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

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本次观察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

本次观察选取了100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其中男患者50例,女患者50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

这些患者在入组前已经被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且没有合并其他重要器质性疾病。

本次观察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联合诊断、中西医联合治疗、中西医联合随访观察等措施。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 中西医联合诊断:通过患者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如血常规、肝功能、胃镜、腹部超声等,明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2. 中西医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面,采用针灸、中药调理等手段,调整脾胃功能;西医治疗方面,采用抗酸药物、促胃动力药物等药物治疗消化不良症状。

3. 中西医联合随访观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观察结果显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缓解。

80例(80%)患者治愈,20例(20%)患者症状减轻。

在治愈患者中,消化不良症状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本次观察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疗效。

根据中医的分类,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郁滞型和湿热胃腑型等。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中西医联合诊断和治疗,可以综合利用中西医的优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次观察研究仅为观察性研究,样本数量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还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和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中医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应用研究

中医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应用研究

中医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应用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广泛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群。

它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肯定。

本文将从中医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应用的研究角度进行探讨,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明确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消化系统出现反复或持续性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

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且病情反复,治疗难度大。

随着人们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在调整消化功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成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二、中医理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脾胃虚弱、气滞、湿浊、肝郁等方面。

脾胃虚弱导致脾胃失运化生能力下降,食物不能得到有效的消化吸收;气滞导致腹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湿浊在人体内滞留不散,使得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津液无润,从而引发消化不良;肝郁则是由于情志不畅,抑郁不畅,引发脏腑失调,导致消化功能减退。

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原则是调和脾胃、疏通气机、化湿化痰、理气解郁。

通过中药的药性和功效,有针对性地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疏通气机,舒畅胸腹,缓解腹胀不适;化湿化痰,清理湿浊,改善消化不良;理气解郁,舒缓情绪,缓解消化道紧张。

1.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健脾、益胃生津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

饮用人参茶、人参汤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2. 陈皮:陈皮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气滞、湿浊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2-04-06T13:44:57.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曹正喜[导读] 寒热对证:中医重视机体疾病的寒热燥湿特性,从而给予相应的治疗。

如曹正喜(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426-01【摘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流行病学、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发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胃肠运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神经精神因素等方面。

西医治疗至今无重大突破,主要是对症用药。

本文主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疗效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其发病率相当高,是临床常见的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

患者常主诉上腹不适,如隐痛、胀满、早饱、进食减少、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

内镜、钡餐造影、B超和各项化验检查,除可能有轻度胃炎外,排除胃、肝、胆、胰及肠道的器质性病变。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消化病研究的热点。

根据其临床表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吞酸”等范畴。

病因可由外感病邪或内伤七情导致肝胃不和,通降失司;肝郁气滞日久郁热伤阴,耗损脾气,病变涉及肝脾胃。

中医在治疗这类病证上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在临床疗效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治疗方法有辨证分型治疗、固定方及其加减治疗等。

中医以辨证论治的观点进行整体综合治疗以达到对胃肠运动的调节和改善,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对改善胃肠道各部位的动力紊乱均有较强的调理作用,尤其中药有双相调节作用,既能治疗动力低下,使之提高;也能治疗动力过亢,使之降低;甚或对动力不协调,使之协调。

关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关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关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方法: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观察组给予传统中药材,两者处方药味相同。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在改善腹胀、胃痛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与传统中药材有类同的功效。

【关键词】免煎颗粒;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造成F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以往研究的焦点主要有胃排空的延迟、胃容受扩张能力的下降及内脏的敏感性增强等。

近年来人们发现感染、精神、遗传和某些胃肠激素与FD的发病密切相关。

患者常有诸多症状,多次接受检查,但无结构或器质性病变,或可解释症状的依据,现代医学对FD的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

由于该疾患是慢性疾患,采用免煎中药颗粒方便患者服用,本观察比较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材效果比较,为合理使用免煎颗粒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及FD的罗马III诊断标准[3]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周,近3周有症状。

1.2 一般资料共选择5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9.2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7个月;对照组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6.9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5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临床疗效观察

