同拨备52亿元。
中国远洋财务案例分析报告

背景公司简介经济形势已经采取的措施——断臂求生断臂求生的必要性断臂求生的影响公司存在的问题战略问题财务问题组织问题建议资产置换战略转型营销策略总结背景:中国远洋业绩糟,全球形势惹的祸一、公司简介(一)发展历史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于2005年3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编号:1919),二零零七年六月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601919)。
中国远洋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其下属公司合称“中远集团”,全球第二大综合性航运公司)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
(二)旗下子公司及控股公司介绍旗下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如下图所示:中国远洋目前拥有:(1)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100%权益;(2)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3)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本公司透过Golden View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该公司股权)和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洋”)100%权益(4)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1199)约51%权益(5)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物流”)51%直接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持有中远物流49%权益。
(于最近出售部分股权)(6)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于最近出售部分股权)(三)公司业务介绍中国远洋目前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服务。
中国远洋透过全资子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经营集装箱航运及相关业务。
中国远洋透过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运”)、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青岛远洋”)、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香港航运”)及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远洋”)经营干散货航运业务。
中国远洋透过控股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物流”,本公司直接持有其51%权益并通过中远太平洋间接持有其49%权益)提供包括第三方物流及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149.68.34
营业总收入(亿元)
3.2.4 航油价格上涨等导致成本上升
2008年底以来的国际国内油价变化:
围绕这一战略,中远在海外已形成了以香港、欧洲、美洲、新加坡、 日本、澳洲、韩国、非洲和西亚9个区域公司,网点遍及全球主要港 口的海外经营体系,未来,中远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除 了希腊,中远也计划向欧洲其他地区辐射,比如东欧就是考虑的区域, 欧盟现在17个成员国都是发达国家,没有太多新的增长点,而欧洲走 出债务危机的动力在中东欧,那裡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对於不少“走出去”的国企并没有获得理想中的回报,他建议, 必须能够有效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依託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要学会“入乡随俗”,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惯、法律法规, 国企到海外投资,要学习当地的文化,使用当地语言和当地思维解释 中国的主张;要投资实业,帮助解决就业;要学会换位思考,更多地 照顾所在国和当地民眾的关切和利益,才能获得双赢的结果。
3.2.6 公司业务结构的单一化 总结正确做法
中国远洋的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以2011年为例):
可以看出中国远洋的主要业务集中于集装箱航运及干散货航运 业务。虽然这两个业务处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但它们之间的相 关性很强,受市场影响的方向相同。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000000 -1500000
但是,中国远洋的亏损相比于其同行,亏损更多。 说明除了外界环境因数以外,中国远洋的内部的管理 因素也是其出现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
那么中远巨额亏损的主 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
中远集团以国内为依托,以香港、美洲、欧洲、 日本等九大区域公司为辐射点,在全球范围内 整合涉及集装箱、码头、陆运、仓储、物流、 代理等在内的整个集装箱运输价值链,大大提 高了航运主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也迅速把中远 打造成真正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目前,中远在 海外的资产、收入都已占到集团总资产、总收 入的50%。
中国远洋巨亏事件——造就“A股巨亏王”
在2009年巨亏75.41亿元后,2010年中国远洋盈利 67.6亿元。但2011年亏损104.49亿元,2012年亏损 95.59亿元,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被称为“A股史上最 大亏损上市央企”,成为*ST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几年间,中国远洋的股价一路下跌,从高位时的每股 68.4元(2007年)跌落至每股3.44元(截止2013年5月13 日)。 2008年盈利上百亿的中国远洋,2011年、2012年却连 续两年亏损高达约二百亿元。从“盈利王”到“亏损王” 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目录
亏损原因 及措施 建议和总 结
公司简介
公司战略
2
3
1
目录页
2
4
1.中国远洋简介
中国远洋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其 下属公司合称“中远集团”,全球第二大综合性航 运公司)的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 中远是全球第四大远洋船运公司,资产逾150亿美 元,员工超过8万。拥有中远欧洲公司美洲公司、澳 洲公司等几十个在海外实现了本地化经营的全资与 合资公司 是一家集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 和集装箱租赁为一体的综合航运公司 中国远洋目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海 外资产和收入已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正在形成完 整的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
