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市区一次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过程分析
2006~2010年大连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原因分析

关 键 词 : 气 质 量 ; 吸 入 颗 粒 物 ; 氧 化 硫 ; 氧化 氮 ; 染趋 势 ; 连 市 空 可 二 二 污 大
中 图分 类号 : 1 X5 文 献标 识 码 : A
2 0 ~2 1 0 6 0 0年 , 连市 区共 布设 空 气连 大 续 自动监 测 点位 1 O个n ( 见 表 1 . 0 6 详 ) 2 0 ~
放 量呈 潜在 的下 降趋势 , 主要 是 由于各大 电厂脱硫设 施 的安装 、 使用 , 降低 了二 氧化硫 的排放量 , 从而使
空 气 中二氧化 硫浓 度下 降. 但 采暖期 的二 氧化硫 污染 依然 严重 , 氧化硫 的 2 二 4 h变 化 随着 采 暖周 期 的变 化 而变 化 , 以居 民区 星海三 站为例 , 暖期二 氧化 硫污 染远 远高 于非采 暖期 , 暖期 二 氧化 硫 污染 日变化 规律 显 著 , 采 采 随着 在 早晨 6 ~8时 、 上 1  ̄2 晚 8 0时采 暖高峰 的 到来 , 氧 化硫 污 染 明显 增 大 , 二 7时 和 8时 的小 时 均值 均超 出 了二级标 准 的 日平 均标准 ; 而非采 暖期一 天 中二氧 化硫 浓度没 有 明显变化 , 明采暖期 的燃煤 污染对 空 表 气 质量 的影 响显著 , 见 图 2 ]详 .
( 万
5 4
4 5
3 6
2 7
1 8 9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0 06
2 0 07
20 8 0
2 0 09
2 1 往 00
图 1 甘 井 子 区二 氧 化 硫排 放 量 与 浓度 比较
收 稿 日期 :0 10 —5 2 1-70 作 者简 介 : 丹 (9 2 , , 宁大 连 人 , 连 市 环境 监 测 中 心 工 程 师 , 士 . 李 1 6一) 女 辽 大 硕
大连市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2021年2月u t m t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卷第4期大连市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徐洁(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摘要:针对2015年大连市的一次高浓度臭氧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气团轨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次臭氧污染过程中浓度变化规律、本地生成特征、区域传输特征及污染成因。
结果表明:4月 25曰,臭氧达到中度污染,高温、强光照下本地光化学反应生成大量臭氧是内因,低压辐合、逆温、风速小等不利气象条件导致高浓度臭氧难以扩散是外因;4月26日,臭氧维持轻度污染,是由于前一日臭氧本底值较高,叠加白天光化学反应生成导致;4月27曰,臭氧维持轻度污染,并出现凌晨持续升高的现象,这与区域输送密切相关。
关键词:臭氧;污染过程;区域输送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4-0040-041引言大气中的臭氧(〇3)大约90%集中在平流层中,能 够吸收210〜290 n m波段的全部太阳紫外辐射,起到保 护人类健康及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的作用;约10%的〇3集中在对流层中,这部分()3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会损害人类健康[1]。
对流层中的〇3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由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一定的太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是造成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因素。
03的生命期会有几天至几周,在一定风场的作用下会出现跨城市或区域的污染传输特征[2’3]。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近地面〇3污染的原因不仅与气象因素、〇3背景浓度的升高、NOx或V O C s排放的 增加有关,同时区域性的传输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4'9]。
()3污染特征和成因在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不尽相同[1°],对不同地区的()3污染特征和成因需要单独的研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近年来大连市的〇3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大连市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城市比较

大连市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城市比较•相关推荐
大连市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城市比较
摘要:分析了大连市区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与其它副省级城市及国外城市比较,分析了大连市区污染日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加强扬尘和烟尘污染控制,节能、减排等脱硫工程的'实施以及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作者:李丹于庆凯 Li Dan Yu Qingkai 作者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期刊:环境科学与管理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010, 35(3) 分类号: X831 关键词: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空气污染指数污染日污染原因污染对策。
大连市大气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及来源分析

