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荧光粉研究之讲解

合集下载

LED灯荧光粉知识

LED灯荧光粉知识

LED灯荧光粉知识所谓荧光粉是指那些可以吸收能量(这些所吸收的能量包括电磁波(含可见光、X射线、紫外线)、电子束或离子束、热、化学反应等),再经由能量转换后放出可见光的物质,也称之为荧光体或夜光粉。

当某种物质受到诸如光的照射、外加电场或电子束轰击等激发后,只要该物质不会因此而发生化学变化,它总要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多余的能量会通过光或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如果这部分能量是以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电磁波形式发射出来的,就称这种现象为发光。

目前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基本是用能带理论进行解释的。

不论采用那一种形式的发光,都包含-激发-能量传递-发光-三个过程激发过程:发光体中可激系统(发光中心、基质和激子等)吸收能量以后,从基态跃迁到较高能量状态的过程称为激发过程。

发光过程:受激系统从激发态跃回基态,而把激发时吸收的一部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来的过程,称为发光过程。

一般有三种激发和发光过程1. 发光中心直接激发与发光(1). 自发发光过程1:发光中心吸收能量后,电子从发光中心的基态A跃迁到激发态G过程2:当电子从激发态G回到基态A,激发时吸收的一部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来的过程。

发光只在发光中心内部进行。

1. 发光中心直接激发与发光(2). 受迫发光若发光中心激发后,电子不能从激发态G直接回到基态A(禁戒的跃迁),而是先经过亚稳态M (过程2),然后通过热激发从亚稳态M跃迁回激发态G(过程3),最后回到基态A(过程4)发射出光子的过程,成为受迫发光。

受迫发光的余辉时间比自发发光长,发光衰减和温度有关。

2. 基质激发发光基质吸收了能量以后,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过程1);在价带中留下空穴,通过热平衡过程,导带中的电子很快降到导带底(过程2);价带中的空穴很快上升到价带顶(过程2’),然后被发光中俘获(过程3’),2. 基质激发发光导带底部的电子又可以经过三个过程产生发光。

(1). 直接落入发光中心激发态的发光导带底的电子直接落入发光中心的激发态G(过程3),然后又跃迁回基态A,与发光中上的空穴复合发光(过程4)2. 基质激发发光(2). 浅陷阱能级俘获的电子产生的发光导带底的电子被浅陷阱能级D1俘获(过程5),由于热扰动,D1上的电子再跃迁到导带,然后与发光中心复合发光(过程6)。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照明、显示、光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LED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发光材料——荧光粉。

荧光粉通过吸收LED发出的紫外光或蓝光,再发射出可见光,从而实现LED的发光。

红色荧光粉作为LED的一种重要发光材料,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红色荧光粉的发展历程红色荧光粉作为LED的发光材料开发历史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发现了用于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材料——铝酸硫镁锂(MgAlO4:Eu3+)。

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多种适用于红色LED的荧光材料,如铝酸锶钙(Sr2SiO4:Eu2+),硒化锌(ZnS:Cu)等。

这些荧光材料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中,逐渐成为LED的标配材料。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红色荧光粉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红色荧光粉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荧光转换效率,还需要良好的抗热性能和光稳定性。

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调控技术,以满足LED领域的应用需求。

二、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目前,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

固相法是一种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固相反应在高温下合成红色荧光粉颗粒。

溶胶-凝胶法则是通过将金属离子与络合剂混合制备成溶胶,再通过加热干燥等步骤形成红色荧光粉颗粒。

共沉淀法是将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同时沉淀成红色荧光粉颗粒。

而水热法则是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红色荧光粉颗粒。

这些制备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除了影响着粉体的颗粒形貌、尺寸和结构等基本性能外,还对其发射光谱和荧光转换效率等光学性能产生影响。

制备方法的优化和改进是提高红色荧光粉性能的关键。

三、红色荧光粉的性能调控技术在LED应用中,红色荧光粉的性能对LED的性能和品质至关重要。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LED是一种半导体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在现代照明和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LED的发光效果的优劣,则取决于LED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红色荧光粉是一种常用的LED材料,通过与LED的结合,可以产生出红色的光线。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的研究进展也在不断推进。

一、红色荧光粉的特性红色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在受到紫外线激发后产生红色荧光的物质。

