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质细胞移植
不同年龄段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不同年龄段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赵富生;武庚;武杨;金秀东;张际绯【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49【摘要】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取材方便,增殖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可自体移植,是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年龄等因素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鲜见报道.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临床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骨髓基质干细胞供体为SD大鼠.按细胞来源分为3组,即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无菌条件下剪断大鼠股骨两端,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冲洗液,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通过200目的筛网滤过后将其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取第2代生长均一的细胞,CD44,CD29,CD90免疫荧光鉴定;观察细胞形态及黏附速度;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MTT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与结论:CD44,CD29,CD90免疫染色细胞呈阳性:幼年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黏附速度快于成年组和老年组;细胞增殖幅度明显(P<0.05);MTT法测定结果显示幼年组骨髓基质干细胞活力强,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幼年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快、活力强、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细胞.【总页数】4页(P9147-9150)【作者】赵富生;武庚;武杨;金秀东;张际绯【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组胚教研室,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1;牡丹江医学院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1;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心电图室,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1;牡丹江医学院生理教研室,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1;牡丹江医学院组胚教研室,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相关文献】1.两种不同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J], 贾莹;陈波2.大鼠颌骨与髂骨来源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比较 [J], 许艳彬;江宏兵;陈莉花;王显威;钱靓;陶震江3.不同途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效果的比较 [J], 陈小伍;李利红;朱达坚;戎祯祥;剧永乐4.两种不同部位取材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J], 李丹;李博;何乐;王红云;张亚卓5.成年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不同方法比较的研究 [J], 叶民;陈生弟;陆国强;梁梁;刘卫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髓基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b ri so p d w ih i te ut t r a o e d n o h a al r .T e s u c fa t lg u a s ln a in i e s t p e h c s h l mae e s n la i g t e r f i e h o re o u oo o st n p a tt s i t u r o u l t d et g ma e as i e s n i e 。g t n t r l s a y,t e t u s s l ,t emea o i a t i sh g n e r t f e e l mi i i h r ma i ma l h t b l ci t i i h a d t ae o n wa a c vy h r
关键词 :骨髓 基质 干细胞 ; 自体 移植 ; 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3 9 20 叭 - 2 -4 522 0 42 6 (07) 0 1 0 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氯化锂治疗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_李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20卷 第6期 2016–02–05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February 5, 2016 Vol.20, No.6·研究原著·www.CRTER.org李巍,男,1984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汉族,2011年广西医科大学毕业,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坏死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修复研究。
通讯作者:劳山,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21 中图分类号:R39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344(2016)06-00868-08稿件接受:2016-01-0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氯化锂治疗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李 巍1,户小伟2,冼 呈1,劳 山1(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1;2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二一科,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引用本文:李巍,户小伟,冼呈,劳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氯化锂治疗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6):868-875.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06.016 ORCID: 0000-0002-1649-5787 (李巍)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骨髓基质干细胞:骨髓基质是指为造血系统提供的微环境,起支持作用的结题组织,可分为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其中细胞就是骨髓基质细胞,其间存在着间充质细胞,总数仅占十万分之一。