收稿日期$$%&\ ]%^ ]&$
物及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N’* ’ 对流层的臭氧主要来源 于 6@+( 4@I与 氧 气" 在 紫 外 线 作 用 下 的 光 化 学 反 应 )^* ’ @! 还会加速 9a$BC 等的形 成"进 而 影 响 大 气 重 污染过程的频率 和 强 度"已 成 为 继 9a$BC 后 困 扰 城 市 空气质量的另一种重要污染物)&%* ’
第"期
吴一帆"等$大连市大气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及来源分析
&%C
来源及相互关系"探究 了气 温(风 速(湿度 等气 象条 件 关系’ 主成 分 分 析 和 9/1,T-) 相 关 分 析 由 O9OO&^B%
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 软件获 得’ 根 据 大 连 市 供 暖 期 ! && 月 & 日+[ 月 &
?@A$&%B&!$%C DE5FE3>5$%&’%"%$!
+R("(+,%"*U(,*#- #’+#-+%-,"(,*#-&$ *-’)1%-+%’(+,#"&$ (-0 "+%&#’(*" !#))1,(-,&*- 0()*(-$ +R*-(
MVk+NU1)" JKH6LJ+NF1-" MH6LOF81+" MH6Lk1) ! O>F--2-U()*+,-)./)012O>+/)>/1)S W/>F)-2-3Q" ?12+1) V)+*/,T+0Q-UW/>F)-2-3Q" ?12+1) &&"%$[" IF+)1#
大连市冬季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分析

大连市冬季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分析包艳英;纪德钰;徐洁【摘要】从污染过程演变、天气条件分析、颗粒物组分变化、污染输送分析、后向轨迹分析等几方面,对大连市2014年12月28~29日发生的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展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地面风速小、湿度大,为此次污染的累积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京津冀地区污染物的持续输送是此次重污染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7)001【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重污染;成因;气象条件;污染传输【作者】包艳英;纪德钰;徐洁【作者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1大连市三面环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中一直处于前列。
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市及周边城市群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并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和复合型特征。
2014年,大连市优良天数282 d,达标率仅为77.3%,分别出现6 d重度污染和1 d严重污染,且重污染日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细颗粒物)。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重污染过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1-10]地区,但对大连市重污染过程分析及区域污染传输的研究罕有报道。
本研究选取2014年12月28~29日大连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从污染过程演变、天气条件、颗粒物组分变化、污染输送、后向轨迹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此次污染形成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来源于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10个国控监测点位的常规观测,监测项目为SO2、NO2、CO、O3、PM10和PM2.5;气象要素资料来源于大连市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气象监测仪,监测项目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研究中还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中颗粒物粒径分布仪、大气气溶胶有机碳/元素碳(EC/OC)在线分析仪、可溶性阴阳离子在线分析仪等设备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大连市区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及来源解析

大连市区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及来源解析陈建宇;范慧君;曹姗姗;李丹;纪德钰;阎守政【期刊名称】《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年(卷),期】2017(037)006【摘要】利用常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的模拟结果,对2016年1月2-3日大连市区出现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进行快速在线源解析,分析细颗粒物的行业来源.结果表明,大连市区此次污染过程是由于外来输送和本地不利气象条件的双重作用影响产生的,区域传输带来了大量的燃煤源颗粒物,燃煤排放是本次污染过程PM25的主要来源.【总页数】6页(P58-63)【作者】陈建宇;范慧君;曹姗姗;李丹;纪德钰;阎守政【作者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相关文献】1.2016年大连市区一次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过程分析 [J], 王晨;陈建宇;冯诗婧;张明明;苗书一2.成渝地区一次区域重污染过程来源解析及减排效果研究 [J], 王文丁; 朱怡静; 皮冬勤; 陈亚飞; 张稳定; 陈焕盛; 吴剑斌; 晏平仲3.典型重工业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来源解析 [J], 关攀博; 周颖; 程水源; 段文娇; 姚森; 李纪峰; 岳亮4.大连市冬季一次传输回流型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 [J], 徐洁5.佛山市一次持续性O3污染过程特征分析及来源解析 [J], 安丽娜;司徒淑娉;陈辰;邓思欣;邝敏儿;周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城市空气质量

