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合集下载

试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试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法。
关 键 词 : 地 沙 漠化 ; 土 治理 ; 沙障 ; 沙生植 物 ; 灌溉
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 也是我国所面临 法 , 即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沙漠上 , 并用石头等重物压住 。 这种方法可 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 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 有效 防止水散失 , 但塑料 薄膜 易被风 刮起 , 使其丧失 固沙和保水功 危 害的国家 , 沙漠及 沙漠 化土地面积约为 10 6. 7万平方公 里 , 占国 能 , 同时 造 成二 次 污 染 。 土面 积 的 1 .%。 当前 我 国 沙漠 化 土 地 面 积 正 以 每年 2 6 方公 6 7 4 0平 21 利 用 废 塑料 治 理 沙 漠 。 .. 3 该方 法 可 有效 固沙 和保 水 。 用 简 利 里 的速度扩展 , 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单工艺将废塑料改性成为固沙胶结材料 , 然后在所种植物周 围的沙 自2 0世纪 5 年代起 ,我 国就已开始大规模 的沙漠治理研究。 表面喷洒 1 固沙胶 结材料 ,5 2 mn后 固沙胶 结材料就将表层 0 层 1~ 0 i 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 , 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 。沙漠化土 沙 胶结 在 一起 , 是 形成 黏性 固沙层 。 固沙 层 为 柔 性 , 难 开 裂 , 固 沙 很 且 地 的 土壤 粒 间孑 隙大 , L 内部 排水 快 , 蓄水 量少 且 易 蒸 发失 水 。 且砂 质 层 由固 沙胶 结 材 料 与表 层 沙 紧 密黏 结 , 量 较 大 , 风 也 很 难 将 其 重 大 土 的 毛管 较 粗 , 管水 上 升 高度 小 , 毛 如果 地 下 水 位 较低 , 能湿 润 表 刮起 。 不 土 , 物则 很 难 在表 土 上 生 长 。 植 2 . 物 治理 。 漠 植 物治 理 指 在 沙漠 地 区 播种 沙 生 植物 , 阻 2植 沙 以 1 土 地沙 漠 化 的成 因 及 危 害 止沙漠扩张及改善沙漠土地。 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腾少 , 机械组织 、 1 主要成因。 . 1 输导组织发达等特点 , 可抵 抗 狂风 袭 击 , 尽 快 将 水 分 和 养 料 输 送 并 其细胞 内经常保持较高 的渗透压 , 具有很强 的持续 1 . 气候 因素。赤道地 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 向两极方 向流动, 到亟需 的器官 , .1 1 由于地球旋转偏 向力的影响 , 在南北纬 3 。附近 , 0 大部分空气不再 吸 水 能力 , 植 物 不 易失 水 , 使 能够 适 应 干旱 少 雨 的 环境 。 治 理 的方 其 a 在 造 前进 , 而在高空积 聚 , 并辐 射冷却下沉 , 近地 面气层常年保持 高气 法 :. 沙 漠地 区有 计划 地 栽 培 沙 生植 物 , 固沙林 。一 般 是在 沙 丘 压, 气象学上称之为“ 副热带高压带” 。这一地带除亚 欧大陆东岸季 迎 风 坡 上 种 植 低 矮 的灌 木 或草 本 植 物 , 固住 松 散 的沙 粒 , 背 风 坡 在 风 气 候 区外 , 他 地 区气 候 干燥 , 雨少 见 , 成 为 主要 的沙 漠 分布 的 低 洼 地 上 种 植 高 大 的树 木 , 其 云 而 阻止 沙 丘移 动 ;. 沙 漠 边 缘 地 带 造 b在 以削 弱 沙漠 地 区的 风力 , 阻止 沙 漠 扩 张 。 防风 林 的效 果 与林 区。 一 防 风林 , 11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人 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 带 的高 度 有关 , .. 2 树木 越 高 大 防风 效 果 越好 。 外 , 与 树 木 的疏 密结 此 还 其类 型有 三 种 : 密结 构 林 带 、 透 结构 林 带及 紧 疏 受的压力过重 , 过度开垦 、 过度放牧 、 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构 和透 风 性 能有 关 。 等使土地严重退化 , 森林被毁 , 气候逐渐干燥 , 最终形成沙漠。 通风结构林带 。 植物治理 的效果重点在于选择适 当的树种和科学的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土地荒漠化,这事儿可真让人头疼!想象一下,那片曾经绿油油的草地,如今变成了一片黄沙。

