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新密市丘陵地区主要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河南省新密市丘陵地区主要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ABSTRACT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sisoneofthemainphenomenonofglobalchanges.Becauseofthepopulationgrowth,withtheintensificationofhumanactivities,alargeareaofforestshavebeencutdownandforestlandhavetranslatedintofarmland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Ashuman’Sirrationaluseoflandresources,soildegradationandrecoveryhascausedtheattentionofscientists.Thoughthehillyareaisnobetterthantheplainageaintheroleofagriculturalproduction,itisstilloneofthemostimportantpartsofandpeoplehaveonlyafewagro-ecosysteminthecentralplainsregion.Thisareaisoverpopulatedcultivatedlandresources,thelandformisfragmentatedandtheagriculturalproductionstructureissimple,theseaspectsresultedinmanyproblemssuchasthedropofsoilfertilityquality,soildegradation,thefragilityofentironment,andsoon.Researchonsoilphysicsandchemicalpropertiesamongdifferentlandscapetypesinthisdistrictisimportanttothebalanceofagriculturalecosystemandtheprotectionofbiodiversity,additionally,hassomedirectivesignificanceintherestorationofsoilfertilityandthesustainableuseoflandresources.Thisstudytakestheagro-ecosystemofhillyareainXinmicityastheresearchobject.Themaincontentofthispaperisthe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surfacesoilinthreedifferentlandscapetypes(cultivatedland,forestland,shrub-grassland).FromthecountytOthenorthernmorenaturalmountainarea,intheareaof24x16km2,weevenlyselected24sites,andtheareaofeachsiteis1Xlkm2.Ineachsite,wechosethreedifferentlandscapetypesforsoilsampling.Bythemethodsofsoilsamplingandlaboratoryanalysis,thenutrientindicesincludingsoilwatercontent,soilbulkdensity,soilporosity,soilgranulecomposition,soilpH,soilorganicmattercontent,availableN,available只availableKweremeasured,andtheseindicesarerespectivelycomparedamongdifferentlandscapetypesandamongdifferentsitesinasametype.CombiningwiththeChinesegradecriterionofsoilnutrientcontents,weevaluatedthecomprehensivelevelofsoilfertilityinthisdistrict.Theseresultscanofferscientificbasistothevegetationandsoilfertilityrestoration,theoptimizationandreasonableuseoflandscape.Theresultsareasfollows:Therearcdifferencesamongdifferentlandscapetypes,andtheextentofdifferencesvariesfromlow.Thetaxisofdifferentsoilindex.Asfar舔soilphysicalproperties,soilwatercontentingeneralisverysoilwatercontentamongdifferentlandscapetypesis:forestland>cultivatedland>shrub-grassland.TheIIIrangeofsoilbulkdensityis1.20 ̄1.309/cm3,andthetaxisofsoilbulkdensityis:forestland>cultivatedland>shrub-grassland.Differentsoiltextureshowsdifferentmeasuredvalueofsoilparticledensity,soilporosityshowsnodominantdifferenceamongthethreetypes,andisabout5006.Asfarassoilchemicalproperties,soilpHofcultivatedlandislowerthantheothertypes,thetaxisis:forestland>shrub-grassland>cultivatedland.soilorganicmattercontentamongdifferenttypesshowsdominantdifferences.Thevegetationofshrub-grasslandhasabetterabilityinmaintainingsoilorganicmatterthanforestland,becauseoffertilizerinputs,soilorganicmattercontentofcultivatedlandisbetweenforestlandandshrub-grassland,SOthetaxisis:shrub-grassland>cultivatedland>forestland.Bothofcultivatedlandshrub-grasslandshowhighcontentofsoilavailablenutrient,butthemaintainingmechanismofthemisdefinitelydifferent.Forestlandshowslowsoilavailablenutrient.Inaddition,shrub-grasslandshowsthelowestcontentofsoilavailablePamongthethreetypes.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differentsitesinasamelandusetypealsoshowvolatilityanddifference.Forcultivatedland,themaindifferenceiscausedbydifferentfarmingmanagementandthevariety,quantity,frequencyoffertilization.itisworthnotingthat,becauseoftheuseofgreenmanure,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inplot7’Scultivatedlandisbetterthantheothers,SOtheefficiencyofgreenmanureinimprovingthelevelofsoiltextureandfertilityisveryhigh.Forforestland,themaindifferenceiscausedbythicknessoflinerfall,thelocationofthep104theageofplantation.Forshrub-grassland,themaindifferenceiscausedbythecoverageofherblayer,thicknessoflitterfallandhumandisturbances.Throughthecalculationonthevariationcoefficientof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wefoundthat,soilbulkdensity,porosity,pHshowweakvariation,soilorganicmattercontentandavailableNshowmoderatevariation,whiletheothersshowstrongvariation.Thisisbt圮叫∞differentpropertieshavedifferentsensitivitytoenvironmentfactors.There哦certaincorrelationamongseveralproperties.Buttherea他differencesindifferentlandscapetypes.Thecorrelationisstronginfarmlandtype,followedbyfot,酷'tland,thisisbecausedifferentlandscapetypeshavedifferentmanagementmanner.Thecorrelationamongthesepropertiesinshrub-grasslandisweak,possiblybecausethenumberofplotsinthistypeisinshortage.ⅣComparedwithChinesegradecriterionofsoilnutrientcontents,inadditiontosoilorganicmattercontentwhichwasatlevelg,theotherswereatleveldore.AndtheproportionofplotswhichwereabovelevelcWasonly62.75%.KEYWORDS:soilphysicalproperties,soilchemicalproperties,differentlandscapetypes,Hillyarea,Xinmicity,HenanprovinceV1.引言1.引言随着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加强,一方面极大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河南农业2020年第8期(上)
34.9%,其次依次为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褐土、粗骨土和红黏土,但主要分布在水稻土、黄褐土、
(二)酸性土壤区域分布
通过试验可知,当前河南省pH 值<6.5的土壤主要分布于信阳市、驻马店市和南阳市,占总耕地面积比分别达7.0%、6.7%和5.1%,其他市均呈零星分布(样本数较少的市暂忽略不计)。

