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液铀矿成矿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分析铀矿床是指含有富集铀矿物的地质体,是铀矿的自然产出地。

铀矿床形成的成因模式与其控制因素是地质学和矿床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下面将通过对铀矿床成因模式及其控制因素的分析,详细介绍铀矿床的形成过程。

1. 成因模式:铀矿床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铀的富集、矿化作用和矿床形成。

从成因模式的角度来看,铀矿床可以归纳为地壳富集型、沉积型和剥蚀型。

地壳富集型铀矿床主要富集在大陆地壳中。

它们一般与花岗岩、离子吸附体系和硫酸铀型矿床相关。

地壳富集型铀矿床的形成与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有关,富集铀的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或热液中的溶解铀离子。

这些离子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可以通过各种矿化作用被富集成矿。

沉积型铀矿床是在海洋、湖泊或沉积盆地中形成的。

主要有浅海沉积型、深海沉积型、沉积岩型和粉砂质砂岩型铀矿床。

沉积型铀矿床的形成与沉积过程、成岩作用和次生矿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沉积体系中富集铀的机制包括离子吸附、碳酸盐沉淀和有机物还原等过程。

剥蚀型铀矿床是由于剥蚀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铀矿床主要富集在风成、水成和冻结圈等剥蚀残留物中。

剥蚀型铀矿床形成的原因是富集铀的物质被风、水或冻结作用带走,然后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沉积和富集成矿。

2. 控制因素:铀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因素等。

首先,地质因素是铀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包括构造、岩性、沉积环境等。

构造因素主要体现在构造带的选择和构造运动的活动程度上。

地壳破裂和岩石变形有很大的可能会形成裂隙、断裂、断层等储集空间,进而有利于铀矿物的富集。

岩性因素则与岩石结构、岩石矿物和岩石类型有关。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如含有脱水矿物的岩石、富含石英的岩石、含有碳酸盐的岩石等可能更容易富集铀矿物。

沉积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海洋、湖泊、盆地等不同环境中的沉积过程,其中的沉积物对富集铀矿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地球化学因素是铀矿床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以下是对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一些基本探讨:
一、铀成矿理论
1. 铀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铀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形成铀矿床。

铀成矿需要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2. 铀成矿的地质条件:铀矿床通常形成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如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等。

这些岩石中的铀含量较高,且易于被还原成可溶性的铀化合物。

3. 铀成矿的物理化学过程:铀成矿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如铀的溶解、迁移、沉淀等。

这些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二、找矿方法
1. 地质调查:通过地质调查,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等,为寻找铀矿床提供线索。

2. 地球化学测量:利用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测定岩石中的铀含量,判断是否有铀矿床存在。

3. 地球物理测量:通过地球物理测量技术,如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等,可以发现地下隐伏的铀矿床。

4.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表进行成像和分析,可以发现与铀矿床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异常。

5. 探矿工程:通过探矿工程,如钻探、坑探等,可以直接揭露地下矿体,确定铀矿床的规模和品位。

总之,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铀成矿理论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找矿方法也将更加高效和准确。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

可靠储量:是指产于具有一定规模、品位和形态的已知矿床中的铀。

铀矿的工业指标:系指矿床储量的最低限量,最低可采品位和最低可采厚度。

歧化反应:在同一种元素中,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化学反应,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这种反应称为歧化反应,或叫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UO2+=UO22++U4+类质同象置换:系指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以可变的数量在矿物晶格中相互转换。

铀矿物可分为四价铀矿物和六价铀矿物。

变生作用(非晶化作用):系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的现象。

同质多象:是指同种化学成分(石墨和金刚石),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多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质多象,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若干种仅仅在层的堆积顺序上有所不同的层状晶体结构的现象。

放射性:系指铀、钍、镭等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蜕变为另一种原子核,同时释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

