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市照明光污染防治及节能措施分析

138YAN JIUJIAN SHE成效,还能够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4)重视城市道路照明体系灯杆选择以达成能耗减少目标。
第一,应当依据市政道路照明的真实需求决定照明灯杆的布局方式,在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住宅区、交通直线等地点宜运用单侧安装灯杆的形式,使用单侧形式的时候应当管控照明的真正范畴,让其有效宽度达到有关要求;在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与高等级道路的灯杆布置中通常使用两侧安装灯杆的方法,以避免单向光照给司机碰到导致的眩光现象产生,为人们提供更科学地照明。
第二,应当依据市政道路的设计选取恰当的灯杆高度,一般情况下要管控在6~10m 区间,若是快速路,或者是主干道,高度最高不应超过12m,另外灯杆挑臂应管控朝向与长度,不可产生长度比两米长,仰视角度比15°大的问题,以确保市政道路照明效果。
参照路而理论宽度,在安装单侧照明设施的时候,有效宽度应当用路面宽度减掉悬挑长度。
运用两侧布设的形式时,有效宽度应当用实际宽度减掉悬挑宽度。
当处于中心位置的分车带运用中心对称方式布设时,有效宽度便等于真实宽度。
照明灯具有很多种布设形式,具体是单侧布设,双侧布设,两侧对称布设。
单侧布设形式适宜运用到住宅区、支路等场所,而双侧与双侧中心对称的布设形式适宜运用在主干道与次十路等场所。
为避免眩光问题产生,主干道与快速路均运用截光式灯具。
支路应当运用半截光型照明设备,次十路应当运用半截光型照明设备。
在布灯的时候应当整体考量防尘、防水、防震等要素。
另外也应当高度重视密封性、抗腐蚀性等有关问题。
一般照明灯高度应处于6~12m 区间,灯臂悬挑在2m 以内,仰角低于15°。
(5)合理选择设计余量。
依据项目勘查结果,结合照明需求,遵照设计规范要求在明确了照度标准、灯具方式、功率密度、灯杆高度位置布置方式、照明负荷被确定后,可计算负荷余量,合理选择余量系数可以大幅度降低光污染。
而目前大部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仅提出照度、亮度、接地电阻、功率密度等指标,实际照明负荷从不实际计算,照搬类似工程数据,致使工程验收实际照度超设计20~30倍,造成严重光污染和资源浪费。
浅谈城市景观照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城市景观照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文章从整体上分析了目前城市景观照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首先简单介绍了城市景观照明的功能与意义,然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反思,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
希望本文能给有关专家学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景观;照明建设;存在问题;措施引言:城市的景观照明已经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了,它有着很长的历史,古代的元宵灯会已经有了城市景观照明的影子,也可以看到从古代到现在;城市景观照明历来是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夜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人们在夜晚创造了许多商机。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城市都在努力发展城市景观照明,希望借由城市景观照明来扩展城市的旅游,同时也为市民的夜生活带来更多的内容,同时也希望利用城市的景观照明来美化城市形象,并持续提升城市的质量。
一、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的优点(一)保进旅游和经济发展随着夜间经济的日益繁荣,已然成为城市经济的新版图。
而利用城市的灯光,无疑是拓展夜间经济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
这不仅仅是旅游的发展,还有一些其他的行业,比如餐饮,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洪崖洞,银川中阿之轴,这些都是利用城市灯光的方式,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发展城市景观照明必然是时代发展趋势,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形象塑造的重要策略。
(二)丰富群众夜间活动城市夜景灯光的功能,不单单是增加城市景观,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夜景。
利用城市景观照明,市民在晚上能体验到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生活气氛,而发达的城市景观照明,更能为夜间的市民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在夜晚天气变冷的时候外出,以前的夜晚都是以烧烤、喝酒等形式进行,而随着城市灯光的发展,夜晚出行的人们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三)提升城市品质对城市来说,城市景观照明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研究

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夜间灯光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环境问题。
重庆市作为我国的重要城市之一,也面临着夜间灯光污染的严重问题。
本文将围绕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其成因、影响和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及公众提供参考和倡导绿色、健康、节约的低碳生活方式。
在重庆市的居住区,夜间的灯光是灿烂的,在摩天大楼的岁月相映成趣,灯光的照明照亮了万家灯火,使得整个城市在夜晚显得异常美丽。
与此夜间灯光也成为一种污染:夜间灯光异样,盖住了夜的明月星光,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影响了健康和生活质量。
