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保健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亚健康与中医养生80911PPT课件

春温 春, “万物发陈” 春生
夏, “蕃秀”
夏热 夏长
秋凉 秋收
秋, “容平”
冬, “闭藏”
冬寒 冬藏
.
23
四时养生
春
春, “万物发陈”
温
春
生
.
24
四时养生
夏, “蕃秀”
夏 热 夏 长
.
25
四时养生
秋, “容平”
秋 凉 秋 收
.
26
四时养生
冬, “闭藏”
冬 寒 冬 藏
.
27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自我点穴法
▪ 艾灸保健法
▪ 按摩养生法
.
39
按揉内关—护心健胃
▪ 取穴: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
.
33
高血压—食疗药膳
▪ 炖海参:水发海参3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服。
▪ 醋泡花生米。带红衣花生250克。加醋适量,浸 泡一周,每日食3次,每次适量。
▪ 芹菜红枣汤:鲜芹菜下部根茎段60克,大枣30克, 加水煎汤服。
▪ 清脑羹:银耳10克、杜仲10克,冰糖适量。先将 杜仲加水150ml,煎熬30分钟后去渣取汁。将浸 泡洗净后的银耳和冰糖入药液中,文火煮至银耳 熟烂服食。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享 年73岁。著有《春秋》。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时血 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 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意思是说,青年时不贪色, 中年时不好斗,老年时不贪婪。同时主 张“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就是说居住 不要追求舒适,饮食不得过饱。 这些养生论点,仍对我们有所启迪。
▪ 鲜柿叶5—6片,开水冲泡代茶。
▪ 苦瓜(新鲜晒干研细末)5克,1日2次吞服。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医学课件

02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 的,因此养生要顺应自然,合
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
形神共养
中医强调形神共养,即通过锻 炼形体和调节情志来达到养生
保健的目的。
注重整体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 内部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相 互影响的,因此要综合考虑身
体状况进行养生。
食疗养生法
01
02
03
饮食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 ,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 理,如多吃蔬菜水果、少 吃油腻食物等。
食疗方剂
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 同的食疗方剂,如红枣、 枸杞、当归等中药材煮粥 或煲汤等。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 和饮料,如辣椒、咖啡等 。
针灸推拿养生法
针灸疗法
闻诊
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来判断其健 康状况。
切诊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皮肤等来判断其健 康状况。
中药治疗亚健康的方法
调理气血
通过调理气血,使气血畅通,达到 治疗亚健康的目的。
调理脏腑
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使各脏腑功能 协调,达到治疗亚健康的目的。
清热解毒
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消除体内毒 素,达到治疗亚健康的目的。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 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 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身体各个部 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 放松,缓解疲劳和不适。
针灸推拿禁忌
不适用于所有体质的人群 ,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 进行。
气功养生法
气功的概念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方法来锻炼 身体和调节心理的综合性养生方法。
亚健康之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2024/1/24
22
Hale Waihona Puke 实例分享:成功改善亚健康06
状况案例
2024/1/24
23
案例一:通过中医调理改善疲劳综合征
01
02
03
症状描述
患者长期感到疲劳乏力, 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 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2024/1/24
调理方案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益气 养血、滋阴降火等中药进 行调理,并配合适当的饮 食和运动。
注重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和 03 情绪波动
2024/1/24
12
辨证论治,个体化调养方案
01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02 针对不同的亚健康症状,采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 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
02 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 面,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024/1/24
思伤脾
过度思考伤脾,导致脾气郁结,出现食欲 不振、腹胀等症状。
恐伤肾
过度恐惧伤肾,导致肾气不固,出现腰膝 酸软、遗精等症状。
10
03
中医养生保健原则及方法
2024/1/24
11
预防为主,治未病思想
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 01
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 02 生活习惯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情绪,适当进 行心理调适和放松训练。
20
中年群体保健建议
饮食有节
中年人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食品,注重饮食
有节和定时定量。
运动适量
根据自身体质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 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以缓解工作压力和调节身心状态。
传统中医养生中华经典中医养生保健养生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闭等。
PART-03
中医学的亚健康观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
预防疾病,治未病。
中医学的亚健康观
一、生理
情志学说: 过喜伤心、
暴怒伤肝、忧思伤脾、 过悲伤肺、惊恐伤肾
天人和谐、情志和谐、气血和谐、寒温和谐才能保持健康,减少疾病,提高生 命活力。
亚健康的症状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
外部表现以个人主观感受为主,比较复杂,可
以分为身体症状和心理及精神症状、社会 适应性三个方面。
亚健康的症状
经常感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
经常感到腰酸背疼,或者浑身不舒服
入睡比较困难,凌晨容易早醒,夜间常 做噩梦。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性功能低 下或者性要求突然减少,尿频、 尿急。
预防疾病,治未病。
亚健康的诊断
您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亚健康、或是亚健康到了什么状态了吗?通过下面的30条自测一下,每一条分没有、轻 度、中度、偏重、严重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2、3、4、5分