荧光:是在外来能量(紫外线)的激发下,矿物发光的现象。

岩浆铀矿床:又称侵入体内型或正岩浆铀矿床。

系指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

伟晶岩型铀矿床:系指经结晶分异的残余酸性熔浆(极少为碱性熔浆)经冷凝结晶和气成交代而形成铀矿床。

热液铀矿床:是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及各种有利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的铀的富集体。

蚀变围岩:因热液交代作用而引起的围岩变化称为热液蚀变,而蚀变后的岩石称为蚀变围岩。

有效孔隙度:对成矿有意义的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线性构造:系指具有线状延伸特点的断层和裂隙。

环型构造:系指由环型、半环型断裂以及岩墙群组成的构造形态。

层型构造:系指顺层断裂构造及层内裂隙构造。

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指与花岗岩体有紧密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的热液铀矿床产铀岩体:是指产有铀矿床的花岗岩体。

直线型构造组合:主要由两条或以上互相平行或侧列对称或锐角相截的夹持断裂构造组合。

中国人是怎样发现自然界金属铀的

中国人是怎样发现自然界金属铀的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人是怎样发现自然界金属铀的
可能在地球深部
1998 年,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子颖开始领导这一方向的研究工作。

之后,李子颖提出了热液铀矿热点铀成矿作用认识:热液铀矿铀的来源可能在地球深部,铀是在岩浆热流体演化过程中在晚期的流体中富集,成矿流体具还原性,铀是成矿流体进入近地表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沉淀富集成矿的。

要验证这一点,必须进行铀元素价态和各价态所占比例的精细分析。

自2011 年开始,该研究团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并主要采用了地学界尚不多用的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开展了铀元素成分和价态的研究。

3
发现:自然界确实存在零价态的铀,深部可能更多
研究的艰难程度超乎想象。

一是铀元素极易氧化,因此样品必须新鲜,且不能氧化。

这就意味着研究团队无法利用现成样品,必须到现场亲自采集并进行严格的技术处理。

二是科研团队没有光电子能谱分析手段,必须与人合作。

但一听说要进行铀元素的分析,许多有此装备的单位都一口回绝,毫无商量的余地,最后团队还是辗转找到了湖北一家合作单位。

三是要确保结果的代表性,就必须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成因、不同化合物甚至人工合成金属铀的价态形式,并进行比对,工作量可想而知。

经过反复分析比对、对结果反复检核,团队最终认定自然界确实存在零价态的铀,即金属铀。

尽管这次测定零价态金属铀的原子含量不足1%,但它毕竟存在,往深部可能更多。

《热液铀矿床》课件

《热液铀矿床》课件

热液铀矿床的环境影响与治理
热液铀矿床开发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植被覆 盖减少。通过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影响,随着技术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变化,热液铀矿床的开发和利用将继续发展。未来的研究重点可能包括高效的开采 技术和核废料处理、再利用等方面。
《热液铀矿床》PPT课件
欢迎来到《热液铀矿床》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研究热液铀矿床 的形成、分类、全球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技术。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 的矿床类型!
热液铀矿床概述
热液铀矿床是指铀矿物在热液流体的作用下沉积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铀矿 床。它们的形成与地下热液、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并存在于地球深层的岩石 中。
全球热液铀矿床分布及资源量
热液铀矿床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包括但不限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 和中国。不同国家的热液铀资源量各不相同,这些资源对未来的核能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热液铀矿床开发与利用技术
开发和利用热液铀矿床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地质勘查、开采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了解这些技术将有助 于实现高效利用和最大化资源价值。
热液铀矿床的形成原理
热液铀矿床的形成过程涉及热液的运移、浸染和深部沉积,其中矿质及不同 的成矿反应条件影响着铀矿石的形成。了解这些原理可有助于预测和开发铀 矿床。
热液铀矿床的分类与特征
热液铀矿床可以根据其形成过程和地质特征进行分类,如矽酸盐型、硫酸盐 型和氧化冶金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开发潜力。