它在LED照明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发射红光或者作为辅助材料,通过它的发光特性来调整LED的光谱特性,使得LED发出的光线更加接近自然光,这样可以提高LED的照明效果,减少颜色偏差。

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范围一般为600-700nm,这个范围正好覆盖了人眼对于红光的感知范围,因此红色荧光粉在LED照明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不同种类的红色荧光粉在发射光谱、发射效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红色荧光粉。

二、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1. 红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研究红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对于LED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方法来合成红色荧光粉。

这些方法在提高荧光粉的发射效率、改善荧光粉的颗粒形貌、控制荧光粉的发射波长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LED的照明性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2. 红色荧光粉与LED封装技术研究LED封装技术是指将LED芯片、导电线和封装树脂等材料封装在一起,形成可独立使用的LED灯具的过程。

红色荧光粉作为LED的辅助材料,与LED封装技术结合,可以改善LED 的发光特性,提高LED的光谱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LED的发热量,延长LED的使用寿命。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红色荧光粉与LED封装技术的结合,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LED显示技术是一种不间断发展的技术领域,而红色荧光粉作为LED显示技术中的重要材料,其在色彩还原、显示效果、能耗等方面的性能都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LED是一种半导体光源,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汽车灯具、显示屏等领域。

而LED的光色由荧光粉的选择和能量转换来决定。

研究LED用红色荧光粉的性能和制备工艺,对于LED的性能提升和市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荧光粉是LED中常见的一种荧光粉,其在LED显示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潜力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本文将从红色荧光粉的特性、制备工艺、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全面展现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一、红色荧光粉的特性红色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将蓝光或紫外光转化为红光的材料。

其主要特性包括发射光谱峰值波长、发射光谱半峰宽度、发射光强度等。

这些特性对于LED的发光性能和颜色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尝试新的红色荧光粉材料,以寻求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好的颜色稳定性。

使用稀土离子掺杂的荧光粉可以调控其发光性能,实现更广泛的发光谱范围和更高的发光效率。

采用新型的包覆材料和制备工艺,也能够提高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

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工艺对于其性能和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制备工艺包括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共沉淀法等。

每种制备工艺都有其优缺点,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制备工艺如水热法、微波合成法等也逐渐受到关注。

这些新型工艺能够实现红色荧光粉的粒度控制、形貌调控和晶体结构优化,为红色荧光粉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

红色荧光粉的性能优化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调控荧光粉的晶体结构、掺杂离子种类和浓度、改善包覆材料等途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通过合理选择掺杂离子种类和配比,可以实现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峰值波长的调控,使其更好地匹配LED的激发光源。

优化包覆材料的选择和工艺,可以有效改善红色荧光粉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LED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光源,而LED中的荧光粉则是LED光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LED的发展过程中,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红色荧光粉作为LED的重要发光材料,其研究进展对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包括红色荧光粉的种类、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红色荧光粉的种类红色荧光粉是LED发光材料中的一种,其发光机制主要是由于激发态的粒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至基态而发生的自发辐射。

在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种类中,以YAG:Ce3+、(Ba,Sr)SiO4:Eu2+、CaAlSiN3:Eu2+ 等为主要代表。

YAG:Ce3+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荧光粉,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领域;(Ba,Sr)SiO4:Eu2+ 是一种硅酸盐荧光粉,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光寿命长等优点;CaAlSiN3:Eu2+是一种氮化物荧光粉,具有较高的光学性能和发光效率。

红色荧光粉作为LED的发光材料,其性能对LED的发光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主要性能包括发射光谱、发光效率、发光寿命等。

光谱特性是影响LED发光色彩和色温的重要因素,因此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需具有较窄的带宽和较高的色纯度;发光效率是指单位能量下产生的光子数量,对LED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光寿命是指红色荧光粉在长期工作下的稳定性和寿命,对LED的长期稳定工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制备红色荧光粉的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

固相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所需的原料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后,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煅烧得到红色荧光粉;溶胶-凝胶法是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为原料,在溶剂中形成胶体,再经过凝胶和热处理得到制备材料;水热法是将反应物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红色荧光粉;共沉淀法是将多种金属盐溶液和氟化物等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共沉淀得到红色荧光粉。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一、红色荧光粉在LED中的应用红色荧光粉是一种光学材料,能够将蓝光或紫外光转换成红光。

