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公告

合集下载

蒙自盆地水文地质分析

蒙自盆地水文地质分析

蒙自盆地水文地质分析2.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0八队云南个旧661000摘要:蒙自坝是云南省六大坝子之一、红河州乃至滇南最大坝子。

蒙自断陷盆地的中北部位于一级流域南盘江流域与红河(元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云南南洞地下河流域的中上游。

本文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蒙自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盆地内工程建设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关键词:水文地质;蒙自盆地蒙自盆地是由湖沼相沉积物形成的湖积平原,盆底为不规则圆形,面积253平方公里,海拔在1281-1350米,相对高差10米以为,地表平坦,盆地边缘地带高出中部5-20米,盆地中部发育有长桥海和大屯海两个天然湖泊,湖容量分别为5366和4340万立方米,主要靠大气降水汇集补给。

盆底覆盖层厚度一般100-300米,个别地区厚达700-800米,盆地底部为碳酸盐岩地层。

盆地周边山区一般海拔1300-1700米,蒙自盆地东部西北勒山海拔1700-2239米,盆地南部山区海拔1700-2505米,海拔最高点为盆地西南部的莲花山山峰,海拔2505米,最低点为蒙自盆地的长桥海,海拔1281米。

1.蒙自盆地区域地质条件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蒙自断陷盆地主要受南北向蒙自东山、北西向古山两条断裂控制,并沿断裂带由南向北呈串珠状分布。

盆地东部边缘发育大庄-蒙自东山断层、黑龙潭断层,盆地底部发育老燕子-雨过铺断裂、灰土地-大郭西断裂、永宁-长冲断裂3条第三系以后发育的隐伏断裂,盆地东南部发育龙骨塘-吉米-南汗大断裂、大黄塘-补机白断裂、马家寨-寸吉母白断裂、水田断裂,盆地的南西部发育有北西向的古山断裂。

盆地东部边界与开远-鸣就石洞大断裂基本一致,多由具压性结构面的逆冲断裂组成,起着阻水和分水的作用。

地貌上具两级平台,北东高,南西低,高差200-500米,该断裂构成南洞暗河与六郎洞暗河两大水文地质单元的地表水、地下水分水岭;盆地西南的边界条件与个旧东山、五子山复式背斜轴向基本一致,花岗岩为三叠纪个旧组岩溶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底板,构成地下分水岭;盆地的东南边界条件与鸣就弧形构造北缘他次邑-楚子冲断裂基本一致。

地灾评估报告【范本模板】

地灾评估报告【范本模板】

目录1、前言 (2)1.1、任务由来 (2)1.2治理区概况 (2)1.3目标及任务 (7)1.4项目区工作概况 (8)1.5、勘查工作执行的技术规范 (9)1.6、勘查工作概况 (10)2、地质环境条件 (11)2.1 气象水文 (11)2.2地形地貌 (14)2.3地层岩性及岩土体工程特 (14)2.4、地质构造与地震 (17)2.5水文地质特征 (21)2.6、不良地质作用 (24)2.7人类工程活动 (27)3、泥石流沟特征分析 (27)3.1泥石流沟概况 (27)3.2暴发频率 (33)3.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4)3.4、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 (35)3.5、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分区 (35)4、结论与建议 (36)4.1、结论 (36)4.2、建议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1、前言1.1、任务由来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

5级地震,地震对鲁甸县及其周边县份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共造成108.84万人受灾,8。

09万间房屋倒塌,617人死亡,对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曲靖市会泽县等部分村庄房屋、道路、公共基础设施、水力设施、农田等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震后鲁甸县县域山地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区内原沟谷流域内因地震破坏导致物源的大幅增加,新增多条泥石流,形成区域性震后地震灾害集中、多发区,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危害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经地质灾害主管部门批示,对云南省鲁甸6.5级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进行专项防治。

1.2治理区概况1.2.1交通位置昭通市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的西南部,牛栏江北岸。

位于东经103°09′~103°40′,北纬26°59′~27°32′,距省会昆明市366公里,距昭通市政府驻地27公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西部与会泽、巧家县隔牛栏江相望,鲁甸县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约50km,总面积为1487km2。

云南普者黑成景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特征

云南普者黑成景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特征

云南普者黑成景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特征马铭嘉;张兵;赵晶晶;殷桂仙;越圆【摘要】认为普者黑景区具有独特的亚热带高原岩溶地貌特征,指出持久保存、保护普者黑岩溶水文系统必须遵循的原则.【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0(029)001【总页数】5页(P74-78)【关键词】覆盖型岩溶水;松散保护层;排泄基准面;高原岩溶地貌;云南普者黑【作者】马铭嘉;张兵;赵晶晶;殷桂仙;越圆【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34普者黑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中部,距县城 13km,处广西、云南交界处。

中心景区为典型的中国南方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总面积 165km2,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

