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全说(二)】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与全球劳工权益保障

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与全球劳工权益保障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劳工权益保障问题备受关注。
国际劳工组织作为全球劳工权益的捍卫者,在促进劳工权益保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为主线,探讨其在全球劳工权益保障中的贡献。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背景与使命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成立于1919年,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ILO 的使命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推动工作条件的改善来促进社会公正。
为了实现这一使命,ILO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劳工标准,包括劳动法规、政策框架和行动计划,以保障全球劳工的基本权益。
二、国际劳工组织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作用1. 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基本框架。
这些标准包括工时、工资、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工的基本权益。
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不仅为各国立法提供了参考,也为各国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促进社会对话与合作国际劳工组织积极促进雇主、工会和政府之间的社会对话与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各方可以就劳工权益保障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社会对话与合作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工权益不受侵犯。
3. 提供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持国际劳工组织向各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持,以帮助其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工权益保障机制。
这包括提供培训和指导,加强相关机构和法律框架的建设,推动国际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等。
政策建议与技术支持的提供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保护和劳工权益保障。
4. 监督与报告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情况国际劳工组织负责监督各成员国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情况,并发布年度报告。
这些报告对全球劳工权益保障状况进行评估,向全球社会公开透明地披露各国的表现。
监督与报告机制有助于推动各国履行其国际劳工标准的承诺,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劳工权益保护。
国际劳工组织与全球劳工权益保障

国际劳工组织与全球劳工权益保障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作为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致力于促进全球劳工权益的保障和改善。
自成立以来,国际劳工组织一直在推动各国采取措施,确保劳工得到公平对待、获得合理的工资和工作条件,并且充分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本文将探讨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成就。
1. 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和背景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于1919年,旨在为全世界劳工争取公平待遇和福利保障。
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由各国政府、雇主和工会组成的代表组成的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致力于制定国际劳工标准、促进劳工与雇主之间的对话,以及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
2. 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制定和推广国际劳工标准,为全球各国提供了指导方针,促进了劳工权益的保护。
这些标准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则与权益宣言》、《八项核心国际劳工公约》等。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各国遵守这些标准,并及时作出改进。
3. 促进劳工与雇主之间的对话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组织各种论坛和会议,促进劳工与雇主之间的对话和协商。
这种对话的目的是解决劳资矛盾,达成共识,并为双方提供一个合作的平台。
通过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劳工和雇主可以共同寻找劳动力市场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保障劳工权益。
4. 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机会。
该组织积极推动技术转让,向发展中国家传授现代管理和职业技能。
通过提升劳工的技能水平,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并在劳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力。
5. 全球劳工权益保障的成就多年来,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劳工权益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组织推动各国立法、政策和行为的改变,促进了劳工权益的保护和改善。
为工人争取合理的工资和工作条件,推动禁止童工和强迫劳动,以及保护妇女工人的权益等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重要工作。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于1919年。
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后,国际劳工组织成为其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悠久、地位十分重要的一个专门机构。
国际劳工是联合国中惟一具有三方(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性结构的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l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简称ILO)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劳工立法和开展合作,促进社会正义,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
此外,其地区会议和产业委员会也是重要的辅助机构。
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大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六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一次大全。
由各成员国派三方代表、一名雇主代表、一名工人代表和若干名顾问组成。
国际劳工大会担负以下几项主要任务:(1)修改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2)制定和修订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并审查这些公约和建议书在各国的执行情况。
(3)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计划和预算以及关于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工作报告。
(4)讨论对全世界具有重大意义的劳工问题,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听取国际劳工局长的报告。
(5)大会通过相关决议,为国际劳工组织的总决策和未来活动提出指导性的方针。
理事会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由国际劳工大会选举产生,每三年选举一次。
现由56名理事组成(政府理事28名,雇主和工人理事各14名)。
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主要工业国为常任政府理事,其余的18名政府理事由政府代表在大会上选出的国家委派,雇主和工人理事分别由雇主组和工人组在国际劳工大会选出。
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是:为大会和其他会议确定议程;指导国际劳工局工作;对国际劳工组织总的事务进行监督;关注会议决定的实施情况并就应该采取的后继行动作出决定;讨论两年度预算;决定设立国际劳工组织的其他机构和任命国际劳工局局长等。
国际劳工局国际劳工局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工作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其他会议的秘书处,受理事会管理。
对国际劳工组织和标准的认识

