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合集下载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5页word文档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5页word文档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1横空出世,巨著重生2《姑妄言》简介2.1《姑妄言》之发现过程《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

全书共有24回,平均每回约4万字,正文90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多万字,堪称巨著。

《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

1848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回抄本《姑妄言》。

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3-4]。

1964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

适值《思无邪汇宝》策划出版,《姑妄言》遂被列入出版计划,于1997年出版,《姑妄言》遂再为世人所知[5]。

2.2《姑妄言》的故事《姑妄言》叙述故事发生于明代崇祯年间,以主角瞽女钱贵和书生钟情的婚姻并以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等四个家庭为主线展开,旁及其他人物。

钱贵虽出身于乐户人家,却能对钟情有情有义,为其守身;钟情忠孝节义俱全;宦萼、贾文物、童自大或为纨绔,或为富豪,不学无术,然终弃恶从善,并与钟情交好,钟、宦、贾、童四家联姻。

明亡后钟情不忘故国,抛妻离子、隐居深山[6]。

书中写各阶层人物,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人物繁富,形态各异。

据粗略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50人左右,其中女性约占1/3[7]。

受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与明清其他艳情小说一样,作者在书中以劝人向善为标榜,宣扬善恶贞淫各有报应的思想。

2.3《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姑妄言》在湮没了200多年后重新面世,为中国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本巨著,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的影响是震撼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一些明清小说史上的已有结论或将面临改写。

古艳珍本过眼录(二十三)姑妄言

古艳珍本过眼录(二十三)姑妄言

古艳珍本过眼录(二十三)姑妄言
《姑妄言》是辽东人曹去晶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长篇章回小说,但从未见于文献记载。

其内容丰富详赡、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经济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姑妄言》是新发现的手抄孤本小说,该书以瞽妓钱贵和穷书生钟情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与之相关的各层人物生活的画卷。

其描写有如惊天地泣鬼神之感,书中色情描写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

无论在内容上、或思想上,都已远远超过中国文学史上任何版本之艳情
小说。

在原书的第一回总评说:'此一部书内,忠臣孝子、友兄恭弟、义夫节妇、烈女贞姑、义士仁人、英雄豪杰、清官廉吏、文人墨士、商贾匠役、富翁显宦、剑侠术士、黄冠缁流、仙狐厉鬼、苗蛮獠猡、回回巫人、寡妇孤儿、诌父恶兄、逆子孝弟、良朋损友、帮闲梨园、赌贼闲汉、至于淫僧异道、比丘尼、马泊六、坏媒人、滥淫妇、娈童妓女、污官脏吏、凶徒暴客、淫婢恶奴、佣人乞丐、逆孬巨寇,不可屈指。

世间所有之人,所有之事,无一不备。

余阅稗官小说不下千部,未有如此之全者。

勿草率翻过,以负作者之心。

' 尽管书内有几百次艳情描写,但从中所描写的人物性格,无不活灵活现于作者笔端,其情节事端渊源的交代缜密细致,可谓精细绝伦。

《姑妄言》的出版,对于明清小说的研究以及阅读欣赏,洞察人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小说《姑妄言》可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等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研究清代社会的各阶层人物与社会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1 横空出世,巨著重生2《姑妄言》简介2.1 《姑妄言》之发现过程《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

全书共有24 回,平均每回约4 万字,正文90 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 多万字,堪称巨著。

《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

1848 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 回抄本《姑妄言》。

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3-4] 。

1964 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

20 世纪90 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

适值《思无邪汇宝》策划出版,《姑妄言》遂被列入出版计划,于1997 年出版,《姑妄言》遂再为世人所知[5] 。

2.2 《姑妄言》的故事《姑妄言》叙述故事发生于明代崇祯年间,以主角瞽女钱贵和书生钟情的婚姻并以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等四个家庭为主线展开,旁及其他人物。

钱贵虽出身于乐户人家,却能对钟情有情有义,为其守身;钟情忠孝节义俱全;宦萼、贾文物、童自大或为纨绔,或为富豪,不学无术,然终弃恶从善,并与钟情交好,钟、宦、贾、童四家联姻。

明亡后钟情不忘故国,抛妻离子、隐居深山[6] 。

书中写各阶层人物,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人物繁富,形态各异。

据粗略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50 人左右,其中女性约占1/3[7] 。

受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与明清其他艳情小说一样,作者在书中以劝人向善为标榜,宣扬善恶贞淫各有报应的思想。

