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基站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基站辐射及案例

---------------------------------------------------------------最新资料推荐------------------------------------------------------基站辐射及案例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
一般情况下,天线的 300 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 300 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
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1/ 10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
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传出消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
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
基站辐射超标

基站辐射超标
基站辐射超标人体的辐射量极其微弱,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是有一定的辐射,但是大部分是没有明显的伤害的,不需要特别担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各种辐射存在,不过因为频率和波段的原因,对身体并不会有太大的损伤。
所以不要过分的担心,因为这都是一种脉冲式的信号!
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基站的建设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其的辐射影响对人体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而且基站的电磁辐射,作为一种非电离辐射,其工作时往往离人体距离都比较远,因此其辐射量值甚至会低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对人体造成的
影响。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基站是用来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波信号。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存在担忧。
虽然已经有许多科学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评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健康影响。
然而,在一些案例中,人们报告了一些可能与基站有关的健康问题。
首先,研究表明,虽然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无线电波辐射水平常常低于国际安全限值,但仍然会对靠近基站的人产生一定的辐射。
长期接触这种辐射可能会引起一些影响,例如头痛、疲劳、睡眠问题、浑身不适等。
然而,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没有造成长期的健康问题。
其次,个别案例中有人报告了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生殖系统问题和神经系统问题。
这些案例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辐射水平的环境中。
然而,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个别案例缺乏可靠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这些问题与移动通信基站直接有关。
另外,一些人担心移动通信基站可能对儿童和孕妇造成更大的影响。
儿童和胎儿的身体组织较小,可能更容易受到辐射的影响。
然而,大多数科学研究显示,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水平远低于安全限值,不足以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因此,目前尚无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移动通信基站对儿童和孕妇产生特别的风险。
虽然科学界普遍认为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小,但是对于那些对基站辐射敏感的人来说,仍然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远离基站的辐射源、减少使用电磁辐射设备等。
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虽然人们对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担忧,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尚未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基站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
然而,个别案例中报告的一些健康问题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评估。
在此期间,公众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辐射暴露的风险。
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移动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也许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近郊区到处可见都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信号塔(学名基站)其样子要比电线杆粗好多高度也差不多是电线杆的两倍基站全身为白色大约50公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每人不只有一部手机虽然这基站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很方便的服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距实际报道生活在基站附近的人在他们的下一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白血病的患者后果很可怕。
通信基站或微波站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主要是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束对伤害人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等,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也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
一般情况下,天线的300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300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
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国移动基站辐射

中国移动基站辐射
中国移动基站辐射是指由中国移动建设和运营的移动通信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移动通信基站是为了提供无线通信服务而建设的,它们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这种辐射主要是由基站发射的无线电频率信号所产生的,包括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传输等信号。
基站辐射属于非离子辐射,其频率范围主要在600~3800 MHz之间。
根据相关研究,目前认为基站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辐射的功率和距离。
辐射功率较低和远离基站的人群暴露的辐射水平相对较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较小。