夜间灯光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光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
夜间灯光过亮会干扰人们正常的生物节律,进而影响到睡眠和身体健康。
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期暴露于过亮的夜间灯光中,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失眠、视疲劳、心理压力增大等。
二是光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夜间灯光过度明亮不仅对人类有影响,对动物和植物也有不利影响。
夜间灯光污染会扰乱鸟类的迁徙,影响其繁衍生息;过强的光照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重庆市的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城中村周边的灯光污染严重。
由于城中村属于老旧住宅区,长期以来居住条件差、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突出,夜间照明条件相对较差,而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相关部门会增设更多的灯光,导致城中村周边的夜间灯光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大型商业区夜间灯光过度。
重庆市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晚上大型商业街、广场及建筑物都会采用大量的灯光来进行照明,夜晚的灯光非常炫目,但也给周边居民带来夜间灯光污染问题。
三是居民小区夜间安全照明过度。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许多小区在夜间安排了大量的灯光来进行照明,但这也会导致小区内夜间灯光过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
重庆市居住区夜间灯光污染问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浅析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及其防治

浅析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及其防治摘要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人所共知。
特别是建筑物的夜景照明产生的干扰光,有的直射到人的眼睛造成眩光,有的通过窗户照射到室内,把房间照得很亮,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打乱人的生物钟节律,解决光污染的问题己刻不容媛。
关键词夜景照明光污染危害防治方法光污染(light pollution),广义地说,它是过量的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与红外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
本文介绍的光污染为夜间室外照明的光污染(light pollution of exterior lighting in night)。
它是指夜间室外照明,如建筑或构筑物的景观照明、道路与交通照明、广场或工地照明、广告标志照明和园林山水景观照明等所产生的溢散光(stray light or spill light)、天空光(sky light or sky glow)、眩光(glare)和反射光(reflective light)形成的干扰光(obtrusive light)(美国称侵犯光(trespass light),日本称“障害光”),对人体健康、交通运输、天文观察、动植物生长及生态环境等产生的负面影响或称危害(日本称光害)的总称。
由以上定义看出,光污染主要着眼于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不能单纯根据一个区域或照明设备的亮度水平或出光量来评价,还要考察出射光线是否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介绍的光污染,基本上不涉及室内照明,建筑物的日照与采光,白天玻璃幕墙、瓷砖和金属挂板等定向反射材料装饰的建筑或构筑物的光污染以及照明的紫外或红外线辐射等所产生的光污染。
一、光污染的危害(一)破坏夜空环境,严重影响天文观测。
夜空亮度升高,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主要是使望远镜仪器系统的观测能力下降造成的。
研究表明,灵敏度极高的天文望远镜可观测到1000亿光年(1光年约等于1013km)外星球的光域,一组闪烁于30km以外的霓虹灯,就可以干扰或掩盖从遥远天体传来的微弱光线;(二)干扰人的生理节律,危害人体健康。
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及对策

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首先对光污染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我国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法律法规;照明方式1.光污染概述光污染是指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含可见光、紫外和红外光辐射)对人、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主要形式包括光入侵、眩光、天空辉光。
研究表明,光污染不仅会诱发神经衰弱,导致人体生物节律异常、代谢紊乱,使女性乳腺癌患病率增加,损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还会危及交通安全,干扰天文观测,造成能源浪费,破坏生态平衡等。
1.我国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1.法律及标准欠缺我国在光污染方面没有标准的界定,缺乏光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环境保护法》中没有将光列入环境污染物中,在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次将光污染作为危害环境的污染形式。