2.3 《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姑妄言》在湮没了200 多年后重新面世,为中国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本巨著,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的影响是震撼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一些明清小说史上的已有结论或将面临改写。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作者:陈志伟韩建立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第08期关键词:《姑妄言》;明清小说;艳情小说;四大奇书;六大奇书摘要:文章概述了《姑妄言》的发现过程,阐明了《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并在前人“四大奇书”基础上,提出“六大奇书”说,认为《姑妄言》可与《红楼梦》一起进入“奇书”之列,构成我国古典文学的“六大奇书”。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132-031横空出世,巨著重生1997年,由陈庆浩、王秋桂主编,聘请国际著名小说研究专家20余人担任编辑顾问与校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明清艳情小说丛书——《思无邪汇宝》下编出版[1]。

其中第36—45册为清代曹去晶所著《姑妄言》10册,这是该作品问世267年后首次排印出版。

《姑妄言》完稿于1730年,问世后仅以抄本流传,范围有限,长期沉寂埋没。

此次横空出世,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不小的震动,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界较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史上的最重要事件[2]。

2《姑妄言》简介2.1《姑妄言》之发现过程《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

全书共有24回,平均每回约4万字,正文90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多万字,堪称巨著。

《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

1848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回抄本《姑妄言》。

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3-4]。

1964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

古典文学巨著——姑妄言

古典文学巨著——姑妄言

古典文学巨著——姑妄言首卷秦淮旧迹瞽女遗踪钝翁曰:开首一段,原是叙瞽妓出处,别无深意。

然将江宁历来始末及城中诸景,写得清清白白。

曾游过者一阅,如在目前,固一快事。

即未至者,亦可想其风景,不胜神往。

永乐之设官妓,万世仁人君子,为之腐齿痛心。

先说是建十六楼,直是盛朝富丽,忽夹以“此系永乐皇帝造为渔利之所”一语,复感叹十六楼一作,把许多绮言一笔抹杀。

真皮里阳秋,不觉令人失笑。

内中说痴顽公子富家郎效用加纳等语,并非骂此等人是如此,正欲警此辈人不可如此也。

一片婆心,看书者勿错会其意。

姑妄言首卷三韩曹去晶游戏编为知者道,不共俗人看。

引文秦淮旧迹瞽女遗踪诗曰:阿房宫里称佳丽,谁识秦淮艳六朝?风袅绿杨穿画鹢,月明红粉步虹桥。

沧浪夜夜闻鼍鼓,台榭年年吹洞箫。

最是八行书末尽,渡头又见酒旗招。

这一首诗是赞秦淮之作,你道这秦淮在何地方,乃金城中一条内河。

这金陵是江南之地,春秋属吴,战国属越,后属于楚,因楚威王埋金于此以镇之,故谓之金陵。

嬴政改为秣陵,孙权更为建业,西晋曰建康,东晋曰丹阳,隋曰蒋州,唐曰升州,宋仍建康府,元时称集庆路,至明太祖建都于此,改为应天,今之江宁府是也。

秦始皇时,太史奏金陵有天子气,那时他方自称为始皇帝,满心以为天下是他嬴家一己之物,欲传之子孙于万万世。

听得这话,犹恐几千万年后或生圣人,夺了他家天下,遂忙忙发驾南巡,欲将龙脉掘断,以泄王气。

自东至西浚成一河,城分两半,引淮水灌之,因是始皇所开,故名曰秦淮,俗有两句道得好:世无百岁人,枉做千年调。

就是他了。

【写尽愚人之愚。

千百年后之王气不曾泄去,反把自己的王气泄尽,一传而绝。

照远不照近,千古同然。

】这秦淮东有二十三洞,但通江源,而人不能出入;【在通济门之南,东门也。

】西有一十八洞,设立水关,可行舟楫。

【在水西门之南也。

】谚云:三十三天无人走,十八地狱有人行,此之谓也。

起初不过是条河而已,直至吴、宋、晋、齐、梁、陈六朝,皆都于此。

方才富盛,到明洪武建都之后,将城改筑外城,袤延一百二十里,门有十八,【有瑶芳、土桥、凤台、安德等名。

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以《姑妄言》的“重现江湖”为例

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以《姑妄言》的“重现江湖”为例

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以《姑妄言》的“重现江湖”为例陈 定 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① 本文所引材料凡未注明出处者皆源于“书香古色”制作的《姑妄言汇编》及e 版《姑妄言》。

收稿日期:2008-05-22作者简介:陈定家(1962-),男,湖北红安人,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从事网络文学研究。

