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与触电防护(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PPT课件

电气间隙是两个导体间或导体对另一个可导电体间的最小空气 间隙。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安全用电防止触电事故的培训教材ppt课件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触电事故种类
❖电伤(外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
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弧烧伤(温度可达 80000C)
A 电灼伤
B 皮肤金属化 C 电烙印 D 机械损伤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电对人体的伤害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1、通过人体的电流 ➢ 感知电流—男1.1mA,女0.7mA ➢ 摆脱电流—男9mA,女6mA(概率99.5%) ➢ 致命电流(室颤电流)—50mA(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跳周期)
❖触电事故
❖电气火灾
❖静电事故 ❖雷击事故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事故
残余
❖电路故障事故
电荷
❖残余电荷电击事故
静电
雷电
触电
电路故障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触电
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6.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颠痫 ❖神经衰弱 ❖精神病 ❖醉酒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触电事故种类
❖电伤(外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
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弧烧伤(温度可达 80000C)
A 电灼伤
B 皮肤金属化 C 电烙印 D 机械损伤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电对人体的伤害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1、通过人体的电流 ➢ 感知电流—男1.1mA,女0.7mA ➢ 摆脱电流—男9mA,女6mA(概率99.5%) ➢ 致命电流(室颤电流)—50mA(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跳周期)
❖触电事故
❖电气火灾
❖静电事故 ❖雷击事故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事故
残余
❖电路故障事故
电荷
❖残余电荷电击事故
静电
雷电
触电
电路故障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触电
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6.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颠痫 ❖神经衰弱 ❖精神病 ❖醉酒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

第四章防触电技术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措施
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绝缘
•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器 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用来防止直接接触电击。
• 电阻率 107欧米以上
提问:电气设备的喷漆可否 单独作为防止电击的绝缘?
绝缘破坏的形式
击穿 老化 损伤
击穿
• 绝缘物在强电场及其他因素的作 用下,如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 ,将急速地发生破裂或分解,完 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破坏方式 称为击穿。
YAEBFHC
损伤
动物、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 误操作,外界的破坏
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1)、兆欧表(又称摇表) • 吸收比R60/R15:
判断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吸收 比越大越好) 2)、绝缘电阻指标:电动机0.5MΩ 3)、耐压试验 4)、泄漏电流指标 5)、介质损耗指标
二、屏护
• 用遮拦、护罩、闸箱等,把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措施。
网的保护零线连接在一起
部分的电位实现基本相等的一
处理方法
• 局部土壤置换,换入粘土或 黑土
• 填入减阻剂,如工业食盐、 木炭、石灰,但不能填入有 毒物质
装设要求
• 多根接地体互相靠近时,垂直接地 体的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的2倍,水 平接地体大于5米
• 尽量使地面电位分布均匀,减小跨 步电压。10KV变电所接地网应敷 设水平均匀带
注意事项
• 管道必须连通,接头处需安 装跨接线
• 1000V以下,不考虑跨步电 压,但应避开进出通道
• 与数字视频线路保持一定距 离
• 进入浴室的PE线不应再由 出线
• 按规范施工
第三节、双重绝缘和安全电压
• 加强绝缘——防止间接接触触电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措施
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绝缘
•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器 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用来防止直接接触电击。
• 电阻率 107欧米以上
提问:电气设备的喷漆可否 单独作为防止电击的绝缘?
