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条件复杂地段应尽量避开,沼泽地区就是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区。

平原地区限制因素少,山区地形复杂,费用较高。

【考点】交通建设。

2.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

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A.气候因素B.居民点分布C.地形因素D.工业分布【答案】C【解析】山区地形起伏大,则道路的坡度较大,采用“之”字型分布可减缓道路的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高运营安全。

选C正确。

【2】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汽车性能的改善③科技水平的提高④为节省投资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在山区兴建平直的高速公路需要挖隧建桥,工程难度大、投资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之提供了条件。

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利于缩短通行里程,少占耕地,与汽车性能提高无关。

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形与交通关系。

3.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

读“某城市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A.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源B.防止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C.美化城市环境D.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答案】A【解析】城市高架路上的“绿色屏障”,主要分布在经过住宅,医院或写字楼等人比较密集的地方,目的是减少车辆的噪声污染,A对。

绿色屏障不能阻止污染气体扩散,B错。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张)课件

高考地理: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共张)课件

山地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特点
聚落特点
山地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农业发展。因此,山地地区的聚 落规模较小,分布较为分散。城市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带或河流沿岸。
交通特点
山地地区的道路建设难度较大,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公路建设通常需要穿山越岭 ,建设成本较高。铁路和水路运输也受到地形的限制,运输能力有限。
案例三:某丘陵地区的聚落与交通改善
总结词
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通过合理规划可实现聚落和 交通的改善。
详细描述
在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但相对山地地区较为平缓 。丘陵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聚落和交通规划,以实 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利用丘陵地区 的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聚落的布局和交通网络,提 高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如修建道路、桥梁等,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 交流和发展。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 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03
地形条件还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例如在山区, 聚落多采用依山而建的方式,而在平原地区则多采用集 中布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平原、盆地等平坦地区是聚落分布的主要区域, 而山地、高原等复杂地形地区的聚落分布较为稀疏。
地形起伏、河流流向等因素也影响聚落的分布,例如沿河流两岸是聚落分布较为密 集的地区,而在山脉的背风坡则相对较少。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平原地区的聚落与交通发展
总结词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聚落和交通的发展。
详细描述
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地肥沃,聚落分布较为密集,交通网络发达。平原地区通常拥有广阔的耕地,适 合农业发展,因此人口相对集中,聚落规模较大。同时,平原地区的交通条件优越,道路平坦宽阔,有利于车辆 和行人的通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地理 必修一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高中地理 必修一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大兴安岭—太 500米 第三 平原、 水平高、 密集 密集 最大 行山—巫山— 阶梯 以下 丘陵 发展快 雪峰山以东
思考:
西部山地高原 四川省大致 东部四川盆地 可分为哪两 个地形区? 地形有何特 点?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 区交通线路形态 特点?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 路形态特点?
平直 山岳 地区

网状 分布 公路呈 “之” 字形分 布
弯曲

形态、密度
不同的地 表形态
难度、工程量、造价
线路的技术要求 交通线建设时尽可能利用地形,避 开不利的地形等自然条件!
科技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实例探究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结合课本P93《活动》1中的文字和图片,分析讨论:
(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2)你认为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还是 以南北走向为主?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1. 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 2. 分析其原因?
2.地形地势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海拔 范围
主要 地形
交通 经济发 人口 城市 线路 展 分布 分布 密度
第一 阶梯 第二 阶梯
4000 水平低、 青藏高原 高原 稀疏 稀疏 小 米以 发展慢 上 1000 青藏高原至大 水平较 兴安岭—太行 高原、 ~ 低、发 较密 较密 较大 2000 山—巫山—雪 盆地 展较慢 米 峰山
随着科技的进步, 自然因素对交通路线的限制在减弱。
长桥卧波, 龙归大海!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 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
阅读教材88-90页,完成:
1、什么叫聚落?分几类?区别是什么?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乡村
城市
2、完成活动题1、2、3题。
合作探究:影响聚落地


探究提升:交通运输方式有几种?各自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自主学习二:
阅读教材91—94页,完成:
1、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有哪些?
2、完成91页活动题1、2.
3、完成92页活动题。
4、对比平原与山区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平原
山区
布局
形态
走向
密度
分布
5、完成教材93页活动题1、2。
探究提升:青藏铁路需要克服哪些问题?
小结:交