研究区属于中国华南褶皱系中的滇东南褶皱带下的丘北广南褶皱束,地貌区划属中国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型、侵蚀溶蚀及溶蚀地区的华南褶皱系、晚古生代及中生代碳酸盐岩系岩溶区、滇东南溶原—峰林高原亚区。

普者黑峰林孤峰湖盆是典型的断陷盆地,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结构。

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浅部,水资源丰富,尤其是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占枯期总资源的68.29%。

由于地形起伏大,高差显著,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属低矿化的重碳酸盐型水。

其北面有石汪向斜山汇水区,南面有高枧槽背斜山汇水区以及 12号暗河补给,东北和西部均有暗河和地表水补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山间湖盆,内部有弯曲河流自北向东南流出,沿途有丰富的地下孔隙-溶隙水、溶洞水补给,是一个水源结构独特、水量丰富的峰林断陷盆地,而其深部则是岩溶化程度低的碳酸盐岩,厚度大,该层位的下部地层有不透水的泥岩、粉砂岩等。

采石场石灰岩矿开发利用方案

采石场石灰岩矿开发利用方案

镇雄县乌峰白石岩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镇雄县乌峰白石岩采石场二00九年十月镇雄县乌峰白石岩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申报单位:镇雄县乌峰白石岩采石场法人代表:编制单位:云南省曲靖中安矿业咨询有限公司资格编号:(云)FMS[2007]07法人代表:赵双才总工程师:陈信项目负责:彭文辉编制人:彭文辉审核:王建华审定:张晓常提交时间:二OO九年十月单位地址:曲靖开发区廖廓南路(农机监理所)联系电话:文字目录1、矿区概述 (1)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1)自然地理 (1)企业概况 (3)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3)2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4)市场需求 (4)产品价格 (5)3、矿产资源/储量概况 (5)地质工作简述 (5)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7)矿产资源/储量 (8)矿床地质工作评述 (9)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0)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 (10)产品方案 (10)5、矿床开采方式 (10)开采范围 (10)开采方式的选择 (10)爆破影响范围的确定 (11)6、露天开采境界和开拓运输方案 (11)露天开采境界的圈定 (11)开拓方式 (12)7、边坡稳定性 (17)8、建设规模的验证 (17)建设规模的验证 (17)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 (18)9、基建工程进度计划及采矿主要设备汇总表 (18)基建工程进度计划 (18)采矿主要设备 (18)10、选矿及尾矿设施 (18)11、公用辅助设施 (19)总图布置 (19)生产设施 (19)供电、供水、供气系统 (20)土建 (20)12、矿山地质灾害评价及预防 (20)13、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及节能 (20)环境保护 (20)安全技术 (23)工业卫生 (24)节能 (24)14、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24)企业组织机构 (2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24)职工培训 (25)15、技术经济简要评价 (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5)成本及费用估算 (26)财务效益分析 (26)不确定性分析 (27)经济效益评价 (27)16、开发利用方案简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30)开发利用方案简介 (30)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30)附图目录附件:1、《云南省镇雄县乌峰白石岩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通知-云国土资勘[2002]1号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通知-云国土资勘[2002]1号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通知正文:----------------------------------------------------------------------------------------------------------------------------------------------------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通知(云国土资勘[2002]1号)各地(州、市)、县国土资源局(地矿行政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发布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0号、以下简称勘查登记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以下简称开采登记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地242号、以下简称转让办法)及有关配套法规、规章,为进一步加强对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的管理,维护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秩序,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保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矿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提出如下要求,望遵照执行。

一、凡在我省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已经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在划定的矿区范围内为本企业的生产而进行的勘查除外)活动必须按《勘查登记办法》依法申请,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取得地质调查证或勘查许可证后方可实施。

承担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备地质勘查资格,持有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

地质调查证和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由国务院、省两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登记发证,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权发证或以其他审批发证替代法定的地质调查证和勘查许可证。

国务院、省、地(州、市)、县国土资源(地矿行政、下同)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工作,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

云南水利基本情况(2001版)2001版1999版一、概况二、水资源三、水利建设50年成就四、“九五”水利建设成就五、“十五”水利规划简况(一)自然地理1.位置、地理特征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广西两省(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缅甸、南部与老挝及越南接壤。

全省国境线长4060km,其中1043km以河为界。

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省是一个山区省份,全省总面积39.4万Km2,山地占84%,高原丘陵占10%,坝子(盆地、河谷)占6%。

境内横断山山脉纵贯滇西,乌蒙山、五莲峰山盘延滇东北。

全省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低相差悬殊,最高点为西北部滇藏交界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在东南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红河出境口,海拔76.4m。

从南到北,平均每公里海拔升高6m。

境内地面起伏不平。

2.气候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干湿分明,水平分布迥异,垂直分带明显,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云南的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日温差相对较大,尤其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而“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的俗语主要在海拔1500~2000米范围内。

云南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省内各地各季起止时间,南北可相差5个月以上,同一时期各地有不同的季节。

