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值线图判断的两大规律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值线图判断的两大规律一、知识讲解等值线图的判断一般需要用到的两大规律:一是高高低低规律——等值线向高纬度凸,则其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等值线向低纬度凸,则其值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要低。
二是等值距全图一致规律——即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等于0或等于一个等值差。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1.判断等高距的大小——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也就是说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开区间。
2.判断地形部位山脊——等高线弯曲部位由高向低处凸,多形成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位由低向高处凸,多形成集水线,在此处易发育成河流。
陡崖——几条等高线相交重合的地方,其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 d < H < (N + 1) ×d,其中N是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是等高距。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比较密集,河谷呈V字型。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
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二、例题分析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 AB、CD 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A. AB段流速较快B. CD段流速较快C. 两河段流速相等D. 无法比较2. 图中P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A. 170mB. 180mC. 190mD. 200m3. 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A. 1B. 2C. 3D. 4【答案】1. B 2. A 3. D【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AC两点均位于河谷地带,海拔均为300m。
但AB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B点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据此AB 的落差为0-74米;CD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下游,则D点的海拔应为200-274米之间,据此CD的落差为26-100米之间,CD的落差大于AB,根据材料,AB、CD 两河段长度相同,则CD段的流速大于AB河段,据此分析选B。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整理:付茂坤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太阳辐射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就是等温线、等压线和等高线图,其它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分析方法均可借鉴这三者。
等值线图共同的判读方法:⒈分析等值线的数值、疏密和弯曲情况;⒉都适用“高低规律”——所谓“高”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位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相对低值区域;“低”与“高”相反,即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所示部位为相对高值区域。
⒊都要分析该等值线的影响因素。
一、等温线图的判读㈠概念:等温线图:表示温度的空间分布变化的图。
㈡分类:气温的等温线图和水温的等温线图。
㈢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地理纬度)、下垫面(地形、地势)、海陆分布、大气环流、洋流等。
㈣判读方法:⒈判断南北半球:温度一般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⒉判断地形:山地:在闭合的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气温越低;盆地:在闭合的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气温越高。
⒊判断地势:地势高:在非闭合的等温线图中,地势高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地势低:在非闭合的等温线图中,地势低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
⒋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由于海水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同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北半球冬季(一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北半球夏季(七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⒌判断大气环流:一般,等温线的排列和大气环流的方向往往是垂直的。
如我国夏季风等温线呈东北——西南向排列,与夏季风的风向(东南风)基本垂直;欧洲一月等温线呈西北——东南向排列,与西风(西南风)基本垂直。
⒍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性质: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是暖流,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是寒流。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

2019高考地理学问总结-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四)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等值线图是将某种地理事物或某种地理现象取其数值相等的点所做的连线图。
中学地理的等值线有许多类型,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酸雨pH值线、等太阳辐射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时线、等深线、等潜水线、等物质线、降水变率等值线、等水温压线、等震线、等地价线等等。
其中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最重要。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空间演化以及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来展示。
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像,以及分析计算实力,历年来高考都特别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查。
所以,了解等值线的基本特点,把握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和综合分析特别重要。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二、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改变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留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协助线,变抽象为直观三.综合应用(一)、等高线地形图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假如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相互通视;留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行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留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留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途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长方向)分布,以削减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削减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开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应用、通视、计算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量(流量):丰富、大、小
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 长、短、春汛、夏汛、冬汛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有、无、长、短 水能蕴藏量: 大、小
河流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 水系归属、水系形态、河道(河谷宽窄、 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 (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概况(面 积、水系排列形式)等。(见导与练)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D
B
F
低
山谷
E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D
250
G
B
F
鞍部
练一练: 说出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谷 陡坡
山脊
缓坡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
脊
山
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山顶 B ______
E 山脊 ______
盆地 C_______
山谷 F _______
D 处,水坝建好后若水位升至海拔100米 (8)若要修建一个水库,地址应选在______ 丙村海拔在100米以下必须搬迁 处,则图中丙、丁两村是否需搬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点到地平面 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 离为绝对高 度,即海拔
甲
1500米
1000米 500米
乙
海平面
2、陡崖和任意两点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高考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高考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摘要:近年来地理等值线图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而且分值比例很大。
等值线图的类型很多,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高考前学生也不知道当年要考查哪一类型的等值线图,但所有的等值线图都其共性。
本文主要是对等值线图的共性作一个探讨和分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重点知识以应对高考。
关键词:等值线图类型判读应用近年来,等值线图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几乎是每年必考,而且分值比例很大,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必作题还是选作题,均频繁出现。
笔者统计了近5年(2017年-2021年)内全国Ⅰ、Ⅱ、Ⅲ卷高考地理试题。
发现选择题中涉及等值线图的一般都有2至3个小题,分值在8分—12分左右,综合题中也大都有涉及,主要是在区域图中以某一类型的等值线出现。
等值线图的类型很多,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高考前学生也不知道当年要考查哪一类型的等值线图。
但所有的等值线图都其共性。
下面就等值线图的共性作一个探讨和分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重点知识以应对高考。
一、等值线图的类型:等值线图又称等量线图。
它是以相等数值点的连线表示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型。
在地图上表现为数值相等的若干点连接起来形成的若干不规则曲线。
等值线图的类型多样,有等高(深)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深线图、等PH值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图、等潜水位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地租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等。
在高考中最常考的等值线图主要是前面4种,其中等高线地形图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等值线图。
随着高考考试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新颖的等值线图出现高考试题中。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一)判读的原则:求同存异1、同:所谓的“同”,是指所有的等值线图都遵循的一个共同规律,掌握了这个共同规律,也就理解了等值线的一般内涵,做起题时也就会更加轻松。
概括起来,等值线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同”:(1)同线等值:即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是相等的,不管该等值线有多长多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高考地理专题一 第二讲: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知识点一
等值线(面)的类型和判读
1.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值线(面)类型 等高线 等深线 等温线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影响分布的因素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 大气环流等
等降水量线
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 崖,等高线可以重叠。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 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 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地的鞍部。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坡面上物体自然运动的方向为最大坡度方向,即与等高线垂 直的方向。 (10)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 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 原,2 000米、3 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 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 高山的特征。
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球、季 心判断季节;根 海岸 流径流
节差异、 据气压场和锋面 走向、 变化、
寒暖流、 气旋判断天气: 地形 寒暖流
应 地形高低、 低压中心和低压 走向
用 海陆分布 槽线多阴雨天气;
等
高压中心和高压 等
等;判 断船只 吃水深
脊线多晴朗天气
浅、密
度流流
向等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强烈的 地方, 在城市地域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 貌,影响了城市气候,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 市环境问题。下图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 布 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 (1)~(2)题。
。
(3)图中丙地地形有可能是
()
A.大兴安岭
B.