线






达标检测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读下图,回答1~2题。
1、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形与土壤(B)地形与水源(C)水源与土壤(D)气候与植被
2、从地貌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A)河谷地带(B)塔克拉玛干沙漠(C)山麓冲积扇(D)吐鲁番盆地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制定人:何颖审核人:张金海使用日期:2013年3月1日
学习目标:
1.知道聚落的概念和分类,知道影响聚落的突出因素。
2.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及形态的影响。
3.知道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各自的特点,知道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探究下列问 题。
14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 关系并解释原 因。
(2)指出图乙中村落分布特点,解释其意义。 (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 建设的不利影 响。 提示: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 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或堆积作用分析。第(2)题, 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和水运便利 三个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 灾害等角度归纳。
2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01 课前自主学习
3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自主梳理]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1)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 生活活动 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 城市和乡村
11
01 课前自主学习
02 课堂合作探究
03 课后课时精练
地理·必修I
考点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堂实录]
生活地理·影视剧中的地理 前面那座山 你是什么山 过了昌都寺 才能到雅安 巴塘奶茶甜 理塘糌粑香
过了八宿 就到芒康 前面那条江 你是什么江 过了中甸城 才能到丽江
12
01 课前自主学习
线路形态
字形,线路曲
线路较直

工程造价 较 低
较高
7
01 课前自主学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word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word导学案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山区、平原聚落分布和形态图的分析,归纳出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学会分析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选线的因素,知道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选线的影响。

【重、难点】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

2、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影响交通选线的因素。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探究】1、探究总结地形如何影响聚落?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 、 等社会经济因素: 、 、 、 等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 小 ,东部 。

地形的影响 平原地形:限制较 ,一般呈 状分布山区地形:限制较 ,多呈 字型分布,造价较 。

交通线路选线的 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沿线的 、 、 、 、 、 等;选择 地形,避开 地段,尽可能降低 ,设法减少对 的破坏科学技术的影响概念: 分类: 和 聚落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 ,多呈 型、 式的格局。

聚居的人口较 。

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 ,空间分布相对 。

聚居的人口较 。

地形的影响2、探究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基础过关】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

据此,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A.①② B.①④ C.③④D.②③3.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高原平坦之地,原因是( )①高原地势较高,没有洪水浸淹之患②河流两岸土地肥沃,靠近河流有利于农耕、畜牧和渔猎③河流两岸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下图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山地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自然环境恶 劣,因此聚落分布较为分散,规模相 对较小。交通线路通常沿山谷或山脊 延伸,以降低修建难度和成本。
平原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总结词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
详细描述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因此聚落分布相对集中,规模较大。交通线路通常呈网格状分布 ,以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水文条件还对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建设成本产生影响。例如,在河流上架设桥梁或 隧道需要考虑到河流水位、流速、河床地质等因素,因此建设成本较高。此外, 水库的建设也会对周围地区的交通线路分布产生影响。
气候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特 征。气候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交 通出行的需求上。例如,在寒冷地区 需要考虑到冬季封路、雪崩等风险, 而在炎热地区需要考虑到道路热浪、 沙漠地带行车困难等问题。
VS
气候条件还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方 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聚落和交通线 路的分布。例如,在干旱地区需要合 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而在 湿润地区则需要防止水患灾害对交通 线路的影响。
04
实际案例分析
山地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总结词
受山地地形限制,聚落和交通线路分 布相对分散且规模较小。
河谷与聚落分布
总结词
河谷地区地形狭窄,交通受限,聚落分布多呈带状。
详细描述
河谷地区地形狭窄,河流流经形成的水系对聚落分布有一定影响。因此,河谷地 区的聚落分布多呈带状或沿河谷地带分布,规模较小。
02
地理地形与交通线路分布
山地与交通线路分布
01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经典)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精品、经典)
1、选址 (平坦) 1)聚落多分布于__平__原_____。 2)热带地区多在:__高__原____。 3)山区:__河__谷__、___山__间__盆__地_____。
2、形态(受地形限制) 1)平原多____团___块__状__、__棋___盘__式___。 2)河谷地区____条__带__状______。 注:塔里木盆地呈____环__状__分__散___分__布______。
影响 ( A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公路规划示意图
(1)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 A村的公路,①与②两
个线路方案中, ________②____较合理,
理由是 受__地__形__影__响__,__山__谷__中__的_ 道__路__要__沿__等__高__线__修__建__,_ 避开_陡__坡__________
问题三:山区聚落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坝子:山间盆地
山间盆地、河谷地势相对低平,水热条件较好
拓展思考:那河谷的聚落直接建在河边低地吗? 河流阶地
2、形态
平原地区
团块状
棋盘式
山间谷地
条带状
塔里木盆地
冲积扇
呈环状分散分布
水源 丰富
绿洲
城镇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人类从事 生产与生活而聚居的场所。按规模与 性质分为乡村与城市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2)B村到D市的公路 没走直线,而绕道经 过C村的原因是___ 考__虑__经__济__因__素__,__尽__量__ 多__经__过__村__镇__,__以__加__大__ 运__输__量__,__提__高__经__济__效__ 益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
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3.了解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影响交通的因素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几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引出聚落的概念以及分类 媒体显示:
教材P 88图41、图42及“半坡村落”材料。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图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从聚落的复原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