如4月滇中尚是春暖季节,滇南已是炎热夏季,滇北高寒山区仍为寒冷冬天。

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则形象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受高原季风气候影响,云南省有明显的雨季、旱季之分,雨季一般在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暴雨频繁,易产生洪涝灾害;旱季一般为11月至次年4月(部分年份可能延迟到6月中旬),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左右,并会出现长时间连续无降水现象,易发生冬、春、夏连旱。

3.行政区划云南省辖16个地(州)市(5个地级市、3个地区、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28个县(市、区)。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2024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2024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20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全面贯彻落实《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 进一步规范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和信息报送工作,不断提升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地质资料管理年报是我国自然资源统计报表制度中的一种的重要统计资料,反映了各地地质资料汇交、利用和保护等情况,各单位均应按要求及时上报管理年报。

年报应包括以下内容:地质资料汇交、保管、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基本业务情况,机构设置、基础设施、人员队伍等馆藏机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下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等。

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统一定名为《XXX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管理年报(XXXX 年度)》;各委托保管单位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统一定名为《XXX委托保管地质资料管理年报(XXXX年度)》。

三、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的统计时间段为编制年度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各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各委托保管单位应当在每年1月15日前,按本通知所附的统计表(见附表)填报统计信息,并向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各油气公司总部上报本年度年报。

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各油气公司总部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完成年报审核盖章,并通过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向部上报。

云南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公告

云南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公告
1980.12
38
1:20万元阳幅(F-48-7)、大鹿马幅(F-48-1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7
39
1:20万金平幅(F-48-8)、河口幅(F-48-14)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2.8
40
1:20万马关幅(F-48-9)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1
41
1:50万临沧测区水文地质报告(包括:1:20万凤庆、景东、耿马、景谷幅)
1979
14
1:20万景东幅(G-47-35)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
15
1:20万新平幅(G-47-3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7.10
16
1:20万墨江幅(F-47-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8
17
1:20万沧源幅(F-47-10) 、孟连幅(F-47-1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8
18
1:20万思茅幅(F-47-11)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12
19
1:20万普洱幅(F-47-1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7
20
1:20万景洪幅(F-47-17)、勐海幅(F-47-2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6
21
1:20万江城幅(F-47-18)、勐腊(F-47-24)、尚勇幅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12
22
1:20万镇雄幅(G-48-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云南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目录
序号
报告名称
提交时间
备 注
1
1:50万永宁幅(G-47-5)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图1:20万
2
1:20万丽江幅(G-47-11)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9.10
33
1:20万邱北幅(G-48-3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1.12
34
1:20万建水幅(F-48-1)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8
35
1:20万个旧幅(F-48-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12
36
1:20万文山幅(F-48-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2
37
1:20万富宁幅(F-48-4)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12
38
1:20万元阳幅(F-48-7)、大鹿马幅(F-48-1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7
398-14)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2.8
40
1:20万马关幅(F-48-9)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1
41
1:50万临沧测区水文地质报告(包括:1:20万凤庆、景东、耿马、景谷幅)
1978.6
23
1:20万昭通幅(G-48-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9
24
1:20万鲁甸幅(G-48-8)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
25
1:20万东川幅(G-48-14)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7
26
1:20万武定幅(G-48-19)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7.7
27
1:20万曲靖幅(G-48-20)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8
28
1:20万昆明幅(G-48-25)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7
29
1:20万宜良幅(G-48-2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7
30
1:20万罗平幅(G-48-27)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6
31
1:20万玉溪幅(G-48-31)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6.10
32
1:20万弥勒幅(G-48-3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
10
1:20万保山幅(G-47-28)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
11
1:20万巍山幅(G-47-29)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8
12
1:20万楚雄幅(G-47-30)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5.10
13
1:20万潞西幅(G-47-33)、瑞丽幅(G-47-32) 、弄岛幅(F-47-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云南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目录
序号
报告名称
提交时间
备 注
1
1:50万永宁幅(G-47-5)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图1:20万
2
1:20万丽江幅(G-47-11)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3.3
3
1:20万兰坪幅(G-47-1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12
4
1:20万鹤庆幅(G-47-17)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6
1979.12
19
1:20万普洱幅(F-47-1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7
20
1:20万景洪幅(F-47-17)、勐海幅(F-47-2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80.6
21
1:20万江城幅(F-47-18)、勐腊(F-47-24)、尚勇幅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12
22
1:20万镇雄幅(G-48-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
5
1:20万永仁幅(G-47-18)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8
6
1:20万永平幅(G-47-22)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10
7
1:20万大理幅(G-47-23)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7.10
8
1:20万大姚幅(G-47-24)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6.8
9
1:20万腾冲幅(G-47-27)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
14
1:20万景东幅(G-47-35)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
15
1:20万新平幅(G-47-3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7.10
16
1:20万墨江幅(F-47-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8
17
1:20万沧源幅(F-47-10) 、孟连幅(F-47-16)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1979.8
18
1:20万思茅幅(F-47-11)区域水文地质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