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荨麻疹的定义和病因荨麻疹,又称风团、风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为皮肤局部或全身出现呈现红色、肿胀、瘙痒的风团,可伴有丘疹、水疱、水肿等症状。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包括药物、食物过敏、感染、寒冷、阳光照射、体力劳累等原因均可引起荨麻疹的发生。
中医对荨麻疹的理解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内外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内因主要是体质虚弱,脾虚湿浊等。
外因主要是六淫之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时,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
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方法1. 辨证方法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时,主要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进行辨证。
具体包括:•望诊:观察皮肤病灶的大小、形态、色泽和分布情况,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
•闻诊:听取患者自述的瘙痒声音、情绪变化等。
•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发病时间、过敏源等方面的情况。
•切诊:通过按摩患者的经络、诊断脉搏等方法来获得体质特点。
2. 辨证要点中医辨证施治荨麻疹的要点主要包括:•寒热辨证:根据病人体温、舌苔、脉象等进行寒热辨证。
寒热辨证将荨麻疹分为寒热型,然后再根据寒热内动、寒热外袭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施治。
•湿燥辨证:根据皮肤病灶是否有水疱、水肿等进行湿燥辨证。
湿燥辨证将荨麻疹分为湿热型、湿邪蕴结型等,然后再根据湿热蕴结、风寒湿毒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施治。
•气血辨证:根据病人精神状态、舌质、脉象等进行气血辨证。
气血辨证将荨麻疹分为气虚血瘀型等,然后再根据气虚血瘀等进行进一步的辨证施治。
3. 施治方法中医治疗荨麻疹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的方法。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内服。
常用的中药有防风、地黄、黄连、连翘、柴胡、当归等,以及对应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
中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等因素进行调配。
•外治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外用药物进行外治,如石膏、槐角、地骨皮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拔罐等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简介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病程持续6周以上,以皮肤出现反复发作的痒疹为特点。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常与过敏、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传统西医常以抗组胺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但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可能出现药物依赖和耐受性等问题。
而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分型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通过对患者病理症状的综合分析,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不同类型,并针对每一类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
1. 风热郁火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红肿,伴有明显的热感,或者疹子较大、较密集。
舌苔黄腻,舌质偏红。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利湿退热。
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
2. 湿热蕴脾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湿疹或丘疹,伴有明显的湿气,容易出汗,腹胀便溏。
舌苔黄腻或厚腻,舌体较肥胖。
治疗原则:燥湿化痰,健脾祛湿。
常用方剂:四逆汤、平胃散。
3. 气血两虚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红疹较不明显,反复发作,伴有乏力、面色苍白、舌淡红、脉细弱等虚证表现。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调理脏腑。
常用方剂:四物汤、归脾汤。
4. 肝肾不足型症状表现:患者皮肤瘙痒、色泽暗淡,病程较长,或有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等。
舌质暗红,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肝益肾,润燥止痒。
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巴戟天地黄丸。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除了根据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外,中医还有其他辨证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1.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方法,即将中药煎剂加热至一定温度,使药液蒸气直接作用于患处。
中药熏洗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地龙、白芷、皂角刺等。
2.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煎剂蒸气敷布于患者全身或局部,通过中药的挥发成分作用于皮肤,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金银花、白头翁等。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12-11T10:52:46.0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杜垚森[导读]杜垚森(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610200)荨麻疹通常也被人们称为风疹块,属于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是由于黏膜小血管、皮肤的扩张以及渗透性的增加所出现的。
一般情况下,会在2小时到24小时之间自然消退,但是会有新的皮疹反复出现,会导致病程延长数日,甚至还会延长到数月。
临床上,这种症状较为常见。
1.荨麻疹病因荨麻疹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大部分患者无法找到发病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慢性荨麻疹。
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遗传因素;②内分泌改变;③精神因素;④昆虫叮咬;⑤物理原因有日光、冷热、机械刺激等;⑥感染;⑦吸入物;⑧食物和食物的添加剂。
2.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1)荨麻疹可能会诱发一些别的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在发病的时候,会伴随着消化道症状出现,会引发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腹痛、腹泻、呕吐以及恶心,并且还会伴随着出现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造成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出现紊乱。
(2)荨麻疹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慢性荨麻疹在病发时,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治愈时间延长至数月,甚至延长到若干年之后;在早起或者是临睡之前,会加重患者瘙痒感,长期下去患对患儿心理状态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3)当荨麻疹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