在我国,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

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师 居住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规模,要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该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什么是聚落呢?按其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哪几类呢?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比一比]: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项 目 类 型
乡村农业人口为主较小较早
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较大较晚
[介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地形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
[比一比] :读图,比较一下不同地形影响下,南北方乡村的规模、形状、人口数量等方面的区别。

[案例分析]:请阅读课文P89—90页活动中的三个案例,“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丽江古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分小组讨论一下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指点]: 答案要点
1、(1)图4-3是山区的聚落,图4-4是平原的聚落
(2)山区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小而分散,以散居最为方便;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式
2、(1)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又因为纬度较低和地形的阻隔,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

(2)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平坦的山间盆地,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支流,穿越城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3、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

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

[提问]:你知道,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看图,分析,总结出影响聚落分布的土壤因素、水源因素、气候因素、自然资源因素、交通因素等。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古往今来,交通线路一直是与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

学生列举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教师归纳):在众多的因素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其深刻。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地形大势影响交通线路密度
(实物投影):图4-8中国地势三大阶梯
图4-9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学生回答)
a.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上交通线路密度
答:第三阶梯密度最大,第二阶梯次之,第一阶梯最小
b.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原因
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交通线路密度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教师归纳):练习册P98
(教师讲解):当我们选择中等尺度区域,考察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时,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形区域内,交通线路表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实物投影):图4-10四川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
(教师提问):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东部盆地的交通线路的布局考虑把城镇连接起来,交通线路形态呈现网状
西部川西高原的交通线路布局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多呈现线状,沿山谷延伸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成
(学生回答)
平原地区限制较少,一般呈现网状
山区限制因素教多,呈现“之”字形分布
(教师归纳):惊醒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媒体显示:
3)“公路选线”
公路选线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少。

但是一般平原地区,农田密布,灌溉渠道纵横交错,城镇、居民点和工业设施很多,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公路选线限制较大。

生阅读教材P93图414铁路选线,回答问题。

生相对合理的是B方案。

因为B线铁路沿线等高线相对稀疏坡缓,同时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判断为河谷地形,地势相对平坦。

而A线路,要翻越山地,坡度陡,若挖隧道,工程量更大,费用更高,故不选A方案。

媒体显示:
教材图415、图416。

成昆铁路盘山路段
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
(设疑导学)现代化的交通线路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依靠的是什么?
生科学技术的进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和技能。

师(小结)交通运输中的线路,如铁路、公路、航道,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

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线,同一类型的交通运输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影响的因素不同,但它们的建设都需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会了如何趋利避害进行选线,并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影响将不断减弱,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主要因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地理规律趋利避害的实例很多。

本节只是从地形角度进行了分析。

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就会更好地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减少不利因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概念及分类
2.地形
平原:团聚型、棋盘式
山区:分散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因素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空间分布形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