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的治疗进展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高血压
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对血管 的损害,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高血脂
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生,降低脑梗塞的风
险。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 血管的损害,降低脑梗塞的风
险。
吸烟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脑梗塞的风 险。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
0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通过机械力量或药物作用 ,使血栓溶解成小块,然 后随血液流动排出体外。
预防再闭塞
在取栓后,使用抗凝药物 和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 栓再次形成。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
血管扩张
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使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扩 张。
支架植入
在血管扩张后,将金属或 高分子材料的支架植入, 保持血管通畅。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 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和血 管再狭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
适应症
注意事项
适用于发病时间短、血管阻塞严重、 病情较重的患者。
需要具备熟练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同 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治疗流程
在CT或MRI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 导管插入颈动脉或椎动脉,然后进行 血管内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药外治
采用中药外敷、熏洗等疗法,如使用红花、艾叶、川芎等中药煎汤热敷 或浸泡患处,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恢复。
03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流通,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包括运动疗法、电刺激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能 力,预防并发症。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作为一名急性脑梗塞患者,我在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其疗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的疗效,并分享我的亲身经历。
让我们了解一下急性脑梗塞。
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疾病。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在我国,急性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也具有显著疗效。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 抑制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从而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2. 抗凝作用:依达拉奉具有抗凝作用,能降低血液凝固性,防止血栓形成。
3. 保护神经细胞:依达拉奉能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4. 抗炎作用:依达拉奉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治疗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
原本出现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逐渐消失,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我发现自己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也比预期要快。
这些变化让我对依达拉奉的疗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并非万能。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出血、过敏等。
因此,患者在服用依达拉奉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在依达拉奉的治疗下重获健康。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依达拉奉并非唯一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患者还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疗效。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指南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指南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着重介绍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和康复指南。
首先,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应以抢救生命为主,即黄金四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的方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在进行治疗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除了溶栓治疗,急性期治疗还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血脂、防治脑水肿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支持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可以降低患者的再发风险。
脑梗塞急性期的康复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康复早期主要以功能恢复为主,包括语言、感觉、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康复医生的指导,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
同时,家庭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保持积极的态度。
康复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但是只要患者和家属坚持下去,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除了康复训练,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以预防再发和进展。
总之,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和康复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使更多人了解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和康复的指南,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降低发病风险。
只有综合治疗和预防,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脑梗塞这一挑战。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进展

步研 究 。
1 王小超 , 丽菊, 涛强. 血汤治疗血红蛋 白 H病 4 陶 陈 生 0例 J . ]山
东 中 医 杂 志 ,0 12 ( :3 20 ,0 9)5 3~54 3.
[ ] 实 月 J科 临 床 杂 志 ,9 5 1 ( :3 . J . jL 19 ,0 4)2 9 [0 吴 志 奎 , 辉 国 , 佩 贞 , 补 肾生 血 方 对 B一地 中 海 贫 血 基 因 1] 蔡 陈 等 水 的 影 响 [ j 中 医杂 志 ,9 7 3 ( ):1—9 . J. 】9 ,8 2 9 3 [ 1 王荣新 , 1] 黄有 文, 吴志奎, 巾西医结 合“ 等. 益髓生血灵” 治疗 B~ 地 中 海 贫 血 进 一 的 临 床研 究 J 中 田优 生 与遗 传 杂志 ,98, 步 ] 19
[ 9 郭 志 梅 , 海 军 , 新 华 , 龟 板 、 芪 、 参 和 党 参 诱 导 K 6 1] 李 钱 等. 黄 丹 52 细胞 合成 珠 蛋 白 的 实验 研 究 [ ] 中 网实 验 血 液 学 杂 志 ,0 8 j 20 ,
】 ( :2 6 3) 5 0—5 4 2.