如果慢性荨麻疹是在支气管和呼吸道喉头发作,会导致患者喉头水肿反复发作,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咽喉堵塞现象,在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窒息而亡,而多数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随着出现呕吐、恶心、烦躁等症状。
3.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1)患者时常会先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之后就会出现风团,风团的颜色大多为皮肤色、苍白色或者是鲜红色,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性红斑。
随着风团逐渐开始蔓延,最后会融合成片状,由于真皮乳头水肿,能够看见表皮毛囊口呈现向下凹陷的情况。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概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红斑、丘疹、水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荨麻疹属于湿热病邪侵袭所致,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失调等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荨麻疹可分为不同的中医分型,每种分型有其特定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荨麻疹的中医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分型及治疗方法1. 风湿病邪型病因:外感风湿病邪。
病机:病邪入侵肌表,阻滞气血流通。
症状:荨麻疹呈红色,局部皮肤肿胀,伴有瘙痒、灼热感,可有关节酸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疏风祛湿,行气活血。
常用方剂有桂枝汤加芍药、牛蒡子、柴胡等。
2. 湿热病邪型病因:饮食不洁、内伤湿热、体质湿热等。
病机:湿热病邪郁结,气血瘀滞。
症状:荨麻疹呈红色,伴有丘疹,皮肤水肿,瘙痒、灼热感明显,伴有口渴、小便赤黄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双花薄荷露等。
3. 气虚血瘀型病因:先天不足、劳倦过度、情绪郁结等。
病机:气虚无力,气血运行不畅。
症状:荨麻疹色淡,丘疹较少,皮肤水肿不明显,瘙痒轻微,舌淡红,脉细弱。
治疗方法:益气活血,调经止痛。
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4. 血虚寒湿型病因:寒湿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等。
病机:寒湿郁滞,血液流通不畅。
症状:荨麻疹色淡,丘疹多见,皮肤水肿不明显,瘙痒较轻,伴有寒战、畏寒、喜温等症状。
治疗方法:温补阳气,祛寒湿。
常用方剂有温经汤、金匮肾气丸等。
5. 肝郁脾虚型病因:情绪不畅、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等。
病机:肝郁气滞,脾虚失运。
症状:荨麻疹常呈暗红色,皮肤肿胀,瘙痒明显,伴有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常用方剂有柴胡化湿汤、益气养血汤等。
结语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中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型和治疗。
根据不同的中医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疾病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荨麻疹时应个体化,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复杂,易于复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目前,西方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组胺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有很多患者长期口服药物后出现反复发作,因此需要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来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荨麻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病理性湿热,因此要治疗荨麻疹必须要清除湿热。
除了中草药外,还有一些治疗方法值得关注。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去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消除湿热,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荨麻疹患者,针灸可以起到调理机体平衡的作用,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够祛湿散寒,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药物对机体的依赖性。
2.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目的是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调整病人的机体平衡,使人的自身免疫力得到增强,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草药中,绿豆、金银花、藿香正气水等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荨麻疹的患者,可服用这些中药来清理体内的湿热毒素,以达到治疗病情的作用。
3. 中药外用疗法中药外用疗法具有便捷、经济、安全、疗效明显的优点,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优质方法。
对于轻度瘙痒、轻度发丘荨麻疹患者,可以用桂皮、苦参、地榆等药物加入温水中洗浴,从而起到缓解荨麻疹病情的作用。
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来看,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西医药物为主,搭配中药治疗,既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又可以减小副作用和药物对机体的依赖性。
而在医患配合方面,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身心疲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食刺激性、辛辣食物,减少对外界刺激,及时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服用药物,从而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实现病情的稳定控制与治疗效果的提高。
总之,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需要结合中西医治疗,治疗时间长,病情易于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荨麻疹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避免大量不必要的药物对机体造成负担,在医患配合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最终达到大幅改善或完全治愈的治疗效果。
“风”一样的荨麻疹,中医教你辨证论治

“风”一样的荨麻疹,中医教你辨证论治荨麻疹,又称风疹、风湿疹、风团疹等,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其症状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斑、瘙痒、肿胀等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疼痛等全身感觉。
在中医理论中,荨麻疹通常被认为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体内湿气过重、毒素积聚所引起的。
本文将从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进行探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1.清热解毒法具体而言,清热解毒法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食疗法中药食疗是清热解毒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常用的中药食材有薏苡仁、红小豆等,这些食材可以消除湿气和毒素,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对于荨麻疹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身体新陈代谢的食物。