对国际劳工组织和标准的认识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是一个专门负责促进公正和谐的劳工关系、保障劳动权益的国际组织。
ILO秉承普世价值观念,通过制定和推广劳工标准,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平竞争、良好劳动条件和社会正义。
本文将从ILO的历史和组织结构、ILO标准的类型和重要性以及ILO在国际劳工问题上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ILO成立于1919年,是联合国第一个专门机构,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劳工权益的保护和改善。
ILO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其成员包括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目前已有187个成员国。
ILO的目标是促进全球各国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以制定和实施国际劳工标准。
ILO也致力于促进就业、提高工作环境和条件,并致力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劳动问题。
ILO标准主要分为两类:核心劳工标准和次要劳工标准。
核心劳工标准包括了四项基本原则:保护劳工权益、抑制童工、禁止强迫劳动以及加强工人组织权益。
这些标准被视为国际共识,所有成员国都需要遵守。
次要劳工标准则是指那些涉及职业安全卫生、工时、工资、雇佣和解雇等方面的规定。
ILO标准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其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公平竞争和促进劳动权益非常重要。
ILO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ILO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有助于提供国际劳工关系的基准和框架,确保劳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ILO标准对于保障劳动权益、提供公平工作条件以及改善劳动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ILO标准的遵守和落实,有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正当竞争,防止劳动力的滥用和剥削。
最重要的是,ILO标准的推行也为国际扶贫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作为国际劳工事务的重要参与者,ILO在国际劳动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ILO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推动各国政府改进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以确保劳工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国际劳工组织名词解释(二)

国际劳工组织名词解释(二)国际劳工组织名词解释1. 国际劳工组织(ILO)•定义: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成立于1919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其目标是促进全球各国劳工权益的保障和推动社会正义。
•示例:国际劳工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市场发展,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和政策,促进劳工权益的保护。
2. 劳动标准(Labor Standards)•定义:劳动标准是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套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准则。
这些标准涵盖了劳动权益、工资待遇、安全与健康、工时规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示例: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标准包括禁止童工、保护劳动者免受性别歧视、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等措施,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3. 强制劳动(Forced Labor)•定义:强制劳动是指迫使个人从事劳动活动的行为,而该个人并未自愿参与。
这种劳动通常涉及到人身强制、剥夺自由以及违背自愿劳动原则。
•示例:国际劳工组织通过设立国际强制劳工消除专项行动计划,致力于消除世界各地的强制劳动现象,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4. 职业安全与健康(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定义:职业安全与健康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免受身体伤害和职业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它关注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健康标准的制定和职业病防治等方面。
•示例: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帮助各国制定适当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确保工作场所对劳动者的身体和健康安全。
5. 劳动市场(Labor Market)•定义:劳动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市场形式,劳动者和雇主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劳动力的买卖交易。
该市场涉及到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工资水平、就业机会和劳动力流动等因素。
•示例: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为各国提供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就业增长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历史