在LED照明中,可以通过LED芯片发出蓝光,然后经过红色荧光粉的转换,最终得到红光。

这种结构可以实现LED红光的发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不同色彩的需求,使LED灯具具有更好的色彩表现能力。

除了红色荧光粉外,还有绿色和蓝色荧光粉用于LED的色彩调控,通过不同颜色的荧光粉搭配,可以实现LED照明的全色温调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红色荧光粉在LED照明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是LED发光颜色实现的关键材料之一。

二、红色荧光粉的性能要求红色荧光粉在LED照明中的应用,对其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首先是光谱性能要求,红色荧光粉需要能够将蓝光有效转换成红光,且转换效率高,发光稳定性好,不易出现光衰现象。

其次是耐高温性能要求,LED发光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红色荧光粉需要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发光性能,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湿热稳定性,抗紫外线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以保证LED的长期稳定工作。

红色荧光粉的颜色均匀性、颗粒大小和分布均匀性、耐磨损性等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

如何研究和改进红色荧光粉的性能,成为LED照明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1. 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水热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多种方法。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可通过控制溶胶和凝胶的化学成分、溶胶的浓度和沉淀速率等参数,来调控红色荧光粉的颗粒大小和分布均匀性。

还有一些新型的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被提出,比如纳米材料掺杂、表面修饰等,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成分,来提高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

这些制备方法的研究,为提高红色荧光粉的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针对红色荧光粉的性能要求,已经有很多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通过控制荧光粉的化学成分和添加适量的杂质离子,可以提高其光谱性能和发光效率,使LED的发光更加稳定和高效。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

基于LED用红色荧光粉研究进展的研究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发光装置,其发光原理是电子通过半导体材料的能带跃迁而产生光。

LED有很多应用领域,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红色荧光粉的LED技术。

红色荧光粉是一种可以将蓝光转换成红光的材料,其实质是通过吸收蓝光的能量后激发荧光分子并发射红光。

红色荧光粉在LED技术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提高白光LED的色域和提高红光LED 的亮度。

红色荧光粉可以用于提高白光LED的色域,使其能够较好地显示出自然光的颜色。

传统的白光LED主要是通过蓝光LED和黄色荧光粉的混合产生的,但其色域范围较窄,无法真实地呈现出各种颜色。

而使用红色荧光粉可以将一部分蓝光转换成红光,从而使白光LED的色域范围更广,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出各种颜色的光线。

红色荧光粉还可以用于提高红光LED的亮度。

单独的红光LED亮度较低,无法满足一些高亮度应用的需求,比如显示屏幕。

通过添加红色荧光粉,可以将蓝光转换成红光,从而提高红光LED的亮度。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屏幕、照明等领域,提高了红光LED 的亮度和可见性。

红色荧光粉在LED技术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提高。

由于荧光分子的限制,目前红色荧光粉的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激发其发光。

如何提高红色荧光粉的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色荧光粉的稳定性需要改善。

由于红色荧光粉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容易发生性能衰减和色彩变化,导致LED的亮度和色域失真。

如何改善红色荧光粉的稳定性,提高LED的寿命和稳定性,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红色荧光粉的价格也是一个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因素。

目前,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成本较高,导致LED产品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普及。

如何降低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成本,提高其经济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红色荧光粉的LED技术在提高白光LED的色域和红光LED的亮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面临着效率、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

《2024年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范文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白光LED已成为照明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白光LED中,红色荧光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LED的发光颜色、亮度和显色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制备高质量的红色荧光粉,对于提高白光LED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性能,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红色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准备制备红色荧光粉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稀土氧化物、硅酸盐等。

其中,稀土氧化物提供了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元素,而硅酸盐则作为基质材料,起到稳定荧光粉结构的作用。

2. 制备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红色荧光粉。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稀土氧化物与硅酸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煅烧,使原料充分反应并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最后,经过粉碎、筛选等工艺,得到红色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研究1. 发光性能指标本研究主要关注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指标,包括发光亮度、色坐标、色纯度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荧光粉的发光效果和显色性能,对于评价红色荧光粉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我们采用光谱分析仪、色度计等实验设备进行测试和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制备好的红色荧光粉与LED芯片进行封装,形成白光LED器件;然后,通过光谱分析仪测试LED器件的发光光谱,得到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参数;最后,利用色度计测试LED器件的色坐标和色纯度等指标。

