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试卷A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一、语文生活(13分) (共1题;共13分)1. (13分)选出与下列对联所吟人物对应的一项。
二、阅读天地(52分) (共9题;共52分)2. (4分)名著阅读。
她好容易才认出这个像叫花子的人是A。
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了——A就这副模样站在她面前。
只有那一双眼睛,还同从前一样,炯炯发光。
就是这个像流浪汉一样衣衫褴褛的小伙子,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走在最后面的是A,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
等他过来,B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
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
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A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B。
“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
”A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选文有删改)(1)选段出自名著《________》,文中的人物A和B分别是谁?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新时代的我们可以从A身上汲取哪些精神?3. (4分)阅读下面名著情节,填空。
阅读名著,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励我们前进: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学习保尔身上凝聚的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们赞美贝多芬、________、托尔斯泰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4. (3分)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5. (12分)阅读行为,回答问题。
不希望他做我儿子晚自习刚下课,就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被告都是一个人——马小光。
原来,他上课时吃东西,说话,给人起外号,听得我真是窝火。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③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④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 。
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2. (10分)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3. (15分) (2017八下·石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
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
”(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2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贮蓄火侯迫不及待B . 隧洞眷念众妙必备C . 震撼引擎逢场作戏D . 彷徨娇奢独具慧眼2. (2分)下列句子中的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 . 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C . 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贏得了热烈的掌声。
D . 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 . 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
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
C .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 . 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
4. (2分)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________,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________;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________。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 . ②④⑥B . ②③⑤C . ①③⑥D . ①④⑤5.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曹刿论战》选自纪传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A卷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据说《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可谓妙手偶得。
B . 南京大屠杀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史上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C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D . 香港是广西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贸易伙伴,其在广西开放格局中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
2. (2分) (2019八下·余杭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进入21世纪后,亚洲符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亚洲文明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断被重新认识和发现,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B . 近年来,遍布浙江各地的百余条古道,浓缩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一体,是诗画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2019年春节档电影里,最火爆的当是改编自刘慈欣经典作品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随之而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阅读科幻小说的热潮。
D .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八下·彭泽期中)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___,胡不归? 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诗经.邶风》)(2)海内存知己,________ 。
________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坐观垂钓者,_______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关雎》里用来形容文静美好的姑娘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7七上·丹阳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划线汉字注音。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28分)1. (2分) (2017八上·高阳期末)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浩瀚(hàn)锐不可当(dǎng)凛冽(lǐn)悲悯(mǐn)B . 娴熟(xián)镌刻(j uān)一丝不苟(gǒu)颓唐(tuí)C . 悄然(qiāo)咆哮(páo)殚精竭虑(dān)匿名(nì)D . 紧绷(bēng)轻盈(yíng)屏息敛声(píng)畸形(jī)2. (4分) (2019七下·长春期中)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世界需要爱。
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①(,/;)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②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①应该选择的标点是________。
(2)②应该用的关联词是________。
(3)“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修改病句。
(4)仿写划线句子,要求符合语境。
3. (2分)(2017·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深圳市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D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 .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精品文档)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试卷(2)A卷

⑥孩子,人生苦短,勤奋者珍惜时间,懒惰者浪费时间。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学一技之长,才能立足当今社 会。空袋子难以直立啊!孩子,你在思想上有什么困惑,为什么不打电话或写信给爸爸呢?我们可是无话不谈的朋 友啊!相信我们会一起走过这个寒冷的冬季,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
祝早日成才 !
第 3 页 共 12 页
第82511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3)【情怀感悟】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
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
便来得迟了。
⑨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 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 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 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 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一日, A 在市井处冒充行脚僧人到酒店中喝酒吃狗肉,吃饱喝足,
A 怀揣一条狗腿 练起拳术,打坍了亭子。到达山门后, A 又打坏金刚,并扬言要火烧寺院,在僧堂中
A 强行往小和尚嘴
里塞狗肉,满堂僧众纷纷逃离。智真长老无奈,写了一封书信推荐
A 去东京大相国寺智清长老处。
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A卷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1分) (共4题;共21分)1. (3分)按所供多音字的字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参(cān)参拜参天参校参股参差B . 行(háng)行话行文行距行列行家C . 薄(bó)稀薄鄙薄日薄西山薄命薄情D . 晃(huàng)晃悠晃眼晃荡摇晃晃动2.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遥怜故园菊,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人烟寒橘柚,________。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4)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________。
(李煜《浪淘沙》)(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悲以及对一个繁华年代落幕的感慨。
(8)孔子在《论语》中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动物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请你再写出古代诗歌中含有动物名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
3. (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B . 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C .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D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
4. (8分)为纪念安徒生,班级要举办一次活动。
(精品文档)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A卷

( 1)选文【甲】 【乙】均出自小说《 ________》,作者 ________。
( 2)【甲】文中“朝臣们恩将仇报的品德”及【乙】文中“那些可怕的机器以及我提出的建议”分别指在小说 里的哪个国家,发生的什么事?
( 3)试结合小说内容,任选选段划线的“皇帝、国王、我”的其中一个人物,分析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目的。
六、 诗歌鉴赏 ( 共 1 题;共 11 分)
6. (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 lu 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第 3 页 共 11 页
第154061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三、 名著阅读 ( 共 1 题;共 8 分 )
3. ( 8 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在如此紧要的关头,面对如此有权势的敌人,我是不敢依赖这样危险的一个决定。我一度也极力想反抗,因为 我眼下还有自由,这个帝国就是全部力量都用上也很难将我制伏,我可以用些石块轻而易举地把整个京城砸碎。可
沪教版 2020 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 A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字词书写 ( 共 1 题;共 1 分 )
1. ( 1 分)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一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个
kě________望创新改变的苹果。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
◎传唱经典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经典传唱人
第 6 页 共 1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备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中“有司”一词出自《史记·孝武本纪》,解释为“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B .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C . 《朝天子·咏喇叭》这首词表面上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清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D . 《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2)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4)________,不如退而结网。
(5)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
(6)________,寡人反取病焉。
(7)《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形容征途遥远,表现木兰行军途中英姿矫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天然的巧合加上杰出的艺术构思,往往能创造出神奇的绝对,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巧借地名表达忧虑不安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在千里关山、万里寒沙中,在朗朗青天下,巍巍大地上,长城啊,你挺立在风雨中。
你睿智而坚韧,是华夏的jǐ梁,承载着民族的尊严和希望!中华儿女对你的崇拜之情根深蒂固。
长城呵,你是一部书,记录着多少王朝远去的背影?你是一首歌,吟唱出多少英雄悲壮?你是一首诗,寄寓着多少游子深切的思念?你是一幅画,描绘出多少岁月沧桑的印记?瞻仰你的雄姿,即使千万遍,为也不nì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jǐnì睿智根深蒂固________梁________烦(2)请修改划线句子,使之在语言表述上更通顺、连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4. (3分)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
B . 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
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季节是秋天。
C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
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
D . “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
(2)(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
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
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术:方法。
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行者解衣下田________②气竭汗雨________③谓农夫曰________④行者服而退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甚矣,农之惰也!②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6.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
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
“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
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
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
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
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
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
”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
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选自201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1)文章以游戏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说说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⑤段能去掉吗?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手机确定你的位置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型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
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位置。
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
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例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
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
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
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
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④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
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
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
⑤在手机的无线定位系统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
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再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
手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
⑥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到达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
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
⑦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
这样,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问的距离。
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
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来定位的原理。
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
⑧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
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
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⑨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
如果定住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
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服务。
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位,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⑩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