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工艺的设计

合集下载

聚丙烯酰胺乳液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乳液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乳液生产工艺聚丙烯酰胺乳液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建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溶液制备、乳化和包装等步骤。

原料准备是生产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第一步。

常用的原料包括丙烯酰胺单体、溶剂、聚合引发剂等。

其中,丙烯酰胺单体是聚丙烯酰胺乳液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乳液的质量。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质的丙烯酰胺单体,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接下来是溶液制备的步骤。

在制备聚丙烯酰胺乳液的过程中,需要将丙烯酰胺单体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同时,需要添加聚合引发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溶液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乳液的质量稳定。

乳化是生产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乳化过程中,需要将溶液通过高速搅拌或者超声波处理等方式进行乳化处理。

乳化过程中,溶液中的丙烯酰胺单体在搅拌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微小的乳液颗粒。

此时,可以适当调整乳化剂的用量和乳化时间,以获得所需的乳液粒径和分散度。

最后一步是包装。

在生产过程中,聚丙烯酰胺乳液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塑料桶、铁桶等。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乳液的密封性和防震性,以确保乳液的质量不受影响。

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溶液制备、乳化和包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质量要求,以确保乳液的质量稳定。

聚丙烯酰胺乳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于促进纺织、造纸、建材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可以提高乳液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年产500吨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设计

年产500吨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设计

年产500吨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设计年产500吨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工艺设计简介: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在化工、纺织及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设计了一种年产量为500吨的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

以下是该工艺的详细描述。

1. 原料准备:首先,准备聚丙烯酰胺聚合所需的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丙烯酰胺单体、引发剂、溶剂和稳定剂。

质量优良的丙烯酰胺单体需经过蒸馏或其它纯化工艺,确保纯度达到要求。

2. 反应器配置:选择适当的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

常见的反应器类型包括加热搅拌反应器、高压反应器等。

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能需求和反应的热力学特性。

3. 反应条件控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是重要的工艺参数。

根据研究文献和实验数据,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

一般来说,聚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可在80-120°C的温度下进行,压力在1-5 MPa范围内。

4. 引发剂选择:选择合适的引发剂促进聚丙烯酰胺聚合反应。

常用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氢、硫酸铵、过硫酸钾等。

引发剂的选择要考虑其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聚合反应控制:始终控制反应进程以确保高聚合度和理想的产率。

通过连续添加丙烯酰胺单体和引发剂进入反应器,维持反应物浓度的恒定,同时及时移除产生的副产物。

6. 聚合物处理:完成聚合反应后,对产生的聚合物进行处理。

一般步骤包括溶剂回收、固体分离和干燥,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聚丙烯酰胺产品。

7. 产品包装和贮存:对聚丙烯酰胺产品进行包装和贮存。

根据产品性质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并确保贮存条件符合要求,以防止质量的变化。

8. 设备维护和安全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

总结:以上是一种年产量为500吨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工艺设计。

通过合理的原料准备、反应器配置、反应条件控制、引发剂选择、聚合反应控制、聚合物处理等步骤,可达到高产出和符合质量要求的聚丙烯酰胺产品。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一、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1.原料准备:聚丙烯酰胺的合成需要经过聚合反应,常用的原料有丙烯酰胺单体、过氧化铵等。

在反应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交联剂和共聚剂等辅助材料。

2.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单体和其他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设置反应温度和压力。

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单体中的碳链进行聚合,形成长链状的聚合物分子。

3.接枝反应: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可以通过接枝反应来增加其交联度。

接枝反应是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添加交联剂或加热处理,使聚合物之间发生交联,并形成交联网状结构。

4.过滤和干燥:将反应物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碎片和杂质。

然后通过蒸发、减压等方法将其干燥,得到成品聚丙烯酰胺。

二、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工艺1.水处理: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和饱和性能,可以通过形成絮凝物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包括絮凝、沉淀、过滤等。

2.油田开发:聚丙烯酰胺可以被用作驱油剂,并且能够提高原油的开采率。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包括注入、混合、分析等。