绝缘破坏的形式
击穿 老化 损伤
击穿
• 绝缘物在强电场及其他因素的作 用下,如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 ,将急速地发生破裂或分解,完 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破坏方式 称为击穿。
YAEBFHC
损伤
动物、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 误操作,外界的破坏
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1)、兆欧表(又称摇表) • 吸收比R60/R15:
判断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吸收 比越大越好) 2)、绝缘电阻指标:电动机0.5MΩ 3)、耐压试验 4)、泄漏电流指标 5)、介质损耗指标
二、屏护
• 用遮拦、护罩、闸箱等,把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措施。
网的保护零线连接在一起
部分的电位实现基本相等的一
处理方法
• 局部土壤置换,换入粘土或 黑土
• 填入减阻剂,如工业食盐、 木炭、石灰,但不能填入有 毒物质
装设要求
• 多根接地体互相靠近时,垂直接地 体的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的2倍,水 平接地体大于5米
• 尽量使地面电位分布均匀,减小跨 步电压。10KV变电所接地网应敷 设水平均匀带
注意事项
• 管道必须连通,接头处需安 装跨接线
• 1000V以下,不考虑跨步电 压,但应避开进出通道
• 与数字视频线路保持一定距 离
• 进入浴室的PE线不应再由 出线
• 按规范施工
第三节、双重绝缘和安全电压
• 加强绝缘——防止间接接触触电
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

• 虽然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但保护接零较保护接地 更具有优越性,因为零线的阻抗小、短路电流大,从而克服了保护接地 要求其电阻值很小的局限性。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
•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是: • (1) 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
过安全范围。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 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 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 的电源。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制备 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 (2) 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既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 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 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 (3) 线路结构不同 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 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 作零线作接零保护。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 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 (1) 干燥场所采用的安全电压或低于安全电压(交流50伏以下、直流 110伏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
• (2) 装在配电盘(屏)、控制屏(台)和配电装置金属框架上的电气 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的外壳。
• (3) 架空线路木杆上和变电所室外木构架上的绝缘瓷瓶金具,以及绝 缘损坏时不会危及人身安全的绝缘子金属底座。
电气设备的哪些金属部分 应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
• 凡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当绝缘损坏、碰壳短路或发生其他故障时,有可能 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部分及其附件都应实行接地或接零。这些金属部分或附件包 括: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
•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是: • (1) 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
过安全范围。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 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 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 的电源。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制备 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 (2) 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既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 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 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 (3) 线路结构不同 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 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 作零线作接零保护。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 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 (1) 干燥场所采用的安全电压或低于安全电压(交流50伏以下、直流 110伏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
• (2) 装在配电盘(屏)、控制屏(台)和配电装置金属框架上的电气 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的外壳。
• (3) 架空线路木杆上和变电所室外木构架上的绝缘瓷瓶金具,以及绝 缘损坏时不会危及人身安全的绝缘子金属底座。
电气设备的哪些金属部分 应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
• 凡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当绝缘损坏、碰壳短路或发生其他故障时,有可能 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部分及其附件都应实行接地或接零。这些金属部分或附件包 括:
用电安全常识PPT课件

B、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再误伤他人, 将 事故扩大。
28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常识
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 状态, 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 的情况作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因为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 急救。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 死" 的类型,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 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 风、干燥的地 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29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常识
A、观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当有呼吸时,我们 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随呼吸上下运动。用手放 在鼻 孔处,呼吸时可感到气体的流动。相反,无 上述现象, 则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B、摸一摸颈部的动脉和腹股沟处的股动脉,有没 有搏动,因为当有心跳时,一定有脉搏。颈动脉和 股动脉都是大动脉,位置表浅,所以很容易感觉到 它们 的搏动,因此常常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 另外,在心前区也可听一听是否有心声,有心声则 有心跳。
6
触电伤害造成的严重后果
实拍电工在高压电线竿上被电_h264320x240.mp4
胆小慎入:监控实拍4名工人因操作失误触 电身亡
7