四、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的红色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稳定性。

通过SEM和TEM等手段观察,发现荧光粉颗粒均匀、致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2. 发光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红色荧光粉具有较高的发光亮度和良好的显色性能。

在白光LED中应用时,能够有效地提高LED的亮度和显色性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通过调整稀土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可以进一步优化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硫化物荧光粉。(激发波段宽,红粉、绿粉较好,但是对湿度敏感, 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对人有害 ,属于淘汰的产品)
目前常用的铝酸盐和硅酸盐荧光粉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名称 YAG TAG BOSE 组成分子式 Y3Al5O12:Ce,Ca,Cd Tb3Al5O12:Ce,Ca,Cd (Sr,Ba,Ca)2SiO4:Eu 发光颜色 黄—绿 黄 黄—绿 波长(nm) 585~520 560~536 585~520 粉体外观 黄—绿 黄 黄—绿 半径(µm) 5.0-15.0 5.0-15.0 5.0-15.0
630nm 254-530nm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650nm 254-530nm
绿色荧光粉
绿色荧光粉既是组成白光LED三基色的一个重要组分,同时也可以直接与 LED封装制得绿光LED.目前制作高亮绿色LED的重要方式就是这种方式。目 前LED用绿色荧光粉主要有:MN2S2:Eu(M=Ba,Sr,Ca;N=Al,Ca,In)、 Ca8Mg(SiO4)4Cl:Eu,R、BaMgAl10O17:Eu,Mn等。其中MN2S2:Eu·的发光效率最 高,发光的波长也可以通过调整其中碱土金属离子比例在507-558nm之间变 化,但是含硫元素的缺点较大的限制了其发展。近来有文献报道硅基氮氧 化物的绿色荧光粉,如β—SiAlON:Eu、SrSi2O2N2:Eu等,它们同样可以 被紫外、紫光或蓝光LED有效激发,且无硫的污染,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两款LED用绿色荧光粉参数见表6。
CCT
5500±1000k
6000±1000k
表3:Yellow LED Phosphor Datasheet (黄色荧光粉)
Phosphor type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TMY-300562 silicate 3.85g/cm3
Phosphor type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CCT
表5:Red LED Phosphor Datasheet (红色荧光粉)
Phosphor type
TMR-500630254530 oxynitride 4.6g/cm3 D50(V)-10µm X=0.630/y=0.369 red
Phosphor type
TMR-500650254530 oxynitride 4.6g/cm3 D50(V)-10µm X=0.660/y=0.338 red
Y2O3, CeO2, Al2O3
1. CeF3 2.N2-H2 3. 1300-1600℃,2-4H 4. 粉饼检验,研磨,筛选 Y3Al5O12:Ce
荧光粉的颗粒度
粉体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到胶体的涂敷效果,颗粒偏大,亮度较高, 但涂敷的效果差,颗粒偏小,涂敷性能好,但是亮度偏低,因此一 种合适的中心粒径,颗粒分布好的粉,可以达到易配胶、易涂敷、 亮度高,光衰小的效果。从下图可以看出,一般厂家的荧光粉颗粒 中值粒径(D50)为5-15µm左右。
合成工艺
荧光粉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高温固相法 • 共沉淀法 • 溶胶凝胶法 • 气相法
最常用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工艺流程:
1. Flux的种类 原 料 选 择 2. 还原气氛种类 3. 烧结温度与时间 4. 后处理制程 荧 光 粉
(纯度、粒径、组成…)
以Y3Al5O12:Ce的高温固相合成为例:
表6:Green LED Phosphor Datasheet (绿色荧光粉)
Phosphor type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TMG-300520 silicate 3.85g/cm3 D50(V)-10µm X=0.281/y=0.645 green
520nm 450-470nm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525nm 450-470nm
