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小鸟在空中飞行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它前内的速度是(

无法确定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为宣传低碳生活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

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

,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

,那么曝光时间最长为( )

为参照物。

,所测铅笔的长度

图4

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

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

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840?km

(1

(2

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参考答案

1.C解析:这位同学相对于铁轨、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路边的树位置都是变化的,即

相对于它们都是运动的;若选车窗为参照物,他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

2. C 解析:选项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

运动;选项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选项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选项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

3. C 解析:物体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故选C。

4. C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

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路程比小明大,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时间t=8?s时,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υ===5?m/s,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选项D错误。

5. D 解析:8?h到12?h汽车的速度为0,说明汽车是静止的,因此选项A正确。5?h到8?h

汽车共行驶了3个小时,速度为90?km/h,其路程s=υt=90?km/h×3?h=270?km,所以选项B正确。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选项C正确。汽车在2?h至4?h 之间速度最快,为120?km/h,约为33.3?m/s,选项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

6. C 解析: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小芳相对于自己骑的自行车位置不变,相对

于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是以小芳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

7. C 解析:3?min=180?s。选项A,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m,则汽车的

速度υ=≈1?m/s,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400?m,则汽车的速度υ==≈2?m/s,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小很多,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υ=≈11?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10?000?m,则汽车的速度υ=≈56?m/s,合201.6?km/h,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大了,所以选项D错误。

8. 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υ=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

等。选项C正确。

9. D 解析: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υ=km/h=36?km/h,小张速度36?km/h。

所以三人速度相等。选项D正确。

10. A 解析:6?min?30?s=390?s,根据题意得=,即,所以跑道的周长s2=×390?s=390?

m。选项A与此数值最接近。

11. C 解析:由s=υt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选项A正确。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选项B、D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几倍,时间也增大几倍,比值不变,选项C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2. B 解析:汽车速度υ=36?km/h=10?m/s,物体与所成像的长度之比为:=200,则0.1?mm

所对应的距离s=200×0.1?mm=2×10-2?m,则最长曝光时间t==2×10-3?s=?s,即曝

光时间不得超过?s。选项B正确。

13.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站台解析:小明以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与对面向

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他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14.1?mm 3.30?cm 解析:题图中最小刻度值为1?mm,铅笔长度L=5.30?cm-2.00?cm=

3.30?cm。

15.43.2 s 解析:通过正桥所用时间t==43.2 s。

16.测量值真实值使用规则读取记录避免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

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7.解析:由公式得,故。

18.甲乙解析:在题图甲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s,即小球甲运动

了?s;题图乙中只有3个时间间隔,小球乙运动的时间为?s。所以小球甲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球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小球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球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19.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 2 解析: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

能超过5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t==2?h。

20.匀速直线速度解析:由题图可知,甲物体速度不变,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

体速度不断增大,乙物体做加速运动。在第3?s末,甲和乙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

21.(1)4.84 (2)6.25 (3)5.19 解析:(1)前6.2?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所以平均速度

是:υ=≈4.84?m/s;(2)后20?m内用的时间为t=7.7?s-4.5?s=3.2?s,所以平均速度为:υ==6.25?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υ=≈5.19?m/s。

22.答:(1)先数出30张物理课本内文纸;(2)使用刻度尺测出30张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

h;(3)计算出每页纸的厚度h′=。

23.(1)甲车向东行驶;甲车静止不动;甲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2)乙车向西运动且

车速大于风速。

解析:由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

(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

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

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如果车速小于风速,小旗子还是会刮向西方。

(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小旗子会

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如果车速大于风速,小旗子会刮向东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