其中,pH 值为≥4.5~< 5.5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于信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漯河市和平顶山市,面积分别为8.494万hm 2、8.33万hm 2、3.75万hm 2、0.88万hm 2和0.52万hm 2,占总耕地面积比分别达1.14%、1.11%、0.50%、0.12%和0.07%,其他市均呈零星分布。

pH 值<4.5的强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信阳市(0.21万hm 2)、南阳市(0.18万hm 2)和驻马店市(0.164万hm 2),安阳市、焦作市、洛阳市、漯河市、商丘市和周口市零星分布。

30.42 15.08 9.65 5.81 1.83 0.54 0.09 1.65 100.00
42.63 12.76 8.92 4.09 3.35 1.24 1.12 4.71 100
85764250271916375161522646528 190
34410372332710938807
水稻土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褐土粗骨土红黏土其他合计
5.225.215.255.285.275.25.225.23
4.344.384.374.324.334.294.324.38。

河南省土壤分布

河南省土壤分布

山地草甸土:

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海拔2000米以 上的山地平缓顶部。常年受水湿低 温的影响,植被为草灌群丛,表土 层(包括亚表土层)有机质积累较 高,过渡层较明显,部分土体出现 锈斑或轻度潜育现象。土层厚度不 一,一般大于50厘米。pH6.5左右。
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1996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资料,全省现有一级土地利用类型8个,二级 类型47个。土地总面积16553641.88公顷,其 中耕地面积8110338.74公顷,占全省土地总 面积的48.99%,园地308308.77公顷,占总面 积的1.86%,林地2831581.25公顷,占总面积 的17.11%,牧草地14446.67公顷,占总面积 的0.0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1834171.41公 顷,占总面积的 11.08%,交通用地 380038.89公顷,占总面积的2.30%,水域 1208890.47公顷,占总面积的7.30%,未利用 土地1865865.68公顷,占总面积的11.27%。