人类历史上究竟有多少经典被毁于天灾人祸,这无疑是一个千古不解之谜。

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大多数优秀著作,都已悄然沉没于岁月的烟尘里。

西方学者凯利(Stuart Kelly )在《失落的书》中指出:“书籍遗失并非异常之事,整部文学史也是文学作品遗失的历史。

”[1]现在所说的西方正典都是“碰巧”传下来的,它们幸运地浮出了遗失文献的海面。

多数著作却没有这么幸运,譬如,荷马的《玛吉特》虽被亚里士多德誉为古希腊喜剧的开山之作,莎士比亚的喜剧《爱得其所》也曾有过上千册的印数,但它们都早已消逝于忘川。

凯利还提到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六经”变成“五经”的故事。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文化劫难一向惨烈。

《尚书》记载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何以只剩下空壳式的书名我们已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道,项羽焚秦宫,董卓毁洛阳,必有无数皇家典藏就此失传;侯景乱梁,建康十万典籍扫地以尽;靖康之难,宋朝百年积聚毁灭无余。

更不用说秦之焚书,汉之党锢,三武灭佛,明清文祸,八国联军丧心病狂的烧杀劫掠,“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据郭双林《中华文化劫难录》提供的资料,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至少遭遇了2700余起“劫难”。

专家们认为,“古代的书籍传至清代时恐仅十存二三”[2]。

按照凯利的说法,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幸存都是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在这些“奇迹”中,作家与作品的命运大多具有令人着迷的戏剧性意义。

例如,乾隆皇帝一生写诗42000首,直逼《全唐诗》总数。

但是,很少有人把这位风流天子看做真正的诗人。

在当代流行的文学史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乾隆诗的踪影。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主题词:《姑妄言》;明清小说;艳情小说;四大奇书;六大奇书
摘要:文章概述了《姑妄言》的发现过程,阐明了《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并在前人"四大奇书"基础上,提出"六大奇书"说,认为《姑妄言》可与《红楼梦》一起进入"奇书"之列,构成我国古典文学的"六大奇书"。
文章概述了姑妄言的发现过程阐明了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并在前人四大奇书基础上提出六大奇书说认为姑妄言可与红楼梦一起进入奇书之列构成我国古典文学的六大奇书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
作者:陈志伟;韩建立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河南图书馆学刊
页码:132-134页
年卷期: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年第8期

姑妄言文言文加翻译

姑妄言文言文加翻译

余尝游历于江南水乡,见那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遥想当年,此间繁华似锦,今却人去楼空,唯有渔舟唱晚,渔火点点,映照在湖面上,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于是,余便携笔执纸,姑妄言之,以记其事。

时维仲夏,江南多雨,余独坐舟中,听雨打芭蕉,观雨滴荷叶。

雨滴如珠,跳跃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荡漾在心田。

遥望湖畔,柳絮纷飞,似雪花飘落,翩翩起舞。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柳絮随风飘散,如梦如幻。

舟行至一村庄,见村舍错落有致,炊烟袅袅。

村民皆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余问村民:“此村有何胜景?”村民答曰:“此村虽小,却风景如画。

村前有荷塘,夏日荷花盛开,清香四溢;村后有竹林,四季常青,鸟语花香。

更有那溪水潺潺,鱼跃水面,令人心旷神怡。

”余闻言,心中一动,遂下舟游玩。

果然,村景如村民所言,美不胜收。

余漫步荷塘,见荷花亭亭玉立,含露待放,不禁感叹:“此花真乃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行至村后,见竹林深处,隐约有座古刹。

余好奇地走进古刹,只见殿堂宏伟,香火旺盛。

僧人念经声声,梵音绕梁。

余虔诚地祈祷,愿此行平安顺利。

夜幕降临,余宿于村中。

夜深人静,月色皎洁,余漫步于村头小道,遥望星空。

此时,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人生如梦,世间万物皆瞬息万变。

今日繁华,明日或许便是荒芜。

故余当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不负韶华。

姑妄言之,亦姑妄听之。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

余虽非高人,但愿此行能有所得,不负此行。

【翻译】我曾经游历在江南的水乡,看到那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遥想当年,这里繁华如锦,如今却人去楼空,只有渔船在晚霞中唱歌,渔火点点,映照在湖面上,宛如一幅泼墨的山水画。