C.太行山
D.阴山
(4)图中A、B处等温线分布有何差异,原因是什
(5)丙处东西两侧相比,气温存在什么差异?试 分析原因。
解析 以某区域等温线图为背景考查等温线的判读
及影响气温的因素。据轮廓特征及相邻位置,可判
断图中省区主要有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
(1)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
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
A.Ⅰ
B.Ⅱ
C.Ⅲ
D.Ⅳ
(2)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
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污染物浓度在Ⅰ、Ⅱ位置最
高,而从等值线上还可看出Ⅰ处最密集,并向东北
答案 (1)图示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标注略; 70≤H<75 (2)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 (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 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 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
(3)分布规律:沿公路呈带状分布;可发育城市 的聚落:丁。原因:丁位于两公路交汇处,大量客 货流在此集聚中转,利于城市发育;同时丁聚落所 在区域地势平坦,靠近水源地等都为其发育成城市 提供了有利条件。
(1)图中有处陡崖,请用“A”注出,并判断出该
陡
崖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2)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
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
(3)说明图示中聚落分布的规律并判断最可能发 育城市的聚落。 (4)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 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 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知识点一 等值线(面)的类型和判读 1.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值线(面)类型
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高线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等深线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等温线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 大气环流等
等降水量线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等太阳辐射量线 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
(4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 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 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 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原创题)读“等值线图”(a>b> c),回答第(1)~(2)题。
高值区; 世界盐度 最高出现 在红海, 盐度最低
出现在波
罗的海
由高压指
向低压处,
数值 变化 趋势 及应 用
向北递 减为北 半球, 向南递 减为南 半球
垂直于等 压线,产 生水平气 压梯度力, 再结合地 转偏向力
可确定风
向
从近岸向远 沿海向内
洋,盐度变 陆地区, 高;从赤道 一般降水 向副热带海 逐渐减少; 区,盐度变 赤道地区 高;从高纬 和温带地
d.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e.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 清新的地方。
a.确定公路、铁路线: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 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 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 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 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 证运行安全。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2)相邻 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 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 间隔相等;(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 不会相交(陡崖除外);(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 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5)等值线 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
c. (2
a.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 窄处;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 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
b.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
c.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
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
b.确定引水路线: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
c.确定输油管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 脉、大河等。
a.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 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b.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 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 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 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 小,绘出纵坐标。 (2 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 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 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 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2.几种等值线的判读
等温线
等压线
等降水量 线
等盐度线
高 值 区 或 低 值 区
盆地海 拔低, 气温呈 闭合高 值区; 山峰海 拔高, 气温呈 闭合低
值区
等压线闭 合处为高 压或低压 中心;北 半球冬季 大陆上形 成高压中 心,海洋 上形成低
压中心
副热带海
区,形成
深居大陆 内部,形 成降水闭 合低值区
(4)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 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 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 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方法技巧 (1
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 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
(1)若图示为等高线地形图,则
()
A.L1
B.L2 C.若图示示意我国沿海等高线,则M处适宜建海滨
D.N处适宜建港口
(2)若图示为等压线分布图,则
()
A.L1 B.L2 C.
D.图示中a
解析 第(1)题,如果图示为等高线地形图,L2 处为山谷,在冬季易出现逆温现象。第(2)题,
如果为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场为高气压,在其控制
下图为“浙江省局部等高线图”。读 图,回答(1)~(2
(1)图中甲地与乙地的植物群落存在差异,这种
差异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从工程量与工程难度考虑,图中L1、L2、L3、
L4四条公路选线较合理的是
()
A.L1
B.L2
C.L3 D.L4
解析 第(1)题,甲、乙两地高度相差不大,植
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 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考向二 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 示例2 读“我国部分省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0℃等温线相当于我国
()
A.3 000
B.400
C.秦岭—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2)图中甲、乙两地的温度范围分别是
,
判断乙地地形区为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 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 000 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 000米、3 000米反映 中山和高原;4 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2. 等高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
a. b. c. d. e. f.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 处形成瀑布。
下天气晴好。
答案 (1)B (2)C
知识点二 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 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 崖,等高线可以重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聚落分布以及对等 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 住公路、等高线、河流及其聚落的相对位置。第 (1)题关键依据陡崖的概念以及在等高线上的 反映,明确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第(2) 题,应注意联系雾形成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汽、
降温过程和凝结核。注意对比甲、乙两路段条件的 共性和差异。第(3)题,应明确聚落分布与公路 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第(4)题,对居民点布 局条件的分析,要着眼于既要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 件,又要尽可能避免不利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分 析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个方位等高线特征 可判断两处的地形特征。丙村东北方向不仅离山较 近,而且有陡崖,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南偏 西方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而且没有陡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