氯化锂:为GSK -3β的抑制剂,可使GSK -3β的底物β-catenin 免受降解,刺激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分化,增加骨形成率,使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摘要背景:氯化锂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区成骨能力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骨髓移植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讲解

骨髓移植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讲解一、介绍骨髓移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HSCs)输注到患者体内,来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血液系统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髓移植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二、基本原理1.造血干细胞(HSCs)造血干细胞(HSCs),也称为干性血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
它们可以在正常情况下分化为各种成熟的血液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2.供受者匹配在进行骨髓移植前,供受者之间需要进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性检测。
HLA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组织之间差异性的重要标志,它与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密切相关。
最佳的供受者匹配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3.移植前准备在骨髓移植前,受者通常需要接受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化疗和/或全身放射治疗。
这些措施旨在清除或抑制造血干细胞(HSCs)和免疫系统。
4.采集造血干细胞供者采集造血干细胞通常有两种方法: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和骨髓(BM)采集。
PBSC采集是通过给予供者一种名为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物来促使HSCs从骨髓进入血液循环。
BM采集则是通过穿刺大腿、臀部或锁骨下腔等部位直接从供者体内提取HSCs。
5.移植过程骨髓移植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预处理和移植。
预处理阶段是指接受者进行的化疗或放射治疗,目的是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
移植阶段是指将HSCs输注到受者体内。
这些HSCs会进入骨髓并开始分化为不同类型的血液细胞。
三、临床应用1.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骨髓移植在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方面表现出色,其中包括白血病、淋巴oma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对于这些需要大剂量化疗药物的患者,移植后可以帮助恢复造血功能并降低复发率。
2.治疗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型再障碍、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特定类型的免疫系统异常可通过骨髓移植获得长期缓解或治愈。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和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S C s 在体 内或体外 都可分化为神经细胞 , B MS C s向神 经细胞 分化 可 能 与 c A MP的 增 加 激 活 P K A 和 ME K —E R K 信 号
通 路 。
1 . 1 骨髓基质 干细胞 移植 治疗脑损伤 的实验研究 1 9 9 9年 K o p e n等… 将骨 髓基 质 干细 胞 ( B M S C s )注 射到 新 生小 鼠
分评价神经 功能。所有 大 鼠的神经 功能 缺损症 状 随时 间的 推移 而减轻 ,且 移植 组 明显好 于对 照组 。B M S C s 表达 了神 经元和少 突胶质 细胞 蛋 白标记物 。Ho f s t e t t e r 等 移植 B M—
S C s 治疗大 鼠脊髓挫伤 ,B MS C s 与非 成熟 星形细胞 ( 损 伤后 来 源于干细胞 )紧 密整 合 ;在移 植 物与 瘢 痕组 织 交界 处 , 发现 N F 、5一H T阳性 纤 维 ;B MS C s表 达纤 维 蛋 白连 接 素 ( i f b r o n e c t i n )和 N e u N免疫活性 ;B MS C s 可能引导再生 的神
3 d和 7 d ,用 R T—P C R检测 G D N F( g l i o c y t e d e i r v e d n e u r o t r o —
森 病模型 鼠,发 现转 基 因 B MS C s对黑 质 细胞 有保 护作 用 。 L i 等 阻塞大 鼠大脑 中动脉 ,在纹 状体 局部 注射和 静脉 移
1 . 2 骨 髓 基 质 干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脊 髓 损 伤 的 实 验 研 究 C h o p p l 1 等在大 鼠脊髓 节段 损伤模 型 ,1周后 在损 伤 中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

本组 4 1例 患者 , 男性 2 5例 , 性 1 女 6例 ; 年龄 1 ~ 8岁 , 16
平均 3 9岁 ; 中纤 维 结 构不 良 1 其 3例 ; 脉瘤 样 骨囊 肿 5例 , 动 骨 囊 肿 8例 , 内生软 骨 瘤 3例 , 骨样 骨 瘤 1例 , 维 组 织 细胞 纤
[】 C r rG.avsn n m l t galgat o eJ.O ,9 97 : 3 at H ret gad ipa i l rf bn [ A RN J19 , e i nn o ] 0
60 7 6 —6 0.
在 体 内不 易 吸 收I od eg和 Mul e 引 。G lb r l kn等 认 为理 想 的移植 i 骨需 具有 成 骨 性 、 骨诱 导 性 、 传 导性 及 良好 的生 物 相 容性 骨 等特 性 。 骨形 态发 生 蛋 白具有 诱 导问 充质 细 胞 向成 骨细 胞分 化 。 进骨 缺 损修 复 的生 物学 功 能 。同种 异 体骨 在 经 过处 促 理后 , 除 了其 细胞 成 分 和 一部 分 基 质 成 分 , 留 了骨 形 态 清 保 发 生 蛋 白的 活性 , 体 骨 具 有较 强 的 骨 传 导 作用 , 因其 不 异 但 含 活 性 细 胞 . 其 骨 诱 导 能力 较 弱 且 没 有成 骨 潜 能 , 全 依 但 完
f1 吴 士 彬 , 海 涛 , 荣 俊 . 容 量 经 尿 道 前 列 腺 电 切 术 治 疗 高 危 良性 前 4 朱 冀 低
列腺 增 生 的 临 床 观 察 『. J 中华 泌 尿 外 科 杂 志,0 42 ( )15 16 】 2 0 ,5 6 :8 — 8 .