现仅有山东省、江西省、上海市等地方法规提出控制光污染,但对光污染这一类型并无明确界定,并不能作为防治光污染的法律依据。
1.城市规划不合理我国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过快,城市照明和玻璃幕墙建设参差不齐,不乏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使用低质量的玻璃幕墙和不符合标准的灯具。
城市夜景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城市间出现“亮度攀比”现象,用来展示城市的经济繁荣与发达,令有些地方要求夜间比白天更亮。
1.缺失照明管理和合理设计由于城市照明管理的缺失,使得大量产生光污染的行为未被管理与制裁,完全凭组织机构或个人的意愿来运行,给城市的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光污染影响。
选择科学的、设计合理的照明灯具能减少光污染带来的眩光、溢光影响,但国内厂家灯具设计能力较低,很少考虑防治光污染,且用户因成本问题,通常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照明产品。
1.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防治对策1.完善光污染法律法规长期以来,国内光污染环境法律法规都是空白的,与之相关的标准、规范有所缺失,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标准、规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及控制对策分析

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及控制对策分析摘要:本研究针对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介绍了光污染和园林夜景照明的概念、特点和价值。
然后,我们分析了光污染对园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威胁和生态破坏。
接着,我们探讨了光污染的评估和监测方法,以及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的影响和问题,如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能源浪费和城市夜间景观质量的下降。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控制的挑战和对策,包括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管理体制与政策完善,以及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
最后,我们总结了照明设施的优化与改进、光控制与调光技术、良好设计与规划实践,以及灯具选择与照明管理等技术与方法在光污染控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生态环境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夜景照明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园林夜景照明也带来了光污染问题,即过度、泛滥和不合理的光照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种光污染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观赏价值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研究园林夜景照明光污染及其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2.光污染与园林夜景照明2.1光污染的概念与分类光污染是指人为光照过度、泛滥和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光线扩散和干扰,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光污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光照扩散污染:由于城市中建筑物、街道和其他表面的反射,光线在大气中扩散,形成城市的光晕,导致天空的亮度增加。
光照泛滥污染:指夜间过度亮化的现象,例如街道灯光过亮、霓虹灯、广告牌等过度使用导致周围环境过度照明。
光照干扰污染:指光源直接或间接地照射到人们正常作息时间和休息环境中,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2.2园林夜景照明的特点与价值园林夜景照明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美化城市景观:园林夜景照明能够通过照明设计和灯光效果的运用,营造出浪漫、神秘和艺术的氛围,提升城市景观的美感和吸引力。
增加夜间活动空间:夜间的园林照明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夜间活动空间,如夜间公园、景区和步行街等,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选择。
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常见光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治

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常见光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治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夜景照明中光污染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存在的光污染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建筑夜景照明;光污染;内透光;灯具选型;照明功率密度1光污染的种类光污染(lightpollution)指干扰光或过量的光辐射(含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辐射)对人、生态环境和天文观测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1]。
夜景照明的光污染主要包括干扰光和溢散光两种形式。