3.土壤改良:聚丙烯酰胺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生长率。

土壤改良工艺包括施用、灌溉、覆盖等。

4.纸浆和纸张工业:聚丙烯酰胺用作纸浆和纸张的添加剂,可以提高纸张的质量和强度。

工艺包括混合、搅拌、浆料处理等。

综上所述,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接枝反应、过滤和干燥等步骤。

其应用工艺涵盖了水处理、油田开发、土壤改良、纸浆和纸张工业等领域。

这些工艺不仅提高了产品性能,还广泛应用于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设计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设计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设计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如水处理、石油开采、纺织、造纸等。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设计是实现高质量产品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设计,包括原料选择、反应工艺和产品后处理等方面。

首先,聚丙烯酰胺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聚合反应、固液分离和产品干燥。

在原料选择方面,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

这两种原料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

在原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原料的纯度和价格等因素,以便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其次,聚合反应是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步骤。

聚合反应通常使用离子聚合法进行,可以选择自由基聚合或阴离子聚合。

自由基聚合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但产品的分子量分布较宽。

阴离子聚合法的优点是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度、得到分子量较窄的聚丙烯酰胺。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聚合效果。

另外,固液分离是将反应体系中的溶液和聚丙烯酰胺固体分离的过程。

固液分离可以采用机械过滤、离心沉淀或水洗等方法进行。

在固液分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分离效率和产品损失。

通常,可以采用多级过滤或离心分离等方法,以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最后,产品的后处理是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产品的后处理通常包括干燥和包装。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以防止产品质量的降低。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储存寿命。

综上所述,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原料选择、反应工艺和产品后处理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实现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油田、水处理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增稠剂作用、悬浮剂作用、防泥剂作用和沉降剂作用等特性。

本文将介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及其紧要的应用领域。

一、合成工艺1. 原材料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原材料紧要是丙烯酰胺和化学稳定剂。

其中丙烯酰胺是合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紧要原材料,稳定剂可以加添材料的稳定性,提高合成效率。

2. 合成步骤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紧要包括聚合反应、中和反应和干燥等步骤。

实在的步骤如下所述:1.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和化学稳定剂按确定比例混合后,加入聚合反应器中,同时加入适量的水作为反应介质。

将反应介质升温至70℃左右,并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2.中和反应:聚合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需要经过中和反应处理。

此时,需要加入确定量的碱性物质(如乙醇胺和氢氧化钠等)来中和反应液中的酸性物质。

接着,将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升温至80℃左右,持续搅拌,并调整PH值。

3.干燥:经过中和反应处理后的反应物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得到稳定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在干燥过程中,可以选择接受自然晾干或真空干燥两种方法,最后获得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二、紧要应用领域1. 油田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优秀的增稠剂,在油田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被添加到扩大井眼的泥浆中,以加强泥浆的黏度和流动性,从而实现削减渗漏、稳定井眼、削减阻力等目的。

2. 水处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中也有侧紧要的应用。

它可以被用作污水处理中的絮凝剂和沉淀剂,以清除水中的颗粒和悬浮物,达到净化水质和回收重金属离子等目的。

此外,在工业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3. 其他领域在化妆品、食品工业、纺织印染等领域中,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也有侧紧要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被用作口红、润肤霜、奶乳等产品的稳定剂和乳化剂,提高其质地和品质。

此外,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还可以被用作纺织印染助剂,提高纺织品的染料吸附性和抗静电性。

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docx

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docx

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 1)理论基础丙烯酰胺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酰胺:O引发剂HH2C C C NH 2CH 2CH nC ONH 2丙烯酰胺在醇或吡啶溶液中,经强碱催化剂如烷氧钠的作用下,经阴离子聚合反应则生成聚β-丙酰胺。

O碱H2 C C C NH2CH2 CH2 CONHH阴离子聚合反应n工业生产中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以生产聚丙烯酰胺,所用的自由基引发剂或引发剂来源种类甚多,包括过氧化物、过硫酸盐、氧化-还原体系、偶氮化合物、超声波、紫外线、离子气体、等离子体、高能辐射等。

工业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主要是溶液聚合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此外也有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固相聚合的报道。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为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时,聚合热为 kJ/mol 。

相对来说放出的热量甚大,因此水溶液聚合法中如何及时导出聚合热成为生产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其次一个问题是如何降低残余单体含量。

因为丙烯酰胺单体毒性甚大,为了减少其危害性,特别是用于水质处理时对残余单体的含量要求低于%。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将聚合反应得到的高粘度流体或凝胶转变为固体物,即干燥脱水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自由控制产品分子量。

