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1.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从广义来说。
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1.2.1 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
1.2.2 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
1.2.3 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
1.2.4 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1.3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连性和共享性等特征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着先天不足。
再加上系统软件中的安全漏洞以及所欠缺的严格管理.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的攻击。
因此针对网络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应能全方位地针对各种不同的威胁。
保障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现有网络系统和协议还是不健全、不完善、不安全的:有的思想麻痹。
没有清醒的意识到黑客入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有的没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没有采用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缺乏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手段和产品;有的尚缺乏先进的灾难恢复措施和悲愤意识等。
2.计算机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2.1 自然灾害我们所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智能的软件,其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的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影响,如环境的温度、湿度、强烈的振动和冲击等。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研究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研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涉及到信息传输、数据存储、网络结构等多个方面,对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用户的信息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数据窃听和篡改问题。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往往经过多个节点,这些节点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同时也容易导致数据被窃听和篡改。
其次是恶意攻击问题。
网络环境下,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对网络进行攻击,如DDoS攻击、黑客攻击等,从而影响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
此外还有信息泄露问题。
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往往包含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将产生严重后果。
最后是网络结构漏洞和软件漏洞问题。
网络结构设计不合理,网络设备和软件存在漏洞,容易被攻击者利用进行网络攻击。
为了有效防范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对网络通信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加强网络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
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往往与网络设备和软件的漏洞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网络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评估和测试,及时修补漏洞。
加强对网络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密通信数据。
采用加密技术对网络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窃听和篡改。
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用户应加强对自己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选择安全可信的网络服务商和平台。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的防范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网络通信安全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企业应加强对网络通信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个人应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不参与恶意攻击行为。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研究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变化,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
一、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1.1 数据泄露与窃取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数据泄露与窃取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黑客可以通过网络攻击手段,获取到企业或个人重要的隐私信息,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也可能被截获和篡改,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1.2 网络钓鱼与欺诈网络钓鱼是一种利用虚假网站、电子邮件等手段,诱骗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的犯罪行为。
通过伪造合法的提醒或通知,骗取用户的信任,有可能造成用户的账户被盗或者资金被转移的损失。
1.3 病毒与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大隐患,它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感染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破坏系统运行或窃取重要信息。
有时候,这些病毒甚至可以对整个网络造成灾难性的影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1.4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通过对网络系统的攻击,使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其他设备发生故障,或干扰网络的正常运行。
这种攻击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包括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等,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以上这些安全问题都给计算机网络通信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2.1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保障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泄霞和窃取。
目前,很多企业和组织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SSL/TLS加密协议,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多因素认证多因素认证是指在用户登录或者进行重要操作时,需要通过多种认证要素来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性。
浅谈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浅谈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甚至国家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并对个人和企业在日常使用计算机通信时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1. 数据泄露在计算机通信中,大量的敏感数据如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公司机密等被传输和存储。
数据泄露可能由于网络攻击、恶意软件、数据备份失误等原因而发生,导致个人和组织的重大损失。
2. 身份盗窃身份盗窃是一种通过窃取个人身份信息并进行非法使用的犯罪行为。
在计算机通信中,恶意用户可能利用网络漏洞或社交工程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造成不法侵害。
3. 网络欺诈网络欺诈是指通过网络进行虚假宣传、虚假交易或虚假信息传播,诱骗用户误入陷阱。
在计算机通信中,网络欺诈可能以电子邮件诈骗、假冒网站等形式出现,使用户误信虚假信息损失财产。
4.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漏洞、网络协议或安全防护机制的弱点向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的行为。
网络攻击可能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各种恶意行为。
5. 数据篡改数据篡改是指非法篡改、修改或删除数据的行为,可能导致信息的损坏和不完整,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使用可靠的加密技术在进行计算机通信时,我们应该使用可靠的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SSL/TLS协议、PGP加密、HTTPS传输协议等,它们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数据泄露和窃取的风险。
2. 硬件和软件防火墙硬件和软件防火墙可以有效阻止恶意攻击者从外部网络进入自己的计算机系统,阻断潜在的安全威胁。
它们也能够监控数据流量和网络活动,发现并拦截可能的网络攻击行为,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3. 更新和升级软件定期更新和升级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浏览器等软件是保护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必要措施,因为这些软件更新通常包括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漏洞修复,可以为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护。
浅谈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浅谈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通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个人用途到商业应用,从政府机构到军事机密,计算机通信已经成为了信息传输和交流的主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通信的普及和发展,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从安全问题的定义、现状和防护措施三个方面对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一、安全问题的定义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密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取,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可用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