编号 :E 1 0 17 修 回:2 1—31 ) A.2 15 4( 020 .1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中 药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Cl ia b ev to n te t gf n t n l y p p i M i c l s r ain o ai ci a s e sai TC n o r n u o d n
功能性消化不 良 ( u cinl yp pi,F F n t a D se s o a D)是一组常见 的消化 系统症状群,其发病率相 当高 ,是临床常见的 胃肠运动 障碍性疾病 。患者常主诉上腹不适 ,如 隐痛 、胀满 、早饱 、进 食减 少、烧心、反酸 、嗳气 、恶心、呕吐等。内镜 、钡餐造影 、
C C 中医 临床研究 2 1 JM 0 2年第 4卷第 5期 热凉血活血通络之桃红四物汤加味 ,取得 了满意疗效 。桃红四 物 汤凉 血活 血通 络,加 田七 、穿 山甲、丹参增 强其活 血通 络之 功 ,地龙 、车前子利水消肿 , 生大黄重在泻郁热 。上肢加桑枝 、 忍冬藤 ,下肢加 牛膝 、木瓜 以引经报使 ,引诸药达病所 。经现 代研 究发现 :桃仁、红花、丹参 能扩张周 围血管 ,改善微循环 , 加快血肿 的吸收,减小血管阻力 ,增加血流量并 能提 高组 织对 缺氧 的耐受 力;大黄 中所含的葸醌化合物 ,能刺激肠 壁引起腹 泻 ,使无氧代谢 的酸性代谢产物及其体 内的毒性物质从肠道排
c s si ete td g o p 3 a e ec n r l r u , CM d cn sg v n t ete t d g o p S n l — s o e i o ewa i e a e t r ae r u , 0 c s si t o to o p T n h nh g me i i ewa i e t a e r u ; ig e u ed mp rd n sg v n oh r t e c n o r u , v l ai g t ec i ia f c c fe e s Re u t : h oa f c c s9 . 4 i e t a e r u , 0 i h o t o t l o p e au t h l c le a y a r4 we k . s l t et t l i a y wa 4 7 % n t e td g o p 7 % n t e h r g n n i t s e h r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治疗前,结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3.52±4.21)分,比较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3.57±4.05)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P >0.05。

治疗3 d、5 d、7 d 后,结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8.54±3.51)分、(5.34±2.01)分、(3.00±0.41)分,比较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0.97±3.41)分、(8.06±2.14)分、(5.71±1.23)分。

治疗3 d、5 d、7d 后,结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比较组患者,P <0.05。

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分,s ±)分组例数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治疗7 d后结合组2913.52±4.218.54±3.515.34±2.013.00±0.41比较组2913.57±4.0510.97±3.418.06±2.145.71±1.23t 值0.052.674.9911.26P 值0.960.000.000.003 讨论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

此病主要是由饮食不当、久坐、便秘所致[1]。

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

对于接受手术后的痔疮患者,临床上应积极地对其进行辅助治疗,以缓解其肛门疼痛的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2-3]。

尹志辉[4]在临床研究中将100例接受手术后的痔疮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法进行辅助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法进行辅助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P <0.05。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10%)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5.52%),P <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41例。

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汤剂加口服酶制剂和调整生活习惯,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两周和治疗后八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

结果:治疗后两周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0.5%,西医组总有效率为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八周,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1%,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症状比治疗前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分得到提升(P < 0.05);而西医组治疗后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分改善程度不如中西医结合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treated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divided into a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a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ith 4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used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s plus oral enzyme preparations and adjusted their lifestyle, while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clinical symptom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conducted before treatment, two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eight weeks after treatment for both groups.。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适症状,而无结构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加味四逆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选取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年龄范围在30岁-50岁之间。

患者入组前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通过胃镜和检查排除了结构性疾病的可能性。

入组前,患者接受了抑郁情绪问卷的评估,分别评估了抑郁程度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严重程度。

评估结果显示,患者在抑郁程度上普遍较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

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了常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疏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加味四逆散。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每月复诊一次。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抑郁程度的变化。

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更好。

同时,治疗组的抑郁程度也有所下降,心情愉快度增加。

而对照组的抑郁程度变化不显著。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加味四逆散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通过观察,我们认为加味四逆散的治疗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加味四逆散能够理气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其次,通过调节肝气,缓解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最后,加味四逆散具有温阳和血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综上所述,加味四逆散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方面的疗效确实存在。

但是本次观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观察周期较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l 陈 新谦 , 有豫 , 光 . 编 药 物 学 . 1 金 汤 新 第 7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 北 人
2 郭淑英 . 院门诊 抗高血 压药物 使用情 况的调查 分析. 本 中国实用 医
药 ,0 0 5 3 :9 2 1 , ( ) 2 3 赖 宝芬 , 斌 , 翠 仪 . 东 地 区 抗 高 血 压 药 应 用 状 况 . 国 药 师 , 任 邝 广 中
批 0 32 ) 者对 4 8例 老年 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患 者 采 用 四磨 汤 口服 田边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 号 10 0 6 每 次 1—2 片 , d 服药 4周 。治疗 组给 予 四磨 汤 口服 液 ( 南汉 湖 液 联合 补 中益 气 丸 进 行 治疗 , 与 马 来 酸 曲 美 布 汀 治 3次/ , 并 森 制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号 2 1 14 ) 次 2 l3 批 0 0 16 每 0 m , 疗 进行 对 照 , 将 观察 结果 总结 如下 。 现 次/ , 中益气 丸 ( 津 中新 药业 集 团股 份 有限公 司达 d补 天 批 0 18 每 2次/ , 药 4 d服 1 1 诊 断标 准 参 照 2 0 . 0 5年 《 能性 消 化 不 良的 中 仁 堂制 药 厂 , 号 10 0 ) 次 1丸 , 功 周 。治疗 全 过程 观察并 记 录治疗效 果 和不 良反应 。 西 医结 合诊 治 方案 》 诊 断标 准 : 1年 内患 者 有 不 同 ①
7 罗 立 平 , 风 , 悦 . 高 血 压 药 物 的相 互 作 用 .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殷 陈 抗 现
志 ,0 9 1 ( ) 5 7 2 0 ,8 5药 物 治 疗 新 进 展 . 用 医技 杂 志 ,0 7 1 3 : 实 20 ,4( )
治疗 组 4 8例 , 2 男 5例 , 2 女 3 与精 神 、 心理 因素 及 胃肠 运 动 障 碍 密切 相 关 。也 有 学 就诊 次序 随机 分为 两 组 , 对 8例 , 2 男 1例 , 2 女 7例 。两组 病例 一 般 资 者提 出内脏感 觉 异常 可能 是 发病机 制之 一 … 。 中医学 例 , 照组 4 具 P> . 5 。 中并 无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病 名 , 据 其 临 床 表 现 应 属 于 料 比较 , 有可 比性 ( 0 0 ) 根 “ 胃脘 痛 ” “ 满 ” “ 、痞 、 嘈杂 ” 范 畴 , 由情 志 不 畅 、 等 多 饮 2 方 法与 结果 . 天津 食 伤 胃、 劳逸 失 当 、 邪 侵 袭 等 因素 所 致 。 临 床 中 , 外 笔 2 1 治 疗方 法 对 照组 给予 马来 酸 曲美 布汀 片 (
3R2
中 药 治 疗 老 年 人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的 临 床 观 察
白 梅
30 4 ) 0 11
( 津 市第 二 医 院 , 津 天 天

