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物联网介绍材料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案例分析在物联网领域,中国移动是一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他们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案例,并探讨其对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NB-IoT技术的应用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案例之一是NB-IoT技术的应用。

NB-IoT是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低成本、广覆盖的无线通信技术。

中国移动在2016年率先推出了NB-IoT商用网络,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推广。

通过NB-IoT技术,中国移动成功解决了传统物联网技术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电量消耗高、成本昂贵、信号覆盖不足等。

在水表、电表等传统领域中,NB-IoT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可以长时间工作,大幅度节约了能源成本。

同时,NB-IoT技术还扩大了物联网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除了NB-IoT技术,中国移动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探索中,引入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家庭设备可以通过语音或者图像指令进行操作,实现了智能家居的智能化管理。

这种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三、5G技术的应用在物联网领域,5G技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在物联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移动积极推进5G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通过5G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延迟时间大大降低。

这为物联网设备的实时传输和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5G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车辆定位和交通信息共享,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数据安全技术的保障在物联网领域,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注重物联网数据的安全保障。

2024物联网介绍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物联网介绍ppt课件完整版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物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万物互联,实现人、机、物三元世界的融 合;二是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应用;三是 平台化,构建开放、共享的物联网平台,促进产业生态的发展。
挑战
物联网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安全问题、标准问题、隐私问题等。同时,随 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加 强技术研发和法规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这些挑战。
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场景,如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等。
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发展趋势
分析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如边缘计算、 智能物联网等方向。
0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探讨
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挑战
恶意攻击与入侵
物联网设备可能受到黑客 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系 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漏洞与缺陷
由于技术发展迅速,部分 物联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 和缺陷,容易被攻击者利 用。
跨域安全风险
物联网涉及多个领域和场 景,不同领域的安全风险 可能相互交织,加大整体 安全威胁。
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方案设计
端到端加密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始终加密,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泄露。
数据存储加密
采用强加密算法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 窃取。
创新型企业案例分享
华为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在物联网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丰富的 实践经验。其创新的NB-IoT技术和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阿里云
阿里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构建物联网云平台,为各行业提供全面的 物联网解决方案。其ET大脑和城市大脑等创新产品,推动了物联网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 入应用。

物联网对中国移动的意义和挑战

物联网对中国移动的意义和挑战

物联网:对中国移动的意义和挑战作者:徐劼来源:《信息化建设》2010年第08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建宙为物联网下过定义: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

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

同时,王建宙总经理提出了物联网具备规模性(只有具备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和流动性(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以及安全性(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个特点。

“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目前正处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的初始阶段,多个国家都在花巨资深入研究,中国在该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是国际标准制定方之一。

快速突破规模产业化的瓶颈技术,抢占制高点,是最紧要的。

物联网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发展有助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土安全,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有助于我国抢占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制高点。

物联网与未来移动通信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主要在于社会基础与技术基础。

一方面,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靠信息技术进步,包括信息收集技术(RFID、传感器等)、信息传输技术(有线、无线、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等),物联网的发展又必须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业务开发整合、运营支撑能力的平台。

企业参与物联网是推动其发展的坚实力量,同时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中国移动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不管是出于社会责任还是企业责任都要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更是推广具有战略意义的TD技术的重大契机。

物联网已正式列为国家战略,并补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而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其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不但使人际通信更上一层楼,也为物体之间的对话即物联网创造了条件。

中国移动NB-IoT发展介绍

中国移动NB-IoT发展介绍

企业、个人客户
CCMP连接管理平台
通信管理 安全管控
生命周期 管理
智能诊断
资费管理 eSIM管理
账单管理
自动化
规则
API
“通信管理“模块新增NB-IoT管理: 终端节电设置、终端上报事件订阅、终 端上报事件查询
PSM计数器 TAU参数 最大连接时间
节电 设置
NB-IoT终端
终端待机时间长
覆盖距离广
159
164
166
频点位置:900MHz上部署NB-IoT
中国移动NB-IoT网络低功耗优化
基于芯片/模组/终端功耗性能评测,针对节电功能不支持、待机电流高、参数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进行面向低功耗的 端到端优化,典型NB-IoT业务续航优于GSM
优化NB-IoT功耗性能及业务续航
功耗性能显著提升,例如:PSM功能从产业不支持优化到现在的 3μA,待机电流从6mA降低到1mA以内
PSM 待机(2.56s) eDRX (20.48s) 数据传输
当前NB-IoT芯片功耗性能(mA)
海思120
0.0034 0.99 0.24
39-147
高通9206
0.0087 2.08 1.22
72-375
中兴微N7100
0.0023 1.79 0.57
67-307
MTK 2625
0.0034 0.37 0.13
NB-IoT安全及设备认证进展
发布《NB-IoT安全白皮书》
利用网络认证能力,设计实现端到端物联网安全认证方案,为 物联网设备认证体系做好储备
• 从安全需求、安全架构和安全能力三个角度出发 ,推动产业链在蜂窝物联网安全领域达成一致

移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

移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

移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近年来,移动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它为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为很多企业带来了商机。

本文将从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两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移动物联网。

一、移动物联网的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物联网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因其智能化、便利性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智能家居主要包括家庭影音、安防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多个系统,通过WiFi、蓝牙、ZigBee等多种通信协议,可以实现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控制等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

2.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城市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城市。

例如,在交通领域,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技术解决交通拥堵、提高安全性。

在环保领域,可以通过监测大气、水质、噪音等指标,实现智能环保。

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远程医疗、一键呼叫急救等功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 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精细化程度的农业。