30-39分表明身体处于较完美状态 40-69分表明您正在亚健康状态 40-49为轻度亚健康状态 50-59为中度亚健康状态 60-69为重度亚健康状态 ≥70分表明处于疾病状态
PART-02
亚健康的症状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
预防疾病,治未病。
亚健康的症状
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 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或称“病前状态”、亚临床潜病期等。
PART-03
中医学的亚健康观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
预防疾病,治未病。
中医学的亚健康观
一、生理
情志学说: 过喜伤心、
暴怒伤肝、忧思伤脾、 过悲伤肺、惊恐伤肾
天人和谐、情志和谐、气血和谐、寒温和谐才能保持健康,减少疾病,提高生 命活力。
亚健康的症状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
外部表现以个人主观感受为主,比较复杂,可
以分为身体症状和心理及精神症状、社会 适应性三个方面。
亚健康的症状
经常感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
经常感到腰酸背疼,或者浑身不舒服
入睡比较困难,凌晨容易早醒,夜间常 做噩梦。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性功能低 下或者性要求突然减少,尿频、 尿急。
预防疾病,治未病。
亚健康的诊断
您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亚健康、或是亚健康到了什么状态了吗?通过下面的30条自测一下,每一条分没有、轻 度、中度、偏重、严重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2、3、4、5分
30-39分表明身体处于较完美状态 40-69分表明您正在亚健康状态 40-49为轻度亚健康状态 50-59为中度亚健康状态 60-69为重度亚健康状态 ≥70分表明处于疾病状态
PART-02
亚健康的症状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
预防疾病,治未病。
亚健康的症状
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 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或称“病前状态”、亚临床潜病期等。
中医养生与保健培训教学课件58张

第27页,共59页。
(二)心理养生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第28页,共59页。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淡薄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第25页,共59页。
调养心神的方法
清静养神:少私寡欲,凝神剑思、抑目静耳,重视道德修养。 开朗乐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 保持心理平衡: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26页,共59页。
调节情志的方法
1.节制法 戒怒 宠辱不惊 2.宣泄法 倾述 记日记 高歌 痛苦 3.转移法 增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 寻找精神寄托 4.情志相胜 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 悲胜怒,怒胜思
第20页,共59页。
3.审因施养 强调养宜有针对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分别施养不可一概而论。
第21页,共59页。
二、中医养生的内容
情志养生 心理养生 饮食养生 起居养生 运动养生
第22页,共59页。
(一)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腑有着密切关系。
第23页,共59页。
《内经》有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
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与养生学中,轻质调摄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骑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第24页,共59页。
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二)心理养生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第28页,共59页。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淡薄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第25页,共59页。
调养心神的方法
清静养神:少私寡欲,凝神剑思、抑目静耳,重视道德修养。 开朗乐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 保持心理平衡: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26页,共59页。
调节情志的方法
1.节制法 戒怒 宠辱不惊 2.宣泄法 倾述 记日记 高歌 痛苦 3.转移法 增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 寻找精神寄托 4.情志相胜 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 悲胜怒,怒胜思
第20页,共59页。
3.审因施养 强调养宜有针对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分别施养不可一概而论。
第21页,共59页。
二、中医养生的内容
情志养生 心理养生 饮食养生 起居养生 运动养生
第22页,共59页。
(一)情志养生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腑有着密切关系。
第23页,共59页。
《内经》有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
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与养生学中,轻质调摄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骑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第24页,共59页。
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健康与亚健康中医养生知识ppt课件

34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 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 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 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 中医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范畴,其历史悠 久,是中医几千年发展的精髓和精华所在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 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 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 腑脏,外络于肢节。
八分饱”。
21
中医养生-饮食养生
(二)全身的“食物地图” 让你从头靓到脚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 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等都需要什么 样的食物营养吗? 现给你提供一张全身的"食物地图",告诉你从 头到脚的饮食秘方,让你吃得美丽,吃得健康。
22
中医养生-饮食养生
(一)护脑:菠菜 因拥有胡萝卜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
注解: 一杯奶指一天量, 二两米指每餐主食量, 三份蛋白指每日热量中l/3来自蛋白质, 四注意“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七
八分饱”。
20
中医养生-饮食养生
(一)平衡饮食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合理饮食要注意; 一杯奶、二两米,三份蛋白四注意; 五百克菜六克盐,七杯白开水莫忘记。
注解: 一杯奶指一天量, 二两米指每餐主食量, 三份蛋白指每日热量中l/3来自蛋白质, 四注意“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七