(2)中药药物在治疗荨麻疹时,中药的应用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
常用中药包括地黄、黄柏、石膏、竹叶、薏苡仁等,这些中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促进身体内湿气毒素的排泄。
中药的运用需在合法医疗机构或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荨麻疹方面也有极好的效果。
经典的治疗方法是选用温和的手法,在荨麻疹皮损上进行针刺治疗,同时也需要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2.补益法补益法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补充身体内的气、血、阴、阳等营养物质,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膳调理药膳调理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多数生病与脾胃和补益气血两方面不足有关。
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常见的药膳包括莲子百合粥、山药炖猪脚、花生糯米饭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2)足浴养生足浴养生是以水疗为基础,通过温水调和、益气补血的效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荨麻疹患者可以利用温水泡足、按摩穴位等方法,以增加身体阳气、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达到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
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于外感风热、湿热、燥热等病邪侵袭所致,也可能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内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主要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调和气血、调整体质。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中医通常会采用中药内服和
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首先,中医内服治疗荨麻疹的主要药物有黄连、连翘、板蓝根、地黄、防风、白芷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祛风散
寒的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荨麻疹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以
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其次,中医外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
针灸能够调畅经络,疏通气血,达到舒经活络、祛风止痒
的作用;艾灸能够温经散寒,祛风止痒;拔罐、刮痧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这些外治方法结合内服药物能够加速病情的康复,缩短
疗程,提高治愈率。
最后,中医治疗荨麻疹还强调调整患者的饮食起居,避免食用
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
中医强调“治未病”,在治疗荨麻疹的同时,也会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调理,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作。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原理是综合施治,既要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又要调和气血、调整体质。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施治,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
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因此,患有荨麻疹的患者可以考虑中医治疗
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如何从肝火角度治疗荨麻疹

中医如何从肝火角度治疗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以皮肤突然出现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而肝火旺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么,为什么肝火会导致荨麻疹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当肝火过旺时,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失常。
同时,肝火还容易灼伤阴血,使体内阴血不足,肌肤失去滋养。
此外,肝火还可能引动体内的风邪,风邪与肝火相互作用,就容易发为荨麻疹。
接下来,我们具体说一说中医从肝火角度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首先是中药治疗。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肝火旺盛伴有皮肤瘙痒、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症状的患者,可能会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中的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材具有清泻肝火的作用;泽泻、车前子等能利湿清热,使肝火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则能养血滋阴,以防肝火灼伤阴血。
在实际运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瘙痒明显者,可能会加白鲜皮、地肤子等祛风止痒;失眠多梦的患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
比如,中药熏洗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可以选用具有清热泻火、祛风止痒作用的中药,如苦参、黄柏、蛇床子等,煎水后熏洗患处。
这样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缓解瘙痒症状。
在饮食调理方面,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肝火。
可以多吃一些清肝泻火、滋阴养血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雪梨、百合等。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容易损伤肝阴,导致肝火更旺。
情志调节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怒伤肝,长期的情绪抑郁或暴怒都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化火。
因此,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旅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针灸治疗也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如太冲、行间、血海等,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清泻肝火,从而达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荨麻疹方法: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
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
【药物组成】荆芥穗,防风,僵蚕,金银花,牛蒡子,丹皮,紫背浮萍,干地黄,薄荷,黄芩,蝉蜕,生甘草
【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
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
【处方】麻黄,干姜皮,浮萍,杏仁,白藓皮,丹参,陈皮,丹皮,僵蚕
【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中医治疗荨麻疹这个过程需要按照疗程,周期也比较长,这对于害怕吃中药的患者着实是有些困难。
但是为了早日康复,患者还是需要按照医生的叮嘱及时服药。
另外荨麻疹病人还可以从平常的饮食习惯上加以调节来治疗荨麻疹,以免造成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