于是,我带着笔和纸,随意地写下这些话,以记录下这件事情。

那时正是仲夏,江南多雨,我独自坐在船上,听着雨打芭蕉,看着雨滴落在荷叶上。

雨滴如珠,跳跃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荡漾在心田。

远望湖畔,柳絮纷飞,像雪花飘落,翩翩起舞。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柳絮随风飘散,如梦如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姑妄言》与“六大奇书”台湾《思无邪汇宝?姑妄言》豪华版摘要:文章概述了《姑妄言》的发现过程,阐明了《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并在前人“四大奇书”基础上,提出“六大奇书”说,认为《姑妄言》可与《红楼梦》一起进入“奇书”之列,构成我国古典文学的“六大奇书”。

关键词:《姑妄言》;明清小说;艳情小说;四大奇书;六大奇书 1 横空出世,巨著重生1997年,由陈庆浩、王秋桂主编,聘请国际著名小说研究专家20余人担任编辑顾问与校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明清艳情小说丛书》——《思无邪汇宝》下编出版[1]。

其中第365册为清代曹去晶所著《姑妄言》10册,这是该作品问世267年后首次排印出版。

《姑妄言》完稿于1730年,问世后仅以抄本流传,范围有限,长期沉寂埋没。

此次横空出世,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不小的震动,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界较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史上的最重要事件[2]。

2《姑妄言》简介2.1《姑妄言》之发现过程《姑妄言》完稿于清代雍正庚戌年(1730),上距《金瓶梅》成书已一百多年,下略前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作者署名为“三韩曹去晶”,评点者署名为“古营州林钝翁”。

全书共有24回,平均每回约4万字,正文90多万字,加上评点有100多万字,堪称巨著。

《姑妄言》问世后,仅以抄本形式流传,范围有限,故未产生影响,当时及其后的各种书目亦未有著录。

1848年,俄罗斯人斯卡奇科夫出使北京,收购中国图书,其中幸有24回抄本《姑妄言》。

斯卡奇科夫回国后,所收藏书辗转捐赠于列宁图书馆(今俄罗斯国立图书馆)[3-4]。

1964年,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发现此抄本,并撰文介绍,然而并未引起海外汉学界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李福清在台湾讲学,披露了《姑妄言》在俄罗斯的信息。

适值《思无邪汇宝》策划出版,《姑妄言》遂被列入出版计划,于1997年出版,《姑妄言》遂再为世人所知[5]。

2.2《姑妄言》的故事《姑妄言》叙述故事发生于明代崇祯年间,以主角瞽女钱贵和书生钟情的婚姻并以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等四个家庭为主线展开,旁及其他人物。

钱贵虽出身于乐户人家,却能对钟情有情有义,为其守身;钟情忠孝节义俱全;宦萼、贾文物、童自大或为纨绔,或为富豪,不学无术,然终弃恶从善,并与钟情交好,钟、宦、贾、童四家联姻。

明亡后钟情不忘故国,抛妻离子、隐居深山。

[6]书中写各阶层人物,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人物繁富,形态各异。

据粗略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50人左右,其中女性约占1/3[7]。

受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与明清其他艳情小说一样,作者在书中以劝人向善为标榜,宣扬善恶贞淫各有报应的思想。

2.3《姑妄言》的价值及成就《姑妄言》在湮没了200多年后重新面世,为中国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本巨著,给明清小说研究界带来的影响是震撼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一些明清小说史上的已有结论或将面临改写。

《姑妄言》所达到和取得的成就正在被人们不断认识和发现。

《姑妄言》“在《金瓶梅》的基础上对世情小说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创新。

这部巨著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在叙事结构的创新上,又进一步影响了后来的《红楼梦》。

从《金瓶梅》到《姑妄言》再到《红楼梦》,演绎着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流变与发展,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与精髓”[8]。

《姑妄言》“庞大的人物画廊确实令人惊叹,而其中丰富的女性形象更使得《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有了一条重要纽带”[9]。

《姑妄言》弥补了《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缺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纽带的地位是难以否认的。

《姑妄言》产生于《红楼梦》之前,却于《红楼梦》问世200多年后始渐为世人所知。

《红楼梦》“大旨谈情”,《姑妄言》“大旨讽世”[10]。

3“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之提法始于明代冯梦龙,冯氏将产生于明代的四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推尊为四大奇书;继之,清初李渔对此说加以肯定,此后“四大奇书”即成为定称、习称[11-12]。

所谓“奇”者,不仅指作品内容或艺术手法新奇,还包含着人们对作品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四大奇书”分别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等题材类型之先河,代表了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四大类型。

“四大奇书”之说产生于明代。

清代小说《林兰香》序云:“《三国》以利奇而人奇之,《水浒》以怪奇而人奇之,《西游》以神奇而人奇之,《金瓶》以乱奇而人奇之。

”[13]可见,“四大奇书”说至清代已得到社会公认。

因四部作品皆产生于明代,故又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4“六大奇书”说“四大奇书”之后,清代产生的两部巨著——《红楼梦》与《姑妄言》,足以追迈前人,晋身“奇书”之列,与“四大奇书”一起,合称“六大奇书”。