1颈部调理2肩部调理3背部调理8莫名疼痛调理9亚健康调理10抗疲劳调理11失眠调理12感冒调理13预防脱发调理14乳房调理15痛经调理16宫寒调17月经不调调理18乳腺问题调理19更年期综合症调理20产后康复调理21美容美颜美体调理22抗衰老调理41经络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 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 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 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 中医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范畴,其历史悠 久,是中医几千年发展的精髓和精华所在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 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 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 腑脏,外络于肢节。
八分饱”。
21
中医养生-饮食养生
(二)全身的“食物地图” 让你从头靓到脚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 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等都需要什么 样的食物营养吗? 现给你提供一张全身的"食物地图",告诉你从 头到脚的饮食秘方,让你吃得美丽,吃得健康。
22
中医养生-饮食养生
(一)护脑:菠菜 因拥有胡萝卜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
注解: 一杯奶指一天量, 二两米指每餐主食量, 三份蛋白指每日热量中l/3来自蛋白质, 四注意“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七
八分饱”。
20
中医养生-饮食养生
(一)平衡饮食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合理饮食要注意; 一杯奶、二两米,三份蛋白四注意; 五百克菜六克盐,七杯白开水莫忘记。
注解: 一杯奶指一天量, 二两米指每餐主食量, 三份蛋白指每日热量中l/3来自蛋白质, 四注意“不甜不咸,有粗有细,四五六顿,七
1颈部调理2肩部调理3背部调理8莫名疼痛调理9亚健康调理10抗疲劳调理11失眠调理12感冒调理13预防脱发调理14乳房调理15痛经调理16宫寒调17月经不调调理18乳腺问题调理19更年期综合症调理20产后康复调理21美容美颜美体调理22抗衰老调理41经络养生方法
亚健康与中医养生讲义PPT课件

27
苦瓜
清热祛暑 凉血解毒
28
苦瓜排骨煲:
苦瓜500克,排骨400克,先将 排骨挥水,将苦瓜切块,起油锅,与 蒜蓉爆炒,放入砂锅,排骨爆炒后与 苦瓜一起在砂锅用炆火煮一小时,调 味后食用。
29
夏天出汗要多吃酸食物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故需适 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 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 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 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 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 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1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42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预防中暑
33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 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 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34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 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 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 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 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 细而快的情况;
6
中医养生
7
8
养生要从养心开始
9
心态与健康
积极的心态象太阳,照到哪里 哪里亮。
消积的心态象月亮,初一、十五 不一样
苦瓜
清热祛暑 凉血解毒
28
苦瓜排骨煲:
苦瓜500克,排骨400克,先将 排骨挥水,将苦瓜切块,起油锅,与 蒜蓉爆炒,放入砂锅,排骨爆炒后与 苦瓜一起在砂锅用炆火煮一小时,调 味后食用。
29
夏天出汗要多吃酸食物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故需适 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 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 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 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 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 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1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42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预防中暑
33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 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 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34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 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 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 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 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 细而快的情况;
6
中医养生
7
8
养生要从养心开始
9
心态与健康
积极的心态象太阳,照到哪里 哪里亮。
消积的心态象月亮,初一、十五 不一样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医学课件

中医养生的预防原则
顺应自然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 统一的,因此要顺应自然 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和活动。
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健康 的基础,因此要避免过度 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 态平和。
调和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要 注重饮食调理和锻炼,保 持气血畅通。
中医养生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实践方法
持。
创新干预方法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中医养生 的干预方法,如针灸、按摩、中药 等,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拓展研究领域
将中医养生与亚健康医学的研究拓 展到更多领域,如肿瘤、心血管疾 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老 年人群的养生保健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注重精神心理的调养。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调理身体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 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适度运动
中医提倡适度的运动,如太极 拳、八段锦等,以增强身体素
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