其中,干扰光(obtrusivelight)是由于光的数量、方向或光谱特性,在特定场合中引起人的不舒适、分散注意力或视觉能力下降的溢散光。
溢散光(spilllight)是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线中照射到被照目标范围外的部分光线。
2光污染问题的分析与防治目前,夜景照明设计常见撇开视角可见范围,对区域内建筑普遍加装亮化装置现象。
这不仅导致了能源浪费,不分主次大范围亮化也造成了光污染。
同时存在部分设计为凸显自身建筑与周围的对比度,照明装置滥用和堆砌、过度追求高亮度的现象,其眼花缭乱的设计效果不仅破坏环境整体美感,也造成功率密度、亮度超标等问题。
此外,灯具选型及安装不恰当同样会造成溢散光污染、眩光污染等问题。
2.1典型案例光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治。
案例一某项目为一商业住宅小区二期工程,西临城市高架快速路,南北侧为连接城市主要干道的支路。
对项目周边环境及主要道路分析确定该项目以城市高架快速路为主要视角,项目周边城市支路为次要视角。
此次所申报二期工程(10栋蓝色建筑)均做夜景亮化,各栋建筑均采用18W洗墙灯勾勒顶部轮廓,采用12W线条灯装饰南北立面,同时北立面顶三层均采用光束角30°的HIT70W(3000K)金卤投光灯安装于柱体外侧渲染效果,建筑层高为3m,柱体宽度为0.5m。
建筑效果图及布灯设计。
方案提供工程量清单:12WLED线条灯4826m,18WLED洗墙灯1480套,70WHIT(光束角30°)投光灯80套。
城市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城市夜景照明的光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城市夜景照明在美化城市形象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光污染。
过量的人工照明,不仅影响人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还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生物钟。
因此,光污染已成为热门话题,不少城市也开始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要减少不必要的照明。
不少城市的夜景照明是为了炫耀和竞争,导致光线耗费过量。
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需求和场景,科学规划照明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照明,节约能源,降低光污染。
其次,要选择光污染较低的灯具。
传统形式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虽然亮度高,但是光污染也越高。
而LED灯具光通量高、能耗低、光色可调,是目前环保型照明产品的首选,可以有效减少夜间光污染。
第三,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宣传光污染的危害,提高公众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爱护环境,自觉遵守环保规定,节约用电,降低自身光污染;引导企业规范其用电行为,依法依规办事,使之投资和使用照明系统时更环保和节能。
第四,政府部门需要出台配套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规定照明标准,减少过度照明,限制夜间照明时间等,来减少夜间光污染;也可以通过对投资在照明领域的企业进行税收或补助攻势,来引导企业从事环保型照明,提高照明行业的环保水平,减少光污染。
最后,要加强监控和管理。
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城市光污染的情况开展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城市夜间正常的照明亮度和景观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光污染带来的影响。
在城市夜景照明和环保之间,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规范行为,加强引导和宣传,从根本上减少光污染的发生,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夜晚越来越亮,光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光污染与城市化进程紧密关联,要想有效地治理光污染,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光污染的源头,分析其成因,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
首先,城市建筑照明是光污染的首要因素。
在城市环境中,建筑照明通常是主要的光污染来源。
许多建筑物在夜晚用照明强调自身轮廓和风格,这种照明方式往往使用的都是高能耗的灯具,其对光污染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光的世界,满足人们对“看”的功能需求,还发挥着彰显环境氛围、渲染城市环境、突出立体造型的装饰性功能。
世界上每个城市都阑珊灯火,城市肌理更加清晰,星星点点的城市灯光将夜幕下的地球装饰得璀璨无比。
“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在城市生活逐渐被摆脱,人类开始主宰时间。
城市的夜晚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夜景:大都市和现代化。
夜景灯光在使城市变美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在缤纷多彩的灯光环境中,刺目的灯光让人紧张,人工白昼让人无法入睡,不适当的灯光设置对安全交通更大,事故发生率增加。
过度的夜景照明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干扰正常的生活节律,甚至鸟类、昆虫及植物也难逃受到威胁。
光污染是动物的狙击隐形“杀手”,昆虫发生“飞蛾扑火”的惨剧,鸟类夜间迁徙撞上有灯光的高层建筑,海鸟因灯光而迷失方向。
如今在高密度的居住环境里,人们“仰望星空”则变成一种奢望,繁星的夜空被取而代之的是一盏盏将街道照射得如白昼的路灯,炫丽的霓虹灯,直冲云霄的激光照明…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少?我们不禁疑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夜晚吗?夜晚的城市“亮化”是该装扮“淡妆”还是“浓妆”?夜的格调是“低调”还是“奢华”?光污染已经对整个生态环境直至我们人类自身造成了的巨大伤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后,我们又将面临的一道棘手的难题——过亮的人工照明造成的光污染。