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变化术

层 的多种组 织分 化 ,因此 可作 为神 经 细胞 移植 的来 源 , 有广 阔的应 用前 景口 具 】 。脊髓 损 伤 的难 治性在 于 神经元 缺乏 再生 能力 ,因此将 神 经组织 直 接移 植到
四 川 省 卫 生 厅课 题 ( 0 2 4) 10 2
Abta t sr c Obe t eT x l e te faiit o raig sia cr nuy b rnpatt n o o e jci :o epo h es ly ft t pnl od ijr y t slnai fb n v r b i e n a o
脊髓 损 伤 ( ia c r n r,c) 修 复 一 直 是 s nl od i u s 1的 p jy
医学 界 的难 题 。神经 组织 的不 可再 生性 是 研究 迟迟
脊 髓 损 伤处 进 行 替代 治 疗 成 为 了 目前 的研 究 热 点 。
本研 究 利用 改 良的 A l l n的 WD法建 立 脊髓 ( 】 e T: 节
t n patt ni hlfl opo t te u ci a rcvr pn l odi uym d 1 r sl ai e u rmo n t n l eoeyi sia cr jr o e. a n o s p t eh f o n n
Ke o d B n arw s m cl; ai f rbat rwhfco;S ia cr jr; rnpatt n yw r s o em r t el B s bo ls go t t o e ci a r pn l odi u T a sl ai n y n o
go p .f rtei u , eepes n l e o F F a ec i on i b t pn lcr nuy ad B C ru s t n r t x rsi e l fb G t aht p it n o sia od i r n MS s A e h jy h o v me h j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展

一
脊 柱乃 至脊髓 损伤 的情 况 已经屡 见不 鲜 . 脊髓 损伤 后 ,由于 脊 髓 侧 枝 循 环 有 限 ,血 循
环 障碍 可引起 一 系列 病 理 变 化 ,kk ls 人 体 脊 a ua 将 髓 损伤 的病 理 过 程 分 为 早 、 中 、晚 三 期 .早 期 为
创 伤直接 改 变 ,脊 髓 组 织 破 碎 、挫 伤 、 出血 、水
y nr e t r,ts o dt t ar t m e a l i rni e oe i i , n a ieet r.I cn 弘as ii f n a m r w s o aclh s e —d ee t tdp t tly adicndf rni e u h o r l w l f a n at t 。
肿 、血 液循 环 障碍 ,且 出 血 、水 肿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将继续 加 重 ,持续 或 继发 损 伤 亦 随 之 而 来 并 进 行性 加重 … ,其 中早 期 的微 血 管变 化 ,可 以导 致
,最终 丧 失 正 常 功
般 认 为神 经 细 胞 属 于 永 久 性 细胞 ,在 出生
研究发现这类 细胞具有 高分 化潜 能 ,有向神经细胞分化 的能力 ,为脊髓神经损 伤的修复提供 了一条新 的途径 .
[ 关键词]脊髓损伤 ;治疗 ;骨髓 基质干细胞 ;移植 [ 中图分类号 ]R 5 . [ 653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4 0 (0 7 B一 06— 5 0 3— 7 6 2 0 )2 0 8 0
Ad a cso eT e t n fS ia o d Ij r y v n e ft rame to pn lC r nu yb h
M a r w t o a Ce lTr n p a t to ro Sr m l a s ln a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影响脊髓再生的因素有哪些?
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 创伤促使神经生长抑制因子产生。 神经细胞再生能力有限。
细胞外基质不适合神经细胞再生、生长。
由于创伤,局部胶质细胞瘢痕形成,限制了轴突的生长和延伸。
四、促进脊髓再生的方法。
一、提供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 neurotrophin, NT )是一类由神经所 支配的组织(如肌肉)和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 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 。
Page 13
六、骨髓基质细胞移植
骨髓基质细胞是进行人体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BMSCs)是骨髓中保留的一部分未完全 分化的原始细胞,它具有来源丰富;取材简单;培养 增殖容易;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可以自体移植以及没有伦理争议等优势,现在已经日
益成为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一个热点
结论:中枢神经并非缺乏再生能力,而是中枢内 微环境不适合再生。
二、脊髓损伤后如何再生?
目前主要通过促进内在的再生能力和消除外在的抑 制因素两大途径.在CNS再生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两 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研究和改变脊髓神经内在的生长能力.