三、安全用电基础---学会看安全 提示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 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 标志不统一或不认识标识造成的。为保证安 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 和图形标志并认识熟知。我国安全色标采用 的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一般采用的 安全标准色有以下几种:
志 四、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五、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常识
2
一、用电安全培训的意义
用电安全是安全生产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28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常识
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 状态, 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 的情况作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因为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 急救。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 死" 的类型,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 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 风、干燥的地 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29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常识
A、观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当有呼吸时,我们 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随呼吸上下运动。用手放 在鼻 孔处,呼吸时可感到气体的流动。相反,无 上述现象, 则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B、摸一摸颈部的动脉和腹股沟处的股动脉,有没 有搏动,因为当有心跳时,一定有脉搏。颈动脉和 股动脉都是大动脉,位置表浅,所以很容易感觉到 它们 的搏动,因此常常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 另外,在心前区也可听一听是否有心声,有心声则 有心跳。
6
触电伤害造成的严重后果
实拍电工在高压电线竿上被电_h264320x240.mp4
胆小慎入:监控实拍4名工人因操作失误触 电身亡
7
三、安全用电基础---学会看安全 提示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 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 标志不统一或不认识标识造成的。为保证安 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 和图形标志并认识熟知。我国安全色标采用 的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一般采用的 安全标准色有以下几种:
志 四、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五、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常识
2
一、用电安全培训的意义
用电安全是安全生产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防触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触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目录
• 防触电安全知识介绍 • 防触电安全措施 • 触电急救方法 • 安全用电案例分析 • 安全用电宣传教育
01
防触电安全知识介绍
什么是触电
定义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 导致电流通过人体,从而产生伤 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触电的原理
人体是导电的,当人体成为电路 的一部分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
04
工作场所防触电措施
进行电气作业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 相应的防护用品。
在工作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提醒员工注意用电安全。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 常运行。
确保工作场所内的电器设备和电线符合安全 标准,严禁私拉乱接。
公共场所防触电措施
01
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和电线应 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 护。
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触电地点较远,应迅寻 找断路器或关闭整个电源系统。
在切断电源之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 发生意外。
实施急救
触电后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正确的急救步骤进行操作。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持续关注 触电者的状况,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 达。
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有 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
跨步电压
当站在有电位的接地线附近时,两脚之间的 电位差可能导致电流流过人体。
02
防触电安全措施
家庭防触电措施
使用电器设备时,应遵循产品说 明书,避免超载或错误使用。
避免使用破损或老化的电线和电 器设备,及时更换。
01
02
定期检查家庭电器设备,确保其 安全可靠。
03
确保儿童无法触及电器设备和电 源插座,可以使用安全插座或插 座保护盖。
目录
• 防触电安全知识介绍 • 防触电安全措施 • 触电急救方法 • 安全用电案例分析 • 安全用电宣传教育
01
防触电安全知识介绍
什么是触电
定义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 导致电流通过人体,从而产生伤 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触电的原理
人体是导电的,当人体成为电路 的一部分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
04
工作场所防触电措施
进行电气作业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 相应的防护用品。
在工作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提醒员工注意用电安全。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 常运行。
确保工作场所内的电器设备和电线符合安全 标准,严禁私拉乱接。
公共场所防触电措施
01
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和电线应 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 护。
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触电地点较远,应迅寻 找断路器或关闭整个电源系统。
在切断电源之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 发生意外。
实施急救
触电后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正确的急救步骤进行操作。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持续关注 触电者的状况,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 达。
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有 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
跨步电压
当站在有电位的接地线附近时,两脚之间的 电位差可能导致电流流过人体。
02
防触电安全措施
家庭防触电措施
使用电器设备时,应遵循产品说 明书,避免超载或错误使用。
避免使用破损或老化的电线和电 器设备,及时更换。
01
02
定期检查家庭电器设备,确保其 安全可靠。
03
确保儿童无法触及电器设备和电 源插座,可以使用安全插座或插 座保护盖。
安全用电-第一章

一、触电
1.电灼伤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 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电弧灼伤发生在误操作或过分接近高 压带电体,当其产生电弧放电时,高温电弧将如火焰一样把 皮肤烧伤。