零星分布与河南省黄泛冲积平原 中的洼地与盐化、碱化潮土、碱土 呈复区分布。由于地势低平,排水 不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蒸 发量大,造成盐分积聚地表,仅能 生长一些盐生植物或耐盐性强的植 物,0—20厘米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 其含量大于1.0%,pH8.5~9.0。
紫色土:

系紫色岩上发育的一种岩性土, 呈均一的紫、紫红或暗紫红色,处 于相对幼年阶段。河南省西南的低 山丘陵等地有零星分布。紫色土表 层以下即是母质,母质多为紫色砂、 页岩。无明显层次,多数有石灰反 应,母质性状表现强烈。在空间分 布上与周围地带性土壤的过度界线 明显。
水稻土:

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淮河两岸的波状平原地带, 集中于信阳地区,其它地区的山间峡谷、山间盆 地和河流两岸也有少量分布。成土过程是水耕熟 化和强烈的还原淋溶与氧化淀积过程。在长期的 水耕条件下,氧化还原交替进行,使剖面发育明 显分异。而在人为耕作施肥、灌排等措施影响下, 土壤进行有机质合成与分解,成水稻土所特有的 多种发生层次:耕作层、犁底层、潴育层、漂洗 层和潜育层等。淹水期除最表层数毫米外,以下 层次均处于还原状态。落干后全层氧化,沿根孔 出现大量锈纹,肥沃稻田的耕层可出现新生态有 机铁熔合物。耕作层和犁底层以下经长期犁耕压 实的土层,土体紧实,容重较大,锈纹多而色暗。 肥沃稻田的犁底层紧密度适当,具有一定的渗水 保肥性。

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_邵丰收

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_邵丰收

N ●能源环保●表1 河南省土壤A 、B 、C 层背景值统计量及范围 单位:mg /kg (另注明者除外) 层 样 统 元 点 计?素 次 数量算 术几 何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分布类型95(%)范围值 层 样 统 元 点 计?素 次 数量算 术几 何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分布类型95(%)范围值Cu Pb Zn Cd Ni Cr H g A 40720.0 5.919.9 1.35对11.0-36.1B 25721.7 6.421.3 1.36对11.5-39.2C 33820.7 6.820.6 1.44对10.03-42.49A 40722.3 5.321.8 1.27对13.6-35.0B 25721.5 4.921.0 1.28对13.0-34.1C 33821.3 5.420.8 1.30对12.4-34.8A 40762.513.561.9 1.25对40.1-95.7B 25763.013.962.2 1.27正35.3-90.6C 33863.113.962.9 1.25正35.4-90.9A 4070.0650.0210.065 1.4对0.034-0.124B 2570.0620.0220.060 1.5对0.030-0.121C 3380.0580.0220.057 1.5对0.027-0.120A 40727.47.927.3 1.31对16.0-46.4B 25729.77.9129.1 1.31正13.9-45.5C 33829.68.930.0 1.33对11.9-47.3A 40563.214.462.5 1.26正34.5-91.9B 25665.815.065.4 1.25对42.0-102.0C 33565.318.164.8 1.31正38.2-109.8A 4070.0250.0130.026 2.0对0.007-0.097B 2560.0450.0140.025 2.0对0.007-0.093C 3360.0200.0110.020 2.0对0.005-0.076As Co V Mn F 有机质(%)p H A 4079.83.99.4 1.6对 4.0-21.7B 25711.04.310.4 1.48正 2.5-19.5C 33810.64.810.2 1.57正 1.1-20.2A 40711.53.611.3 1.39对 5.8-21.8B 25712.13.811.8 1.38对 6.2-22.5C 33812.33.912.2 1.43对 6.0-24.5A 407118.747.3118.21.575对47.6-293.1B 257106.438.4107.41.569对43.6-264.5C 337110.439.2112.01.553对46.5-269.9A 407567158570 1.35对316-1029B 257597189590 1.35对324-1075C 338618230605 1.44对293-1250A 407439139442 1.42对221-888B 255457159454 1.43对224-921C 336477167474 1.44对229-984A 382 1.390.83 1.35 2.13对0.30-6.10B 2550.760.490.71 2.2对0.15-3.32C 3340.590.370.57 2.5对0.10-3.35A 3737.71.07.6 1.2正5.8-9.6B 2298.00.78.0 1.1正6.6-9.4C 3067.90.87.9 1.1正6.4-9.4表2 国内外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比表 单位:mg /kg (另注明者除外) 元素 符号国内土壤背景值国外土壤背景值河南省土壤背景值黄河下游潮土背景值全国土壤背景值日本土壤背景值美洲大陆连片地区世界土壤背景值中位数95%范围值平均值95%范围值中位数95%范围值几何均值算术均值中位数全距中位数全距Cu 20.011.0-36.121.420.6-22.220.77.3-55.125.5024.8217<1-700302-250Pb 21.813.6-35.014.413.9-14.923.510.0-56.118.1017.1219<10-700352-300Zn 62.540.1-95.765.163.4-66.868.028.4-161.157.3054.8960<5-2500901-900Cd 0.0640.034-0.1240.0910.088-0.0940.0790.017-0.3330.380.330//0.350.01-2.00Ni 27.316.0-46.424.924.1-25.724.97.7-71.019.3018.5819<5-700502-750Cr 63.334.5-91.953.652.4-54.957.319.3-150.228.3025.67541-2000705-1500H g 0.0260.007-0.0970.0220.020-0.0240.0380.006-0.272////0.060.01-0.50As 9.8 4.0-21.712.9412.57-13.329.62.5-33.57.20 6.827.2<0.1-9760.1-40.0Co 11.2 5.8-21.810.259.87-10.6311.64.0-31.2//9.1<0.3-7080.05-6.50V 112.747.6-293.1//76.834.8-168.2//80<7-500903-500M n 560316-1029600578-623540130-1786450.3431.99600<200-7000100020-10000F 433221-888453441-463453191-1012////20020-700有机质(%)1.290.30-6.10//2.00.3-13.2//////p H 7.95.8-9.6//6.84.1-10.4//////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邵丰收 周皓韵 摘要 根据《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成果,给出了河南省境内Cu 、Pb 、Zn 、Cd 、Ni 、Cr 、Hg 、As 、Co 、V 、M n 、F 、有机质等元素(项目)的背景值,分析了背景值在剖面上的分部特征,并与国内外背景值进行了比较。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技术

