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
平面不规则结构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分析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 类型
03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 影响因素
04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 分析方法
05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 优化设计
06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 工程实践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类型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定义
平面不规则结构是指在平面上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结构。 它们可以是任意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平面不规则结构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它们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离散元分析法的局限性:计算量大, 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进行计算
边界元分析法
边界元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边界积分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 适用于求解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应力、位移和应变等问题 边界元分析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边界元分析法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结构分析、流体力学等
解析法
解析法是一种通过数学方法求解问题的方法 解析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平面不规则结构 解析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解析法可以提供精确的解,但可能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温度对结构稳定 性的影响:温度 升高,结构稳定 性降低,容易发 生变形和破坏
温度对结构耐久 性的影响:温度 升高,结构耐久 性降低,容易发 生老化和腐蚀
温度对结构安全 性的影响:温度 升高,结构安全 性降低,容易发 生火灾和爆炸
施工误差
测量误差:测量工 具、测量方法、测 量人员等因素导致 的误差
材料误差:材料质 量、材料尺寸、材 料性能等因素导致 的误差
施工难度:不规则 结构的施工难度和 施工技术要求
材料选择:选择合 适的材料以满足不 规则结构的力学性 能和美观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不规则问题的分析与抗震措施

之二十二,也高过了20%。
塔楼结构平面图勘察设计条件下的弹性时程以及不屈服,借助SATWE做出具体的验算以及分析;验算弹塑性静力的时候使用了EPDA,按照斜向以及水平作用正交对指标进行了计算。
3.2结果(1)分析周期。
无论是SATWE计算,还是GSSAP计算,都可以有如下所得:周期1、2都是平动的,周期3是扭转的。
比较扭转周期以及第1平动周期,二者之间的比值小于0.85这个限值,为0.807。
平动周期在两方面行比较接近,也就是运动性能没有很大的差距。
(2)水平位移。
不同水平荷载的条件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即使在最大的条件下,也符合规范的具体要求。
(3)抗剪承载力值和层间刚度的比值。
伴随楼层增加,本建筑物的侧向高度呈均匀状态的减小。
不同工况条件下,规范的具体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刚度最小的为首层刚度,和上一层相比,首层的刚度仅仅是其上一层的79%,和上面三层对应的平均刚度相比,首层的高度是平均水平的84%;在抗剪承载力方面,首层也是最小的,是其上一层剪承载力的95%,符合规范对应的具体要求。
(4)反应谱法其余主要计算结果。
计算时所选振型数满足规范要求,剪重比均大于1.6%,可不另作楼层地震剪力调整。
刚重比大于1.4,可通过整体稳定验算,且由于该值大于2.7,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框架所承担的最大倾覆弯矩比例小于50%,底层框架承担的倾覆弯矩为45.6%,说明本工程结构布置的剪力墙数量较为合理,两程序在底部剪力及底部倾覆弯矩较接近,说明其计算结果可互相印证。
(5)弹性时程分析。
计算时选取了1条程序所提供的二类场地人工波数据以及2组天然波数据,经比对该3组波的计算结果,均符合《高规》3.3.5条要求。
(6)验算Pushover,中震和大震条件下的不屈服性能。
计算的过程中,大震推覆验算是依据X、Y向展开的。
结果告诉我们:推覆性能点在所有方向上对应的层间最大位移角应该要比限值小,这样结构体系能够在大震的情况下,具有抗震的功效。
PKPM平面不规则结构

x 1
By 2 ry
y 1
Bx 2 rx
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
位移比 1
4
B 2r
B:垂直于地震方 向的楼面宽度
3
2 1
r:形心与转心在 垂直于地震方向 的距离
r 0.5B 1.0B 1.5B 2.0B 2.5B
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
控制位移比
1 . 2 时,相当于
r 0 . 50 B
控制转心与形心的距离
楼层位移比:竖向变化规律
笔者推导了规则单塔楼 偏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 在偶然 比公式 :
( ) 1
F ( )
20 LeEI 11 H GJ
2
F ( )
2
11 ( 3 ) 2 (
3
10 20 )
(0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弹性楼板6
主要用于 转换厚板
考 虑 楼 板 的 几 种 方 式
• 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
• 采用壳单元
适用范围
• 主要用于厚板转换层、板柱体系
注意 • 普通结构中应用,会减小梁的配筋结果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弹性楼板3
通过楼面调整消除凹凸不规则或楼 板不连续,基本方法两种: • 合法:增设楼板(拉板、拉梁或阳 台板、空调设备平台板)
• 分法:设缝分割为若干规则子结构,
低矮的弱连廊采用滑支座等
结构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 连续的调整
• 合法:红色的拉板或蓝色的设备板
结构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 连续的调整
• 分法:设防震缝或滑动铰支
楼层位移比:如何进行立面控制
超限高层建筑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的判定及专项审查

超限高层建筑平面及竖向不规则判定及可行性论证重庆市设计院邓小华内容提要一、超限专项审查范围及管理二、平面规则性的判定三、竖向规则性的规定四、山地建筑结构的嵌固五、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六、结束语一、超限专项审查范围及管理1.适用范围:高层建筑工程: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它民用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工程2.管理程序: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申报。
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意见申报。
管理机构:重庆市建委。
审查机构:重庆市或全国超限高层审查专家委员会。
一、超限专项审查范围及管理3.直接报送全国超限审查专家委员会的项目: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