蓝色荧光粉
蓝色荧光粉主要用在紫外LED中,但紫外LED的技术相对不成熟,故相 关方面的工作不是很多。目前的产品主要还是一些传统的荧光粉,如: BaMgAl10O17 :Eu和Sr5(po4)Cl:Eu等,这两类荧光粉在365nm以下的紫外 波段的激发效率尚可,但当激发波长再延长时,其效率将大打折扣。 硅基氮氧化物也开发出一些蓝色荧光粉,代表性的如LaAlNO:Ce(简写: JEM:Ce),其在368nm下的外量子效率可达55%,且随着其中氧含量或铈 含量的提高,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均出现红移。
LED常用荧光粉分类讨论
黄色荧光粉:
在白光LED 的产生方式中,以“ 蓝光LED + 黄色荧光粉” 的技术最为 成熟,这也是目前商品化白光LED 产品的主要实现形式,其中所用的黄 色荧光粉多为业界所熟悉的铝酸盐YAG:Ce 和TAG:Ce。这两者比较起来, 前者的发光效率好,是公认的发光效率最高的半导体照明用荧光粉,利 用其与蓝光LED可以制得色温在4000k-8000k的高亮度白光LED;后者的应 用面较窄,高比例的Tb3+较适合在低于5000k的低色温白光LED.近年来开 发研究成功的LED黄色荧光粉还有硅酸盐如:(Sr,Ba,Ca)2SiO4:Eu。此外 还有硅基氮氧化物(ɑ-Sialon:Eu),它们除了可以被蓝光激发外,还可以 被紫外或者紫外LED有效激发;其中硅酸盐荧光粉开发相对成熟,硅基氮 氧化物荧光粉的制成困难,未见正式产品推出。几款LED用黄色荧光粉参 数见表2、3、4。
D50(V)-10µm X=0.478/y=0.510 yellow 570nm 450-475nm
CCT
6500±1000k
4000±1000k
红色荧光粉
红色荧光粉除了与蓝光LED及绿色荧光粉配合产生白光,或者与绿、蓝 色荧光粉及紫光或者紫外LED配合产生白光外,还常用于补偿YAG:Ce+ 蓝光LED中的红色缺乏,以提高显色指数或者降低色温。一直以来红色 荧光粉多局限于碱土金属硫化物系列,这类荧光粉的物理化学性质极 不稳定,热稳定性差,光衰大。近年来开发出的新型红色荧光粉有硅 酸盐,钨钼酸盐、铝酸盐及氮(氧)化物荧光体。其中硅酸盐,钨钼 酸盐、铝酸盐的稳定性满足了要求,但它们的有效激发不是太窄,对 芯片要求苛刻,发光效率偏低。硅基氮氧化物荧光粉(如: MxSiyNz:Eu<M=Ca,Sr,Ba;z=2/3x+4/3y>) 无论是稳定性还是发光效率 等方面,均能很好的满足LED的要求。由于氮化物的相对惰性,硅基氮 氧化物荧光粉的合成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这极大制约了该 系列荧光粉的应用,造成此种荧光粉的价格昂贵。两款LED用红色荧光 粉参数见表5。
TMY-300565 si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D50(V)-10µm X=0.445/y=0.545 yellow 562nm 450-470nm
D50(V)-10µm X=0.455/y=0.535 yellow 565nm 455-475nm
荧光粉的分类
LED常用荧光粉按化学成分大体分以下几类:
1. 铝酸盐荧光粉;(优点:亮度高,发射峰宽,成本低,工艺成熟,应 用广泛,黄粉效果较好;缺点:抗湿性较差,激发波段窄,光谱中缺乏 红光的成分,显色指数不高) 2. 硅酸盐荧光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灼烧温度比铝酸盐 体系低100度左右,理论上具有很好的发展研究趋势,但是目前工艺不成 熟,应用较少) 3. 氮化物荧光粉;(激发波段宽,温度稳定性好,非常稳定红粉、绿粉 较好;但是制造成本较高,发射峰较窄)
TMY-200571-455475 YAG 4.35g/cm3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D50(V)-9µm X=0.434/y=0.529 yellow 562nm 450-470nm
D50(V)-9µm X=0.443/y=0.520 yellow 571nm 455-475nm
Phosphor type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TMG-300525 silicate 3.85g/cm3 D50(V)-10µm X=0.315/y=0.625 green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CCT
6000±1000k
5000±1000k
表4:Yellow LED Phosphor Datasheet (黄色荧光粉)
Phosphor type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TMY-400555-450475 YAG 5.00g/cm3
Phosphor type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CCT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materials Material Density Particle size CIE(1931) Emission color
Emission peak Excitation range
温湿度对荧光粉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