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曝光法

合集下载

第7讲区域曝光法总结

第7讲区域曝光法总结

第7讲区域曝光法总结区域曝光法是一种照片曝光技术,通过对照片中亮度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曝光来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区域曝光法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应用和优势。

首先,区域曝光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照片中不同区域的亮度进行曝光调整。

通常情况下,照片中会存在亮度差异较大的区域,例如明亮的天空和暗淡的地面。

单一曝光的照片往往无法同时捕捉到所有区域的细节,可能会出现过曝或者欠曝的问题。

区域曝光法通过区分这些不同区域并对其进行独立的曝光调整,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结果。

区域曝光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区域:在拍摄时,应注意寻找有明显亮度差异的区域,例如天空和地面、明亮的背景和暗淡的主体等。

这些区域将成为我们进行曝光调整的依据。

2.进行测光:通过相机的测光功能,可以分别测量不同区域的亮度。

可以选择点测光或者矩阵测光来获取准确的测光数据。

3.设置曝光补偿:根据测光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曝光补偿。

对于较亮的区域,需要进行欠曝,减少曝光时间或增大快门速度;对于较暗的区域,则进行过曝,增加曝光时间或减小快门速度。

4.拍摄照片:完成曝光调整后,即可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可以重复进行曝光调整和拍摄步骤,直到获得满意的照片效果。

区域曝光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风景摄影和高动态范围(HDR)摄影。

在风景摄影中,通过区域曝光法可以更好地捕捉到天空和地面的细节,避免了曝光不均的问题。

对于高动态范围摄影,区域曝光法可以通过合成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从而获得更宽广的亮度范围和更丰富的细节。

区域曝光法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曝光方法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平衡的曝光结果,避免了部分区域过曝或欠曝的问题。

其次,通过区域曝光法可以更好地捕捉到细节,从而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观赏性。

此外,区域曝光法也为后期调整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后期处理和修复。

然而,区域曝光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需要进行多次曝光调整和拍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摄影经验和时间。

区域曝光法——精选推荐

区域曝光法——精选推荐

区域曝光法基本上说,有两个技术问题困扰着认真的摄影者。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胶片得封合适的曝光量。

用一张曝光严重不足或曝光严重过度的底片,很难印出一张满意的照片。

所谓的“平均”跟光法是靠不住的,而分级多次拍摄(括号曝光法)又不能保证整个胶卷中的每一张都能得到正确的曝光。

区域曝光法可以教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使用任何一种反射或入射式测光表,你就每次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准确的曝光量。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反差太强或太弱的景物,怎样才能拍出适合于印放的底片。

摄影者在拍摄现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光照环境,胶片及冲洗药品制造厂商提供的说明对于处理这些环境来说是很不够的。

区域曝光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是教给你按一定规则来调整胶片显影时间以控制底片的反差。

实际上,你将会认识到,为了每次都能制作出效果理想的底片,胶片的曝光和显影是唯一需要控制的两个变量。

如果区域曝光法的全部作用就是每次都能准确地拍下各种各样的被摄对象,这对众多的摄影者来说确实大有好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就都变成了高级自动照相机。

事实上,“目视预想”[简称预想]这个区域曝光法的基本内容,把区域曝光法变成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创作工具。

使摄影合获得高度灵活的创造性以及对摄影过程的控制能力。

(目视预想的含义是把被摄对象想象成最终印出的照片。

这意味着在拍摄前就能够知道拍摄结果)。

区域曝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音乐是将未加工的声音合理编排,这种编排使连贯的旋律得以被创造和记录下来。

区域曝光法则是以实用的观点对感光测定学-----研究光与感光材料相互作用的学科进行提炼而形成的一套简单易行的工作方法。

正如一个会识谱的演奏者能够演奏任何曲谱----不管是爵士乐还是古典音乐一样,区域曝光法也能让摄影者用各种创作方式来表现他所看到的景物。

区域曝光法的基本成分是一个“视觉标尺”,我们称其为区域标尺(或灰色梯度尺、灰色级谱)。

使用这把标尺摄影者能够想象并实测出正常反差、低反差及高反差拍摄对象之间的差异。

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网友举例讲解

亚当斯区域曝光法-网友举例讲解

对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有兴趣或感觉纳闷的同学进来。

老败给你讲讲,保证和你在别处看到的不一样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如雷贯耳已经n年了。