高度超限且平面或竖向特别不规则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其它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4.由市主管,组织全国超限审查委员会专家和市超限审查委员会共同审查的项目:高度超限且平面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度超过《高规》规定的B级高度且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平面规则性的判定1.平面规则性限值的规定:楼层扭转位移偏大,根据其数值大小,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扭转周期比较大,按一般高层和B级高度建筑结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高层建筑两大类分别判定为特别不规则。
根据结构平面凹进、凸出的尺寸较大,或结构平面中部两侧收进的总尺寸较大,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角部重叠的结构平面,如其重叠面积较小,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楼板有效宽度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比值较小,或开洞面积较大,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洞边板净宽较小时,判定为特别不规则。
楼板开洞后任一方向的净宽较小时,判定为不规则。
错层大于梁高时,判定为不规则。
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超过其连接宽度较多时,判定为不规则。
二、平面规则性的判定2.平面规则性判定的步骤:外形判定:包括平面凹进与凸出,中部两侧收进,角部重叠,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等。
谈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谈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纲:1.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和优劣2.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3. 案例分析: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成功案例4. 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革新和发展趋势5. 建筑专家在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角色和责任一、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和优劣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是指其躯体平面处于不规则形状,因此其结构设计多具有复杂性、独特性、适应性等特点。
这一设计方式通常会产生很多截面不同的构件,同时在楼层的高差和局部结构的特殊需求方面,更具挑战性,因而需要某些特殊技术来解决或优化。
在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已有技术和材料以完成复杂结构是其优劣势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平面不规则的建筑更有可能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与更高的价值。
然而,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更高的价值对于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同时当建筑的性能成为最终结果的决定因素时,实现功能性强大的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是有挑战性的。
二、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这些建筑中使用的构建材料和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这会使设计师需要思考如何在保证建筑结构刚性的同时减轻建筑负荷和提高建筑耐用性。
其次,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通常存在多层结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更为复杂的结构系统,以使结构在各个方向和层间均保持平衡,从而满足建筑高度和形态上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成功案例1. 中国塔中国塔位于中国澳门,由金蝶集团楼盘开发,其中一代表了现代建筑技术和极具视觉效果的设计。
这座塔楼平面不规则,拥有七个角,折叠的外墙设计对建筑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采用了高强度钢材,以确保建筑的刚性,同时将塔楼与外部性能进行了协调,实现了平衡和稳定性。
这种结构设计提供了在紧凑空间内最大化底层商务区域的足够空间的可能性。
超限高层建筑平面及竖向不规则的判定及专项审查

超限高层建筑平面及竖向不规则判定及可行性论证重庆市设计院邓小华内容提要一、超限专项审查范围及管理二、平面规则性的判定三、竖向规则性的规定四、山地建筑结构的嵌固五、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六、结束语一、超限专项审查范围及管理1.适用范围:高层建筑工程: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它民用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工程2.管理程序: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申报。
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意见申报。
管理机构:重庆市建委。
审查机构:重庆市或全国超限高层审查专家委员会。
一、超限专项审查范围及管理3.直接报送全国超限审查专家委员会的项目: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
高度超限且平面或竖向特别不规则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其它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4.由市主管,组织全国超限审查委员会专家和市超限审查委员会共同审查的项目:高度超限且平面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度超过《高规》规定的B级高度且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平面规则性的判定1.平面规则性限值的规定:楼层扭转位移偏大,根据其数值大小,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扭转周期比较大,按一般高层和B级高度建筑结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高层建筑两大类分别判定为特别不规则。
根据结构平面凹进、凸出的尺寸较大,或结构平面中部两侧收进的总尺寸较大,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角部重叠的结构平面,如其重叠面积较小,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楼板有效宽度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比值较小,或开洞面积较大,分别判定为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
洞边板净宽较小时,判定为特别不规则。
楼板开洞后任一方向的净宽较小时,判定为不规则。
错层大于梁高时,判定为不规则。
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超过其连接宽度较多时,判定为不规则。
二、平面规则性的判定2.平面规则性判定的步骤:外形判定:包括平面凹进与凸出,中部两侧收进,角部重叠,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等。
基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不规则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基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不规则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摘要:现阶段,我国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不断兴起,在针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平面不规则等相关问题,对于问题的根源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然后提出和落实更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以此确保该类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为整体工程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