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改变,更是生态和生活的大问题啊!
先说说它的危害吧。

土地荒漠化可不是闹着玩的,它让咱们的庄稼没法儿生长,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蔬菜,全被沙漠给吞没了。

再说说水资源吧,本来好好的河流,现在变得浑浊不清,鱼儿虾儿都找不到家了。

土壤质量也变差了,肥力越来越低,连那些小动物都不愿意来这地方玩了。

更糟糕的是,土地荒漠化还影响了咱们的健康。

因为空气污染严重,我们吸进去的都是灰尘和PM2.5,呼吸道都不舒服。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渗入地下水,让咱们喝的水也不干净了。

你可能已经在想怎么治理了吧?别急,我来给你支几招:
首先得加强植树造林。

多栽点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气候。

别忘了,树木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呢。

要保护好水资源。

别乱排污水,让河流保持清洁。

还要节约用水,比如洗菜、洗手时尽量用盆接水,这样既能省水又环保。

再来说说土壤修复。

可以种一些耐旱、耐盐碱的植物,让土地恢复活力。

还可以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咱们还得加强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

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餐具,出门记得关灯……这些小事儿做起来,也能对土地荒漠化造成不小的影响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咱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土地荒漠化,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问题,可是咱们国家面临的大难题之一。

想想看,那片曾经绿油油的土地,现在变成了沙漠,真是让人心疼不已。

说起荒漠化的危害,那可真是不小。

它让咱们的粮食产量大大减少,因为土地都变成了不毛之地,种庄稼的地方都没了。

再说了,荒漠化还让咱们的水资源变得紧张,有时候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不过,别担心,咱们有办法对付这荒漠化!先说治理措施吧,咱们得从源头上抓起。

比如,咱们可以植树造林,种些耐旱的树种,这样既能改善土壤,又能防止水土流失。

咱们还可以搞一些节水灌溉技术,让土地不那么干旱。

除了这些治标的办法,咱们还得从治本上下手。

比如说,咱们可以发展循环农业,让土地能够持续产出。

这样,就算遇到干旱,咱们也能保证粮食供应。

咱们得加强环保意识,让大家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咱们可以多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知道荒漠化的危害,一起努力保护咱们的家园。

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来。

有一次,我去山上玩,看到有个地方长满了草。

我问旁边的老大爷:“这草长得真好,是不是特别容易养活?”老大爷笑着说:“你错了,这草可不是好养的,它可是个‘小能手’,能把石头都啃掉。

”哈哈,看来咱们得好好保护环境,不然这些“小能手”们可要给我们添麻烦了。

面对土地荒漠化这个大问题,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个“小能手”们赶走,让咱们的家园重新焕发生机。

加油吧,朋友们!。

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编号:AQ-Lw-04967(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On the harm and control methods of land desertification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主要成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防风固沙和合理水资源利用是沙漠治理的2个关键问题,为此可开展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及灌溉等一系列治理方法。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治理;沙障;沙生植物;灌溉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

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1]。

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间孔隙大,内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发失水。

且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能湿润表土,植物则很难在表土上生长。

笔者论述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点比较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1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1.1主要成因1.1.1气候因素[2]。

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

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沙漠化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沙漠化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

沙漠化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沙漠化的主要成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沙漠化造成的危害3、沙漠化的治理原则4、沙漠化的具体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政策措施11 沙漠化的定义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逐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

111 沙漠化的主要成因1111 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导致土壤水分不足,植被难以生长。

大风频繁:强劲的风力加速了土壤颗粒的吹蚀和搬运。

土壤质地疏松:沙质土壤结构不稳定,容易被风蚀。

1112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为了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开垦草原、林地等,破坏了原有植被。

过度放牧:超过草原承载能力的放牧,使草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过度樵采:滥砍滥伐树木和灌木,导致土地失去植被保护。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进而加剧沙漠化。

112 沙漠化造成的危害土地资源减少:可利用的耕地、草地等面积缩减,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调节功能减弱,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