诸广山某矿区地气稀土配分与热液成矿关系特征

诸广山某矿区地气稀土配分与热液成矿关系特征

诸广山某矿区地气稀土配分与热液成矿关系特征胡波;陈刚;邱腾;谢克文【摘要】已证实,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某铀矿区内矿体多以隐伏矿体存在,其深部铀矿找矿前景巨大.由于稀土元素与铀矿体存在伴生关系,对地气稀土元素与岩石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地气测量的稀土配分模式与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和δEu以及LREE/HREE比值基本一致;地气元素中Ce的变化规律与岩石本身的Ce变化规律类似,随着地层由老到新,δCe由大于1逐渐变成小于1;地气稀土元素与岩石稀土元素相似却不相同的性质是由地气纳米颗粒的不同元素的不同迁出率引起的.【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06【总页数】5页(P134-138)【关键词】地气测量;稀土元素;热液成矿;深部探矿【作者】胡波;陈刚;邱腾;谢克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2015年10月19日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4131)隐伏温泉地气场及勘查方法研究,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4ZA0063)地下深部水平定向钻进混合驱动技术,地质调查计划项目(12120113090500)及成都理工大学“核安全工程创新团队计划”(KYTD201105)联合资助粤北诸广山南部长排地区的花岗岩型铀矿位于长江矿区,经过几十年的的找矿和研究,已证实该矿区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而位处南部矿区的长排地区,多以隐伏矿体存在。

目前,人们已做了大量的地表及浅部的地质工作;但对于深部铀矿床并未取得很好的突破性进展。

在深部探矿领域,国内外众多学者开辟从地球纳米元素的角度分析解释;并通过TEM(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证实了地气能从深部的矿体携带出纳米级微量元素 [1—4]。

相山铀矿田研究新进展_邓声保

相山铀矿田研究新进展_邓声保

能源研究与管理2016(1)开发与应用收稿日期:2015-11-25作者简介:邓声保(1991—),男,江西抚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地质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

摘要:相山铀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北东段的位置,也位于之前一直所称的赣—杭成矿带的中部。

它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火山岩型铀矿田。

在这近50年中,对矿田的研究程度较高。

相山地区的控矿特征研究并不是新鲜的话题,有关界面控矿的理论,这2年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矿田的北部已发现的矿床中,逆冲推覆构造占有较大的比例,与之相关的控矿作用,却涉及的资料较少。

在相山铀矿田,基性岩的关注度并不高,笔者将就基性岩的特征进行简要介绍。

一直以来,邹—石断裂被认为是控矿主断裂,但最近有新的发现,对之前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相山铀矿田;基性岩;邹—石断裂中图分类号:P619.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6)01-0024-04DENG Shengbao(College of Earth Science,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Qin-Hang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middle of Gan-Hangmetallogenic belt.And,it is the largest volcanic-type uranium orefield we have found in our country.In the nearly 50years,the research degree of orefield is so high.The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of 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is not a fresh topic.The theory of interface controlling uranium deposits has been further enriched these two years.The most of ore deposits which had been found in northern of orefield were possessed by thrust nappe .But less information were involved in the related ore-controlling roles.In this area,the basite hasn't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te will be briefly introduced by the author.For a long time,Zou-Shi fracture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fracture controlling ore body.But recently,there has been a new discovery,which ha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eviousconclusions.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basite;Zou-Shi fracture相山铀矿田研究新进展邓声保(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引言钦杭结合带途经我国东南大部分省份,区域辽阔。