不知出于啥原因,或许是年轻人对权威的逆反吧,十几年来从未提起兴趣去了解一下。

直到已不再年轻的前几天,Tommy又提起了这个,才决定去了解一下。

Google一搜才发现,这么大名鼎鼎的理论,能找到的中文讲解竟都是些互相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狗屁。

貌似没人能用中文讲清楚,更没人能说出来它在数码时代的今天能有什么指导意义。

中文资料没帮助,看英文的吧。

怎么搜索资料呢?关键词:区域曝光理论, 直译r egional exposure theory,google里还真有个把中国人这样说。

可显然,这中国人发明的,英语里没这一说。

没辙,搜Ansel Adams 吧。

这才知道这个被中国人赋予了这么一个高深名称的理论在英文里叫The Zone System。

其原始的发明人叫Fred Archer(注意不要和Frederick S cott Archer,1813-1857,另一位对摄影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Fred Archer 对The Zone System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了这个0到10区(级)的灰阶(见下面)。

0区是近死黑,几乎全部光线都被吸收。

10区是近死白,几乎全部光线被反射。

其余的区在中间,每区都比前一区光线反射多一倍(翻番),1区与9区相差256倍。

中间的那个第5区光线反射率是18%,叫作中央灰,简称中灰。

Fred Archer另外的贡献是建立了光圈(F)档位系统,并且把光圈档位用这0-10区灰阶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一系统已经成为工业标准沿用至今,被我们每个爱好摄影的人所熟悉。

说到这里,The Zone System的基本概念部分已经讲完。

没啥新鲜玩意嘛!都是摄影理论的入门知识。

亚当斯呢?这关亚当斯什么事呢?没有亚当斯,这套系统就是一个工业标准,普通摄影者并无绝对必要了解这一知识。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又被称为区域曝光法或分区曝光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的科学测光方法。

这种方法由美国著名黑白风光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在上世纪中前期提出,已经成为了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的核心是将一幅照片上的影调分为10个区,这10个区代表了从最暗(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到最亮(相纸的底色——白色)的所有可能的亮度级别。

这个理论中的"区域"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范围。

每区域相当于被摄体亮度和底片曝光中一档光圈之差。

拍摄时,可以利用曝光表测量区域的亮度,从而得到标准的曝光参数。

在实施区域测光法时,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目标和想要的效果,来调整相机的曝光,以让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达到预想的亮度区域。

例如,如果想要暗部的细节更丰富,或者亮部的细节不受损失,摄影师可以相应地调整光圈的大小。

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每一个区域就像不同的音节,对影调的把握有似对和弦的把握。

这也是亚当斯精通音乐,会弹得一手钢琴的原因。

这种科学的显影曝光法为摄影师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控制影调的方式,以满足在不同表现目的和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调整和控制影调的需求。

有关摄影的知识点

有关摄影的知识点

有关摄影的知识点1、(1)中国最早“⼩孔成像”原理(2)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写景物。

2、(1)1825年,法国N.约瑟夫.尼埃普斯曝光(2)1826年,法国《鸽⼦窝》第⼀张实景曝光时间8⼩时(3)1837年,法国达盖尔《画室》(4)1839年,法国达盖尔(画家、物理学家)发明银版摄影摄影术由此诞⽣。

1839.8.19,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会以上,法国巴黎国⽴天⽂台台长阿拉贡作摄影术报告,正式宣布摄影术诞⽣。

(5)H.巴亚尔拍摄的《溺⽔者⾃拍像》是世界上第⼀幅“有感⽽发”的摄影作品。

(6)W.H.P.Talbot(塔尔博特)“负⽚”——“正负⽚”也称“卡罗式摄影法”。

(7)J.F.W.Herschel(赫谢尔)硫化硫酸钠⽤作定影剂溶解银盐。

(8)George Eastman 伊斯曼发明柯达机。

(9)Leitz莱兹发明了莱卡相机。

摄影与绘画的异同1.影与绘画同属于造型艺术,都是⽤画⾯来表现2.绘画叫做“笔画”,摄影叫做“光画”3.从表现⼿法上看,绘画是加法艺术,摄影是减法艺术。

摄影的过程拍摄对象→⽤光照相机浅影摄影的分类1拍摄内容分⼈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物摄影、⼴告与静物摄影。