河南省农田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1.5
24
4.4
54
9.9
546
178 75.4
166 35.1
25
5.3
34
7.2
473
237 80.1
231 30.4
46
6.1
109 14.3
760
252 85.1
202 28.2
24
3.4
111 15.5
716
327 93.4
429 37.6
67
5.9
173 15.1
1142
563 81.5
河南农业 2020 年第 9 期(上)
16 HENAN CNopOyNriGgYhE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
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
有机水溶肥料在韭菜上的示范分析
平顶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柴文安 王校辉
402 40.8
95
9.6
158 16.0
985
323 88.0
1438 31.1
281
6.1
639 13.8
4622
1880 88.0
掺混肥料
不含氯离子 品种小
品种 / 个 比例 % 计 / 个
58
24.6 236
59
19.9 296
44
14.9 296
23
6.6
350
128 18.5 691
44
为主。研究发现,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钾、硫酸铵、 尿素、硝酸钾、硝酸铵和氯化钾等化肥都会使土壤酸 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单施氮钾化肥会加速土壤酸化。 统计资料显示,2010—2015 年河南省登记的复混肥料 中,低氯品种逐年下降,中氯与高氯产品则呈现逐年 上升的趋势。掺混肥料中,含氯品种 2010—2015 年占 全部产品的 88.0%(见表 1)。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

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7位。

河南在全国的版图上,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占着居中的地位。

以河南为中心,北至黑龙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到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跨越两至三个省区。

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唐,南下武汉三镇,西入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内。

在历史上,河南一向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

现代的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路干线纵横交织于河南,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将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称为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据此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可分为五个方面。

气候从气候方面看,河南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属于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这样的带来的结果是春季干旱而风沙较多,夏季炎热且降雨大,秋季晴天多日照充足,冬季寒冷且雨雪较少。

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到16℃之间。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

全省气温分布大体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至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

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水文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