影响人类生活:沙漠化导致居民被迫迁移,基础设施受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113 沙漠化的治理原则预防为主:在尚未发生沙漠化的地区,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综合治理:结合生物、工程、农业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治理。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114 沙漠化的具体治理措施1141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选择适宜的树种,营造防风固沙林。

种草:种植牧草和固沙草种,恢复草地植被。

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

1142 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等,固定沙丘,减缓风沙流动。

修筑拦沙坝: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

1143 农业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章节:一、荒漠化的定义与类型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与危害三、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四、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与方法五、荒漠化治理的案例分析教案内容:一、荒漠化的定义与类型1. 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降低或丧失,地表植被破坏,土壤贫瘠,水分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土地无法维持原有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过程。

2. 荒漠化的类型:根据荒漠化的成因和特点,可将其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两种类型。

自然荒漠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活动等导致的荒漠化;人为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不当耕作等导致的荒漠化。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与危害1. 现状: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近40%。

近年来,荒漠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2. 危害:荒漠化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加剧水资源短缺,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诱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健康。

三、荒漠化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降水不足等;地质活动,如地壳运动、地震等;自然植被的破坏,如病虫害、火灾等。

2. 人为因素:过度开发,如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当耕作,如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等;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土地破坏。

四、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与方法1.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沙障固沙等;2. 工程措施:建设防沙林带、固沙工程、土地改良工程等;3. 农业技术措施:合理灌溉、改良耕作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等;4. 政策与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荒漠化治理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荒漠化治理管理体系等。

五、荒漠化治理的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治理案例,如新疆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内蒙古的沙化土地治理等。

土壤沙化危害及其治理

土壤沙化危害及其治理

人为因素 (主要原因)
滥砍滥伐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2 形成原因
3 特点及危害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沙漠化发展快、面积大,土壤沙化 后很难恢复。
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农牧交错的生态脆弱带,土壤沙化有逆 转可能。
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沙化面积较小,发展程度较轻,控制和 修复是完全有可能的。
3 特点及危害
危害二::土地沙化给农牧民带来生存危机,让他们成为 生态难民。目 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 1/4生活在沙化地区。沙 区即贫区,贫区基本是 沙区,沙区集中了全国 60%以上的贫困 县。土地沙化使沙区灾害频繁,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沙区人民 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严重响,沙化危害 严重地区人民的生活温 饱问题尚未解决。全国目前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受 到风沙危 害。由于风沙的步步进逼,加剧了西部贫困,扩大了东西部发 展 的差距。目前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左右。
危害三::土地沙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科研工 作者新近完成 的一份科研报告表明,全国沙害每年造成的损失 达540亿元,约占全球荒 漠化造成损失的 16%。土地沙化造成 的危害,既有突发性,又有持续危 害的渐变性、长期性。土地沙 化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4 如何防治土壤沙化
我国土地沙化的治理进程:
土壤沙化的危害及如何防治土壤沙化
Contents
目 录
1 土壤沙化的概念 2 土壤沙化的形成原因 3 土壤沙化的特点与危害 4 如何防治土壤沙化
1 概念
土壤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 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2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土壤沙化原因
气候干旱 土壤疏松 风蚀和风力堆积 过度放牧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的研究报告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的研究报告

关于⼟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的研究报告关于⼟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的研究报告1 ⼟地沙漠化现状及危害1.1现状。

我国现有沙漠化⼟地168.9万平⽅公⾥,占国⼟⾯积的17.6%,其中沙漠⾯积为48.32万平⽅公⾥,⼽壁⾯积为71.07万平⽅公⾥,风蚀残丘⾯积为3.2万平⽅公⾥。

主要分布在西北12省,⾃治区,直辖市及西藏⾃治区。

1.2危害。

⼟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态环境问题之⼀,它恶化⽣态环境,破坏⽣存条件,加剧⾃然灾害发⽣,制约经济发展,加深了贫困程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的危害。

据测算,我国每年因⼟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年财政收⼊的3倍,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2.7亿吨化肥,受风沙危害,全国每年少养5000多万只,每年粮⾷减产30多亿吨,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经常受风沙危害,有些甚⾄成为诱发民族⽭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沙漠化还威胁⼤中城市、交通运输、⽔利设施和⼯矿企业。