丙烯酰胺于 25 o C, pH=1 时链增长速率常数k p与链终止速率常数k t分别为(±)×104和(±)× 106 Lmol-1 s-1,与动力学链长成正比的 k p/ k t1/2 =±,此数值甚高,所以不存在链转移时,聚丙烯酰胺可获得平均分子量超过2×107的产品。

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可能产生交联生成不溶解的聚合物,当聚合反应温度过高时,此现象更为严重。

理论解释认为歧化终止生成的聚合物端基具有双键,参与聚合反应或发生向聚合物进行链转移所致。

此外引发剂过硫酸盐与聚丙烯酰胺加热时也会导致生成凝胶。

有人研究了工业产品聚丙烯酰胺的含氮量,发现含氮量低于理论值,认为这是由于分子内脱 NH3生成酰亚胺基团所致。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首先,聚丙烯酰胺的生产需要合成单体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在石油化工行业有广泛应用。

丙烯酰胺的合成通常采用蒸馏法,首先将合成氨和丙烯腈混合,然后通过催化剂加热反应,生成丙烯酰胺。

该反应过程需要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以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率。

接下来,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单体转化为聚丙烯酰胺高分子聚合物。

聚合反应可以采用自由基聚合或离子聚合两种方式。

在自由基聚合中,通常采用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等自由基引发剂,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进行反应。

离子聚合通常使用离子引发剂,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以控制聚合度、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的性质。

聚合反应完成后,需要对聚丙烯酰胺进行后处理。

主要包括干燥、粉碎、筛分等工艺。

干燥工艺可以采用烘箱或真空干燥器,将聚合物中的水分去除。

粉碎和筛分可以将聚合物固化成颗粒状物料,方便后续的包装、贮存和使用。

最后,对聚丙烯酰胺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质量检验包括分子量测定、固体含量测定、离子杂质测定等项目。

包装可以采用塑料袋、桶或纸箱等方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聚丙烯酰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在选择催化剂和溶剂时,应尽量选择环境友好、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工艺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总结而言,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丙烯酰胺单体合成、聚合反应、后处理和质量检验。

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质量监控,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聚丙烯酰胺产品,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求。

聚丙烯酰胺工艺设计

聚丙烯酰胺工艺设计

第一章概述1.1 聚丙烯酰胺简介1 .1 . 1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PAM在结构上最基本的特点是:(1分子链具有柔顺性和分子形状的易变性。

(2)分子链上有与丙烯酰胺单元数目相同的侧基——酰胺基,而酰胺基具有高极性、易形成氢键和高反应活性。

这些结构特点赋予了 PAM许多极有价值的应用性能。

乳酰胺基的高极性使PAM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其水凝胶亲水而不溶与水;柔顺的长链使PAM水溶液具有高粘性和良好的流变性能;酰胺基极易与水或含有-0H基团的物质(天然纤维、蛋白质、土壤和矿物等)形成氢键,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酰胺基的高反应活性可使PA 術生出很多变性产物,拓宽了他们的应用范围。

1 .1 .2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发展PAM在 1893年由实验室制得。

1954年在美国实现产业化生产,初期得产品仅室单一得非离子型PAM不久开发了碱性阴离子型PA和阳离子型PAMPAS良的水溶性、增稠性、絮凝性能和化学反应活性的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丙烯酰胺单体由丙烯腈经硫酸催化水合制取。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合日本开发了丙烯睛铜催化水合法, 1985年在日本又有丙烯睛生物酶催化水合法问世。

我PAM产品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1962年上海珊瑚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套PAN生产装置,生产PAMC溶胶产品,用于矿产品处理和石油钻采工业。

随后又开发了辐射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和水溶液聚合法生产 PAM干粉。

由于在油气田开采和三次采油中的大量应用,以及在污水处理和造纸等方面的用量增加,我国PAM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

自 1994年自主开发的生物酶法制丙烯酰胺工业化获得成功及随后的 2.5万吨/年丙烯酰胺示范性工业生产装置的建成,以及 1995年法国NS公司5万吨/年 PAN生产装置后,我国PA啲产量和质量都油了很大的提升。