01
强化国际劳工标准的执行力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劳工组织需要进一步强化国际劳工标准的
执行力度,确保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劳动法下履行其义务。
02
关注新兴领域的劳工权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涌现,国际劳工组织需要更加关注新兴领
域的劳工权益问题,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劳动者权益保护。
03
加强跨国公司责任监管
中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经费主 要提供国之一,为该组织的正常 运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支持。
中国在国际劳工标准制定中的贡献
主动参与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和 修订工作,为推动国际劳工标准的完善做出 了贡献。
提出倡议
中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提出了多项符合发展中国 家实际的倡议,为国际劳工标准的适用性做出了贡 献。
国际劳工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促进绿色就业
国际劳工组织在促进绿色就业和可持续 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实 施气候行动,帮助工人适应气候变化的 影响,并促进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VS
参与国际合作
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 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 来的挑战,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04 国际劳工组织(ILO)与中 国
中国在国际劳工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要成员
中国自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劳工 组织以来,一直是该组织的积极 成员,为国际劳工事务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政策影响
中国在国际劳工组织中积极参与 各项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为国际 劳工标准的完善提供了中国视角 和经验。
财政支持
创立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人阶级的数量迅速增长,但他们的 权益往往受到剥削和忽视。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一些国家和 国际组织开始寻求建立一种机制来保护工人的权益。
什么是国际劳工组织(ILO)?

什么是国际劳工组织(ILO)?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劳工组织(ILO)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ILO呢?为何它如此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ILO,为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机构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ILO?ILO,全称为“国际劳工组织”,创建于1919年,是联合国系统内的一个专门负责劳工问题的国际机构。
目前,全球有187个成员国加入了ILO。
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二、ILO的使命和作用ILO的使命是“通过推广社会正义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助力实现可持续和平及繁荣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LO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推动国际劳工标准ILO通过发布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促进各国立法并实施相应的劳工法规,保障劳工权益,防止劳工受到剥削和压迫。
2.促进劳资关系和谐ILO致力于推动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帮助各国政府和工会、雇主组织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劳资关系。
3.提升技能和就业机会ILO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帮助劳动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提高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
4.应对人道主义危机ILO通过应对救援灾难、战争和冲突,保护受到危机影响的劳工和逃难者的权益,为其提供援助和支持。
三、ILO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ILO承担着维护全球劳工权益、推进全球劳动力市场和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等历史性使命。
在法律和制度上,ILO 对各个国家的立法和实践都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同时,ILO 也为各个国家的劳工团体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各方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总之,ILO在促进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全球劳工权益、以及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信在未来,ILO还将继续为全球劳工的权益、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国际劳工组织

