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明代四大奇书是什么?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明代四大奇书资料,希望对你有用!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的杰作《三国演义》,以历史为结构的形式,陈寿的《三国志》已为它奠定了基本框架。
作者叙说三国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国故事总与其它两国有内在的联系。
诚如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所说的:“《三国》一书,有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处”;“自首至尾,无一处可断”。
这种结构形式在西方的历史小说中是罕见的,研究者称之为绳辫式结构。
英雄传奇的典范《水浒传》,其结构形式,用金圣叹的术语,叫做“鸾胶续弦法”,即描写一个人物的经历时,与互不相识的另一个人物在特定的场合相遇,从而引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
例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树引出林冲,宋江于柴荣家中一绊引出武松。
此种结构的关键,在于精心构思一个特定的场合,使一个人物故事过渡到另一个人物故事,必须自然而巧妙。
用今人的概括,《水浒传》乃是扣环式结构: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叙说完毕,自然地引出另一个或二三个好汉的故事,环环相扣,最后一百零八个好汉聚义梁山。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总结得好:“《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
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自成文字。
”神魔鬼怪小说的翘楚《西游记》,其故事情节由三个部分组成:孙悟空的出世、学艺和造反;取经缘由和唐僧来历;唐僧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历程。
由于受原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题材的限制,《西游记》采用了单线发展的纵式结构。
但作者凭其高超的艺术手腕,把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巨大结构中,人们称之为珠链式结构。
人情世态小说的首创者《金瓶梅词话》,其结构特点是透过家庭看社会、人生和时代。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明清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明代部分1、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2、“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罗贯中)、《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
3、《三国演义》虚与实的结合:“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水浒传》从文字的详略、描写的细密来分,有繁本和简本。
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三种;简本有103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
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水浒志传评林》。
《水浒传》是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
5、“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均为吴人。
6、茶陵派代表:李东阳。
7、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8、【9、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10、唐宋派代表: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11、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之文,将上述唐宋古文名家标榜为效法的“正统”。
12、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徐渭《四声猿》——《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
1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
14、四大声腔:昆山、弋阳、海盐、余姚。
15、梁辰鱼《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16、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17、《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
戏曲风格悲喜交融。
18、《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9、]20、《西游记》的来源:玄奘口述,门徒辨机辑录《大唐西域记》。
21、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22、凌濛初“两拍”: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23、至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起自黄巾农民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为我国历史小说的楷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活动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史实的基础上,结合民间传说、民间通俗文学,再经过作者的加工、敷演而成的。
3.吴承恩与《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它既是吴承恩天才的创作,也是吴承恩对历来西游故事的总结。
这部小说神幻奇异的外表下,蕴涵着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讽刺与批判,歌颂了人类为争取自由、向往美好境界而勇敢探索的精神。
4.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金瓶梅》的弊病在于毫无节制的性描写,这是阅读时应加以批判的。
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

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文学常识:明代四大奇书,欢迎大家阅读!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也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大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
“四大奇书”说法的流行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
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开辟历史演义传统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英雄传奇传统的《水浒传》:《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全书围绕“xx”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无能、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的社会现实,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四大奇书摆渡者H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曾把明代的四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也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代表了中国古大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中国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这四部书是明代文学中最出色的四部小说。
“四大奇书”说法的流行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
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开辟历史演义传统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辟英雄传奇传统的《水浒传》:《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充分肯定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深刻揭露了上至皇帝和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昏庸无能、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的社会现实,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才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古人所说的“四大奇书”具体指哪四部名著?

古人所说的“四大奇书”具体指哪四部名著?“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四本古典长篇小说,因为均为明代人所写,又称“明代四大奇书”。
这种说法最早由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提出。
所谓“奇”者,除了指内容和艺术上的新奇之外,还指这几本书对于小说体裁本身的开拓。
“四大奇书”分别开创了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世情小说传统四大传统。
《三国演义》写于明初,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气势雄浑,娓娓道来。
《水浒传》也是创作于明初,作者施耐庵。
同《三国演义》一样,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讲述了政治上一个永久的话题——合法政权体制内的反叛者与政权的关系。
该小说被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评为“六才子书”之中的“第五才子书”,并被其从一百回删减至七十回。
《西游记》先是由许多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在嘉靖年间,由吴承恩最后完成。
它是中国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作品,书中借助唐朝僧人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融佛道于一炉,幻想出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
《金瓶梅》不同于前面三部的集体创作,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万历年间。
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不知究竟为何人。
《金瓶梅》的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是第一本将目光投向市井小人物的小说。
《金瓶梅》对后世小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红梦楼》就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
因其淫秽内容太多,成为明清以来历代禁书。
知识链接六才子书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品评家金圣叹将他所推崇的《庄子》、《离骚》、《史记》、杜甫的律诗、《水浒传》、《西厢记》六本书合称为“六才子书”。
金圣叹本打算对之逐一详细评论,但他后因“哭庙案”获罪被腰斩,只完成了对《西厢记》和《水浒传》的评论,“杜诗”评论只写了一部分。
什么是“明代四大奇书”

什么是“明代四大奇书”明代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
全书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相传作者为施耐庵,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最优秀的作品。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大约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的题材由《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情节线,多方面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
所谓“奇”者,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首先,“四大奇书”创始了章回小说的四种结构模式。
(1)《三国演义》开创了以时间为顺序的“线”式结构。
《三国演义》的结构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来展开情节,既保证了前后发展的一贯性,又富于曲折和变化,于清晰明朗的脉络间,构成了一个古典小说中少见的,既宏伟又严密的结构。
(2)《水浒传》开创了章回小说以人物为顺序的“环”式结构。
对一、二十个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小说以人物群像来联络结构,由一个主要人物引出另一个主要人物,形成一个“环”式结构以推动整体发展。
(3)《西游记》开创了以事件为顺序的“环”式结构。
(4)《金瓶梅》首创章回小说以时间、人物、事件为顺序的“网”状结构。
其次,“四大奇书”创始了古代章回小说的四种表现模式。
明代四大奇书的文体特征及影响

明代四大奇书的文体特征及影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0702班闫鹏 07501073《三国演义》一、文体特征:1、全书主旨:(1)“为蜀汉争正统说”:“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2)“描绘三国时代个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说”(3)“反分裂、求统一说”(4)“歌颂理想英雄或讴歌封建贤才说”:人格上注重道德,才能上崇尚智勇(5)“人才学教科书说”:斗争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处世的经验(6)“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7)“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8)“反应民族心理意识说”(9)“悲剧说”: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喊。
2、文本的艺术特色:(1)在《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所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实服从于虚,而不是虚迁就实。
(2)“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形成扇形的网状结构,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
(3)可以算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描写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所描写的战争复杂而多样,各有个性,绝少雷同。
(4)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有脸谱化、程式化的特点,容易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又有点近乎雕塑,在单一、稳定乃至夸张之中呈现出一种单纯、和谐、崇高的美,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等。
(5)使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文白夹杂的浅近语言,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氛围,形成一种适用于历史演绎的独特的语体风格。
二、影响1、《三国演义》的成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1)列国系统:余邵鱼编写的《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