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

河南省近2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近2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化 有 不 太 显著 的 下 降趋 势 ; 内不 同季 节土 壤 湿度 有 不 同 的 变 化 趋 势 , 中春 季 土 壤 湿 度 小 , 季 开 始 升 高 , 入 年 其 夏 进
秋 冬 逐 步 保 持 在 较 高水 平 。土 壤 湿度 与 降水 成 显著 的正 相 关 , 同温 度 成 显 著 的负 相 关 。 各 季 节 影 响 土 壤 湿 度 变 化 的 主 要 因 子为 : 季 受 温度 回 升 影 响 而 降低 ; 季 随 降水 增 多而 增 大 ; 季 继 续 缓 慢 上 升 , 要 由 降 水 的缓 慢 累 积 春 夏 秋 主
资 源总 量 减 少 , 及 各 种 生 态 环 境 问题 相 继 出 现 以
等 【 3。 因此 , 究 土 壤 湿 度 变 化 与 气 候 因子 之 间 2J , 研
的关 系 , 以及 对植 物 生 长 发 育 的影 响 , 着 重 要 意 有
义 。 同时也 为研究 干旱 和进行 气候评 估 提供一 个客 观定 量 的综合指 标 。本文 利 用 河 南省 2 6个 气 象 基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 6期
20 0 7年 l
Ag iulu a s a c n t e Ar d Ar a rc t r lRe e r h i h i e s
V0 . 125 No. 6 No 20 7 v. 0
本 文利 用 自然正 交函 数 ( oF 分 析 法对 河南 省 E ) 土壤 水分 进 行 了 时 空分 布 特 征 的分 析 。E F分 析 O
息 的重要载 体 。它体 现 了地表水 文过程 一降水 和蒸
发 的综合效 应 , 同时也 受到 地表 径流 、 中流和 土壤 壤 下渗 的综合 影 响 。其 时空 变化对 作物 的生 长发育 有 重 要影 响 。近几 十年 来 , 全 球气 候 变 暖 的大 背景 在 下, 河南 省气 候及 生态 环境发 生 了明显 变化 , 主要 表 现 在气 温升 高 , 降水 、 大气水 汽含 量 、 表径 流量 、 地 水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黄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

下面就从其分布,性质,利用改良这几个方面一一介绍,(一)黄棕壤: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

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

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

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河南省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

性质:脱盐基酸化和弱脱硅富铝化,体现过渡特点。

粘化作用明显:形成大量粘粒并产生明显淋淀粘化,形成粘化层(Bt)。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大,自然植被下的表土层为20~40g /kg,耕地土壤表层一般仅10g/kg左右。

利用改良:黄棕壤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丘陵区还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于稻、麦、棉和油料等作物的生长。

黄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防止内涝,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地形平缓多为农耕地,山地黄棕壤则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

利用上应注意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

低山丘陵荒地的上半坡土层浅薄,可栽植耐瘠的马尾松、刺。

槐、山杨和桦木等,下半坡和坡麓土层较深厚,可以发展栓皮栎、麻栎、杉木等,也可辟为茶园或栽植油茶、油桐、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二)黄褐土: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黄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

下面就从其分布,性质,利用改良这几个方面一一介绍,(一)黄棕壤: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

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

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

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河南省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

性质:脱盐基酸化和弱脱硅富铝化,体现过渡特点。

粘化作用明显:形成大量粘粒并产生明显淋淀粘化,形成粘化层(Bt)。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大,自然植被下的表土层为20~40g/kg,耕地土壤表层一般仅10g/kg左右。

利用改良:黄棕壤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丘陵区还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于稻、麦、棉和油料等作物的生长。

黄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防止内涝,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地形平缓多为农耕地,山地黄棕壤则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

利用上应注意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

低山丘陵荒地的上半坡土层浅薄,可栽植耐瘠的马尾松、刺。

槐、山杨和桦木等,下半坡和坡麓土层较深厚,可以发展栓皮栎、麻栎、杉木等,也可辟为茶园或栽植油茶、油桐、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二)黄褐土: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

