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
南海诸岛标准地名表(图片序号表)

而筐二塘二圈
Yuzhuo Jiao
27
西沙
华光礁
Huáguāng Jiāo
16o09’ - 16o17’
111o34’ - 111o49’
大筐大塘大圈
Huaguang Jiao, Discoveryánshí Yǔ
16o02’ - 16o05’
筐仔筐仔峙
Lingyang Jiao, Lin-yang Chiao, Antelope Reef
14
西沙
筐仔沙洲
Kuāngzǎi Shāzhōu
16o27’
111o36’
筐仔峙
Kuangzai Shazhou
15
西沙
甘泉岛
Gānquán Dǎo
16o30’
111o35’
圆峙圆岛
Ganquan Dao, Robert Island
24
西沙
琛航岛
Chēnháng Dǎo
16o27’
111o43’
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
Chenhang Dao, Duncan Island
25
西沙
广金岛
Guǎngjīn Dǎo
16o27’
111o42’
三脚屿小三脚屿
Guangjin Dao
26
西沙
玉琢礁
Yùzhuó Jiāo
16o19’ - 16o22’
112o21’
小巴岛
Shi Dao, Shih Tao, Rocky Island
33
西沙
七连屿
Qīlián Yǔ
16o55’ - 16o58’
112o19’ - 112o21’
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

《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内部发行),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编, 出版: 广州: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87. 1987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2000册。
ISBN-80522-023-9/K22. (限国内发行) (2004-07-03加入南沙群岛在线)内容简介该书共分三编,以地名为主线,详细记述了南海诸岛各地名的地理位置、名称来历、含义和沿革,以及其自然、历史、资源等,实乃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专辑,但因其资料性强,故仍称《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
目录第一编标准地名和渔民命名甲、南海诸岛地名普查乙、南海海底命名丙、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命名的情况丁、渔民调查资料第二编地里综述、地名志和地名探源甲、南海诸岛地理综述乙、南海诸岛地名志丙、南海海底地名志丁、南海诸岛地名表戊、南海诸岛地名探源己、历史上一些南海诸岛外文地名的来源庚、与南海诸岛地名相关的历史资料辛、其他参考资料第三编南海诸岛地名论文选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争端的由来(新华社记者)石塘长沙考(文焕然钮仲勋)越南史籍记载的“黄沙”、“长沙”决非我西沙、南沙群岛(郭永芳)渔民地名考证二篇(陈史坚曾庆刚)试分南海诸岛地名的层次和类别(曾庆刚)七洲洋考(谭其骧)宋端宗到过的“七洲洋”考(谭其骧)南海诸岛地名的由来与中国捍卫领土史实(郭振乾)附:南海诸岛的主人关于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地名问题(韩振华林金枝)南沙群岛和东、西、中沙群岛一向是中国领土(朱(单人旁)锲)东沙群岛历史考略(林金枝)南海诸岛地名的初步研究(鞠继武)评《南海诸岛地名志略》(震明)西方史籍上帕拉塞尔布是我国西沙群岛(韩振华)西、南、中沙群岛的自然环境(海南行政区水产局、国营南海水产公司、海南水产研究所联合调查组)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各岛礁的命名(陈史坚)南沙群岛渔民地名综述(郭振乾)南海诸岛琼人俗名考(刘南威)《水路簿》初探([何纪生])越南擅自对我西沙、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定名(陈史坚)我国南海诸岛的地质地貌特征(谢以萱)西沙群岛岛礁地貌特征(黄金森、朱袁智、谢以萱、陈绍谋)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宣德环礁地貌考察初步报告(曾昭璇、黄少敏、谭德隆、丘世均、曾迪鸣)永乐环礁自然地理环境(丘世均)中沙群岛水下地形概况(谢以萱)黄岩岛的地貌特征(许宗藩、钟晋梁)中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地貌学(郭令智)南沙群岛太平岛地质概况(李毓英)万安滩、海马滩、半月礁考察纪实(钟晋梁)曾母暗沙(钟晋梁)南海大陆架上的珊瑚礁丘地貌类型(曾昭璇)对南海诸岛部分礁形的新探讨(蔡宝昌、李国有、曾庆刚)浅谈南海诸岛的开发和保护(陈史坚)。
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中国南海有多少个岛屿?