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张金带【摘要】简述了从国外到国内的砂岩型铀矿概况及成矿理论研究的发展,归纳出了我国砂岩型铀矿的“叠合复成因氧化还原成矿理论”,并就“预富集”、“板状矿体成因”、“深部油气作用”、“可地浸概念”、“大砂体”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Review on the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and its metallogenic theory development in home and broad was briefly introduced at first,metallogenic theory of superimposed complex oxidation-reduction was generalized for the formation of sandstone type deposit in China,issues of preenrichment, genesis of tabularorebody,action of deep oil & gas,leachable and large sand body were roughly dis-cussed at the end.【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6(032)006【总页数】12页(P321-332)【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叠合复成因;预富集;卷状矿体;板状矿体【作者】张金带【作者单位】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 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砂岩型铀矿在铀矿“家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铀资源、生产与需求——2014》,其在全球查明的铀资源量中约占31%,年铀产量约占45%(2012年)。

我国铀矿勘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调整为主攻北方砂岩型铀矿,陆续探明了一批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1-2],地质找矿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地质认识乃至成矿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章 编 号 ] 1 0—6 8 2 1 ) 20 6—4 0 00 5 (0 10 —0 50
[ 图 分 类 号 ] P 9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58 文
我 国 铀 矿 地 质 找 矿 、 科 研 人 员 经 过 长 达
澳 、加 、南 非 等 国 的 热 液 铀 矿 则 产 于 前 寒 武
获 副 博 士 学 位 。E mal uei @ 1 3 c m — i :d lt n 6 . o a