其地域范围大致在秦岭-淮河以南至长江中下游沿岸,与黄棕壤处于同一自然地理区域。

据统计,黄褐土的面积为5714.6万亩,以河南和安徽的面积最大,其次为陕南、鄂北、江苏和川东北;在赣北九江地区沿长江南岸丘岗地也有小面积分布,这是黄褐土分布的南界。

黄褐土分布在北亚热带湿润的东部(江北区)和半湿润的西部(秦巴区)地区。

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14-16℃,年平均降水量760-950毫米,由西向东逐增。

降水季节多集中在高温期的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河南省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南麓与沙河一线以南至桐柏-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多为海拔在300m以下的岗丘和沿河阶地。

信阳市区、信阳县、光山、商城、息县、罗山、潢川、淮滨、固始、卢氏、项城、漯河市区、郾城、舞阳、南阳市区、镇平、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方城、叶县、桐柏、唐河、社旗、新野、邓州、驻马店市区、西平、遂平、确山、泌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鲁山、舞钢。

性质: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具有相似的形成特点。

黄褐土由黄土状沉积母质发育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弱富铝化土壤。

粘粒Ki为3.0左右。

盐基饱和度高,呈中性、微碱性反应。

A层:pH5.5~6.5 ,C层:pH在7.0以上。

黄褐土的淋淀粘化作用强,粘聚层(Bt)厚,一般甚在50厘米以上,至形成粘盘层。

利用改良:黄褐土因土质粘重,结构紧实僵硬,胀缩性强,耕性和通透性差,土壤不耐旱涝。

1,合理轮作、间套作、发展绿肥,用地养地结合,丘岗地区黄褐土既缺有机质又缺氮磷,用地多养地少,耕作管理粗放,土壤肥力有下降的趋势。

因此,在保证粮棉油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合理轮作,间套作绿肥或豆科作物,是解决黄褐土区有机肥源就地取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又是培肥岗地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

2,因土配方施肥。

据各地资料表明,在黄褐土上无论什么作物进行氮磷钾配合施肥均优于增施单一化肥的增产效果。

黄褐土一般不缺钾素,但在水旱轮作高产区或耗钾作物(如甘薯、烟草)区,因长期重视施用氮肥而基本不施钾肥,因此采用增磷补氮加钾三要素配合施肥更能显示增产效果,但配肥比例必须根据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和不同作物需要而异。

3,发展多种经营。

在某些地形部位高、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土体浅薄及石质性强的黄褐土,以及一些粘盘层位高,肥力地下不宜农作的黄褐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三)棕壤: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干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

河南省主要健分布在豫西地区:州、修武、济源、沁阳、登封、巩义、栾川、嵩县、宜阳、新安、灵宝、卢氏、禹州、汝阳、鲁山、西峡、内乡、南召、商城。

性质与成土条件: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均温10~14℃,≥10℃积温3100~4500 ℃,最冷月均温-10~0℃,季节性土壤冻层深度为50~100厘米。

年降水量为500~12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夏季降落,冬季雨雪稀少,年干燥度。

利用改良:自然肥力较高的土壤,适宜于发展多种经营。

山地丘陵边缘和山前平原的棕壤,宜于种植多种粮经作物。

丘陵山地常用以发展林业和用作苹、梨、李、桃、葡萄等果园。

主要问题是防治旱涝和水土流失以及培肥地力。

(四)褐土:褐土主要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发育于排水良好地形部位的半淋溶型土壤。

褐土分布于北纬34~40°,东经103~122°之间,即北起燕山、太行山山前地带,东抵泰山、沂山山地的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山前低丘,西至晋东南和陕西关中盆地,南抵秦岭北麓及黄河一线,一般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地下潜水位在3m以下,母质各种各样,有各种岩石的风化物,但仍以黄土状物质为主。

河南分布在豫西、豫北的低山、丘陵及冲积扇阶地。

三门峡市区、渑池、义马、灵宝、卢氏、安阳市区、安阳县、汤阴、林州、鹤壁市区、淇县、浚县、新乡市区、新乡县、卫辉、辉县、温县、孟州、郑州市区、新郑、登封、巩义、新密、荥阳、洛阳市区、洛宁、汝阳、孟津、伊川、偃师、栾川、嵩县、宜阳、新安、平顶山市区、汝州、禹州、襄城、郏县、鲁山、宝丰、许昌市区、许昌县、长葛。