2拍摄环境分舞台摄影、航空摄影、⽔下摄影、夜景摄影。

3职业性质分⼯业摄影、农业摄影、商业摄影、教育摄影、军事摄影、体育摄影。

摄影的概念(⽤光描绘)1概念(1)从艺术⾓度,根据摄影者的构思,利⽤各种技法对客观世界的在创作。

(2)从技术⾓度,根据拍照者的意图利⽤各种技术⼿段将三维空间的景物成像并记录在⼆维平⾯上的技术。

为什么要摄影摄影就是把⼈们⾁眼看到和某些看不到的影像记录下来,是⽤⼈眼视觉的延伸与拓宽。

摄影的特征是什么?1.摄影术是⼀种视觉信息的传播媒介。

2.摄影的瞬间常驻性。

瞬间:最富于孕育性的哪⼀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以这⼀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玛格男图⽚社1946年成⽴,在法国巴黎发起⼈有卡蒂埃—布勒松、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佑和⽐尔.范迪维尔。

区域曝光法

区域曝光法

区域曝光法“区域曝光法”(也有称“分区曝光法”)是指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一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预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区域曝光法各区域定义一、深暗区域:区域0到区域2区域0:照片上一片漆黑。

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雾外,没有任何密度,是底片上的透明部分。

区域1:相对于0区略有影调,但没有细节和质感。

在照片上看似同0区一样黑,但并排在一起时有区别。

区域2:照片上初步显示出一点细节的区域。

影像的最暗部分影调,如黑色布料和很暗的阴影等。

二、中间区域(质感区域):区域3到区域7区域3:这是第一个充分显示质感的暗部区域,也称为重点暗部。

如深色的树叶、棕色头发和蓝色牛仔裤等。

区域4: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部。

在日光中拍摄人物的正常阴影部影调。

区域5:呈中灰调(反射率18%)。

如较浅的天空较深的人物皮肤、灰色的石头和正常影调的木头等。

区域6:。

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的正常影调。

分区曝光法拍摄技巧

分区曝光法拍摄技巧

分区曝光法拍摄技巧分区曝光法是摄影中⼀种⾮常重要的曝光控制技巧,特别是在复杂的照明环境下。

它能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掌握照⽚的明暗分布,从⽽获得理想的画⾯效果。

本⽂将详细探讨分区曝光法的原理、应⽤和拍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重要的摄影技术。

⼀、分区曝光法的基本原理分区曝光法,也称为区域曝光,是⼀种将拍摄对象按照明暗分布划分为若⼲个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的明暗程度分别进⾏曝光的拍摄⽅法。

这种曝光⽅法的核⼼思想是,通过精确控制每个区域的曝光量,以达到理想的光影效果。

⼆、分区曝光法的应⽤场景分区曝光法主要应⽤于具有较⼤明暗反差或复杂光线环境的拍摄场景,例如⻛光摄影、夜景摄影、⼈像摄影等。

在这些场景中,由于光线条件复杂,传统的曝光⽅法很难获得理想的画⾯效果,⽽分区曝光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问题。

三、分区曝光法的拍摄技巧1.确定分区:⾸先,摄影师需要对拍摄对象进⾏仔细观察,根据其明暗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若⼲个区域。

⼀般⽽⾔,将拍摄对象划分为三个区域:最亮区域、中间调区域和最暗区域。

2.分别曝光:根据每个区域的明暗程度,摄影师需要分别设定曝光参数。

对于最亮区域,⼀般选择过曝⼀些的曝光参数;对于最暗区域,则选择⽋曝⼀些的曝光参数;中间调区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选择。