6 ・ 6
铀 矿 地 质
第2 7卷
矿 的 花 岗岩 体 形 成 时代 可 以是 燕 山 早 期 ( 8 10 Ma 、 印 支 期 ( 1 ) 2 0 Ma , 或 雪 峰 期 ( 6 ) 70 Ma 。铀成 矿 和花 岗岩体 的形 成根 本不 是 同一 ) 作用 的结 果 。这 就 从 根 本 上 否 定 了 国 际上 一
[ 要 ] 在 总 结 前 人 大 量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笔 者 尝 试 对 我 国 的 热 液 铀 矿 成 矿 理 论 体 系 作 一 简 要 摘
概 括 。在 成 矿 的 “ 运 一 集 一 ” 基 本 规 律 问 题 上 ,此 体 系 大 体 包 含 以 下 1 源一 导一 存 O个 方 面 : ( )硅 化 带 1 成 矿 类 型 ; ( )矿 一 时 差 ;( )碱 交 代 作 用 ;( ) 成 矿 壳 层 ; () 4种 铀 矿 类 型 ( 岗 岩 型 、火 山岩 2 岩 3 4 5 花
矿 年龄 和 岩 体 年 龄 往 往 间 隔 很 大 ,例 如 某 一 硅化 带 型铀 矿床 的成 矿年 龄是 8 ,而其赋 0Ma
中亚 的 热 液 铀 矿 多 产 于 古 生 代 中 部 构 造 层 ,
[ 稿 日期 ] 2 1—91 收 0 00—3 [ 者 简 介 ] 杜 乐 天 (9 2一 ,男 ,高 级 工 程 师 ( 究 员 级 ) 16 作 13 ) 研 , 90年 毕 业 于 莫 斯 科 大 学 地 球 化 学 专 业 ,
半 个 多 世 纪 的艰 辛 创 业 劳 动 ,在 大 江 南 北 找
到一 批 批 铀 矿 床 、矿 田基 地 ,有 力 地 支 撑 了
国家 原 子 能 工 业 的 发 展 。 同时 ,也 独 创 了 国 际铀矿 地 质 界 未 曾 见 及 的 热 液 铀 矿 成 矿 理 论
体 系 。这 个 理 论 体 系 的创 立 和 发 展 ,大 体 经
直盛 行 至 今 的 花 岗 岩 岩 浆 分 异 热 液 成 矿 论 。
结合 其 它 众 多 方 面 的研 究 证 明 ,无 论 是 铀 成 矿 的热 液 还 是 成 矿 的 铀 源 ,均 与 花 岗 岩 浆 的 分 异作 用 毫 无 关 系 ;铀 源 来 自岩 石 铀 而 不 是 岩 浆 铀 。尽 管 这 些 认 识 现 在 已 经 成 为 常 识 , 但 在 上世 纪 6 0年 代这 是一 次重 要 的理论 创新 。 更重 要 的是 ,它 从 科 学 上 更 加 坚 定 了 我 国 在
床 学一 个新 的概 念— — 矿一 时 差 。铀 矿 的成 岩
硅 化带 型 铀 矿 是 中 国 大 陆 的 特 产 ,为 其 他盛 产 热 液 铀 矿 的 国家 所 少 有 。它 的 突 出 特 征是 产 于 中新 生 代 ( 山期 一 山期 ) 上 部 构 燕 喜 造层 _ ,而欧 洲 ( 、葡 、西 、德 、捷 ) 以及 1 ] 法
型 、碳 硅 泥 岩 型 、砂 岩 型 )统 一 构 造一 液 成 矿 ; ( ) 铀 成 矿 预 富 集 序 列 ; ( ) 花 岗 岩 岩 浆 演 化 链 的 热 6 7
解 耦 ; () 绢 英 岩 化 高 温 富矿 类 型 ;( )玄 武 岩 事 件 ;( O 8 9 1 )幔 汁成 岩 成 矿论 。 [ 关键 词 ] 热 液 铀 矿 ;上 部 构 造 层 ;成 矿 理 论 体 系 ;幔 汁
历 了两 个 阶段 :( ) 1 5 1 9 5年 到 上世 纪 9 O年 代 初 ;( )上 世纪 9 2 O年代 初至 今 。
1 第 1发展 阶 段 主 要 理 论 建 树
1 1 硅 化 带 铀 成 矿 类 型 的 找 矿 、 判 据 、 揭 . 露 、 评 价 、 勘 探 、 矿 山 扩 大 和 成 矿 规 律
胶 体一矿体 。
1 2 矿 一 时 差 的 发 现 . 岩
在 研究 方 法 上 ,铀 矿 床 有忧 于其 它 各 类 金 属矿 床 的 一 个 良好 条 件 ,即 放 射 性 探 测 及 U —P b同位 素 定 年 。岩 体及 矿 床 的 年 龄测 定 数 据 以铀 矿 最 多 , 由此 发 现 并 建 立 了热 液 矿
纪下 部 构 造 层 。 因此 , 中 国硅 化 带 型 铀 矿 的 成 矿 和 找 矿 理 论 ,对 丰 富 和 完 善 全 球 热 液 铀 矿 成 矿 理 论 具 有 独 特 的作 用 和 贡 献 。硅 化 带 型铀 矿 的 具 体 产 出 形 式 相 当 丰 富 ,可 分 为 : ( ) 交点 型 ; ( )前 上 式 、后 上 式 、并 列 式 1 2 脉 型 ;()外带顺 层型 ;( )断陷盆地 热盖型 ; 3 4 ( )低 温 蚀 变 破 碎 带 型 。其 成 矿 简 易 模 式 为 : 5 S0 ( i2 微细 晶石 英) +沥青 铀矿 ( 。・ ) UO U
第 2 7卷 第 2 期
2011钲
铀 矿 Biblioteka 地 质 V 0127 NO. . 2
Ma. r 2 1 01
3月
U r ni a um
Ge l y o og
中 国 热 液 铀 矿 成 矿 理 论 体 系
杜乐天
( 工 业 北 京 地 质研 究 院 ,北 京 1 0 2 ) 核 0 0 9
个大 小矿 体都 非 常奇 特 地 定 位 于 一个 垂 向上 、
下标 高 ( 化 垂 幅 ) 间 距 之 内 ( 体 是 1 矿 大 ~ 1 5k ,此 即 称 之 为 铀 成 矿 壳 层 。研 究 证 . m) 明 ,这 里是 深 部 热 液 上 升 过 程 中遇 到 的 最 大 地 球化 学 障—— 物理化 学条 件 急速转 变带 。 成 矿壳 层 的意 义 在 于 : ( ) 可 以 由此 判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