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中国南海有多少个岛屿?南海诸岛共有大小岛礁近300个,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南海诸岛为南海中中国全部岛礁的总称,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属海南省和广东省管辖。
按其分布位置,除东沙群岛由广东省管辖(现由台湾省管理),其他三个群岛都由海南省管辖。
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管辖面积260多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管辖面积最大的省。
东沙群岛归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管辖,现实际由中国台湾控制,归高雄市旗津区管辖。
南海诸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正当广州、香港和新加坡、马尼拉三角航路的中途,是邻近各国航空运输的必经之地。
南海诸岛也是中国最南的领土,对巩固海防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据中国地名委员会1983年发表的公告,南海诸岛被标准化处理的岛、洲、暗沙、暗礁、滩共252个,其中被称为岛的有25个。
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出名的有东沙岛,陆地面积2平方公里。
现由中国台湾管理,并有驻军。
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出名的有永兴岛、东岛、金银岛、珊瑚岛、琛航岛、中建岛、赵述岛、甘泉岛、北岛和中岛等,永兴岛是三沙市首府所在地。
由海南省管辖。
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出名的有黄岩岛等,有海警船常驻。
由海南省管辖。
南沙群岛:由23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
被中国政府命名的有177座,呈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分布格局。
在已命名的岛礁滩沙中,岛屿有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鸿庥岛、南钥岛、马欢岛、费信岛和景宏岛等11座。
现在经过陆域吹填新增加三座大岛,四座小岛,分别是永暑岛、美济岛、渚碧岛、赤瓜岛、东门岛、华阳岛、南熏岛,均为中国所有。
南海诸岛标准地名表模板

西沙
永乐群岛
YǒnglèQúndǎo
15o46’-17o07’
111o11’-112o06’
西八岛下八岛下峙
YongleQundao,Yung-loChün-tao,CrescentGroup
11
西沙
北礁
BěiJiāo
17o05’
1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0’
干豆(drybean)
BeiJiao,NorthReef
12
西沙
金银岛
JīnyínDǎo
16o27’
111o31’
尾峙尾岛
JinyinDao,MoneyIsland
13
西沙
羚羊礁
LíngyángJiāo
16o28’
111o35’
筐仔筐仔峙
LingyangJiao,Lin-yangChiao,AntelopeReef
14
西沙
筐仔沙洲
KuāngzǎiShāzhōu
28
西沙
盘石屿
PánshíYǔ
16o02’-16o05’
111o45’-111o50’
白树仔白峙仔白礁
PanshiYu,PassuKeah
29
西沙
中建岛
ZhōngjiànDǎo
15o47’
111o12’
半路半路峙螺岛
ZhongjianDao,TritonIsland
30
西沙
宣德群岛
XuāndéQúndǎo
1
南海诸岛
NánhǎiZhūdǎo
NanhaiIslandsorSouthChinaSeaIslands
2
东沙
东沙群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屿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群岛,我国古称“万里石Array塘”。
它北起北纬11度29分,南迄北纬4度附近,西起东经109度30分,东至东经117度50分。
南北长达500海里,东西宽约400海里。
已定名的岛,洲,礁,沙,滩达185座。
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有20多座左右。
但它的陆地面积很小,最大的太平岛面积不过0.43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主要的洲,岛有13个,其名称,面积和海拔高度如下:序号岛(沙洲)名称面积(平方公里)海拔(米)1太平岛0.434.32中业岛0.333.43西月岛0.15---4南威岛0.152.45北子岛0.133.26南子岛0.133.97鸿庥岛0.086.08南钥岛0.061.89马欢岛0.062.410郭谦沙洲0.054.511费信岛0.061.812景宏岛0.043.713安波沙洲0.022.7从上表可见南沙群岛不仅陆地面积不大(13个岛洲加起来才1.69平方公里,还抵不上一个东沙岛--1.8平方公里),而且海拔低矮,不少岛屿海拔在2米意下。