但在靠近基站的人群中,可能会受到较高水平的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移动在建设基站时会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基站的辐射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辐射水平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同时,中国移动也积极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和公众宣传,以增加对基站辐射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中国移动基站的辐射在合规运营和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应该重视基站辐射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
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
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
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
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脑瘤。
据2006年4月19日在广州举行国际神经肿瘤治疗论坛上,专家指出:近30年来,我国城市男性脑癌发病率狂增100%,女性增加50%,都是与电磁波的辐射危害有直接关系。
天坛医院胶质瘤诊疗中心近两年的门诊和病房的患者数量成上升趋势,患病的男女比例为3∶1。
记者在该中心病房采访时发现,入住的病人有不少40岁左右、看起来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他们平时都感觉身体不错,只是在偶然就医或体检时被诊断出来患了脑瘤着名雷达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说则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包括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也一样。
蜂窝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探讨

RE( F X 安装在笔记本电脑 ) 三部分组成 , 如图 1 所 测量点连续读 5 , 次 每次测量时间不小于 1 s 5, 并 示。 三轴探头天线具有等方向的特性, 因此我们不 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 但测量起伏过大时 , 应适 需要考虑发射系统的极化和方向,也就不必过多 当延长测量时间。 4 2辐射测量。经过以上步骤的连接和设置之 后, 并结合澳 量位置的选取要求 , I 本文选择安顺市 委大院金钟社区辐射测试作为探讨实例。 金钟社区 人口比较密集, 政府机关办公以及群众日 常生活均 在此区 , 目前, 有中国联通公司和中国移动公司的 图 1系统连接 图 G M 0M z S 9 0 H 频段的网络覆盖整个社区, 人们大部 3 测量系统工作要求 。 2 测量系统的工作条件 并且我们时常接到 必须严格按照测试系统所要求的工作条件进行 , 该社区群众对基站电磁辐射对其身体影响的 投诉。 根据情况, 我们在人 口密集区域选择 8 个不 便携式场强测量系统 T - M 要求 :频率范围为 于是 , SE F a 运用便携式场强测量系统 T - MF SE 对 3 MHz3 H ;.j 范围为 l Vm~0 Vm;. 0 ~ G zb 量  ̄t m / 10 / c 工 同的位置 , 行测量。 作温度为 o 5 ℃ 电池供电情况下 ) 相对湿度为 蜂窝基站的场强和功率密度进  ̄O ( ; d 9%。 5 通过对 G M 0 频段信号的多次测量,最大 S 90 3 3测试系统的校准与测量包设置。为了达到 值场强在距离基站 5 m的办公楼内测到。在办公 0 采用均值和峰值测量模式得到的测量图如 比较好的测试准确性 ,需要对 q - MF S E 测试系统 楼内 , 所示 。图 2a () 表示该位置 G M 0 频段被测 S 90 进行 单 独校准 , 通过校准 , 对天线因子和连接 电缆 图 2 损耗等的相关数据校准值将被存储在 R E F X软件 信号的的场强峰值频谱 ,图 2( ) b 表示该位置 S 0 频段被测信号的场强峰值分布情况。 数据的校准包中, 当仪器在进行测量时, 校准值将 G M90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
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
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
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
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脑瘤。
据2006年4月19日在广州举行国际神经肿瘤治疗论坛上,专家指出:近30年来,我国城市男性脑癌发病率狂增100%,女性增加50%,都是与电磁波的辐射危害有直接关系。
天坛医院胶质瘤诊疗中心近两年的门诊和病房的患者数量成上升趋势,患病的男女比例为3 : 1。
记者在该中心病房采访时发现,入住的病人有不少40岁左右、看起来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他们平时都感觉身体不错,只是在偶然就医或体检时被诊断出来患了脑瘤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说则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包括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也一样。
而这种影响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发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的妥善设计方案时间:2011-09-22 11:09:07 来源:作者:基站天线辐射有严格安全标准进行控制关于公众受到移动通信基站天线产生的射频能量照射有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标准。
最广为接受的标准是由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IEEE),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和美国全国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所研制的。
这些射频标准是以“平面波功率密度”来表示的,它的单位是mW/cm2。
对于工作在800MHz-2200MHz频段的基站(例如,在美国的PCS 基站),1999 ANSI/IEEE规定的对于一般公众的照射标准是1.2mW/cm2。
在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他们所管理的频率和器件的射频标准,包括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美国通信委员会(FCC)关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标准和ANSI/IEEE 的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
1989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GB10436-1989,即“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这一标准对于微波工作人员所在的操作位所容许的微波辐射平均功率密度作了规定。
对于连续波辐射:一日8小时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50μW/cm2,即日剂量不超过400μW/cm2。
对于脉冲波辐射:一日8小时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25μW/cm2,即日剂量不超过200μW/cm2。
对于肢体局部辐射(不分连续波和脉冲波),一日8小时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 500μW/cm2,即日剂量不超过4mW/cm2。
我国的标准GB8702-88“公众照射导出限值”里规定对于频率从30MHz到3000MHz,即移动通信的频段,电场强度的限值为12V/m,功率密度为0.4W/m2(即0.04mW/cm2)。
这一标准比较严格,低于绝大多数的国际标准。
基站天线能满足安全标准妥善设计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能满足所有的安全标准,并且有较大的余量。
一个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安装在公众活动区域的10米上方,当它以最高强度工作时,它在靠近天线场地的公众活动区域可能产生的功率密度高达 0.01mW/cm2;但实际上功率密度在公众出入的地区,往往只有0.00001mW/cm2至0.0005mW/cm2范围。
这些功率密度均远低于所有的安全标准和会出现潜在有害影响的标准。
在离天线的基座约200米的范围内,功率密度在天线的基座的上方的俯仰方向可能比较大(例如在大楼的二层或者在山坡上)。
即使有多个天线在同一个塔上,功率密度应在所有的高度和离开天线场地大于40米距离上低于美国通信委员会(FCC)的标准5%。
在离开天线场地比200米更远的地方,功率密度不随俯仰角的上升而增加。
199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Thansandote等人在5所学校测量射频的电平,其中3所学校的建筑物上或者学校附近有基站。
所有的学校都满足加拿大、美国和国际的射频标准,并且有较大的富裕量。