4.1《红楼梦》问世——众口交誉《红楼梦》产生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百年之后,问世后立刻蜚声文坛,得到了众口一词的好评,其名声又超越了《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为小说中无上上品。

”“如《红楼梦》实出四大奇书之外,李贽、金圣叹皆未曾见也。

”“《红楼梦》一书,其词甚显,而其旨甚微,诚为天地最奇、最妙之文。

”“《红楼梦》一书,近世稗官家翘楚也。

家弦户诵,妇竖皆知。

”[14]踵武《金瓶梅》之后,《红楼梦》继续以“世情”为题材,所写尽为家庭琐事,却创造出与历史、英雄、神魔题材相同甚至尤有过之的奇迹。

曾扬华对《红楼梦》之“奇”处进行了总结[15]:①《红楼梦》甫一问世,即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当时的《京师竹枝词》还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②《红楼梦》作为一部通俗白话小说,人人都看得懂,然而对作品的主题、人物等的理解却千差万别,常变常新。

③这样一部旷世无匹的杰著,竟是一部未完之作。

④伴随着《红楼梦》研究工作的开展,竞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

因此,将《红楼梦》归为“奇书”之列,乃众望所归,当无争议。

4.2《姑妄言》再现——震动学界《姑妄言》成书于《红楼梦》之前,其所取得的成就与价值前已述及。

《姑妄言》在小说回目设置上进行了创新。

《姑妄言》洋洋洒洒近百万言,属典型的长篇章回小说。

然而如此鸿篇巨帙却仅设24回,平均每回4万字左右,这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绝无仅有,其每回的字数是其他长篇小说每回字数的7倍左右[16]。

不仅如此,《姑妄言》的回目也与众不同,它由正回、附回两对回目构成,因为每回内容多,一联回目难以概括,遂设附回以补充说明。

因此,笔者认为,继“四大奇书”之后,《红楼梦》与《姑妄言》正可与“四大奇书”一起,并称为“六大奇书”。

这六部古典巨著,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的几种主要类型和最高成就。

综合前人成说,可将六部名著总结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史书”,《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红楼梦》是一部“情书”,《姑妄言》是一部“讽书”。

鉴于对名著强分高下优劣,最易引起争议。

因此,六大奇书之排序,笔者认为应按产生之时间先后顺序,如此则争议最少。

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姑妄言》《红楼梦》。

5 结语由于我国大陆对明清艳情小说出版的限制,《姑妄言》虽已出版面世十余年,但在读者中并未产生应有的影响,大陆至今亦未能出版小说足本。

虽然《姑妄言》自出版之日起即引起了学界的震动和注意,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研究材料的限制,致使对《姑妄言》的大多数问题,学者只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因此还没有出现全面系统的专门著述[17]。

随着社会及人们价值观念的不断进步,《姑妄言》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一定会获得深入而广泛的探究,得到人们的正确认识与评价。

《姑妄言》这部几乎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的皇皇巨著,也一定会重现耀眼的光辉,卓立于古典文学名著之林。

参考文献:[1]思无邪汇宝.百度百科[EB/OL].[2016-05-l5].[2][5]陈辽.奇书《姑妄言》及其作者曹去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26—29.[3]李明滨.清代抄本《石头记》和《姑妄言》流失俄罗斯:李福清院士的重要发现[J].国际汉学,2012(2):473—480.[4]崔溶澈,权容浩.曹去晶的《姑妄言》:新发掘的清代艳情小说[J].学海,1999(3):112—116.[6]齐晓威.《姑妄言》评点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1.[7][9]王正兵.《姑妄言》中的女性形象[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5—48,51.[8]杨萍,李玉娟.论《姑妄言》对《金瓶梅》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69—72.[10]王永健.《红楼梦》与《姑妄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20.[11]苏兴.“四大奇书”名称的确立与演变[J].明清小说研究,1990(z1):116—126.[12]赵景瑜.关于“奇书”和“才子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5O一54.[13]随缘下士.林兰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序.[14][15]曾扬华.漫步大观园[M]//刘逸生.小说轩.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一2,3—6.[16]王正兵.《姑妄言》与李渔小说[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25—29.[17]李松霖.《姑妄言》研究:兼从与《红楼梦》对比中论其文学史地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5.(原载:《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8月第36卷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