褐土的性质:褐土是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植被下,经过粘化过程和钙积过程发育而成的土壤,具有粘化B层的土壤。

剖面中某部位有CaCO3积聚,中性或微酸性,属半淋溶土。

褐土的利用与改良: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因褐土中除潮褐土地处平原区以此一般多为丘陵与高平地,土壤侵蚀是普遍现象。

因此开展水土保持与发展水利灌溉是提高褐土地区农业的重要途径。

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由于水源的限制,大面积发展灌溉是有限的。

因此应当普遍地、大面积地发展旱作农业,其中包括工程措施(如水平梯田、径流农业)与系统的土壤耕作(如少耕、覆盖、轮作)等。

因褐土区降水一般均在600mm左右,稍稍增加以保墒培肥为中心的土壤旱作的耕作措施,将是发展褐土区的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

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因为褐土区的温暖而干旱的时期长,土壤有机质分解决,保证一定的有机肥源(其中包括轮作在内)是保证土壤肥力构重要基础。

合理施用磷肥,因为褐上的活性铁及CaCO3均容易促使磷的固结,形成铁质和钙质的以及闭态磷而使磷肥固结失效。

因此应加强过磷酸钙的施用技术的研究。

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因为褐土大多有石灰反应,它往往减弱Zn、Mo、Mn、Fe 等等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淋溶褐土及沙性土壤中B、Cu的含量较低。

因此,要充分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应用。

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如淋溶褐土上的板栗、烟草;潮褐土上的玉米、小麦;其它如苹果、谷子、棉花等都是褐土的优势作物,一些相应的名优特产都是在这些相应上宜的土壤上生产出来的。

因此,应当困地制宜地发展。

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不必勉强强调发展小麦。

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改变褐土区生产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经济状况,为褐土区的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五)潮土:多分布在河南省东部的黄河故道,河谷平原、滨湖低地与山间谷地。

性质:土壤质地变化较多。

紧砂满淤,不紧不慢出两合。

一般呈中性至弱碱性。

利用改良:1.发展灌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并建立排水与农田林网,是改善潮土生产环境条件,消除或减轻旱、涝、盐、碱危害的根本措施,也是发挥潮土生产潜力的前提。

2.培肥土壤,扩大高产、稳产农田。

首要是解决有机肥源,实践证明,种植绿肥是开辟有机肥源的重要途径,但有很多具体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再者是增施磷肥的同时,注意施用磷肥效果,局部地区(块)开始缺钾,应适当补施,配合施用微肥。

3.改善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适当配置粮食与经济作物、林业和牧业,提高潮土地产量产值和效益。

(六)砂姜黑土:多分布在河南省东南部的低洼地。

南阳市区、新野、淅川、内乡、方城、唐河、南召、社旗、邓州、镇平、驻马店市区、确山、正阳、新蔡、遂平、上蔡、平舆、汝南、西平、泌阳、信阳县、淮滨、息县、固始、项城、沈丘、商水、郾城、舞阳、舞钢、叶县、宝丰。

土壤性质:1,土体深厚,剖面自上而下有耕作层、亚耕层、残留黑土层、氧化还原过渡层砂姜土层。

2,铁锰氧化物的迁移与积累明显,形成锈纹斑、铁锰斑与结核。

3,土体中有黑土层。

利用改良:(1)排灌结合,旱涝兼治,开发地下水资源,发展旱作补充灌溉。

(2)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做到合理轮作换茬。

(3)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结合,科学施肥,争取均衡增产。

(4)农牧结合经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新腐殖质,抑制土壤的胀缩性。

根据水源和地势条件,适当发展水稻种植。

砂姜黑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均需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六)水稻土: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

水稻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它以种植水稻为主,也可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旱作。

在河南省多分布在冲积平原、背河洼地、岗地及谷地。

信阳市区、信阳县、息县、固始、商城、光山、罗山、淮滨、潢川、新县、林州、辉县、济源、鲁山、镇平、西峡、内乡、南召、桐柏、唐河、确山、泌阳、汝南、正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