中医强调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过度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医提倡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 等,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02
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身体不适 、疲劳、失眠、情绪不稳定、心 理压力等,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 器质性病变。
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
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 动、熬夜、吸烟酗酒等
。
长期的心理压力
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 、人际关系压力等。
环境因素
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 、水质污染等。
生理因素
如年龄增长、性别差异 、遗传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桃、桔子等。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8
热性体质——热者寒之
口干舌燥,口臭口苦 喜喝冷饮 脾气易躁易怒 尿少而色黄 常便秘且大便干硬 身体经常发热,面红耳赤 舌红且有厚厚的黄苔
1/10/2021
金银花、黄连、黄芩、板蓝 药物 根、丹皮、菊花、西洋参、
薄荷、罗汉果等。
兔肉、鸭肉、水鱼、芹菜、 食物 菠菜、白菜、冬瓜、绿豆、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2
1.定义
一、什么是亚健康
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 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 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 的疾病1,/10但/20在21 躯体上、心理上出 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 而呈现活力和对外适应能力降低 的生理状态。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3
2.范围
颈肩腰腿痛、肠胃虚寒、慢性妇科炎症、过敏性疾病等。孕妇、心脏病患者、阴
虚火旺体质者、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2
秋冬养阴——“膏方”
秋冬季节人体的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对高热量食物的需求增加,营养 物质容易吸收,并且储藏在体内。
一般认为冬令进补的起始时间以冬至前后为最佳。立冬后到立春前皆可。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1
春夏养阳——“三伏灸”
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 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驱散内伏 寒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
目录
一
什么是亚健康
二
什么是中医养生
三
怎样用中医调理亚健康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
1/10/2021
健康——幸福的源泉
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五快”: 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 快。
“四好”:情绪好、 干劲好、处世好、人际好。
膏方:是中医调治的一种中药剂型,因其制
作过程将中药煎煮浓缩后呈膏状,故名“膏方”。
对于先天体弱、亚健康状态、妇女更年期、老年慢
性病、病后及手术后恢复期等更加适宜。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以立,神须形以存”。
《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其天年。”也就是说,必须重视生活规律、调节饮食、锻炼身体, 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才能健旺。
《内经》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 寿而不彰。” 说明亚健康的隐患比较隐秘,而且是 慢慢形成的,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6
1.原则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饮食而慎起居 坚五脏而通经络 避虚邪而安正气
1/10/2021
三位一体模式
1
体现了“天人合 一”思想 。强调 在养生保健中要 符合自然规律, 要重视人与社会 的统一协调。
2
既要注重形体 养护,更要重 视精神心理方 面调摄 。
3
动则养形,静 则养神,“动 静互涵,以为 万变之宗” 。
顺应自然
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9
(1)顺应自然
据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世界人口中有近半数 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发表数据表明:处于亚 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 其是女性占多数。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4
3.原因
环境
气候突变、环境污染、 办公场所密闭等
饮食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指不仅是身体上的平衡,而且是情感上的平 衡。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4
(3)动静结合
以动养形——“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 枢,不朽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以静养神——《内经》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淮南子》 亦云:“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命也包括静止,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延年益 寿。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5
三、怎样用中医调养亚健康
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常机体在一 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 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 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7
2.方法(按体质调养)
寒性体质——寒者热之
手脚常冰凉,怕风,怕冷 不喜喝水,很少口渴 经常有气无力 精神萎靡,脸色苍白 尿多而色淡,常腹泻
人参、鹿茸、附子、干姜、 药物 肉桂、当归、麻黄、吴茱萸、
艾叶、红枣等。
羊肉、黄鳝、韭菜、胡萝卜、 食物 姜、葱、蒜、茴香、荔枝、
高脂饮食、节食、偏 食、饮食不规律等
心理
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 力大等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缺乏体力 活动,生活不规律等
5
4.危害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6
5.识别处于亚健康的方法
失眠、食欲不振、易疲劳、情绪低 落、焦虑、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 溃疡、便秘、腹泻,有隐性遗传病、慢 性病、性功能障碍等等。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温 春生
夏热 夏长
秋凉 秋收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冬寒 冬藏
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人之生气,长气,秋冬养人之收气、藏气 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 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
参时调阴阳,顺时用药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 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7