保密性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因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重大损失,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也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二、现状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各种类型的安全攻击层出不穷。
最为常见的安全威胁包括病毒和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和勒索软件等。
病毒和木马是最为常见的安全威胁之一,它们通过在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植入恶意代码,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或者控制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黑客攻击则是指黑客通过网络对目标系统进行攻击,窃取用户的信息或者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合法机构或个人的方式,来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账户密码。
勒索软件则是一种通过加密用户的文件或者拒绝用户的服务,来勒索用户的金钱的恶意软件。
这些安全威胁对计算机通信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防护措施针对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防护措施。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避免被各种安全威胁所欺骗。
用户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判断一条信息的真伪,不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或者点击不明链接。
用户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防护软件,比如杀毒软件、防火墙和加密软件等,来保护自己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管理员还需要对网络运行环境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以保障系统的安全。
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用户还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来进行数据保护,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研究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网络黑客、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不断涌现,给网络通信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1.网络黑客攻击网络黑客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系统进行非法入侵、窃取信息或者破坏系统的行为。
网络黑客攻击多种多样,包括入侵、拒绝服务攻击、木马程序攻击等,对网络通信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2.计算机病毒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的恶意程序,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感染大量计算机系统,严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计算机网络通信陷入混乱状态。
3.信息泄露风险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存在着大量的敏感信息,包括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等,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就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网络通信安全。
4.身份验证漏洞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身份验证是保证通信安全的重要环节,但是存在着身份验证漏洞,造成网络通信系统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5.安全管理不当一些企业和组织在网络通信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当的行为,没有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和措施,导致网络通信系统容易受到攻击和威胁。
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防范意识。
企业和组织应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主动遵循安全规定,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2.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流程和规定,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和权限,加强网络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网络通信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包括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提高网络通信系统对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安全威胁的抵御和防范能力。
试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试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输和存储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
如何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试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1. 病毒攻击病毒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传播的恶意软件,当计算机用户打开感染了病毒的文件时,病毒就开始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和文件,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病毒的攻击会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2.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系统进行非法侵入和破坏,黑客通过网络攻击手段获取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盗取用户的机密信息或者破坏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黑客攻击的危害性极大,通过黑客攻击,不仅会导致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混乱,还会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3.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和文件被泄露出去,导致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遭到泄露。
数据泄露可能是由于系统漏洞和人为因素等引起,严重危害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
4. DDoS攻击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指黑客通过控制大量的“僵尸”计算机,对目标服务器发动大规模的请求攻击,导致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DDoS攻击能够造成严重的网络拥堵和服务不可用,给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重大影响。
二、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1.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加强计算机通信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用户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和文件,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和系统漏洞补丁,有效防范病毒和黑客攻击。
2. 安全技术的应用采用安全技术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全面保护,比如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等手段,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监控和防范,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理。
浅谈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浅谈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
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以及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的防范。
为了保护计算机通信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
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是保护计算机通信安全的重要问题。
数据传输的机密性是指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未授权的个人或系统访问和窃取。
为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使得未经授权的人无法解读数据内容。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
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也是计算机通信安全的重要问题。
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损坏或丢失。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校验和,通过校验和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还可以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对数据进行签名,确保数据的来源可信。
保护计算机通信的可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用性是指保证计算机网络在正常运行时能够提供服务和响应用户请求的能力。
为了保障计算机通信的可用性,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数据冗余备份、网络负载均衡、故障转移和容灾等策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还需要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保护计算机通信的安全。
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
为了防范这些安全威胁,需要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加强网络入侵检测和入侵防护的能力。