2016年城市空气质量
2016年,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不稳定性。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三大类:20%的城市处
于重度污染之中,60%的城市处于中度污染,20%的城市处于轻度污染之中。
从数据来看,在污染程度方面明显改善的城市比去年的比例要高。
2016年,我国政府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上采取了大量措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要求大型
工厂和汽车业进行排放控制,关停了超标排放的企业和汽车,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社区项目和文化活动也正在推进之中,像教育大众参与绿化,把植物植入城市,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
2016年,中国举办了许多环保类型的比赛,包括最近的“植树节”,让大众都参与其中,为空气质量的改善定下更多的基础。
尽管2016年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不稳定性。
如今,在空气质量之上,我
们不仅要继续完善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而且要及时做好相关的预防性措施,有效的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
大连市雾霾天气主要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连市雾霾天气主要成因及对策分析作者:张一川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6期摘要:针对大连市近年来雾霾频发的现象,对大连市范围内11个气象监测站AQI年际、日际变化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站点冬季(12月至次年2月)AQI指数最高,污染物以固体颗粒物为主;秋季(8—10月)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最低,污染物以臭氧、二氧化硫为主。
每日较高峰值出现在清晨6时和中午11时及晚间20时左右,低值出现在清晨3时和下午14时及晚间21时左右。
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区域气候、气象环境和冬季供暖燃煤、汽车尾气排放和工厂废气排放等。
防治大连市雾霾天气应从雾霾产生的原因入手,多方面开展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关键词:雾霾;AQI指数;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6-0163-03雾霾是指雾和霾的合称,是特定气象条件与人为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全年PM2.5均值占到全国比重较高[1]。
雾霾天气的频繁产生,不仅对大气、交通、工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辽中南和环渤海工业经济地带的核心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的雾霾天气现象也急剧增多。
以2014年为例,大连市全年雾霾天气较往年偏多,轻微污染以上天数为83天,占全年22.7%。
本文在以大连市11个气象监测站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造成雾霾天气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对缓解大连市雾霾天气现象提出合理性建议,这对了解雾霾天气的规律、成因等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雾霾天气的预警、预报及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数据来源与特征AQI(Air Quality Index)是空气质量指数的简称,是国际上通用的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AQI指数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大气雾霾污染的程度[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9-05-08 作者简介: 王晨(1992- ), 女, 辽宁葫芦岛人, 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大气环境监测及
科研工作。
78 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 年 6 月
PM2.5 浓度/(μg·m-3) 各源贡献/%
模拟结果, 对污染期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时间及 空间上高分辨率分析, 为及时有效地反映细粒子 污染随着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 支撑 , [9-10] 为今后再出现类似污染过程提供经验 参考。 环境监测数据来源于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 布系统及大连市国控点位环境监测数据, 气象数 据来源于中央气象台及大连气象网。 1 污染状况
12 月 16 日, 受静稳天气影响, 京津冀中南 部和山东中西部等地区出现大范围污染天气, 首 要污染物均为 PM2.5。 在西南风的作用下, 大连 地区受到京津冀南部和山东西部污染输送影响, 16 日 24:00 位于大连最南端的旅顺点位空气质量 率先由良转为轻度污染。 至 20 日, 大连市区受 污染传输影响叠加本地扩散条件不利, 空气质量 维持在中度污染水平。 21 日, 受转风后污染回 流影响, 辽宁其他地区污染输送至大连地区, 污 染物浓度上升, 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 之后随 着北风风速的增大, 清除作用显著, 大连市区空 气质量开始逐渐好转。
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1-3], 在特定 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下, 污染物可通过远 距离传输影响其他地区[4-8]。 2016 年 12 月 17日— 21 日, 受上游污染输送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 大连市区出现一次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过程。 本次
污染共有 41 h 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以上。 污 染过程持续时间为 5 d, 污染期间空气质量逐日 变差, 首要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 (PM2.5)。 本研 究利用 3D 可视激光雷达和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 谱仪等仪器, 同时结合 HYSPLIT 气流后向轨迹
本次污染过程中, 市区 PM2.5 小时浓度最大 值出现在 21 日 20:00, 为 244 μg/m3, 超出国家 二级标准 2.25 倍; 点位 PM2.5 小时浓度最大值出 现在 18 日 17:00 旅顺点位, 为 432 μg/m3, 超出 国家二级标准 4.76 倍。 12 月 16 日—22 日市区 PM2.5 浓度变化趋势见图 1。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 结合3D可视激光雷达数据反演的气溶胶消
光系数和美国NOAA研制的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模型的模拟结果, 同时利用在线单颗粒气
溶胶质谱仪进行快速在线源解析, 对2016年12月17日—21日大连市区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
(Dal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Dalian Liaoning 11602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meteorological data, aeroso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inversion of 3D visible lidar data, HYSPLIT backward trajectory and th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source apportionment results which given by the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SPAMS) , performed an analysis on long duration and serious haze event from December 17, 2016 to December 21 in Dalian urban area.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aze event resulted from pollution transmission and advers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Pollution transmission brought particulate matter which was dominated by motor vehicle exhaust. Advers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such as alternating weather system and static stability of the weather situation were beneficial to generating and accumulating particulate matter. Key words: pollution transmission, air quality, PM2.5, 3D visible lidar, source apportionment
中图分类号: X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3X(2019)03-0077-05
A Severe Air Pollution Process in Dalian Urban Area in 2016
Wang Chen, Chen Jianyu, Feng Shijing, Zhang Mingming, Miao Shuyi
长、 污染程度较重的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大连市区此次重污染过程是外来污
染输送和本地不利气象条件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其中, 区域传输带来了上游地区以机动车尾
气排放和燃煤排放为主要来源的颗粒物; 交替变化的高低条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生成和积累。
关键词: 污染输送; 空气质量; 细颗粒物; 激光雷达; 源解析
第 29 卷第 3 期 2019 年 6 月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MCC
Vol.29 No.3 June 2019
10.13358/j.issn.1008-813x.2019.0508.01
2016 年大连市区一次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过程分析
王 晨, 陈建宇, 冯诗婧, 张明明, 苗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