3.曝光补偿:在分区曝光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曝光补偿进⾏调整。

如果某个区域的曝光不⾜或过度,需要相应地进⾏增曝或减曝。

4.后期处理:由于相机传感器和镜头等因素的限制,照⽚可能存在⼀些细节上的不⾜或失真。

因此,在拍摄完成后,摄影师需要进⾏必要的后期处理,如调整对⽐度、饱和度、锐度等参数,以获得更加完美的画⾯效果。

5.实践与反思: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分区曝光法。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以提升⾃⼰的拍摄技巧。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分区曝光法的实际应⽤,让我们通过⼀个案例进⾏分析。

假设摄影师正在拍摄⼀个夜景⻛光,画⾯中包含星空、⽉亮和地⾯景物。

安塞尔·亚当斯 风光摄影界的宗师

安塞尔·亚当斯 风光摄影界的宗师

图丨安塞尔 · 亚当斯 文丨刘翠霞 刘永明资深玩摄影的人,没有不知道Ansel Adams (安塞尔 · 亚当斯,1902-1984)的。

他可谓是风光摄影界的宗师,其开创的“区域曝光法”至今都被很多摄影师广泛运用。

他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风光摄影家、摄影教育家、自然环境保护者,也是主张“纯摄影”的“f/64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Ansel Adams1902年2月20日,安塞尔·亚当斯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一个上层家庭。

亚当斯是家中独子,其名源于伯父安塞尔·伊斯顿。

1700年代,亚当斯家族从爱尔兰移民新英格兰,后期移民到美国。

在亚当斯的一生中,关于童年的记忆是最惨烈的。

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亚当斯的鼻梁被砸断,因未及时得到矫正,鼻梁断裂的伤痕伴随着他的一生。

少年时代,他开始学习钢琴,这也让他在后期的人生职业规划中,一直在钢琴家或摄影师间摇摆不定。

14岁时因健康问题,暂停学习钢琴,与父母同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

这个时期,他用父母赠予的一台柯达布朗尼箱形相机拍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始终对约塞米蒂倾注着“百看不厌,百拍不烦”的感情,每年都要专门来这里拍照。

以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为题材的作品成为其经典的黑白摄影作品中最著名的系列。

因为喜欢登山,让他在风光摄影界成为收获者亚当斯喜欢登山,在1919年前后他加入了山脉俱乐部,且终身未曾脱离这个组织。

这是一个致力于保护自然风景和资源的社会组织。

加入这个组织,让亚当斯有了更多可拍摄的素材,为他今后的摄影事业发展,起到了便利作用。

26岁时,在山岳协会纪念馆担任兼职管理员的亚当斯,被派任为国立公园的摄影师。

但此时,亚当斯创作的风景照片,并不惊艳,甚至还十分呆板。

这让他十分苦恼,却找不到根源所在。

直到两年后,他遇到了摄影家保罗·斯特兰德才豁然开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曝光法”各区域定义
深暗区域区域0
照片上一遍漆黑。

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
雾外,没有任何密度。

是底片上的透明部分。

区域Ⅰ
相对于0区略有影调,但没有细节和质感。

在照片
上看似同0区一样黑,但并排在一起有区别。

区域Ⅱ
照片上初步显出一点细节的区域。

影像的最暗部分
影调,如黑色布料和很暗的阴影等。

中间区域(质感区域)区域Ⅲ
这是第一个充分显示质感的暗部区域,也称为重点
暗部。

如深暗部的树叶、棕色头发和蓝色牛仔裤等。

区域Ⅳ
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部。

在日光中拍摄人
像的正常阴影部影调。

区域Ⅴ
呈中灰调(反射率18%)。

如较浅的天空、较深的人
物皮肤、灰色的石头和正常影调的木头等。

区域Ⅵ
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的正常影调。

如石
头、阳光下雪景的阴影等。

区域Ⅶ
最后一个有质感的细节的区域,也称为重点亮部。

如较浅的人物皮肤、浅色衣服和侧光照射的雪景等。

明亮区域区域Ⅷ
带有质感的白色。

如人物皮肤的高光部、白色的墙、
白纸和白色雪景等。

区域Ⅸ
接近纯白色,没有细节和质感。

用聚光型放大机将
小规格底片放大,照片呈纯白色,接近Ⅹ区。

区域Ⅹ呈纯白色。

画面明亮,有反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