这里的潮差可达半米,所以,一些岛屿在高潮时就几乎被淹没了。
这主要是南沙群岛远处热带南缘,地近赤道无风带,台风少,季风弱,由于动力作用较弱,所以岛屿面积难于增大和加高。
南沙群岛的岛,洲,礁,沙,滩的分布,是与这一带海区海底地形特征密切相关的。
在南沙群岛海域有两条海底峡谷,一条位于南华礁北侧,近东西向(南华水道);一条在西月岛东侧,呈南北走向。
这两条海底峡谷大致呈丁子相交,明显地把海底高地分成三不分,即西北,东北,和南部。
因而南沙群岛也相应地分成为三个部分。
南沙群岛的西北部大致在北纬9度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西,是南沙群岛中群岛最集中,岛屿和沙洲最多的部分。
岛屿和沙洲大多同时出现在同一群礁中,以五列平行的环礁为主体,即:第一列:双子群礁;第二列:渚碧礁,中业环礁,乐斯暗礁,永登暗沙;第三列:道明群礁,长滩(蒙自礁),火艾礁,西月岛;第四列:大现礁,小现礁,郑和群礁,恒礁,北恒礁;第五列:九章群礁;南沙群岛的东北部大致在北纬8度30分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东一带,即南华水道以北,南沙东水道以东的暗滩群是南沙群岛最大的暗滩群。
南海地图中国南海地图现状南海诸岛地图

南海地图中国南海地图现状南海诸岛地图南海诸岛地图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
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历史上的南海诸岛——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据古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226年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789年中国已把南海诸岛称为万里长沙”和“千里石塘”(即今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1178年南宋周去非《岭南代答》成书,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
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
1225年赵汝适《诸蕃志》成书,指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
…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
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我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
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南海诸岛情况一览表(最新)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
菲律宾侵占 越南侵占 中国实控 中国实控 越南侵占 中国实控 中国实控
中国实控
0. 190
南沙群岛
越南侵占
0. 180
南沙群岛
菲律宾侵占
0. 170
西沙群岛
中国实控
0. 150
南沙群岛
菲律宾侵占
0. 140
南沙群岛
越南侵占
0. 130
西沙群岛
中国实控
0. 130
南沙群岛
中国实控
0. 110
南沙群岛
中国实控
0. 100
西沙群岛
中国实控
0. 100
南沙群岛
越南侵占
0.090
南沙群岛
越南侵占
0. 082
南沙群岛
中国实控
0. 076
南沙群岛
菲律宾侵占
机场 2700*55 3300*55 2700*55 3100*55
1500*30
1200*30
1200*30
1200*30
1350*30
34
南钥岛
35
敦谦沙洲
36
南沙洲
37
高尖石
38
毕生礁
39
全富岛
40
中沙洲
0. 076 0.069 0.050 0.040 0.034 0.030 0.030
南海诸岛情况一览表
面积 5. 700
所属群岛 南沙群岛
实控or侵占 中国实控
4. 100
南沙群岛
中国实控
3. 200
西沙群岛
中国实控
2. 700
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东沙群岛▪东沙岛▪东沙礁▪北卫滩▪南卫滩▪北水道▪南水道西沙群岛永乐群岛▪甘泉岛▪珊瑚岛▪金银岛▪琛航岛▪广金岛▪晋卿岛▪银屿▪羚羊礁▪华光礁▪玉琢礁▪盘石屿▪中建岛▪北礁▪筐仔沙洲▪全富岛▪鸭公岛▪银屿仔▪咸舍屿▪石屿宣德群岛▪西沙洲▪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东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永兴岛▪石岛▪银砾滩▪西渡滩▪北边廊▪高尖石▪湛涵滩▪滨湄滩▪东新沙洲▪西新沙洲▪浪花礁▪嵩焘滩▪老粗门▪全富门▪银屿门▪石屿门▪晋卿门▪红草门▪赵述门▪甘泉门▪七连屿中沙群岛▪西门暗沙▪本固暗沙▪美滨暗沙▪鲁班暗沙▪中北暗沙▪比微暗沙▪隐矶滩▪武勇暗沙▪济猛暗沙▪海鸠暗沙▪安定连礁▪美溪暗沙▪布德暗沙▪波洑暗沙▪排波暗沙▪过淀暗沙▪排洪滩▪涛静暗沙▪控湃暗沙▪华夏暗沙▪石塘连礁▪指掌暗沙▪南扉暗沙▪漫步暗沙▪乐西暗沙▪屏南暗沙▪黄岩岛▪宪法暗沙▪一统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北岩▪南岩南沙群岛双子群礁▪北