一、研究背景现代城市照明无疑是彰显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标志,设计师用“光”展现新景象,这个时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城市的夜晚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夜景:大都市和现代化,它被视为城市繁荣与进步的标志。
良好的夜景照明重塑城市形象,展示了城市风貌和特色,改善城市治安情况,促进工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增强了市民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蓬勃发展,当您漫步在夜幕笼罩下的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大都市的街头,光与影的交织,光与色的变幻,红橙黄绿青蓝紫光色让你眼花缭乱,夜晚下的世界被灯光打扮得炫目无比,颠倒了人们潜意识中头脑对“夜”的认知。
据科学分析证明,夜空中人工照明导致的天空亮度是自然背景值的 9 倍。
意大利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全球居民区和工业区光污染卫星资料研究后发现,全球有2/3 地区的居民看不见星光灿烂的夜空,尤其是在西欧和美国,高达99%的居民看不到星空。
然而,人工照明的代价远非星空的消失这么简单。
光污染问题于20 世纪30 年代在国际天文界被首次提出,他们认为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从而给天文观测带来负面影响。
在辉煌的灯光下,天文观测无法顺利进行,植物、动物,甚至人类的正常生活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
动物保护者称,耀眼的光源是杀害鸟类和昆虫的罪魁祸首。
光污染会导致视疲劳和视力下降。
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居世界第二位,光污染是其隐患之一。
夜晚过强的光线和彩色光扰乱人的生物钟,身体失衡。
据统计,光污染在德国每年增长6%,意大利和日本为10%和12%,90%以上的光污染危害人类的生活。
东亚区的中国,图2 中显示存在光污染的程度还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大规模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建设的历史还不足十年!光污染已经濒临中国了!中国各大城市夜景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中、小城市的规划部门也在加紧编制或实施“亮化工程”、“光彩工程”或“亮起来工程”,各城市相互攀比,城市越闪亮,城市名誉越好,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光的严重浪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著名照明专家肖辉乾说:“很多城市的很多道路太亮了,其亮度已远超国际标准。
一些城市喜欢用华灯、槐花灯和酒杯灯等,这些灯看上去很漂亮,但它们只有5%的光线能照到路面上,其余的95%的光线都射到天上去了。
”据统计,每年用于城市照明的投资,以20%-40%的速度递增。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夜景照明起步晚,夜景设计缺乏系统化与标准化,产生城市光污染等种种弊端,且在光污染的防治方面,目前还是无法可依!面对日渐严重的光污染,研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探索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夜景光污染的界定(一)光污染的界定光污染问题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又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世界各国对它作了不同的称谓,在欧美国家称之为“干扰光”,日本称之为“光害”,国内普遍称为“光污染”或“噪光污染”。
光污染问题涉及的范围宽泛,设计的学科众多,问题较为复杂,国内外理论界对光污染的界定和理解众说纷纭。
国内暂时只有2004 年上海市实施的《城市环境(装饰)照明规范》对光污染作了明确的定义:“由外溢光或杂散光的不利影响造成的不良照明环境,狭义地讲,即为障害光的消极影响。
”其中,“外溢光/杂散光”定义是“照明装置发出的光中落在目标区域或边界之外的部分”;“障害光”定义是“外溢光/杂散光的数量或方向足以引起人们烦躁、不舒适、注意力不集中或降低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如交通信号)的感知能力,甚至对动、植物亦产生不良的影响。
”综上,认为光污染具有以下特征:一、技术层面,人工照明制造的光污染在数量、光度、强度等照度测量、计算都超过一定的国际或国内标准;二、主观层面,光污染不仅给人的生理感受和审美需求,包括人的心理感受与美学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还威胁自然环境、生态的平衡;三、影响范围,光污染是指未落在目标区域或边界之外的光污染部分。
光污染,广义的说,它是过量的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与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总称。
(二)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城市夜景照明是指城市区域内的所有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照明,如建筑或构筑物的夜景照明、道路与交通照明、广场或工地照明、广告标志照明和园林山水景观照明灯。
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主要包括大气光污染、光侵扰、眩光等。
1)大气光污染地面产生的人工光在尘埃、水蒸汽或其他悬浮粒子的反射、扩散作用下,进入大气层导致城市上空发亮,称作大气光污染。
大气光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射光进入大气层;二是由于地面或其他反射面的反射作用,使光进入大气层。