参考 文献 :
[ l 2 于小超, 陶丽菊 , 陈诗 强. l 治疗 B一地 中海贫 血 6 生m 汤 O例报 告 [ j 右 江 民族 医 学 院 学报 ,03,5 6 :5 . J. 2 0 2 ( )8 3 f ] 程 小蓉 . 3 归脾 汤 治 验 2则 [ ] 四川 中 医 ,9 7 1 ( ) 3 . J. 19 ,5 7 :8 f 王 子 平 , 逝杰 , 41 许 冯 华 中 西 医结 合治 疗 海 洋 性 贫 血 l例 ( ] 陕 J.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药物治疗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剂、 抗血小板药物和溶栓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减少血 栓的形成。
介入性治疗
对于某些高危患者,介入性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溶栓术。 它们可以直接清除脑血管中的血栓,恢复血液流动。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将介绍其病因、症状、影像学 检查、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预后与复发预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病因与流行病学
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发生堵塞,导致供血不足和脑细胞死亡的疾 病。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等。该疾病的患病率在 老年人中较高。
预后和复发预防
急性脑梗塞的预后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及时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复发,患者应积极管理高血压、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并改善生活方式。
结论和展望
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 诊疗方案的出现,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症状和体征
急性脑梗塞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一侧的麻痹、无力 或失明。患者还可能出现言语困难、失语、头痛和晕厥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关键。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 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这些技术可以显示脑部的血管供应情况和缺血区 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物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研究进展近年来,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其机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现有研究,详细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的疗效观察和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为其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的超氧化物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依达拉奉还具有抗炎、抗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等多种作用。
这些药理作用使得依达拉奉在治疗脑梗塞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疗效观察方面,我们的研究显示,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改善。
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这些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进一步的研究进展显示,依达拉奉能够减轻脑梗塞后的神经细胞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神经再生。
同时,依达拉奉还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些研究进展为依达拉奉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
然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依达拉奉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关于其安全性的问题仍不可忽视。
有文献报道,依达拉奉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合理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在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药理作用、疗效观察以及研究进展均显示了其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然而,依达拉奉的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案。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验证依达拉奉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急性脑梗塞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 :脑梗 塞 ;治疗 中图 分 类 号 :R743.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5817(2008)05—0854—02
脑梗塞是严重危 害人 类健康 的主要疾病 之一 ,是长期致 残 的首位病 因,其 病 死率 排 在 心肌 梗 塞 和癌 症 之后 ,居 第 三位 。 形 成脑梗塞 的决 定性 因素 是脑组 织局 部缺 血 的持 续 时间 和严 重程度 。75%的脑梗 塞是 由 于急性 血栓 形成 或其 他部 位 的血 栓 转移 ,导致 局部 脑血 管闭 塞造成 的…。但是 ,目前在治 疗 领 域还没有 突破性 进展 ,寻求新 的治疗方法 和途径 已成为最 紧迫 的重要研究课 题。笔 者就 近几年 来 国内外 急性 脑梗 塞治 疗现
中心试验结果认 为 ,该药 会增 加病 死 率 ,已停 用 。根 据 文献 报 道 ,尿激酶 、链 激酶出血并发症 占 9.3%-32.5%。 1.3.3 第 2代溶栓制剂阿特普 酶 (TPA) 是一 种存在 于血 管 内皮 细胞 的丝 氨酸 蛋 白 酶 ,又 称 组 织 纤 维 蛋 白溶 酶 原 激 活 剂 (t — PA),削弱纤溶酶原激活物 抑制 因子 (PAI),促 进纤溶 酶生 成 而溶解血栓 ,常用量 t—P ≤0.85mg/kg,动 脉给药 t—PA 20~ lOOmg/ ̄ ̄。常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 (rt—PA),可直接 催化纤溶酶原变 为纤 溶酶 而溶 解血 栓 ,常用 量 10~ 100mg,动 脉给药 20-200mg。病 情严 重者慎用 。 2 降 纤治 疗
第 30卷 第 5期 2008年 l0月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罗钢;白雪;杨思进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08(020)001
【摘要】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发病率、病死率扣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溶栓、抗凝、降纤以及脑保护为主.脑梗塞在中医属于"中风"病,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在改善血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神经保护作用和针灸治疗的机理等方面,本文仅对这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185-187)