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计算机通信安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网络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等手段,全面提高计算机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积极防范和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确保计算机通信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
发表时间:2020-04-03T11:07:44.0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作者:周思广陈威豪冯廷
[导读] 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摘要: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而在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覆盖范围大、信息加密措施不足,导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信息正常交换与处理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策略;
引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主题,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与强大,以及涉及的领域一步步扩大,致使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一些的漏洞,在用户进行信息通信的时候,不法分子极有可能会在其中获得用户的资料,并且从事一些不法的活动,使得人们的财产或是生活遭到一些的威胁,所以对于对于网络通信安全所引起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得犯罪的行为减少。
一、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1、计算机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的人们都开始使用计算机,但是大部分人就计算机的使用而言,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其并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培训,所以并不具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意识与水平。
除此之外,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往往是通用或者是多人使用的情况,并且在使用的时候计算机的或者是关键性的文件都没有进行加密,而这都是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这些漏洞也极易被不法分子出现。
2、外部防护措施不到位
大多数通信设施都在户外,非常可能由于气候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损坏。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于外部计算机网络设备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雷击,一旦发生非常容易出現线路失火的现象,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整个通信系统的瘫痪。
自然灾害造成的安全问题难以避免,虽然在目前大多数外部通信设备中都加入了防雷的设施,但是对于外部设备的检修,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而且大多数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检修并不擅长,内部缺乏对外部系统发生问题时采取的应急方案,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也难以进行及时的解决。
而且通信系统内部之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部分应急预案的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除此之外,部分通信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全处理部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通信工程部门的安全管理缺乏专业性。
3、病毒侵袭
现代人对“计算机病毒”并不陌生,它是一类特殊的、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播的病毒,具有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播性以及感染性等特点。
有的不法分子会将计算机病毒插入人们的计算机程序中,作为一种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从而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乃至瘫痪。
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具备开放性、自由性等特性,所以导致其非常容易遭到病毒侵袭,并且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种类亦在不断翻陈出新,一些新型病毒很难有效防范,这些都给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4、广告骚扰
人们在日常上网的过程中,对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垃圾广告想必并不陌生,除却这些垃圾广告的内容本身恶俗不良以外,还有的不法分子会蓄意用垃圾广告来骚扰他人。
网络宽带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如果被这些垃圾广告占用了大量网络宽带资源的话,将会大大影响人们的上网速度,乃至造成网络崩溃。
再者,还有部分垃圾广告中含有隐藏的木马病毒,一旦点击即有较高的中毒风险。
二、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防范策略
1、对安全技术防护工作予以重视
首先要让人们充分了解和认识到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在三层架构的研发过程中,在表现层和数据层之间添加了业务层,各命令在客户端执行时,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过滤和分析,使客户端能够顺利地接收到安全信息命令,并有效保障后端数据的安全性,进而实现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防护。
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防护也可以采用漏洞扫描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对系统、软件中的漏洞进行扫描,从而及时发现漏洞并进行修复,以高效、及时、快速的安全措施实现对通信网络安全性的维护和保障。
网络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保障内网安全,通过细致地拦截和处理外网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内网可靠、安全运行。
2、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整个防御系统
增加网络安全的资金投入,提升网络人员的综合能力,开发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是现阶段网络安全问题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通过对网络安全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保证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得到稳定的保障,同时可开发网络先进技术,保证网络安全环境的稳定,减少系统漏洞,保证计算机网络使用者的顺利使用。
技术方面的防御措施有防火墙技术、身份验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杀毒技术、计算机加密技术、控制访问、设置访问权限等技术,通过多项技术的层层防御,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攻击拦截在外,保证网络环境的相对安全可靠。
3、采用先进的防病毒技术
随着计算机病毒种类、数量及攻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必须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防病毒技术。
目前,防病毒技术主要可以分为3类:一是病毒预防技术,其原理是动态研判和行为规则评判;二是病毒检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病毒特征、关键词以及传染方式来检测病毒;三是病毒清除技术,其原理是对病毒进行清理、消除及粉碎。
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将这3种防病毒技术相结合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防范。
4、强化设备养护
通讯网络部门在保证外部安全在前提下,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指导,建立完善的外部设备养护部门。
在实践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变,因为外部设备的养护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但进行外部养护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养护数据的管理,排查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保证设备养护标准的前提下,也要降低养护的成本,尽可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也要建立完善的修理部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解决,尽快恢复通讯设备运营。
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相关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应聘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注重其学历水平和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际工作之前要展开有效的培训,使工作
人员了解其中的内容,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条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带来一系列方便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其内部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明确,维护网络安全问题不止要在技术上还要在人为的管理上都要强化。
在因为计算机网络而日新月异的今天,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有利之处,利用合理的制度手段,将影响计算机的安全因素控制到最低。
总之,在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洪增,耿超娟.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4):32-33.
[2]朱涛.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的安全防范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8):206.
[3]王洪飞.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防范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6):193-194.
[4]赵锦才.针对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之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123-125.
[5] 盛洪.分析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探究[J].电子测试,2015(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