子岛▪南子岛▪贡士礁▪北外沙洲▪奈罗礁▪东南暗沙▪东北暗沙▪北子暗沙中业群礁▪中业岛▪渚碧礁▪乐斯暗沙▪永登暗沙道明群礁▪双黄沙洲▪南钥岛▪杨信沙洲▪库归礁郑和群礁▪太平岛▪敦谦沙▪舶兰礁▪安达礁▪鸿庥岛▪南薰礁洲九章群礁▪西门礁▪东门礁▪安乐礁▪长线礁▪主权礁▪牛轭礁▪染青东礁▪染青沙洲▪龙虾礁▪扁参礁▪漳溪礁▪屈原礁▪琼礁▪赤瓜礁▪鬼喊礁▪华礁▪吉阳礁▪景宏岛▪南门礁▪康乐礁▪小现礁▪大现礁尹庆群礁▪中礁▪西礁▪东礁▪华阳礁北康暗沙▪盟谊暗沙▪海康暗沙▪义净礁▪法显暗沙▪北安礁▪康西暗沙▪南安礁▪南屏礁南康暗沙▪海安礁▪隐波暗沙▪澄平礁▪海宁礁▪琼台礁▪潭门礁▪欢乐暗沙其他▪福禄寺礁▪逍遥暗沙▪南威岛▪日积礁▪奥援暗沙▪南薇滩▪蓬勃堡▪奥南暗沙▪金盾暗沙▪广雅滩▪人骏滩▪李准滩▪西卫滩▪万安滩▪安波沙洲▪隐遁暗沙▪海马滩▪蓬勃暗沙▪舰长礁▪半月礁▪保卫暗沙▪安渡礁▪弹丸礁▪皇路礁▪南通礁▪曾母暗沙▪礼乐滩▪忠孝滩▪神仙暗沙▪仙后滩▪莪兰暗沙▪红石暗沙▪棕滩▪阳明礁▪东坡礁▪安塘滩▪和平暗沙▪费信岛▪马欢岛▪西月岛▪北恒礁▪恒礁▪伏波礁▪孔明礁▪仙娥礁▪美济礁▪信义礁▪仁爱礁▪海口礁▪毕生礁▪南华礁▪南海礁▪息波礁▪破浪礁▪玉诺礁▪榆亚暗沙▪金吾暗沙▪校尉暗沙▪南乐暗沙▪司令礁▪都护暗沙▪指向礁▪铁峙礁▪铁峙水道▪梅九礁▪铁线礁▪长滩▪蒙自礁▪泛爱暗▪永暑礁▪火艾礁▪火星礁沙▪大渊滩▪五方礁▪五方尾▪五方南▪五方西▪五方北▪五方头▪浔江暗沙▪半路礁▪南方浅滩▪宝滩▪东华礁▪彬礁▪安塘礁▪鲎藤礁▪巩珍礁▪雄南礁▪雄南礁▪礼乐南礁▪紫滩▪勇士滩▪三角礁▪禄沙礁▪仙宾礁▪钟山礁▪立新礁▪牛车轮礁▪片礁▪双礁▪石龙岩▪乙辛石▪无乜礁▪六门礁▪石盘仔▪二角礁▪浪口礁▪线头礁▪普宁暗沙▪簸箕礁▪光星礁▪光星仔礁▪柏礁▪单柱石▪鸟鱼锭石▪康泰滩▪朱应滩▪碎浪暗沙▪常骏暗沙▪中水道▪南华水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内部发行),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编, 出版: 广州: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87. 1987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数2000册。
ISBN-80522-023-9/K22. (限国内发行) (2004-07-03加入南沙群岛在线)
内容简介
该书共分三编,以地名为主线,详细记述了南海诸岛各地名的地理位置、名称来历、含义和沿革,以及其自然、历史、资源等,实乃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专辑,但因其资料性强,故仍称《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
目录
第一编
标准地名和渔民命名
甲、南海诸岛地名普查
乙、南海海底命名
丙、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命名的情况
丁、渔民调查资料
第二编
地里综述、地名志和地名探源
甲、南海诸岛地理综述
乙、南海诸岛地名志
丙、南海海底地名志
丁、南海诸岛地名表
戊、南海诸岛地名探源
己、历史上一些南海诸岛外文地名的来源
庚、与南海诸岛地名相关的历史资料
辛、其他参考资料
第三编
南海诸岛地名论文选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争端的由来(新华社记者)
石塘长沙考(文焕然钮仲勋)
越南史籍记载的“黄沙”、“长沙”决非我西沙、南沙群岛(郭永芳)
渔民地名考证二篇(陈史坚曾庆刚)
试分南海诸岛地名的层次和类别(曾庆刚)
七洲洋考(谭其骧)
宋端宗到过的“七洲洋”考(谭其骧)
南海诸岛地名的由来与中国捍卫领土史实(郭振乾)
附:南海诸岛的主人
关于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地名问题(韩振华林金枝)
南沙群岛和东、西、中沙群岛一向是中国领土(朱(单人旁)锲)
东沙群岛历史考略(林金枝)
南海诸岛地名的初步研究(鞠继武)
评《南海诸岛地名志略》(震明)
西方史籍上帕拉塞尔布是我国西沙群岛(韩振华)
西、南、中沙群岛的自然环境(海南行政区水产局、国营南海水产公司、海南水产研究所联合调查组)
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各岛礁的命名(陈史坚)
南沙群岛渔民地名综述(郭振乾)
南海诸岛琼人俗名考(刘南威)
《水路簿》初探([何纪生])
越南擅自对我西沙、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定名(陈史坚)
我国南海诸岛的地质地貌特征(谢以萱)
西沙群岛岛礁地貌特征(黄金森、朱袁智、谢以萱、陈绍谋)
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宣德环礁地貌考察初步报告(曾昭璇、黄少敏、谭德隆、丘世均、曾迪鸣)永乐环礁自然地理环境(丘世均)
中沙群岛水下地形概况(谢以萱)
黄岩岛的地貌特征(许宗藩、钟晋梁)
中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地貌学(郭令智)
南沙群岛太平岛地质概况(李毓英)
万安滩、海马滩、半月礁考察纪实(钟晋梁)
曾母暗沙(钟晋梁)
南海大陆架上的珊瑚礁丘地貌类型(曾昭璇)
对南海诸岛部分礁形的新探讨(蔡宝昌、李国有、曾庆刚)
浅谈南海诸岛的开发和保护(陈史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