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灌溉、施肥、除虫等情况,并进行实时的控制。

同时,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进行精准的农业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移动物联网的技术特点1. 多种通讯方式与传统的物联网技术相比,移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通过蜂窝网络、蓝牙等无线通信手段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互,还可以通过WiFi、NFC、ZigBee、LoRa等多种通信协议,扩大了物联网应用的范围。

2. 高可靠性移动物联网技术中的通信协议和网络架构都是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而设计的。

例如,在物联网的通信中,使用了一种类似于TCP的协议——MQTT,它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3. 数据安全性在移动物联网技术中,数据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移动物联网简介

移动物联网简介

在战略规划方面,各国都出台了和物 联网、智慧城市等密切相关的规划和计划 ,并为之投入大量财力。 在网络基础方面,移动网络是各国重 点建设的网络基础内容,已不仅是固定网 络(光纤)的配套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 ,移动网络已经成为和固定网络并行甚至 更为流行的网络。
在技术研发方面,物联网核心技术及 核心标准的研发已经在各国快速展开,其 中很多涉及移动化的技术。 在应用模式方面,物联网的发展正在 演化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和运营模式,其中 移动化的发展模式显得较为突出,在部分 领域已经取得了市场认可和积极回应。
移动物联网简介
信息工程系
2013.7
移动物联网研究和应用现状
移动物联网技术发展概况
移动物联网技术架构 移动物联网应用实例
移动物联网研究和应用现状
移动物联网是基于移动手持设备的物联 网技术和应用,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让所
有的东西都联系起来,关键要有三个必要
条件:感应处理终端,传输通道,控制处
• 移动物联网技术架构
移动物联网典型体系架构分层描述
应用层
提供丰富的基于物联网的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目标 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信息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 解决方案集 关键在于行业融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成本高质量的解决 方案、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开发 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是物联网三层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的部 分 关键在于为物联网应用特征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协同感知的网 络 感知层是实现物联网全面的感知的核心能力 是物联网中包括关键技术、标准化方面、产业化方面亟待突破的 部分 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更全面的感知能力,并解决低功耗、小型 化和低成本的问题
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物理对象,实现

中国移动业务介绍

中国移动业务介绍

中国移动业务介绍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众多业务和丰富的产品线。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的主要业务进行介绍,包括基础通信服务、增值业务、移动支付等方面。

一、基础通信服务中国移动提供的基础通信服务包括语音通信、短信和彩信等。

作为移动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通信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和彩信,满足日常的沟通需求。

二、增值业务中国移动还提供各种增值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增值业务:1. 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国移动提供多种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移动上网、手机流量套餐等。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上网冲浪、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应用、观看在线视频等。

移动互联网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和娱乐空间。

2. 移动支付中国移动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平台——和包支付。

用户可以通过和包支付进行手机支付、充值、转账等操作。

和包支付已经与各大银行、电商平台和服务商合作,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

3. 云服务中国移动提供云存储、云计算等云服务,方便用户存储和共享文件、进行数据备份、运行云应用等。

云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实现了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共享。

4. 物联网中国移动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联网应用及相关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平台连接和管理各种设备,实现智能家居、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应用。

5. 健康医疗中国移动致力于推动移动健康医疗服务,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健康管理等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平台方便地获取医疗信息,管理个人健康状况。

三、企业服务除了为个人用户提供各类业务,中国移动还为企业用户提供专业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无论是企业通信、数据传输还是移动办公等,中国移动都能够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客户在通信和信息化方面的需求。

四、国际业务中国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海外开展业务。

首次发布物联网TD模块 中国移动“四个统一”推进物联网

首次发布物联网TD模块  中国移动“四个统一”推进物联网
志 强 表 示 , “ 感 知 层 , 们 将 增 加 一 在 我 些 新层次 , 加 一 些标准 化 的终端 : 增 在 网络层 , 的原 则是 要充 分利 用 已 大 有 的2 3 G、 G网络 , 对 物 联 网 做 一 些 针 增 加 和 改 动 在 业 务 层 , 们 会 对 物 我 联 网进 行 特 殊 的 终 端 控 制 , 供 计 费 提
圆 关 新 注 闻
Com m u iat sW o l e l nc i on r W eky d
首次发布物联网1 1 ]
让 应 用 开 发 更 加 便 捷 : 四是 物 联 网 第 模 块 的统 一 , 现 相 关 应 用 的 低 成 本 实
化 和 广 泛 推 广。
其 中, 于 统一 的 体 系架 构 , 对 杨
块 创 新 性 地 设 计 了 针 对 无 线 机 器 通
信 的W M M P( i e s M a hn o W s r el c ie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庆 表 示 ,“ 市 管 理 、 境 管 理 和 交 通 城 环
管 理 将 成 为 重 点 发 展 方 向 ”, 院 副 该
Ma hD rt c 1通 信 协 议 , 现 了 c ie P o o o ) 实 机 器 之 间 的 互 联 互 通 ,同 时 还 将 该 协

覆 盖 质 量 将 会 得 到 进 一 步 提 升 , 们 我
希 望利用现代技 术为物联 网注入 新 的 血 液 , 强 融 合 网 络 互 联 的 稳 定 性 和 增 可 靠 性 ”, 时 还 提 出要 “ 强 物 联 网 同 加
产 业 链 合 作 , 立 以市 场 需 求 拉 动 产 建 业 发展 的机 制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