⽬前全国有1300多公⾥铁路、3万公⾥公路、数以千计的⽔库和5万多公⾥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每年输⼊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就有12亿吨来⾃沙区。

2 ⼟地沙漠化产⽣原因2.1⾃然因素。

在⾃然状态下,主要有⽔蚀和风蚀两个⽅⾯。

由于⼀些省份⽓候⼲旱、⼤风频繁,这是沙化产⽣的⼀个主要原因。

2.2⼈为因素。

在⼈类活动影响下,⾃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壤破坏和⼟地物质的移动、流失会扩⼤、加速,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的调查,我国北⽅现代沙漠化扩⼤的成因中,94.5%为⼈为因素,⼈类活动对⼟壤沙化和沙漠化的加速作⽤由此可见⼀班。

由于过去追求粮⾷产量,⼤⽚草原、荒地被开垦种植,⼈类对⼟地的不合理耕种或过分耕种,过度放牧和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加速了⼟壤沙化。

2.3还有⼀些其他原因可以引起⼟壤成分破坏,使⼟质恶化,进⽽引起⼟壤沙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摘要: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主要成因是
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
生了严重的危害。

防风固沙和合理水资源利用是沙漠治理的2个关
键问题,为此可开展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及灌溉等一
系列治理方法。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治理;沙障;沙生植物;灌溉
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

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
简称,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1]。

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间孔隙大,内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发失水。

且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
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能湿润表土,植物则很难在
表土上生长。

笔者论述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点比较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1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主要成因
1.1.1气候因素[2]。

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
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
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
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

这一地带
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
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1.1.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
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
成沙漠[3]。

1.2危害土地退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承载力下降,而且对土地利用退化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
远影响。

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仅2000年春季连续发生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均波及北京,该恶劣天气范围广,强度大,为近50年
所罕见[5]。

在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联合国环境署对全
球荒漠化灾害进行了估算,因荒漠化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保守估算
为263亿美元。

Dregne等人于1991年对全球荒漠化进行了新的评估[6],得出在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
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41亿元[7]。

目前沙漠化仍在继续,沙漠仍在不断扩张。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75年,荒漠化土地扩展速度为1560km2/年,
1975~1987年为2100km2/年,1988~2000年为近3600km2/年[8]。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以下3个区域: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区,占40.5%;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

行政上包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共13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

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

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
2.1防风固沙
2.1.1设置沙障。

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
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

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m的土埂,间距1~2m,走向与风向垂直。

黏土固沙施工简单,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
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2.1.2在沙面上覆盖致密物。

以色列尝试了一种塑料薄膜固沙法[9],即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沙漠上,并用石头等重物压住。

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水散失,但塑料薄膜易被风刮起,使其丧失固
沙和保水功能,同时造成二次污染。

2.1.3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10]。

该方法可有效固沙和保水。

利用简单工艺将废塑料改性成为固沙胶结材料,然后在所
种植物周围的沙表面喷洒1层固沙胶结材料,15~20min后固沙胶结
材料就将表层沙胶结在一起,形成黏性固沙层。

固沙层为柔性,很
难开裂,且固沙层由固沙胶结材料与表层沙紧密黏结,重量较大,
大风也很难将其刮起。

2.2植物治理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区播种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扩张及改善沙漠土地。

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腾少,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发达等特点,可抵抗狂风袭击,并尽快将水分
和养料输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细胞内经常保持较高的渗透压,具有
很强的持续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够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
[11]。

其治理的方法:①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
沙林。

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
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②
在沙漠边缘地带造防风林,以削弱沙漠地区的风力,阻止沙漠扩张。

防风林的效果与林带的高度有关,树木越高大防风效果越好。

此外,还与树木的疏密结构和透风性能有关。

其类型有3种:紧密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林带及通风结构林带。

植物治理的效果重点在于选择
适当的树种和科学的林带结构。

2.3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在沙漠治理过程中最为重要。

沙漠中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道水和降水。

但沙漠区域的降水量不稳定,一般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湿润年份
降水量多,而干暖年份降水量少。

沙漠地下水较稳定,其沙层厚,
具有一定的“隔热”性,使水得以在地下保存。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受到降水的制约[12]。

解决水资源主要从汲水、输水和节水灌
溉等方面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