二、什么是中医养生
1.体系
精神调摄
针灸推拿
起居有常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运动锻炼
1/10/2021
饮食调养
关键——机体自愈功能的激发和利用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8
2.方法
顺应自然+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8
热性体质——热者寒之
口干舌燥,口臭口苦 喜喝冷饮 脾气易躁易怒 尿少而色黄 常便秘且大便干硬 身体经常发热,面红耳赤 舌红且有厚厚的黄苔
1/10/2021
金银花、黄连、黄芩、板蓝 药物 根、丹皮、菊花、西洋参、
薄荷、罗汉果等。
兔肉、鸭肉、水鱼、芹菜、 食物 菠菜、白菜、冬瓜、绿豆、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2
1.定义
一、什么是亚健康
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 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 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 的疾病1,/10但/20在21 躯体上、心理上出 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 而呈现活力和对外适应能力降低 的生理状态。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3
2.范围
颈肩腰腿痛、肠胃虚寒、慢性妇科炎症、过敏性疾病等。孕妇、心脏病患者、阴
虚火旺体质者、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2
秋冬养阴——“膏方”
秋冬季节人体的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对高热量食物的需求增加,营养 物质容易吸收,并且储藏在体内。
一般认为冬令进补的起始时间以冬至前后为最佳。立冬后到立春前皆可。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1
春夏养阳——“三伏灸”
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 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驱散内伏 寒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常用于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
目录
一
什么是亚健康
二
什么是中医养生
三
怎样用中医调理亚健康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
1/10/2021
健康——幸福的源泉
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五快”: 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 快。
“四好”:情绪好、 干劲好、处世好、人际好。
膏方:是中医调治的一种中药剂型,因其制
作过程将中药煎煮浓缩后呈膏状,故名“膏方”。
对于先天体弱、亚健康状态、妇女更年期、老年慢
性病、病后及手术后恢复期等更加适宜。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以立,神须形以存”。
《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其天年。”也就是说,必须重视生活规律、调节饮食、锻炼身体, 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才能健旺。
《内经》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 寿而不彰。” 说明亚健康的隐患比较隐秘,而且是 慢慢形成的,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6
1.原则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饮食而慎起居 坚五脏而通经络 避虚邪而安正气
1/10/2021
三位一体模式
1
体现了“天人合 一”思想 。强调 在养生保健中要 符合自然规律, 要重视人与社会 的统一协调。
2
既要注重形体 养护,更要重 视精神心理方 面调摄 。
3
动则养形,静 则养神,“动 静互涵,以为 万变之宗” 。
顺应自然
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9
(1)顺应自然
据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世界人口中有近半数 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发表数据表明:处于亚 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 其是女性占多数。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4
3.原因
环境
气候突变、环境污染、 办公场所密闭等
饮食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指不仅是身体上的平衡,而且是情感上的平 衡。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4
(3)动静结合
以动养形——“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 枢,不朽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以静养神——《内经》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淮南子》 亦云:“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命也包括静止,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延年益 寿。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5
三、怎样用中医调养亚健康
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常机体在一 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 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 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17
2.方法(按体质调养)
寒性体质——寒者热之
手脚常冰凉,怕风,怕冷 不喜喝水,很少口渴 经常有气无力 精神萎靡,脸色苍白 尿多而色淡,常腹泻
人参、鹿茸、附子、干姜、 药物 肉桂、当归、麻黄、吴茱萸、
艾叶、红枣等。
羊肉、黄鳝、韭菜、胡萝卜、 食物 姜、葱、蒜、茴香、荔枝、
高脂饮食、节食、偏 食、饮食不规律等
心理
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 力大等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缺乏体力 活动,生活不规律等
5
4.危害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6
5.识别处于亚健康的方法
失眠、食欲不振、易疲劳、情绪低 落、焦虑、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 溃疡、便秘、腹泻,有隐性遗传病、慢 性病、性功能障碍等等。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温 春生
夏热 夏长
秋凉 秋收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冬寒 冬藏
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人之生气,长气,秋冬养人之收气、藏气 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 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
参时调阴阳,顺时用药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 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1/10/202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7
二、什么是中医养生
1.体系
精神调摄
针灸推拿
起居有常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运动锻炼
1/10/2021
饮食调养
关键——机体自愈功能的激发和利用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与 保健
8
2.方法
顺应自然+形神兼养 +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