【作者】罗钢;白雪;杨思进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心脑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心脑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心脑内科.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188例临床观察 [J], 梁启军;李英钰
2.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进展 [J], 韩泰哲
3.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及展望 [J], 许沛虎
4.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机制研究进展 [J], 李求兵;黄柳华
5.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J], 金宏柱;李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脑梗塞治疗
脑梗塞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其病死率排在心肌梗塞和癌症之后,居第三位。
形成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75%的脑梗塞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1]。
但是,目前在治疗领域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已成为最紧迫的重要研究课题。
笔者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脑梗塞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溶栓治疗
1.2 溶栓治疗的主要方法
1.2.1 静脉溶栓
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溶栓方法。
静脉溶栓要求的技术设备简单,方便快捷,操作技术容易掌握,创伤相对较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
但静脉溶栓用药剂量较大,对纤溶系统影响大,出血较多,尤其对大血管的血栓溶栓效果较差,再通率较低,比较适合弥散性微血栓的溶栓。
1.2.2 动脉内溶栓治疗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的一般方法是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或颈动脉,借助dsa图像跟踪,由微导管导航进入脑血管,可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
大脑中动脉是高度特异性的易形成血栓栓塞的部位,在脑梗塞发作6h内施行动脉内溶栓,能够在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之前对缺血性脑组织进行缺血再灌注,从而改善脑梗塞的预后。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用药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溶栓效果确切,再通时间短,对纤溶系统影响小,时间长,较为适合大血管的单一血栓或少量血块的栓塞以及术后暂不适宜静脉溶栓的患者[6]。
但动脉溶栓需要dsa等昂贵的检查设备、操作复杂、耗时长、需训练有素的介入和神经专科医师的配合,这使得动脉溶栓难以在更多医院开展,甚至许多符合条件的病人也不能及时被施行动脉溶栓治疗[7]。
1.3 溶栓药物
1.3.1 尿激酶(urokinase,uk) 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疗效确切。
100万~150万u(最大量345万u)其中10%首次静推,其余置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在6h内经动脉或动脉导管血栓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及主要分支、椎动脉、基底动脉堵塞,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动脉再通,从而迅速改善病情。
动脉给药量18万~120万u。
1.3.2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近年经欧、美、澳大利亚多中心试验结果认为,该药会增加病死率,已停用。
根据文献报道,尿激酶、链激酶出血并发症占9.3%~32.5%。
1.3.3 第2代溶栓制剂阿特普酶(tpa)
是一种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丝氨酸蛋白酶,又称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削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促进纤溶酶生成而溶解血栓,常用量t-pa≤0.85mg/kg,动脉给药t-pa 20~100mg/次。
常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直接催化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常用量10~100mg,动脉给药20~200mg。
病情严重者慎用。
2 降纤治疗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参与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降纤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意义重要。
常用东菱精纯克栓酶、降纤酶等,能降解纤维蛋白原,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透性和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黏附力,抑制血栓形成,疗效良好[8]。
许多研究表明[9,10],巴曲酶及降纤酶可以降解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均未见出血的不良反应。
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进行的二次大规模双盲临床研究证实了降纤酶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时也提出大面积脑梗塞应作为降纤酶治疗的排除标准之一。
但也有研究提出[11]降纤制剂只有在起病3h内使用才有效。
3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活化在脑血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也为人们所关注。
抗血小板治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以达到改善微循环及抗凝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
目前阿司匹林对于急性脑梗塞的预防作用已得到肯定。
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48h内服用阿司匹林100~300mg/d,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11]。
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ridogrel(利多格雷)、ozagrel(oky-046,奥扎格雷)、isbogrel(cv-4151)等。
奥扎格雷钠是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亦是抗血小板聚集药,能抑制血栓素a2生成,同时促前列环素i2的生成,因此具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的作用,对脑梗塞有溶通和预防作用,抑制脑血管痉挛。
对增加颈动脉的血流量和流速有一定作用,改善微循环有相当作用[12],可使缺血半暗带的血供尽快恢复,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