要 目的 : 观察四磨汤 口服液联合补 中益气 丸治疗 老年人 功能性 消化不 良的临床疗 效。方法 : 治疗组 4 8例 , 应
用 四磨 汤 口服液和补 中益气丸 ; 对照组 4 , 8例 应用马来酸 曲美布汀 。疗程均为 4周 , 观察 两组 的临床疗效及不 良反应 。结 果: 总有效率治疗 组为 9 .7 , 16 % 对照组为 7 .8 , 7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0 0 ) P< . 5 。结论 : 四磨汤 口服液联合补中 益气 丸治疗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 良疗效 肯定 , 未见不 良反应 。 关 键 词 老 年 人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 四磨 汤 口服 液 , 中益 气 丸 补
2 0 7 1 ) 83 0 4, ( O :0
4 董 军 亚 , 玉 娟 . 司 匹 林 对 血 压 的影 响 . 赵 阿 中华 老 年 多 器 官 疾病 杂 志 ,
2 0 7 4 :3 0 8,( )3 0
5 许磊 , 张卫萍. 坎地沙坦酯 和单硝酸异 山梨酯联合应 用治疗老年高血 压. 吉林医学 ,0 8 2 1 :6 2 0 ,9( ) 4 6 马欲晓 , 李卫华 , 陈焕章 , 降脂治疗对老年单纯性 收缩期高血压的 等. 动脉弹性及脉压 的影 响. 福建 医科大学学报 ,0 64 ( )5 6 20 ,0 6 :9
天津药学
Taj P am c 2 1 i i n n hr ay 0 2年
第 2 第 3期 4卷
4 3
应进 行 密切 的临床 观察 和实 验室 检测 。本 院 门诊抗
2 13 9 01 : 9
高血压药物联用 情况基本合 理 , 但还存 在一些 问题 , 如: 同类 药 物 的 联 用 ( C C B+C B ; C I 保 钾 利 尿 C )A E 与 药联 用等 。作 用 机制 相 同或相 似 的药 物 联合 应 用很 难 起 到 协 同或叠 加 的作 用 , 而 会 增 加 药 物 不 良反 应 发 反 生 的几 率 , C I A E 与保 钾利 尿药 合用 易 导致血 钾 升高 。 高 血 压是 一种 慢 性 病 , 患者 需 数 十 年甚 至 终 生 治 疗, 因此 , 期 、 长 系统 、 体 化 给 药 是 高 血 压 治 疗 的原 个 则 。在 安 全 、 效 、 有 合理 、 济地 使用 药物 的同 时 , 经 提 示 患者 应 注意低 盐 饮 食 、 制体 重 、 烟 戒 酒 、 当 的 控 戒 适 运 动锻 炼 , 使 降压 药物 的作 用 明显 提高 。 会
中 图分 类 号 : 95 R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5 8 (0 2 0 -0 30 10 -6 7 2 1 )30 4 -2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是 临床 常 见 的 胃肠 功 能 性 疾 病 , 用过 影 响 胃肠 功能 的药物 。 . 00 0 门 1年 主要 症状 为 上腹 痛 、 胀 、 饱 、 欲 不 振 、 酸 、 心 12 一 般 资料 所有 病 例均 为 本 院 2 1—2 1 腹 早 食 泛 恶 年 5~7 9岁 , 均符 合纳入 标准 ,6例患 者按 9 呕 吐等 。 目前对 本 病 的发 病 机 理 尚不 明 确 , 多 认 为 诊 患者 , 龄 5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