3.2.3 汇率因素
远洋航运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的海外业务通常占比较大 目前海外远洋运输通常以美元结算,国内航运公司的的外币报 表在年末要折算为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必然会导 致公司报表上反映的收入减少 以2012年为例:
市场低迷、运价下降、汇率等对收入的影响
• 业务量的下降、运费的降低及汇率上升等因素必 然会导致主营业务下降 • 中国远洋最近几年的营业总收入:
中远的使命
逐步确立在航运及物流业中的领先地位,保持与客户、员工和合 作伙伴诚实互信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回报股东、社会和环境
远景战略目标
由全球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 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目标定位
中远集团要成为全球物流经营人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指数达 到世界级跨国公司水平,销售收入达到世界 500 强水平,作为国际航运 物流业的系统集成者,打造百年中远。
• 国际航运业运价“晴雨表”——BDI(波罗的海指数) 由几条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Spot Rate)加权计算而成, 反映的是即期市场的行情,因此,运费价格的高低会影响 到指数的涨跌 BDI越高 ,航运的价格就越高。 11440点 • 最近几年的BDI指数变化: 2008年5月
809点 2013年5月
中远集团战略转变的由来
在1998年以前中远制定的战略是"下海、登 陆、上天",下海就是搞航运,登陆就是搞房地 产,上天就是搞航空货运公司,结果到1998年, 公司全年利润只有5.18亿元,且主营业务航运 实际亏损。
魏家福
1950年出生,江苏镇江 句容人。毕业于武汉理 工大学、后在大连海事 大学获硕士学位、在天 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历 任中国-坦桑尼亚联合海 运公司总经理、中远控 股(新加坡)有限公司总 裁、天津远洋运输公司 总经理、中远散货运输 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1998年11月就任中国远 洋运输集团总裁。
在被任命为中远集团总裁后,魏家福先请来一批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花8个月时间专门为中远集团制定了一 份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随后,这个规划被他又浓缩成了两 句话: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 变;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 与其他国内航运巨头相比, 中远除拥有最大的船队,也拥有更多港口码头和物流设施。 "过去航运就是钩对钩,货物如何来到和离开码头不是航运 承运人的事,但中远可以派人到货主家里去,帮你办报关手 续,帮你解决汽车、火车运输,送到港口,实现门到门的服 务,这才叫全球物流。
3.2.1 国际航运市场低迷
• 当时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正处于经济周期 的下行。
• 对铁矿石(下游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煤炭(下行用电量 增幅回落)、水泥等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加上国际铁 矿巨头大量组建自有船队(如淡水河谷等)
• 货运需求量减少,运力过剩。
3.2.2 国际航运运价持续下跌
由全球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 球物流经营人转变
在船队经营上,中远集团坚持实施“从拥有船向控制船转变” 的创新经营理念,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船队发展规划, 做最强的物流服 务商,做最好的 从市场竞争和船队结构合理角度出发,中远重点发展超巴拿 物流全流程服 有船+运输 船务代理人 马型和巴拿马型的集装箱船,推进“为长期包运合同量身订造 务 专用船型船舶”散货船队发展模式,加大加快油轮船队的发 展,抓紧杂货船和沥青船的运力新增以及半潜船、汽车船、 木材船等特种船队的发展工作。这些举措,不仅迅速壮大了 中远物流 集团整体船队规模、调整了船队结构,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经 物流经营人 航运承运人 2002年 济效益。正是由于坚决贯彻“从拥有向控制转变”的创新经 营理念,中远集团所属中远散运公司短短几年间,实际控制 运力达200艘、1500万载重吨,公司收入和利润水平大幅度 上升,租入船收入和利润占到总收入和总利润的一半以上。
3.亏损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的措施
3.1 最近几年经营业绩
年份 2008 2009 2010 676096 2011 2012 净利润 1083036 -754129 (万元) -955916 1044886
净利润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500000
简介
公司的业务架构
中国远洋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 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及集装箱租赁服务。
中国远洋年历表
1964 1993年12 10月,中远首次按国际惯例利用银行贷款购进“黎明”号货船。 月,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买壳 这使中远成为中国首家利用银行贷款发展远洋船队的船公司。从此, 上市,是中远集团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中国国有企 业在海外上市的公司。 中远开始按照“贷款买船,赢利还贷”模式,自力更生发展远洋船队。 1995 月 日,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和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在 1964年 年12 4月 118 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 北京正式成立 1967年5月,中远广州分公司“敦煌” 轮从黄埔起航,驶往西欧,标 2002 年1月8日,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 志着新中国第一条国际班轮航线的开通 2007 7月 月,中国远洋控股股东中远集团荣登《财富》世界 500强 1978年9 26日,中国第一艘集装箱班轮、中远上海分公司的“平乡 2011 年,中国远洋亏损104.49亿元,成为“A股亏损王”,被上交所 城”轮从上海港启航,驶往澳大利亚悉尼港,标志着中国国际集装箱 实行风险警示 运输经营从此正式开始。 2012 96亿元,并因连续两年亏损而“戴帽”,成为 1979年,中国远洋亏损 年4月18日,中远上海分公司“柳林海”轮从上海启航抵达美国 年报披露后首家将被“ *ST”的央企 西 雅图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艘驶抵美国港口悬挂五星红旗的 2013 年亏损仍在继续,中国远洋抛售资产获微利2.35亿元实现扭亏, 中国商船,自新中国成立即中断的中美两国海上运输航线从此恢复。 2014年艰难盈利3.63亿元 缓解被退市的风险, 1980年1月1日,中远总公司与荷兰“派克船斯”集团在鹿特丹建立荷 2015 年12月11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与中国海运总公司实施重 兰跨洋公司,经营代理业务。这是中远总公司在境外创建的第一家合 组。 新集团名称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