近10年来我国PAN发展迅速,现成为世界生产大国,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生产规模已达国际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酰胺粉体工艺设计 (2万吨/年)
答辩人:王莹 班级:高材0904 学号:090103111 指导老师:张小博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结 构 框 架
第二章 原料、产品的 物理及化学 性质 第三章 生产流程简述
第四章 工艺计算及主 要设备选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一、概述
PAM在结构上最基本的特点是:(1)分子链具有柔顺性和分子形状的易变性。 (2)分子链上有与丙烯酰胺单元数目相同的侧基——酰胺基,而酰胺基具有 高极性、易形成氢键和高反应活性。这些结构特点赋予了PAM许多极有价值的 应用性能。乳酰胺基的高极性使PAM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其水凝胶亲 水而不溶与水;柔顺的长链使PAM水溶液具有高粘性和良好的流变性能;酰胺 基极易与水或含有-OH基团的物质(天然纤维、蛋白质、土壤和矿物等)形成 氢键,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酰胺基的高反应活性可使PAM衍生出很多变性产 物,拓宽了他们的应用范围。 据美国咨询公司TranTech公司分析,2009年全球PAM生产能力为9l万吨/年, 美国、日本、欧洲是聚丙烯酰胺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 能力的85%。其中25%在西欧。 我国PAM产品的开发起步较晚,1962 年上海天原化工厂建成第一套PAM生产装 置, 生产水溶胶产品。1995 年, 国内PAM生产厂家有60 多家, 其中多数为规 模较小的乡镇企业, 技术水平低, 产品分子量低, 一般为500~800 万, 难以 满足消费者对高分子量产品的需要。1995 年底, 大庆石油管理局从法国SNF 公司引进的5万t/aPAM生产装置投产, 生产高分子量产品( 分子量为1500 万) , 特别是近几年, 胜利油田以及法国SNF 公司在我国泰兴所建企业相继建成 投产,使我国PAM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有了大幅度提高, 产品质量符合油田注入聚合物驱采技术的要求。
[16] Desmet G., Baron G.V., J. Chromatogr. A, 855, 57-70 (1999) [17] Desmet G., Baron G.V., Anal.chem.72,2160-2165(2000) [18] Desmet G., Vervoort N., Clicq D. , Baron G.V.,J. Chematogr.A,924(2001)111-122 [19]Desmet G., Vervoort N., Clicq D. ,Huau A., Gzil P., Baron G.V., J. Chematogr.A,948(2002)19-34 [20] Clicq D. , Vervoort N., Vounckx R., Ottevaere H., Buijs J., Gooijer C., Ariese F., Baron G.V., Desmet G., J. Chematogr.A,979(2002)33 [21] Vervoort N., Clicq D. , Baron G.V., Desmet G., J. Chematogr.A,987(2003)33-48 [22] Clicq D. ,Yjerkstra R.W., Gardeniers J.G.E., Vanclen BERG A., Baron G.V., Desmet G., J. Chematogr.A,1032(2004)185 .[23]Clicq D. , Vervoort N.,Ransom W., De tandt C., Baron G.V., Desmet G., Anal Chem., Acta 507(2004)79 [24] Clicq D. , Vervoort N.,Ransom W., De tandt C., Ottevaere H., Baron G.V., Desmet G., Chem. Eng. SCi., 59(2004)2783 [25]Pappaert K., Biesemans J., Clicq D.,Vankrunkelsven S., Desmet G., Lab. Chip.,5(2005)1104 [26] Fekete V., Clicq D. , De Malsche W., Gardeniers J.G.E., Desmet G., J. Chematogr.A, 1130(2006)151 [27] Vankrunkelsven S., Clicq D. ,Cabooter D., De Malsche W., Gardeniers J.G.E.,Desmet G., J. Chematogr.A, 1102(2006)96-103 [28] Fekete V., Clicq D. , De Malsche W., Gardeniers H., Desmet G., J. Chematogr.A, 1149(2007)2-11
计算过程如下:
包装工段物料衡算列表4-6如下:
4.2热量衡算
反 应 釜
经计算得: 1.热量衡算: 搅拌放出的热量:7.1kw 单釜一次聚合AM的总热量:14.13t 聚合热 q=1537.2kJ/kg 聚合放出的总热量为 QPAM=21720.636kJ 洪峰换热量Q峰 =56550.159kJ/h 2.设备选型: 椭圆形封头与圆筒对接时受力最好,应力分布较好,因 此我们选择标准的椭圆形封头。 在釜体内部设置了四组蛇形内冷管,内冷管在釜体内起 挡板作用,以增加搅拌的紊流效果,以增加釜体内介质 的循环次数,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更好的满足工艺需 求。
