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陋室铭》《爱莲说》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语文古文阅读题(附答案解析)

《陋室铭》《爱莲说》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语文古文阅读题(附答案解析)

《陋室铭》《爱莲说》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语文古文阅读题(附答案解析)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有仙那么名(知名)B.斯是陋室(这)C.可爱者甚蕃(多)*D.陶后鲜有闻(新鲜)(2)以下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温故而知新C.濯清涟而不妖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以下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南阳/诸葛庐B.往来无白/丁C.中通/外直D.不蔓/不枝(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根据【甲】【乙】两文填写表格【答案】(1) D(2) B (3) B(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①.陋室;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D.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鲜:少。

应选D。

【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而”的辨析能力。

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而”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A.句意为: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28分)1. (10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8分)(2019·蒙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wǔ(________)住干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3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 文学常识填空(1)《马说》的作者唐代是________。

(2)《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

(3)《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

古诗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与答案(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古诗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与答案(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8.(5分)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视觉和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潼关的特点。

(2)说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在曲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峰峦如聚”从视觉角度写出潼关被重重山峦包围之势,表现了山峦的众多和动感,生动传神;“波涛如怒”从听觉角度来表现黄河之水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景象恢宏,突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的句子,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思是:一个朝代兴起,大兴土木,受苦的是老百姓;一个朝代灭亡,战争频繁,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鞭挞。

答案:(1)听觉;地势险要。

(2)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点明了中心。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阅读沈轶伦《鸭司令》与答案(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沈轶伦《鸭司令》与答案(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二)14.(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鸭司令沈轶伦①她站在山坡上,像一棵即将开花的小树。

花苞已经密密地从枝丫里爆出来,但那些花瓣还蜷缩在深色的萼片里。

那些艳丽夺目的,即将展开,犹未展开。

一眼望去,不见华美,只觉得是青春,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活力。

②她就这样站在山坡上,手持一根竹竿,召唤她的鸭子。

③鸭群如白色的云絮,沿着水流漂来。

她驱赶着它们,把它们赶去固定的位置。

春天的下午,临海的上海郊区奉贤。

在柘林胡桥的这一湾水域,鸭群的聒噪之声,远远而来,又渐渐隐去。

天高云淡,举目四望,不见高楼,不闻尘嚣,一切都是葱葱翠翠的。

④那年小钱21岁,从金融学院广告专业毕业。

像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她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

当别的童年伙伴到处应聘,希望跳出农门时,她却决定做一件事——致力于打造“鸭蛋品牌”。

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回到故乡,建起自己的鸭场,统领起7000多只“鸭兵鸭将”。

⑤她说,是为父母亲。

⑥过去妈妈身体不好,时常生病;爸爸独自养虾辛苦,风湿严重。

大二那年,在陪伴母亲住院时,她看到电视台的农业频道介绍养鸭经。

长久以来的心绪被忽然间点亮,她决定回家开鸭场,要养出与众不同的鸭蛋。

⑦母亲是支持的,父亲却气得几天没有说话——宝贝女儿好不容易去市区读书,好端端的白领丽人不当,却要回来做养殖,爸爸是真舍不得。

⑧可小钱坚持了下来。

她自己调饲料、赶鸭子、捡鸭蛋……光一个喂料,小钱就动足了脑筋。

她把鸭子分出不同的组别,按不同比例调制的饲料进行投喂比对。

这份自制“食谱”包括:每日购入的新鲜海鲜、螺蛳,各种谷类及磨碎的虾皮和蚕蛹,每一季还要给鸭子喂一次维生素以提高其免疫力。

一天,她正在埋头调饲料,起身时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自己的身后,正一声不响地弯腰捡鸭蛋。

⑨从这一天起,不赞成女儿的父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女儿的鸭场。

晚上他就和工人们睡在鸭场边的宿舍里,白天则包下了所有的喂养工作。

父亲的出手相助,让小钱有精力去忙别的事——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设计鸭场的商标、让鸭蛋的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小钱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二代,回到家乡,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走一条跟父辈不一样的路。

2021年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停滞.(zhì)陨.落(yǔn)岔.开(chà)饶.舌(ráo)B.婆娑.(suō)灼.伤(sháo)粗犷.(kuàng)岑.寂(chén)C.禀.赋(bǐng)威慑.(shè)驽.钝(nú)咫.尺(zhǐ)D.钦差.(chāi)熹.微(xī)拘谨.(jǐn)窒.息(zhì)【答案】B【解析】B灼.伤(zhuó)粗犷.(guǎng)岑.寂(cé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B.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C.眷顾蹒跚津津有味无动于衷D.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答案】D【解析】嶙峋3.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21端午专门节目正紧锣密鼓....地预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看起来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答案】A【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小孩们求知与探究的热情。

B.目前,“聪慧桂林”都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因此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都市形象。