2.电烙印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此时在 皮肤表面将留下与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3.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弧温度极高,可使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 到皮肤表层,令皮肤表面变得粗糙坚硬,其色泽与金属种类 有关。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第2节 触电方式
二、触电方式
人体触电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 间接接触触电两种。
(一)直接接触触电
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 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 电弧伤害都属于直接接触触电。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第2节 触电方式
第三节 触电急救及外伤救护
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二、触电急救 三、外伤救护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节目录
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二、电气安装不符合要求的事故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第1节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三、设备有缺陷或故障的事故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第1节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节 触电方式
一、触电 二、触电方式 三、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四、安全电压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节目录
一、触电
所谓触电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 理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
(五)静电对人体的伤害
(六)雷电的危害
第一章 触电与触电防护
预防触电PPT课件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躯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 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
电伤:电伤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
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的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
第一节
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
触电事故类型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躯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
用电设备的某部位上存储的电荷通过人体放电引 起的触电。
第二章: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PART 02
电气安全知识
电能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使人接触电的几率大大提高;电气设备及 电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后,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 容易发生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以至影响生产,危及生命。
时(例如500mA×0.1s),仍然会有引发心室颤动的危险。虽然低于50mA·s不会发生触电致 死的后果,但也会导致触电者失去知觉或发生二次伤害事故。 实践证明,用30mA·s作为电
击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无论从使用的安全性还是制造方面来说都比较合适,与50mA·s相比
较有1·67倍的安全率(K=50/30=1.67)。从“30mA·s”这个安全限值可以看出,即使电流 达到100mA,只要漏电保护器在 0.3s之内动作并切断电源,人体尚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故
预防触电的作业安全 要求和防护技能
04
第一节:触电事故类型
PART 01
概述:
电气设备设施在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中大量运 用,因各种外在因素,如接触不良,接线松脱, 绝缘体老化破损,形成漏电,短路等会引发电气 事故,甚至发生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事故。特别 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带有 25kv 的高压电,更 应该注意触电事故的预防。为了适应电气化铁路 劳动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防止可能发生的触 电伤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生命财 产安全,确保运输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应严格 遵守国家铁路安全法规和电气化铁路安全规定。
电伤:电伤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
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的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
第一节
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
触电事故类型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躯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
用电设备的某部位上存储的电荷通过人体放电引 起的触电。
第二章: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PART 02
电气安全知识
电能在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使人接触电的几率大大提高;电气设备及 电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后,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 容易发生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以至影响生产,危及生命。
时(例如500mA×0.1s),仍然会有引发心室颤动的危险。虽然低于50mA·s不会发生触电致 死的后果,但也会导致触电者失去知觉或发生二次伤害事故。 实践证明,用30mA·s作为电
击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无论从使用的安全性还是制造方面来说都比较合适,与50mA·s相比
较有1·67倍的安全率(K=50/30=1.67)。从“30mA·s”这个安全限值可以看出,即使电流 达到100mA,只要漏电保护器在 0.3s之内动作并切断电源,人体尚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故
预防触电的作业安全 要求和防护技能
04
第一节:触电事故类型
PART 01
概述:
电气设备设施在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中大量运 用,因各种外在因素,如接触不良,接线松脱, 绝缘体老化破损,形成漏电,短路等会引发电气 事故,甚至发生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事故。特别 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带有 25kv 的高压电,更 应该注意触电事故的预防。为了适应电气化铁路 劳动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防止可能发生的触 电伤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生命财 产安全,确保运输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应严格 遵守国家铁路安全法规和电气化铁路安全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触电与触电防护
.
2
电气安全概述
• 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 难。
• 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 占有不少的比例。
• 以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为例——2005年全国建 筑施工触电死亡人数占其全部事故死亡人 数的6.54%。
.
3
• 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 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 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 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
.
27
电击
男子对着高压线撒尿遭电击毙命惨不忍睹
.