(2)解决脊髓神经系统再生环境问题.例如利用移植 的细胞或神经组织,提供损伤神经元再生长的合适 环境,增强受损神经的再生.
Page
14
七、细胞桥架人造底物的使用
当CNS损伤后形成胶质瘢痕囊泡或广泛的胶质瘢痕增生, 这时就必须使用桥架来引导生长的轴突通过障碍,并导入至 正常的组织中去。 利用桥架稼接断裂神经的两端,并减少疤痕组织入侵手 术遗留的空洞处,对于神经的再生较为有利。
Page
15
八、自身免疫T细胞
已经证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自身免疫反应,
五、施旺细胞移植
周围神经损伤,经施旺氏细胞可使之得到修复.在脊髓损 伤部位移植施旺氏细胞可以支持轴突再生,同时施旺细胞 还可使损伤后结构连续.使发生脱髓鞘改变的轴突重新髓 鞘化,从而恢复电传导能力。 当神经纤维受伤后,施万细胞能修补受损神经轴突外 围的髓鞘并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以体外培养的施万细胞移 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再髓鞘化,并促进轴突生长,施 万细胞能够在体外大量扩增,这提示可以从 CNS损伤病人 的外周神经提取施万细胞,在体外扩增后用于自体移植, 因而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除了有加重继发性损伤的负面作用外,同样也具有神 经保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积极作用.
Page
16
展望:
CNS损伤后不能再生的观念已经被否定。 最近几年,采用不同的策略促进CNS损 伤后功能恢复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 然而CNS的再生障碍原因相当复杂,中 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是一个多环 节,多影响因素的过程.目前的有关工 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研究仍未透彻. 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四、嗅鞘细胞的移植 嗅鞘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胶质细胞,具有施旺 氏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双重性质,可伴随嗅神经轴 突由周围神经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嗅神经细胞还能 分泌大量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和支持因子. 嗅鞘细胞与施旺氏细胞具有相似的特点.其优 点是可通过周围-中枢神经移行区并存在于中枢环 境.嗅鞘细胞的这一特点使得其成功用于脊髓损伤 修复.嗅鞘细胞移植不仅可以促进切断的轴突再生, 并长过损伤区,还可形成髓鞘包裹
Page 17
脊髓神经损伤的再生性研究
朱翠红 李娜 黄成霞 汪义 刘乐忠 周航 沈阳 孙国伟 刘少阳
第七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导老师:卓煜娅 演说:刘少阳
小视窗:
在当今脊髓神经的损伤,越来 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在美国, 每年大约新增1万例脊髓损伤病 人,而坐在轮椅上的患者已超 过20万;在我国,情况更为严 重,为了让“桑兰”们重新站 起来,医学界正倾心研究这一 重大课题,并且已取得了引人 注目的进展!
二、补充促进神经再生的生长因子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多种神经生长因子,都有促进脊髓损 伤后细胞存活及轴突生长的效能,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神 经生长因子等。
提供合适生长因子可以创造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三、胚胎及神经干细胞移植 在发育和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均存在着神经 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为神经元和 神经胶质细胞.在这方面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脊髓挫 伤后移植胚胎干细胞,可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形成髓 鞘包裹脱髓鞘的神经纤维。
神经营养因子的给药途径包括:局部直接注射、混合于 生物胶内使之缓慢释出、或通过基因转染载体细胞使之 持续分泌营养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蛋白是抑制神经再生的一个主要障碍. 组成周围神经髓鞘的是施旺细胞(schwann cell),它产生
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周围神经轴突生长;而组成中枢神经
髓鞘的是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它产生神经生 长抑制因子,不利于中枢神经再生,目前主要利用药物来抑 制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作用。
轮椅上的桑兰
脊髓受损: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几个问题:
一、脊髓神经损伤后能否再生? 二、脊髓损伤后如何再生? 三、影响脊髓再生的因素有哪些? 四、促进脊髓再生的方法。
一、脊髓神经损伤后能否再生?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中 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不能再生,造成的功能缺失也 是不可逆的。但到了80年代中后期,成年哺乳动物CNS损伤 后不能再生和恢复的理论受到挑战,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 实验事实: (1)将外周神经节段移植进脊髓,观察到损伤的脊髓神经纤 维能够长距离的延伸提示成年哺乳动物的脊髓神经元依然 保持再生的能力. (2)改善CNS内的微环境,有利于受损神经的存活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