1965年在都灵成立国 际培训中心
1969年获得50届诺贝 尔和平奖
1970-1999年稳定发 展。2012年5年任期 Guy Ryder
主题
绿色工作
安全健康工作
社会保障
青年就业
主要活动
国际劳工立法
研究和出版
统计数据库
优点和缺陷
优点 1、劳工问题上升到国际 层面 2、保护了劳工权利 3、引导国家劳工立法
创造就业
提高社会保障
战略目标
保证权利
加强三方对话
三、历史背景
一战后期
1919年巴黎和会成立 1920年法国Albert Thomas 任第一姐总 干事 1926年成立专家委员 会
二战时期
1934年美国加入 1939年迁到加拿大蒙 特利尔 1946年成为联合国一 个机构
二战后期
1960年成立日内瓦国 际劳动研究所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国际劳工组织)
一、简介
联合国机构 成立于1919年 总部瑞士日内瓦,各地设劳动局 185个成员国(中国是创始国、常任理事国) 总干事:Guy Ryder
组织机构
国际劳工大会
理事会
国际劳工局
二、宗旨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劳工权利,改善劳动者 的工作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劳资双方 加强合作,维持劳动力市场稳定束力 有限 2、有一定歧视 3、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弱
与中国人社部的异同
异 1、影响范围 2、职能 3、组织机构 4、主要任务 同 1、主要目的 2、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劳工组织
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ILO)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
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简介
组织宗旨
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保护工人生活与健
康”;主张通过劳工立法来改善劳工状况,进而“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社会正义。
该组织实行“三方机制”原则,即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2人;工人、雇主代表各1人组成,三方都参加各类会议和机构,独立表决。
国际劳工大会是最高机力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闭会期间理事会指导该组织工作,国际劳工局是其常设秘书处。
主要活动有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制定公约和建议书以及技术援助和技术合作。
截至2009年7月有183个成员。
组织的原则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在美国费城通过的《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和宗旨的宣言》(《费城宣言》),重申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劳动者不是商品;
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是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
任何地方的贫困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威胁;
反对贫困的斗争需要各国在国内以坚持不懈的精力进行,还需要国际社会作持续一致的努力。
《费城宣言》明确,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或性别,在自由、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为实现此目标而创造条件应成为各国和国际政策的中心目标。
国际劳工组织有义务按照此目标来检查和考虑国际间一切经济与财政政策和措施。
《费程宣言》通过后,作为《章程》的附件,与《章程》一起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主要出版物
《国际劳工评论》(InternationalLabourReview);《正式公报》(双月刊)(OfficialBulletin),每年三期;《劳工统计公报》(季刊)(BulletinofLaborStatistics);《劳工统计年鉴》(YearBookofLaborStatistics);《劳动世界》(双月刊)(WorldofWork)。
以上刊物用英、法、西文出版,《劳动世界》出中文版。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
1971年该组织理事会根据联大决议,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决议。
1983年6月,中国正式恢复了在该组织的活动。
1985年1月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负责与中国有关政府机关、工会组织、企业团体、学术单位等进行联系,并实施技术合作计划,协助中国发展职业技术培训。
组织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ILO)1919年根据《凡
国际劳工组织宣传品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
机构成立。
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
”
国际劳工组织目前有175个成员国。
主要负责人是国际劳工局长胡安·索马维亚(智利),1998年当选,1999年就任,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获得连任。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1)国际劳工大会:最高权利机构,每年六月在日内瓦举行。
(2)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每三年经大会选举产生,在大会休会期间指导该组织工作,每年3月和11月各召开一次会议。
(3)国际劳工局:常设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劳工局总部。
国际劳工组织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但在组织结构上实行独特的“三方性”原则,即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代表组成,三方代表有平等独立的发言和表决权。
主要活动
会议
组织自成立起至2009年共举行了98届国际劳工大会。
到2009年6月,该组织共召开了305次理事会会议。
近年来理事会的经常性议题主要有:审议通过结社自由、计划财务与行政、法律与国际劳工标准、就业与社会政策等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预算、人事和会议计划等。
除以上例会外,该组织还经常召开各种产业和部门专业会议,研究有关产业或行业在就业、培训、职业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组织的主要活动
1.国际劳工立法:制定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供成员国批准实施。
自成立至今的历届劳工大会已制定了188项公约和199项建议书。
(2)技术援助与技术合作:向成员国提供劳动领域的资金、技术和咨询援助与合作。
(3)研究和出版:开展劳动科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出版散发各类有关期刊、专著和宣传材料。
国际劳工标准
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定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标准采用两种形式: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
公约是国际条约,以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表决通过的方式制定,此后,经会员国自主决定,可在任何时间履行批准手续,即对该国产生法律约束力,对不批准的国家则无约束力;建议书以同样方式制定,但无需批准,其作用是供会员国在相关领域制定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参考。
在实践中,多采用在制定一个公约的同时另外制定一个同样名称,但内容更为详尽具体的补充建议书的办法。
分类
国际劳工标准按其内容可分为下列各类:
1.基本劳工人权,指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主要是指建立工会的自由、废除强迫劳动、实行集体谈判、劳动机会和待遇的平等、废除童工劳动,
2.就业、社会政策、劳动管理、劳资关系、工作条件,包括工资、工时、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包括工伤赔偿、抚恤、失业保险;
3.针对特定人群和职业,包括妇女、童工和未成年工、老年工人、残疾人、移民工人、海员、渔民、码头工人等。
长期以来,国际劳工组织重视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促进会员国对国际劳工公约的批准实施,对维护各国工人和其它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9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对公约的批准进程。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国际劳工标准体系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为基础。
因此,尽管国际劳工组织称其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