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背诵课文九年级(下)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课文详解: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孟子》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2 词四首099 鱼我所欲也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即“羞恶之心”。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先前)(二)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者能够。
2.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注音及解释归纳汇总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注音及解释归纳汇总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suì dòng : 即隧道。
蜗行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yū tān :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ó chua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cù xīn : 极新;全新。
~的大衣。
笑涡xiào wō :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pēn bó :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阎罗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长夜。
路途~。
装饰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mái mò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苍茫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PPT《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作品注释
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⑵陈同甫: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 康县)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
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 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 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
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 因而不必说明。
“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也难以比这无言 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
睡,只好独自吃酒。 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
之以“看剑”。 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 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 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 加彩绘.名目画角。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其声哀厉高亢,闻 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 牛,叫八百里驳。 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麾下:部下。 麾:军中大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 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作品原文
破阵子⑴·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⑵ 醉里挑灯看剑⑶,梦回吹角连营⑷。八百里分麾下炙⑸, 五十弦翻塞外声⑹。沙场秋点兵⑺。 马作的卢飞快⑻,弓如霹雳弦惊⑼。了却君王天下事⑽, 赢得生前身后名⑾。可怜白发生⑿!
PPT《 满江红》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烈:刚正,不轻易屈服。 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 热,激动。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莽(mǎng):广大。 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 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
白话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 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 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 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 不屑啊!
秋瑾
《满江红》
小住京华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作品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 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 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 知音?青衫湿!
作者介绍
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 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阴(今绍 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 院(七先生祠)。
另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 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氏,字瑾, 寿南公女。清浩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 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山满江红:词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 小住,暂时居住。 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 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 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 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 徒,空,徒然。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 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 殊,还,仍然。 未,不。 屑,顾惜,介意。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12课词四首

内容小结
上阕 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狂”)
下阕 抒情:渴望被重用,为国 (“狂”) 效力的雄心壮志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 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 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 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 用的愿望。
注意字音,突出节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qĺng)
(diāo)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jì)
(hān)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qiǎn)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南宋豪放派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 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却屡受打击,被弹 劾罢官,隐居上饶达(42-68岁)20年之久。曾短期 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 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 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其豪 放作品为后世广为传诵,与苏轼并称“苏辛”。有 《稼轩长短句》。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 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 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
渔家傲·秋思①
塞下②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③无留意。四面边声④连 角起,千嶂⑤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上阕
异 衡阳雁去 边声连角起
孤城闭
表现 塞下秋景环境苦寒
战事吃紧 戒备森严
①选自《范仲淹全集》 渔家傲:词牌名 秋思:题目。“秋”,点 名季节;“思”,忧思之情 ②【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秋季北雁 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⑤【千嶂】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九下语文要求背诵篇目

九下语文要求背诵篇目
九下语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如下:
1. 《望岳》(杜甫)
2. 《登鹳雀楼》(王之涣)
3.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唐代无名氏)
4. 《江雪》(柳宗元)
5. 《春晓》(孟浩然)
6. 《静夜思》(李白)
7. 《初发凉州口占示满怀》(释宝秀)
8.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9. 《登高》(杜甫)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这些篇目涵盖了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的作品,旨在让学生熟悉古代文学名篇,提高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背诵这些篇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对于提升写作水平和鉴赏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走近作者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 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 二安”。
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福 建安抚使等职,虽命运多舛、备受 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 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把满腔激 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 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 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现存词 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等传世。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随堂练习
1.背诵课文,并用行楷默写。 2.课外阅读收集辛弃疾的词作。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都二
能分
运浇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句问纵观千古 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 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 东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 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 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 表,却又含蓄深沉。
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 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 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 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 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 一背景下写成的。
相关介绍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 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 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 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 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 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 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初中语文课文背诵内容

初中语文课文背诵内容背诵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记住识记的阅读材料。
中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课文背诵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文背诵篇目1、济南的冬天·老舍P69第三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代诗文背诵篇目1、《论语》六则P153-155(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木兰诗》P161-16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血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田忌赛马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力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之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愚公移山《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