2)光侵扰光侵扰是指邻近的直射光或反射光超出了本来应该照亮的范围,而照亮周围其他事物,并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随着建筑密度的加大,光侵扰现象日渐增多,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室外照明灯具没有正确选择、布置或对准是产生光侵扰的重要原因。
对建筑物进行泛光照明时投光灯的位置和投射角度十分关键,特别是当建筑物较高或者体型复杂时,施工时很难保证所有的光都能对准目标点,使得有些光溢出,而射向室内或其它地方。
因此泛光照明对于夜间无人停留的办公建筑、公共建筑等较为适用,对于高层住宅、医院、旅馆等人们休息的场所则应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处理得不好,光很容易透过窗户进入室内,造成光侵扰,影响人们夜间休息。
3)眩光眩光主要来源于视野中直接看到刺眼的光,眩光会引起视觉上的不舒适、烦恼、疲劳等,严重时会损害视力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道路照明、安全照明、体育照明、广告和标志照明以及汽车头灯都有可能成为引起眩光的光源,而且越是在夜间周围环境变暗时眩光越会表现突出。
人的视线一般是水平方向的,当灯具的法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或者灯具在这个方向发出太多的光时,就会对人正常的休息或活动产生严重干扰。
另外,过大的亮度对比也会产生眩光,当人们以一定的速度把目光从过亮的物体上转移到背后的黑暗背景中,人的眼睛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什么也看不清楚。
所以在室外照明中控制亮度及其均匀度十分重要。
另外,夜景照明中色光的随意使用也会对驾驶员对交通信号和周围景物的正常判断造成干扰。
三、城市夜景光污染的危害人工光源的照明是夜景光污染的源头。
在城市照明发展的同时,过多或过于强烈的光照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
随着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建筑外观照明的广泛使用,城市光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
人工光源属于非全光谱照明,对人体、植物、动物、昆虫、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光污染具有隐蔽性,一般很少人会感觉出来,但是,光污染与其他的环境污染同样会构成危害。
据调查显示,目前仅有三成市民了解玻璃幕墙、广告灯箱、霓虹灯和其他光源会造成光污染,而且,96%的市民对光污染的危害还一无所知,其实在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有必要揭露这一巨大危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光污染的危害,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即对生物圈的危害、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一)对生物圈的危害·对人类的影响1)生理危害①损伤视力光污染是引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光滑洁白的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 倍左右,现今的高中生近视率达60%,有关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医学物理学研究的结论:“绿色照明”指发光体所发出的光只有为全色光谱,色温贴近自然光、无频闪光,否则会损害眼睛。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人造光源与儿童近视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睡在黑暗中的人只有10%患近视,而睡在有照明灯光下的孩子有34%患近视。
如果灯光过亮,该比率上升到55%。
研究还证实,眼睛和焦距调整功能状况,与光明和黑暗在24 小时内所占比例有很大关系。
至于成年人,如长期在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视网膜和虹膜亦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骤降。
至老年时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
”②健康失衡科学研究发现,城市中的夜景灯光由于采用人工光源,会扰乱人体的正常生活规律,导致体温、心跳、脉搏和血压不协调,长期下去体内的生物和化学系统会发生变化,使得生物机体失去平衡。
婴幼儿经常处于光照环境下,会引发睡眠和营养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刺激儿童性早熟。
一份关于医科的调研显示:长期受到光污染的孕妇,早产和难产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且发生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先天性视力低下的几率也比未受到光污染的孕妇要大得多。
2)心理危害③情绪急躁如果居住区环境夜晚过亮,居民会难以入睡,扰乱生物钟,引起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大,无精打采等。
同时,动态干扰光对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干扰程度要比对人的视觉功能干扰强烈,其中对喧闹的、刺激的、抑郁的、烦恼的、厌倦的等方面的感觉影响程度突出,实验结果表明,女性对动态光的敏感性高于男性。
④降低安全感调查表明,恰当合理的照明可以大大减少公共场所的犯罪率。
然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过度明亮、繁华的灯光环境容易使人更加紧张、恐慌、烦躁和不安。
·对自然生物的影响1)动物一些昆虫像飞蛾具有趋光的特性,夜行性动物难以适应灯火通明的夜晚,建筑灯光会将昆虫引诱高楼大厦,车灯使它们迷失在高速公路,甚至很多昆虫一头扎进白炽灯,发生“飞蛾扑火”的惨剧。
据调查,芝加哥的一栋高楼每年都会杀死大约1500 只候鸟。
①美国鸟类专家统计,每年都有400 万只候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