基于此,下文重点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平面不规则的相关问题以及处理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平面不规则问题;处理措施引言从实践情况可以看出,在针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不规则的设计内容,在平面不规则设计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水平方向上因为不规则结构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心测力,这对于结构的抗侧力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然后切实提出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以此确保高层建筑结构更加安全稳定,有更加良好的施工效能。
1.基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不规则问题的分析通常我们所称之为的高层建筑主要指的是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在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针对有些建筑来说,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定程度的不规则的情况。
针对此类情况而言,需要着重做好不规则设计工作,例如,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竖向布置不规则设计等相关内容,针对平面不规则设计而言,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在平面不规则结构方面有比较典型的体现方式,首先是扭转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其中包括扭转位移比大于1.2的结构及任一层的偏心率大于15%或相邻层质心水平距离大于相邻层中该方向较大边长的15%。
其中扭转位移比大于1.2,主要指的是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两端抗侧力构件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最大值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
其次,是建筑结构平面轮廓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通常情况下这类建筑的不规则设计主要指的是平面的长度和窄度都超过既定的标准,由此导致整个平面结构凹陷进去,而凸出来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又太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楼板局部的连接不够持续稳定,没有连续性或者凹凸情况并没有呈现出均匀规律的状态,不够规则,进而导致楼板局部缺乏应有的连续性,对于工程的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平面、竖向不规则结构综述

马那瓜 中央银行大厦
结构是均匀对称的,基本的抗侧力体系包 括4个L形的桶体,对称地由连梁连接起来, 美洲这些连梁在地震时遭到剪切破坏,是整个结 构能观察到的主要破坏。 银行分析表明:1.对称的结构布置及相对刚强的 联肢墙,有效地限制了侧向位移,并防止了 明显的扭转效应;2.避免了长跨度楼板和砌 体填充墙的非结构构件的损坏;3.当连梁剪 切破坏后,结构体系的位移虽有明显增加, 但由于抗震墙提供了较大的侧向刚度,位移 量得到控制不规则,极其容易造 成结构扭转脆性破坏,严重者甚至导致整个结构倒塌。 1972年南美洲马那瓜地震中,两幢高层建筑的震 害程度截然不同,其中十五层的中央银行大厦因抗侧力 构件不对称布置而发生倒塌,而采用对称外框内筒结构 的十八层美洲银行大厦却只受到轻微破坏.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
平面太狭长
L/B>6 (抗震设防烈度6,7度) L/B>5 (抗震设防烈度8,9度)
凹进太多
l/Bmax >0.35 (抗震设防烈度6,7度) l/Bmax >0.30 (抗震设防烈度8,9度)
凸出太细
l/b >2.0 (抗震设防烈度6,7度) l/b >1.5 (抗震设防烈度8,9度)
弹性板
竖向(立面)不规则的类型
• 侧向刚度不规则 •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 楼层承载力突变
立面不规则的判定
• 侧向刚度不规则 楼层承载力突变 • • 楼层刚度比
K(i)<0.7K(i+1) 或者 K(i)<0.8[K(i+1)+K(i+2) +K(i+3)]/3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 立面收进
开洞面积At大于楼面面积A的30%:At>0.3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动为主 扭转为主
混合振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样的局部平动振型对应的周期 不能作为验算周期比的素材, 要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以获得整体平动振型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后变成整体平扭振型
➢位移比与转动中心的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
B:垂直于地震方 向的楼面宽度
4 3 2 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r:形心与转心在 垂直于地震方向
的距离
r 0.5B 1.0B 1.5B 2.0B 2.5B
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
转动中心 CR
楼面形心CS r=2.5B
转角 3.44 123.47 91.85 4.10 140.25 92.42 0.27 57.47 91.58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0.98 ( 0.98+0.00 ) 0.02 0.06 ( 0.02+0.04 ) 0.94 0.96 ( 0.00+0.95 ) 0.04 0.97 ( 0.96+0.01 ) 0.03 0.06 ( 0.03+0.02 ) 0.94 0.62 ( 0.00+0.62 ) 0.38 0.99 ( 0.99+0.00 ) 0.01 0.05 ( 0.02+0.04 ) 0.95 0.97 ( 0.00+0.96 ) 0.03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 弹性楼板3
主要用于 板柱体系
• 面内刚度无限大,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
• 采用板弯曲单元
➢ 适用范围
• 面内刚度很大,又不可忽略面外刚度的结构
• 板柱体系、板柱剪力墙体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凸出太细
➢ l/b >2.0 (抗震设防烈度6,7度) ➢ l/b >1.5 (抗震设防烈度8,9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
平面太狭长 凹入太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凸出太细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
狭长平面实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楼板局部 大开洞造 成的明显 的薄弱部 位应定义
弹性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何定义弹性楼板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楼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整层定义弹性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如何定义弹性楼板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何为“第一”, “第二”, “第N” 振型? 有几个 “振幅零点” 就是第几阶振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
第三振型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何谓振型
的“阶”?