一般而言,生活或工作在安装有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大楼的顶层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无论高或低增益天线的辐射能量都不会直线向下的。
楼顶将吸收大量的射频能量。
通常屋顶将可把信号强度降到1/10到1/5(钢筋混凝土或金属屋面将更多)。
即使是按最坏的情况计算预测,对一个天线底下的楼层的功率密度也能够满足当前所有射频安全标准。
在顶层公寓和走廊的实际测量证实功率密度远远低于目前所有射频安全标准。
伪装基站天线需重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设计不当(或安全措施不足),在移动通信基站的场地,其辐射可能不满足安全标准。
如果天线是这样安装的,即公众可以进入离开天线本身的辐射表面8米以内的(指水平方向)区域,那么不受控制的(公众)照射标准就可能被超过。
这可能发生在天线安装在靠近建筑物的楼顶的情况。
举例来说,Petersen等人发现从发射1600瓦有效辐射功率的楼顶天线1米处,功率密度高达 2mW/cm2(而作为对照的ANSI/IEEE的照射标准只允许0.57mW/cm2-1.2mW/cm2)。
对于安装在塔上的天线,似乎很难想象它会不符合安全标准。
然而,有报道(主要来自北美和欧洲以外的地区)说,有一些直接面对邻近建筑物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当有效辐射功率过大,天线增益较高和建筑物的屏蔽性能不良时,会超出安全标准。
对于从事基站天线安装调试的工作人员,如果在工作时离开天线过近,有可能不满足安全标准。
笔者认为有必要注意“伪装基站天线”的安放。
为了减轻人们电磁辐射的担心,有一些基站天线被伪装成树木、路灯和广告牌。
例如由于手机用户密集,在上海南京路,基站天线的密度是每200多米1个,在上海某可以容纳20万人的体育场,大量使用“伪装基站天线”。
如果这些天线放在人们很容易接近的地方,那么就很容易超出安全标准。
我国已有完善监测法规随着公众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所以近年来经常发生基站建设在选址和基建方面遭遇反对,工程被迫延期的情况,甚至有人大和政协的代表在提案里也予以关注。
中国陆续出台多项管理办法对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信息产业部于近年来陆续颁发了数项标准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7年3月25日)《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2007年4月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信息产业部检测机构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共同开展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测试方法的研究制订工作。
2007年7月31日两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方法》)的文件。
该《方法》于2007年8月1日起执行,它规定了监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方法,适用于超过GB8701规定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110MHz到40GHz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直放站和固定终端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不适用于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该《方法》的特点是,缩小了测试范围,规定可将监测点位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监测点位。
而且,缩短了测试时间,监测时间由连续24小时调整为满足限值标准的任意6分钟。
《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明确了测试仪器、测试部点、测试物理量以及测试环境的要求,并给出了记录和报告的参考格式。
这个《方法》实施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协调通信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消除部分群众的忧虑和担心,在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信需求。
基站建设需经过环保审批1.依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申请立项前必须向环保部门办理申报登记手续。
2.移动通信基站项目建设单位携带立项报告及批复和环评报告书到环保部门进行项目审批。
环评报告书由具有一定资质的环评单位来完成。
环评单位的资质及名称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网站上可以查到。
建设单位可以采取招标或直接委托的方式确定一家。
3.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过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建设单位携带环评报告及其他相关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批。
环保部门组织专家对环评报告书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环评报告书修改后经同意通过审批。
4.项目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5.项目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向负责审批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等资料。
6.环保部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7.符合验收条件的,批准验收报告。
并颁发《电磁辐射环境验收合格证》。
8.项目开通运行。
为了保障基站辐射安全,也需要进行检测。
从大的方面看监测基站的电磁辐射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来进行估算(例如EMF Visual,SatMap等软件);现场测量的方法。
其中现场测量是最主要的方法。
基站辐射并不会影响人身健康移动通信基站是低功率、多通道、双向的无线电设备。
手机也是低功率、多通道、双向的无线电设备。
当你用手机通话的时候,你(或许还有你周围的数十人)在和附近的基站通话。
你的电话就从那个基站进入正规的陆地线路电话系统。
因为手机和它们的基站是双路的无线电设备,手机和基站产生射频(RF)能量(它们就是用射频能量来进行通信的),并且射频能量会照射靠近手机和基站的人们。
但是,由于手机和基站都是低功率(短距离),从它们所发出射频能量的电平通常都是很低的。
例如一般的基站发射机的功率在20瓦到50瓦的范围,只相当于家里的一个普通灯泡。
国际科学界的大多数舆论都认为,只要人们不是直接靠近基站天线,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的功率都远远不足以对健康产生危害。
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产生射频能量的天线和安放天线的结构(铁塔或桅杆)是不同的。
人们需要保持距离的是天线而不是安放天线的塔。
同样要注意,有很多不同移动通信基站的设计,它们的功率大小,它们的特性以及对人们的射频能量照射变动范围很大。
比手机辐射潜在安全问题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和手机天线的情况并不一样。
关于手机本身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有一些理由需要忧虑。
这些忧虑的存在,是因为手机的天线发送它们的大部分射频能量到使用者的身体非常小的体积内(如头部)。
基站天线并不会建立这样的“热点”(除非你是直接贴在一个基站天线的前面)。
因此,考虑手机所潜在的辐射安全问题实际上并不适用于基站天线。
和其他辐射源比危害小虽然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的能量与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天线辐射的能量在频率上有所不同,例如调频广播频率(88MHz到108MHz),电视(几十 MHz到830MHz),手机(800MHz到2170MHz),但是都属于射频。
人们从调频广播和甚高频电视天线吸收的射频能量比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吸收的射频能量要多;一旦能量被吸收,对于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强度。
X-射线的频率已超过1百万MHz(1000GHz)。
在这样极高的频率,电磁粒子有足够的能量打破化学键(电离)。
这就是X射线损害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方式,从而可能导致癌症或先天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