28
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一天桥环卫工工具房后
面的水管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 尿,由于铁路高压线没有用绝缘胶包起来,那 男子对着高压线撒尿时,突然听见“砰”的一 声,那名男子整个身体被高压线吸引过去,被 粘在上面,这时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那 男子的衣服突然着了火,燃烧1分钟左右后,男 子的衣服烧光后变成了“烤鸭”从10多米的高 压线上掉下来当场毙命。。
.
6
2、电气事故常见形式
1、家庭触电事故 2、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事故 3、设备有缺陷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4、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 5、电气安装不符合要求造成的事故
.
7
几种常见的家庭触电事故
.
8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事故
.
9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事故
.
10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事故
.
11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事故
.
22
二、触电方式
触电: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伤害。
.
23
1、触电伤害
造成大多数触电事故的原因 局部伤害,常与电击同时发生
.
24
电击
电击伤害往往首先伤害的就是皮肤 大连两只喜鹊高压电线上亲热致4000户停电
.
25
电击
盗剪电线两 男触电身亡, 一男倒挂电 线杆支架上
.
26
2006年11月13日凌晨1时30分许, 某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发现 电流出现短时异常,在检查线路过 程中,发现有两男子触电身亡。一 名男子倒挂在电线杆的支架上,双 手还带着一双白手套,在其下方的 地上还躺着另一名男子,不远处还 有一把大铁剪。
安全用电
远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发现摩擦起电。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擦发电机。 1734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电荷的基本性质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伏特电池。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电磁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
呼吸麻痹,心室开始颤动
手部痉挛,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心室经3秒停止跳动 呼吸麻痹
.
41
无知少女爬 上变压器被 烧伤
.
32
触电实例图片
.
33
触电实例图片
.
34
触电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 高低、人体的电阻、电流频率、电流通 过人体的途径、触电时间的长短及人的 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
35
2、安全电流
安全电流:人体能够摆脱的握在手中导电体的最大电流值。
电流的类型:
.
36
3、人体电阻和安全电压
影响因素:厚薄、湿度、损伤、粉尘、电源频率
.
37
4、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1、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
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
2、在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胸到脚的通路为最
危险,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危险性较小。
3、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比横向通过人体时,更
易发生心室颤动,因此危险性更大一些。
为什么???
用电总量大,用电环境差,用电 不规范
.
4
提纲
一、电气事故基本知识 二、触电方式 三、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
.
5
1、电气事故的特点
电气:研究的对象是电,包括交流电、直流电, 主要是强电中的交流电,而不是机械或其他。
电气事故的特点: 1、电气事故危害大 2、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 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
.
29
电击
四川省内江市东
兴区双才镇水库
提灌站的变压器 于2006年3月2日 被盗,高压线裸
露在外,且距地 面不足1米,更无 警示标志。六年 级学生冯金友于5 月25日放学回家 时,到此处玩耍
时,被电击多处 严重受伤。
.
30
电击
给手机充电遭电击
给手机充电打电话遭电击
.
31
电伤
电灼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形式
.
拓展:人体对不同电流的反应
电流强度 (毫安)
0.6~1.5 2~3 5~7 8~10 20~25
50~80 90~100
对人体的影响
交流电(50Hz)
直流电
开始感觉,手指麻刺
无感觉
手指强烈麻刺、颤抖
无感觉
手部痉挛
热感
手部剧痛,勉强可以摆脱电源 热感加强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立,呼吸困 手部轻微痉挛 难
4、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
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导致死亡。
5、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会造成
死亡。
6、电流通过脊髓时会使. 人截瘫。
38
电流通过心脏的百分数
.
39
5、电源频率为人体的影响
各种频率引起的触电死亡率
通常用的交流电 为50Hz,从安全 角度来看,这种 频率对人体最危 险。
.
12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的事故
.
13
设备有缺陷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
14
设备有缺陷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
15
设备有缺陷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
16
设备有缺陷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
17
设备有缺陷或故障造成的事故
.
18
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
.
19
电气安装不符合要求造成的事故
.
20
偶然因素造成的事故
.
21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