一
阶
振
型
实
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 及调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1.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 扭转不规则 • 凹凸不规则 • 楼板局部不连续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扭转不规则
扭转不规则
➢ 单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超过1.2
扭转特别不规则
➢ A类高层建筑:单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 超过 1.5,或者Tt/T1>0.90
➢ 弹性膜
主要用于楼面凹凸不 规则、楼板不连续、
大开洞结构
• 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面外刚度为零
• 采用平面应力膜单元
➢ 适用范围
• 要考虑面内刚度,可以忽略面外刚度的结构
• 多数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大开洞 结构,均可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楼板模型的使用逻辑:总结
在不采用等代杆系时,楼板可如下考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主要用于
➢ 弹性楼板6
转换厚板
• 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
• 采用壳单元
➢ 适用范围
• 主要用于厚板转换层、板柱体系
➢ 注意
• 普通结构中应用,会减小梁的配筋结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多塔 楼 之间 的 连廊 应 定义
➢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 结构的设计
➢ 刚性楼板假定
在楼板规则的多 数工程中应用!
• 面内刚度无限大,面外刚度为零
➢ 适用范围
• 楼板面内刚度足够大的工程,但板厚 较小(<150mm)
➢ 梁刚度放大
• 以此近似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
用户建模时所采用的坐标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Y
X
沿结构刚度主轴方向的第一侧振周期示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 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 续结构的调整和设计
➢合法 ➢分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 主体结构
• 如何定义弹性板 • 关注有效质量系数
凹 凸 不 规 则 平 面 实 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
凹 凸 不 规 则 平 面 实 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楼板局部不连续
一般不规则
➢ 有效宽度Be小于典型宽度B的50%:Be<0.5B
➢ 开洞面积At大于楼面面积A的30%:At>0.3A
:
IF( 厚板转换层 )THEN
实
弹性板6
际
ELSEIF(板柱体系、板柱抗震墙体系)THEN
工
IF(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THEN
程
弹性板6
可
ELSE 弹性板3
ENDIF
按 照
ELSE
本
IF(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THEN
逻
弹性膜(板较厚时用弹性板6)
辑
ELSE
对
刚性楼板假定(板较厚时用弹性板3)
号
ENDIF 路漫漫其修远兮,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何为扭转为主?
• 整体振动 • 扭转成分超过80%
➢何为平动为主?
•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整体振动 平动成分超过80%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振型 周 期 1 1.4541 2 1.3492 3 1.1973 4 0.4985 5 0.4653 6 0.3877 7 0.2381 8 0.2182 9 0.1699
➢笔者建议,仅对于楼面标高高于结构主体 总高度1/4的楼层,才按照规范限值控制 其位移比;对于地下室以及楼面标高不高 于结构主体总高度的1/4的楼层,可以不 必控制其位移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楼层位移比:如何进行立面控制
• 控制1/4总高处的位移比小于1.5相当于控 制顶层位移比小于(1+0.5/3.68)=1.136
若经分、合二法调整未果,或受到客观 条件限制不能作此类调整,则须对此类 不规则结构采用更为严格的方法进行基 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设计要点如下: ➢主体结构设计:中震弹性设计 考虑弹性楼板; 偶然偏心、双向地震取不利; 位移角及承载力均作小震、中震双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何定义弹性楼板
何谓振型
的“阶”?
二
阶
振
型
实
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何谓振型
的“阶”?
三
阶
振
型
实
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
➢周期比验算中所用到的周期Tt,Tx1,Ty1,均为 “第一”,不应取其余。
➢“第二”,“第三”,乃至于“第N”均为不可取。 ➢X,Y应理解为结构的刚度主轴,一般不同于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扭转效应与周期比
• 结构的地震扭转反应与两个因素有关:一 是偏心率,二是周期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
结构相对扭转反应 偏心率 周期比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结构周期比:扭转效应与周期比
• 结构扭转效应随周期比的变化曲线
周期比接近1.0时,扭 转效应出现峰值
• 控制1/4总高处的位移比小于1.4相当于控 制顶层位移比小于(1+0.4/3.68)=1.109
• 控制1/4总高处的位移比小于1.2相当于控 制顶层位移比小于(1+0.2/3.68)=1.054
• 如此看来,这个控制已经足够严格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结构周期比
• 扭转效应与周期比的关系 • 如何选取Tt,Tx1,Ty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B
B
B
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