【答案】C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

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停滞(zhì)陨落(yǔn)岔开(chà)饶舌(ráo)B.婆娑(suō)灼伤(sháo)粗犷(kuàng)岑寂(chén)C.禀赋(bǐng)威慑(shè)驽钝(nú)咫尺(zhǐ)D.钦差(chāi)熹微(xī)拘谨(jǐn)窒息(zhì)【答案】B【解析】B灼伤(zhuó)粗犷(guǎng)岑寂(cé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B.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C.眷顾蹒跚兴致勃勃无动于衷D.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答案】D【解析】嶙峋3.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答案】A【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C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

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广西桂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海鸥.(òu) 怪诞.(yán) 校.对(jiào)B .哭泣.(lì) 誓.言(shì) 疲惫.(pèi)C .督促.(zú) 折.扣(sé) 澄.清(chéng)D .熄.灭(x ī) 羡慕.(mù) 保佑.(yòu) 【答案】D 。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筝 灵机一动 胸有成竹 B .高粱 天崖海脚 持之以横 C .和蔼 白手起家 眉开眼笑D .侵略 神通广大 无可奈何 【答案】B 。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阳朔遇龙河的美景使游人流连忘返....。

B .在临桂新区,一栋栋海市蜃楼....拔地而起。

C .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变异,精益求精....,传染性越来越强。

D .班长的演讲充满激情,语无伦次....,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答案】A 。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使桂林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B .学生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拥有强健体魄的关键。

C .桂剧演员伍思婷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D .今年桂林市“3•15”行动集中销毁了大约3000件左右的伪劣产品。

【答案】C 。

5.(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李白——东晋田园诗人B .《论语》——儒家经典C .信天游——陕北民歌D .尊君——敬辞【答案】A 。

二、现代文阅读(一)6.(10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

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共6题;共50分)1. (5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诧()异②蹒()跚③重luán()叠嶂④闲情yì()致2. (11分)学习了本课后,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广告楹联)(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

(不超过20个字)3. (10分)修改下面的病句。

(1)通过《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世界闻名、名扬中外的画。

4. (5分) (2019七上·右玉月考)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请写出你读图后的感想。

5. (12分)(2016·山亭模拟)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⑥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__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⑨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6. (7分) (2020七上·青岛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班级决定召开“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大方(ɡǎi)沧桑(cānɡ)酝酿(niànɡ)一劳永逸(yí)B.折服(zhé)魅力(mèi)外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C.澎湃(bài)侮辱(wǔ)应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B.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C.安适热爱清辙汉马功劳D.气概震摄憔瘁花枝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纯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欢乐,就看你是否明白得查找。

C.尽管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坚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

因此,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如此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阻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依照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二、阅读明白得(Ⅰ)(20分)(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

(共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悲伤白发生!6.对这首词内容明白得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画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喧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速”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期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加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样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穿,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专门。

D.“悲伤”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猛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伙儿手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匠人与大师梁衡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

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制造。

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比如一样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

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依旧一个木匠。

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确信又是一个新模样。

判定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

匠人总在想如何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奇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体会丰富,但还没从体会上升到理论。

尽管这些体会表达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

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

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

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

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因为凡创新、制造,差不多上在引进、吸取、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显现的。

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

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

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确实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

研究那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

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那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

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体会到理性,有了战争、战略的水平常他就成了将军。

a 尽管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进展的动力。

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那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

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

力虽不逮,心向往之。

在个人有了如此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如此一个素养,就会朝气蓬勃;在社会有了如此一个氛围,确实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有删减)8.对文章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提出“匠人与大师有何区别”这一话题,引出下文。

B.第②到第④段阐述匠人和大师三个方面的区别,三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为大师的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进展的动力,紧承上文深入论述。

D.第⑥段说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师思路对个人、民族和社会都有关心,收束全文。

9. 依照上下文判定应插入文中第⑤段画横线a处的论据是。

(3分)A.鲁班最初是一名一般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差不多熟练,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

B.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科学、文学、哲学等。

C.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然而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D.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公认,但晚年仍笔耕不辍,又在散文写作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10. 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师”的判定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师需要制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识、体会与技艺,不断构思新的东西。

B.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之间,大师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C.在学科综合性运用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高。

D.大师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艺,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

11.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画线句引用“古语”证明观点,使得说理有出处、有依照,更具说服力。

B.画线句是证明“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那个观点的。

C.本段引用了画线句“古语”和拿破仑的名言说理,可知本段要紧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D.“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句既有对第⑤段论证的总结,又与第六段的论证相互勾连。

12.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说理,诙谐风趣,说理生动。

B.文章句式多变,短句、长句兼用,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第④段。

C.文章用语准确,如第⑥段加点的“可能”一词,既强调了“我们”和大师之间的业绩差距,又兼顾到专门情形。

D.文章巧用文言,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等句子,富有文采而不失简洁明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存(13分)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⑥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⑦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⑧《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行船之快的句子是“,。

”⑨《〈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

”⑩曲不离口,(民间俗语)芝麻开花——(歇后语)四、阅读明白得(Ⅱ)(27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共12分)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亮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廿二日天稍和.②泉而茗.者③柳条将舒未舒.④呷浪之鳞.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

(2分)①若脱笼之.鹄②娟然.如拭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译文:17. 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8.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

“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点能表达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

(3分)(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共15分)老村与老屋王兆胜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致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经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