二、 原料、产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2.1主要原料有丙烯酰胺、纯水、引发剂。
① 丙烯酰胺:分子量:71.08;形态:片状晶体;密度:1.22kg/L;熔点84.5℃;沸点: 125℃;蒸汽压:9.33×10-5Pa;蒸汽密度:2.46(空气=1);聚合热:81.51kj/mol;闪 点138℃;平衡含水量:1.7(g水/kg干PAM)。 ② 水:密度:998.1kg/批;比焓:209.3kj/mol;比热容:4.74×103j/(kg.K);热导率: 64.8×102w/(m.K);黏度:549.4×106Pa.s;表面张力:676.9×104N/m。 ③ 引发剂:白色柱状或粉状结晶,易燃;熔点105℃;不溶于水,遇热分解放出氮气和有 机氰化物。
丙烯腈+(水催化剂/水) →合 →丙烯酰胺粗品→闪蒸→精制→精丙烯酰胺 在反应完成后生成的聚丙烯酰胺胶块经切割、造粒、干燥、粉碎,最终制得聚丙烯酰胺 产品。 3.3主原料:单体——丙烯酰胺;溶剂——水;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生产原理:采用水溶液均聚的方法,使聚丙烯酰胺、水和引发剂等在配料罐中配料,泵 至聚合釜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得粘稠胶液,再通过研磨、水解、研磨、干燥、筛分获得 最终产品。 3.4车间设备采用露天与厂房内布置相结合原则。其中罐区、尾气烟囱,空气过滤采用露 天布置,其他全部采用厂房内布置。
三、 生 产 流 程 简 述
3.1工艺路线的确定 3.2生产流程简述 3.3车间概况 3.4车间组成 3.5生产制度 3.6安全防护措施
3.1根据产物结构,从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反应机理中 确定选择出自由基聚合,同时考虑自由基聚合所用原料、引发剂、传热、物料输送、产 物溶解、操作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水溶液聚合实施方法。该工艺路线包括了自由基 形成和链增长过程;由于水溶剂存在要考虑水分的干燥。要获得阴离子型聚合物须进行 碱性NaOH水解;操作方式为连续操作。 3.2具体流程工艺如下:
2.2 PAM物理及化学性质 2.2.1 PAM的结构 PAM在结构上最基本的特点是:(1)分子链具有柔顺性和分子形状的易变性。(2)分子 链上有与聚丙烯酰胺单元数目相同的侧基—酰胺基,而酰胺基具有极高的极性、易形成氢 键和高反应活性。 2.2.2 PAM的物理性质 密度:1.302g/cm3;临界表面张力:35~40mN/m;玻璃化温度:188℃;软化温度:210℃。 2.2.3 PAM的性能 PAM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其水凝胶亲水而不溶于水;高黏性和良好的流变调节性; 酰胺基极易与水或含有—OH基团的物质形成氢键,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酰胺基的高反 应活性可使PAM衍生出很多变性产物。
感谢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3.5全装置以班为单位,每班工作6小时,每6小时为一批。 考虑装置的大修,采用年开工时为350天。 全装置主要采用连续操作方式,局部采用间歇操作方式。
一次研磨物料衡算列表4下:
计算过程如下:
二次研磨物料衡算列表4-4如下:
干燥工段物料衡算列表4-5如下:
参考文献
[1]杨基和、蒋培化主编,〈〈化工工程设计概论〉〉,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8月第 一版 [2]赵德仁,张慰盛主编,〈〈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6月第 二版 [3]陈昀主编,〈〈高聚物合成工艺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4]严瑞宝主编,〈〈水溶性聚合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 [5]谭天恩、窦梅、周明华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 月 [6]化学工业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化工设备标准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年 [7]赵军主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8]张福远,〈〈化工机械基础〉〉,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年 [9]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编,〈〈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 [10]侯文顺主编,〈〈化工设计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5版 [11]方道斌 郭睿威 哈润华等编著,〈〈丙烯酰胺聚合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4月第一版 [12]马沛生主编,〈〈有机化合物实验物性数据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第一版 [13]王延吉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4版 [14]刘道德等编著,〈〈化工设备的选择与设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邝生鲁主编,〈〈化学工程师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